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华字典》第11版“藿”字下的解释义项只有“藿香”一词,而藿的本义却被忽略了。在古代,藿指豆叶,是一种蔬菜。虽然藿也应用于医药领域,但更多的是作为蔬菜被记载,而且被赋予区别社会阶层的文化意义。而藿香在一开始是作为香料从交趾引入的,始见于汉《异物志》。其后,藿香作为中药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不论是原植物,还是功用,或是后世的“文用”价值,两者都有所不同,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2.
腺梗豨莶为菊科植物Siegesbeckia pubescens Makino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的功效。主要含贝壳杉烷型和右松脂烷型二萜类、有机酸及酯类、黄酮类、双色满类、甾醇类等化学成分,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腺梗豨莶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为腺梗豨莶的化学、药理研究以及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长梗绞股蓝皂苷B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从长梗绞股蓝总皂苷中分离长梗绞股蓝皂苷B的方法。②方法用柱层析法以长梗绞股蓝总皂苷为原料,从中分离出长梗绞股蓝皂苷B。先用硅胶柱对长梗绞股蓝皂苷进行初步的粗分,然后再用硅胶柱和反相柱对粗分产物进行细分而得到皂苷单体。③结果从长梗绞股蓝总皂苷中初步分离得到了长梗绞股蓝皂苷B,并且用硅胶柱和反相柱等分离得到了另一种长梗绞股蓝皂苷X,结构待定。④结论本法可为药材及其制剂质量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花忠阳  刘铮  李新春  赵峥 《医学争鸣》2002,23(24):2291-2291
1 临床资料 进食咽下梗噎感 4 19(男 2 37,女 182 )例 .年龄18~ 84 (平均 5 4 .8)岁 .病程 3d~ 3.5a.所有病例均行内镜检查 . <6 0岁组 135例 ,≥ 6 0岁组 2 84例 . <6 0岁组良性疾患占多数 (12 6 / 135 ) ,≥ 6 0岁组恶性疾患占多数 (2 5 4 / 2 84 ) ,两组良、恶性疾患患病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表 1) .本组患者伴有胸骨后疼痛 131例 (<6 0岁 10 7例 ,≥ 6 0岁 2 4例 ) ,呃逆 17例 (6 0岁 2例 ,≥ 6 0岁 15例 ) ,呕吐 5例 (<6 0岁2例 ,≥ 6 0岁 3例 ) ,上消化道出血 31例 (<6 0岁 7例 ,≥ 6 0岁 2 4例 ) .吞咽梗噎感伴随症状与…  相似文献   

5.
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病,笔者近年来用自拟消梗汤治疗136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细梗胡枝子的生药鉴别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细梗胡枝子进行药材性状、显微组织构造及薄层鉴定,为鉴别细梗胡枝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细梗胡枝子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梗胡枝子为湖北民间治疗肾炎的习用药材,其原植物品种经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共同鉴定为Lespdeza virgata(Thunb)DC。国外从三十年代起开始对胡枝子属植物进行研究,发现其茎、叶总黄酮部分对降低血中残余氮含量、改善肾功能有肯定作用,可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肾盂肾炎、肾结核及肾萎缩等病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阐述藿朴夏苓汤治验。藿朴夏苓汤出自《医原》,由藿香、半夏、厚朴、茯苓,淡豆豉、杏仁、薏苡仁、白豆蔻、猪苓、泽泻组成。原治湿温病初期,症见身热不渴,肢体倦怠,胸闷口腻,舌苔白滑,脉濡缓。笔者认为,本方尚有除湿化痰、和胃降逆、顺气止呃。止呕止泻之作用,故将其用治以下疾病,疗效较好,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藿黄散洗剂抗皮肤癣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藿黄散洗剂是江西省中医院喻文球主任医师在应用中医药治疗皮肤癣病的临床经验基础上,根据中医学辨证原则和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开发出来的一种中药复方洗剂,该方剂主要由藿香、黄精、苦参、茵陈、枯矾等中药组成,经临床应用,确有疗效。我们对藿黄散洗剂的抗真菌作用进行了体外及体内实验室研究,为藿黄散洗剂的临床使用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现将实验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1实验材料1.1试验药品将藿香、黄精、苦参、茵陈、枯矾等各30g加水浸泡20分钟,然后煮沸30分钟,滤出煎液,药渣再加水煎煮过滤,两次滤出液混合加热浓缩,制成浓度为1g/mL的藿…  相似文献   

11.
从细梗香草Lysimachia capillipes中分行8个化合物,经光谱(IR,MS,^1H,^13CNMR,^1H-^1HCOSY,^1H-^13CCOSY,HMBC解析,鉴定了2个新化合物:香草内酯(1)和香草素(Ⅱ)以及6个已知化合物:胡萝卜苷(Ⅲ)、琥珀酸(Ⅳ)、槲皮素(Ⅴ)、3’,4’5,5’,7-五羟基黄酮(Ⅵ)、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苷(Ⅶ)和山柰酚,其中Ⅳ为首次从该属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腺梗豨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通过IR,1H、13CNMR、MS波谱分析确定化学结构.结果分得3个化合物,经光谱数据的分析,分别鉴定为对映-16β,17,18-三羟基-贝壳杉-19-羧酸(I)、对映-1 6β,17-二羟基-贝壳杉-19-羧酸(Ⅱ)、奇任醇(Ⅲ).结论其中化合物I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毛梗莶草在安徽省霍山县迎驾厂路边采得,经安徽中医学院生药教研室鉴定为菊科植物Sigesbeckiagbamesccns(Makino)Mackino。1性状鉴别多扎成10~25cm的束,茎略呈方柱形,分枝对生,有环形的叶柄残痕,表面灰黄色、红棕色、...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对细梗紫菊Notoseris gracilipes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抗菌活性测试。方法 以甲醇室温提取,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NMR等波谱数据鉴定结构。按常规方法进行抗菌活性的定性测定。结果 从细梗紫菊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12个化合物,其中8个为倍半萜内酯:jacquilenin(Ⅰ),scorzoside(Ⅱ),ixerisosideD(Ⅲ),austricin(Ⅳ),notoserolideA(Ⅴ),crepidiasideB(Ⅶ)和lactusideB(Ⅷ)。另外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7-二羟基香豆素(Ⅸ),野莴苣苷(Ⅹ),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Ⅺ)和胡萝卜苷(Ⅻ)。倍半萜内酯的抗菌实验表明化合物Ⅰ和Ⅱ对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 cereus AS.1.1688)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 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藿砂口服液治疗痞满证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符合痞满证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对照组55例.治疗组用藿砂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用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疗程3 d. 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藿砂口服液组与藿香正气口服液组治疗后疗效比较,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结论 藿砂口服液对痞满证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莶草为菊科莶草属植物 ,一年生草本 ,分为莶 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腺梗莶 S.pubescens Makino及毛梗莶 S.glabrescens Maki-no。到目前为止 ,国内外学者从中分离了 40余种二萜类化合物 ,主要是贝壳杉烷 ,海松烷型二萜类化合物 ,具有抗炎、降压、舒张血管、抗疟、抗生育、免疫抑制和抗菌等生理活性[1] 。已报道了从腺梗莶中分离了 3个化合物[3 ] ,本文将继续报道 4个化合物。1 仪器与材料原料采自吉林省抚松县 ,原植物由吉林大学药学院生药室张竟敏主任鉴定为腺梗莶S.pubescens Makino。仪器 :Kofler显微熔点测定…  相似文献   

18.
19.
无梗五加又称短梗五加,为五加科五加属植物无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Rupr.et Maxim.)Seem.。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区,东北地区资源丰富。无梗五加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用无梗五加制成片剂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及眩晕症均有显著疗效。无梗五加根皮叫五加皮,本草均有记载,具有镇痛、抗炎、调节免疫力等功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腺梗豨莶茎叶的挥发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方法 :生药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黄色油状物 ,此油状物应用色谱 -质谱 -计算机联用仪分离鉴定。结果 :共分离出 62种化合物 ,鉴定出其中 1 4种化合物。结论 :用归一化法计算每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其中 1 ,2 ,3,4a,5,6,8a-八氢- 7-甲基 - 4-亚甲基 - 1 - (1 -甲基乙基 ) - (1 α,4aα,8aα) -萘含量最高达 1 9.1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