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目的:为咽旁间隙占位性病变的CT等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40例成人尸体颈部横断标本,在咽隐窝层面观察咽旁间隙及邻近结构的解剖学关系,用游标卡尺及关联方测格纸测量其宽度和面积。结果:咽旁间隙呈三角形,断面面积为(448.0±2.18)mm2(左)和(446.4±2.10)mm2(右)。两侧咽旁间隙及邻近结构呈对称性,断面面积和宽度无显著性差异。椎前间隙和冀肌筋膜间脂肪存在率分别为75.0%、60.0%。结论:咽旁间隙的断层解剖对早期咽旁间隙占位性病变的CT等影像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咽旁间隙疾病的CT等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选用 2 0例成人尸体头颈部横断标本 ,在咽隐窝层面上 ,用游标卡尺和关联方格测定咽旁间隙及咽旁结构的宽度和面积。结果 咽旁间隙的面积为 447.6± 2 .1 8mm2 (左 )和 446 .4± 2 .1 0mm2 (右 )。腭帆张肌的宽度和面积为 2 3 .60± 0 .84mm(左 )、2 2 .1 6± 0 .90mm(右 )和 45 .8± 1 .36mm2 (左 )、45 .0± 1 .42mm2 (右 ) ,翼内肌的宽度和面积为 2 2 .98± 0 .86mm(左 )、2 2 .60± 0 .64mm(右 )和75 .2± 1 .34mm2 (左 )、74.6± 1 .2 0mm2 (右 )。两侧咽旁间隙及咽旁结构的宽度和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椎前间隙和翼肌筋膜间脂肪存在率分别为 75 .0 %和 60 .0 %。结论 咽旁间隙及咽旁结构的断层解剖学定量研究对咽旁间隙疾病的CT等影像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咽旁间隙的断层解剖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咽旁间隙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  9具成尸头颈部冰冻后制成连续横断层解剖标本 ,观察不同层面咽旁间隙及临近结构的形态、毗邻关系 ,测量重要结构的径线。结果 两侧咽旁间隙及临近结构均呈对称性分布 ,咽旁间隙的鼻咽平面大于口咽平面 ,颈静脉孔等径线两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咽旁间隙的断层解剖对早期咽旁肿瘤的CT等影像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颞下间隙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成人尸体头颈部20例和40名健康者,分别沿眶耳线(OML)制成连续横断层面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观察颞下间隙及其结构的解剖学关系,利用游标卡尺和求积仪分别测量其长径、横径和面积。结果颞下间隙的形态呈不规则状,在标本和CT影像上经冠突层面、茎突末端层面的面积分别为(1 034.50±3.32)mm2和(1 055.62±2.05)mm2、(345.84±1.89)mm2和(356.60±1.78)mm2。两侧颞下间隙及其结构呈对称性,长径、横径和面积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自茎突至翼突内侧板后缘或翼突外侧板前缘的连线可区分颞下间隙与咽旁间隙,翼外肌、茎突、翼突内侧板和翼突外侧板是CT等影像诊断的重要解剖学标志。结论颞下间隙的断层影像解剖对颞下间隙肿瘤等疾病的影像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颞下间隙的CT影像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颞下间隙及邻近结构的解剖学关系,为颞下间隙疾病的CT诊断提供断层影像解剖学资料。方法选用40例扫描对称的正常CT片,观察颞下间隙及邻近结构的解剖学关系,利用游标卡尺及求积仪分别测量其径线和面积。结果颞下间隙的断面呈不规则形,两侧颞下间隙及邻近结构对称分布,长径、横径和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横断面上自翼突后缘至髁突内侧缘和自茎突至翼突内侧板后缘或翼突外侧板前缘的连线可区分颞下间隙与咽旁间隙。结论翼外肌、茎突、翼突及其内、外侧板是CT等影像诊断的重要解剖学标志。颞下间隙的影像解剖对颞下间隙疾病的CT诊断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颞骨内面神经管及其毗邻结构的显微解剖,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通过模拟临床乳突联合颅中窝入路的方法,暴露面神经管全程,分层解剖15个成年国人湿性头颅标本(30侧颞骨),显露并测量颞骨内面神经管及其毗邻结构。结果:面神经管分三段,迷路段、鼓室段、乳突段。面神经管迷路段长度为2.67±0.23 mm(左)、2.60±0.23 mm(右),直径为1.46±0.60 mm(左)、1.50±0.56 mm(右);鼓室段长度为10.63±0.58 mm(左)、10.58±0.75 mm(右),直径为1.93±0.09 mm(左)、1.94±0.11 mm(右);乳突段长度为14.37±0.93mm(左)、14.31±0.97mm(右),直径为2.37±0.12 mm(左)、2.37±0.10 mm(右);鼓室段与迷路段夹角为76.6°±3.13°(左)、76.5°±2.75°(右),鼓室段与乳突段夹角为113.1°±3.94°(左)、112.4°±2.77°(右)。结论:二腹肌嵴、外半规管凸、砧骨短突、面神经隐窝、匙突、弓状隆起、棘孔、面神经管裂孔是手术中确定面神经管的重要标志。熟悉颞骨内面神经管与其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有利于面神经及相关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司运辉  王险峰 《中外医疗》2013,32(13):162+164-162,164
目的探讨膈下间隙的冠状断层的解剖学关系。方法根据60例成人尸体上采集的腹部连续冠状断层标本以及4例尸体的腹部磁共振冠状图像,对膈下间隙的冠状断层解剖进行研究。结果冠状断层上的膈下间隙可以分成2种,分别是肝周间隙和脾周间隙。网膜囊上;下隐窝之间可以直接交通的唯一通道是,胃胰襞左部前缘和小网膜左部(肝胃韧带)后层之间的间隙。在冠状面上其交通形式分成3型:①有20例(33.3%)胃膈韧带右层与小网膜的后层相续,胃胰襞左部不可见。②24例(40%)左层与膈脾韧带右层及胃脾韧带后层相续,胃胰襞左部前缘可见。③16例(27.7%)胃胰襞左部突出明显,上、下隐窝不直接相通,该层面内上、下隐窝之间有胃胰襞左部相隔。胃裸区肯定存在,其位于胃膈韧带的左层与右层之间;而脾裸区在脾肾韧带的最宽处,位于膈脾韧带;胃脾韧带;脾肾韧带与脾结肠韧带之间。可以将脾裸区分为2部,分别是脾门部和脾肾部。脾门部的最大值为(2.64±1.16)cm;脾肾部的最大值为(4.16±2.24)cm。结论膈下间隙的冠状断层可以明显的表示出胃胰襞左部及网膜囊上、下隐窝之间的通连关系。所有研究对象中,膜囊上、下隐窝相通的例数占73.3%。  相似文献   

8.
臧依柔  陈仕宇  陈宣妤  臧国礼  胡闽  徐庆  冯朱斌  潘阿善 《浙江医学》2022,44(11):1212-1216,1230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正常成人咽旁间隙及其周围毗邻结构的声像图特征,为咽旁间隙相关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影像学信息。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门诊的78例正常成人进行咽旁间隙及毗邻结构超声和CT检查。超声检查以乳突、下颌骨下颌支、茎突、腮腺和颌下腺作为解剖标志,沿下颌支旁斜冠状切面、乳突和下颌支之间横切面扫查显示咽旁间隙及毗邻的涎腺、鼻咽、扁桃体、骨骼、肌肉及血管声像图;记录咽旁间隙及毗邻解剖结构的相互关系、声像图特征及超声扫查方法;分析其超声显示率,并与CT检查所见进行对照。结果超声检查显示咽旁间隙呈倒置的三棱锥形,超声完整显示151侧,部分显示5侧,完整显示率为96.8%,均可以重复显示;下颌支旁横切咽旁间隙最大面积超声测值2.83~5.52(4.17±0.66)cm2。咽旁间隙外侧界前份与咬肌间隙及下颌下腺囊紧贴,外侧界后份是腮腺深叶和二腹肌后腹,并可见茎突及附着诸肌、颈内血管紧贴外侧界;内侧界为呈中等回声颈深筋膜和颊咽筋膜,紧贴呈低回声鼻咽壁和口咽壁、扇贝样外观的扁桃体及不全环形的单层弱回声结构的咽隐窝;底为颅底岩骨下面;尖朝向舌骨大角;均与CT检查表现一致。结论超声检查可以准确显示咽旁间隙及周围毗邻关系,将有助于咽旁间隙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9.
陈奕 《微创医学》2006,25(4):627-629
目的 分析鼻咽癌的CT征象,探讨CT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活检病理证实的50例鼻咽癌的CT表现.结果 鼻咽癌50例,鼻咽部黏膜增厚或形成软组织肿块37例,咽隐窝变浅或消失46例,两侧咽隐窝不对称,肿块突向鼻咽腔36例,腭帆提肌受累肿大23例,咽旁间隙受累狭窄、消失29例;茎突内软组织肿块影17例,癌肿直接向上侵犯颅底16例,翼腭窝受侵7例,颈淋巴结肿大29例.结论 鼻咽癌CT表现有一定特征,且CT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陈奕 《医学文选》2006,25(4):627-629
目的分析鼻咽癌的CT征象,探讨CT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活检病理证实的50例鼻咽癌的CT表现。结果鼻咽癌50例,鼻咽部黏膜增厚或形成软组织肿块37,咽隐窝变浅或消失46例,两侧咽隐窝不对称,肿块突向鼻咽腔36例,腭帆提肌受累肿大23例,咽旁间隙受累狭窄、消失29例;茎突内软组织肿块影17例,癌肿直接向上侵犯颅底16例,翼腭窝受侵7例,颈淋巴结肿大29例。结论鼻咽癌CT表现有一定特征,且CT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林建军  陈凤坤  张培丽  李锋 《广西医学》2009,31(12):1770-1772
目的探讨咽隐窝的超声解剖及正常声像图。方法经cT和鼻内窥镜检查咽隐窝正常的健康人33例,在乳突与下颌支之间行超声检查,观察咽隐窝超声解剖的形态、内部回声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及声像图特征。结果33例均显示咽隐窝位于鼻咽顸后壁交界处,前下方为鼻咽腔和咽鼓管圆枕,后方为椎前软组织和椎体,外侧为咽旁间隙软组织和茎突。咽隐窝腔中央是一个与鼻咽腔相通的有气腔隙,超声显示率100%;声像图上,咽隐窝斜冠切面呈斜“”形,外界清晰,壁呈均匀的弱回声,腔中央呈短线状的高回声,左右侧咽隐窝与鼻咽腔构成。结论经乳突与下颌支之间行超声检查是观察咽隐窝的最佳途径,下颌支旁斜冠状切面、乳突和下颌支之间的横切面是超声显示咽隐窝的重要检查方法,两者相结合有助于对咽隐窝的全面扫查,下颌支、乳突和茎突是超声检查咽隐窝的三个重要解剖标志。  相似文献   

12.
犬心右心室主要结构解剖学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测犬心右心室的主要结构,为家犬心脏研究及比较解剖学积累资料。方法1.44 mol·L~(-1)甲醛溶液固定45例犬心,解剖观测其右心室主要结构。结果犬心右心室流人道主要结构有三尖瓣瓣环、瓣尖、腱索和乳头肌。三尖瓣瓣环周径为(71.03±14.20)mm;前尖、后尖、隔侧尖的高度分别为(10.46±2.30)、(9.48±2.81)和(11.87±4.06)mm,宽度分别为(21.98±6.12)、(23.33±6.91)和(22.82±4.33)mm;腱索较细小;前、后、膈侧群乳头肌中乳头肌条数分别为(1.24±0.53)、(3.33±1.00)和(5.07±1.28)条。右心室流出道主要结构有肺动脉环、肺动脉瓣等。肺动脉瓣环周径为(35.97±8.17)mm;肺动脉的前瓣、左瓣、右瓣的高度分别为(6.14±2.07)、(6.72±1.60)和(6.69±1.61)mm,宽度分别为(11.91±2.70)、(10.19±2.26)和(10.46±2.15)mm。犬心右心室假腱索出现率为100%,平均为(4.61±2.78)条;未见明显隔缘肉柱。结论犬心右心室主要结构与人类相似但较小,在假腱索的出现率及数目上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一种新的腭帆成形技术(velopharyngoplasty,VPP)进行解剖学特征研究,探讨该术式对咽腔重塑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2个成人男性尸头进行软腭解剖,建立VPP手术标本,观察其技术特征.85例经PSG确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施行腭帆成形术,并进行随访;选取其中10例患者进行术前、术后(6-11个月)的腭咽CT,利用CT工作站对腭咽腔多种解剖学标志进行影像学测量.结果 腭咽腔各项测量参数包括:软腭长、软腭最大厚度、软腭游离缘至咽后壁间距、咽侧间距(扁桃体间距)、悬雍垂长度、悬雍垂基部宽度、腭咽截面积、咽峡截面积,手术前后各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7.8±5.5)mm vs(27.0±4.1)mm,(13.3±2.2)mm vs(9.3±2.5)mm,(7.1±2.8)mm vs(10.3±1.7)mm,(45.2±25.5)mm~2 vs(135.3±26.4)mm~2,(2.0±21.8)mm~2 vs(208.4±15.9)mm~2];咽后壁厚度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2.9)mm vs(7.0±2.5)mm].结论 VPP通过切口设计、咽腭弓、扁桃体切除及咽侧黏膜切除与缝合处理,能够解除腭咽部位的阻塞,实现重塑腭咽腔的目的 .此术式可达到明显提升腭帆、前移悬雍垂、扩大口咽气道的目的 ;是一种有意义的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测家犬心脏左心室的解剖结构,为比较解剖学积累资料。方法1.44 mol.L-1甲醛溶液固定新鲜家犬心脏45个,解剖并观测左心室结构。结果家犬心脏左心室呈圆锥形,位于心脏左下方,分为左心室流入道及流出道,其流入道主要结构为二尖瓣复合体,包括瓣环、瓣膜、腱索、乳头肌。二尖瓣环周径平均(49.16±10.00)mm。内侧瓣、外侧瓣的高度分别为(14.28±3.14)和(9.27±1.99)mm,宽度分别为(25.74±5.21)和(21.50±6.33)mm;腱索总数平均为(16.72±2.76)条,假腱索总数平均为(4.69±3.38)条,假腱索出现率为100%。左心室流出道主要结构为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瓣、主动脉窦。主动脉瓣环周径平均为(34.55±8.00)mm,左瓣高度、右瓣高度、后瓣高度分别为(6.85±1.76)、(7.19±1.75)和(7.52±1.79)mm,其宽度分别为(11.47±3.02)、(11.67±2.99)和(11.74±2.46)mm。结论家犬心脏左心室结构与人心相似,但大小及假腱索、腱索总数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测家犬心脏三尖瓣复合体形态学结构,提供比较解剖学资料。方法大体解剖法观测45个家犬心脏的三尖瓣复合体。结果家犬心脏三尖瓣复合体由瓣环、瓣膜、腱索和乳头肌构成。瓣环周长平均为(71.03±14.20)mm,前瓣、后瓣、隔侧瓣的平均高度分别为(10.46±2.99)、(9.48±2.81)、(11.87±4.06)mm,平均宽度分别为(21.98±6.12)、(23.33±6.91)、(22.82±4.33)mm;乳头肌成群出现,前、后、隔侧乳头肌平均条数分别为1.24±0.53、3.33±1.00、5.07±1.28;腱索较多且细小,前乳头肌至前尖、后尖、隔侧尖的条数分别为2.56±1.06、1.31±0.78、1.13±0.04;后乳头肌至后尖、隔侧尖、后内侧连合的条数分别为3.68±1.58、1.38±0.94、1.56±0.72;隔侧乳头肌至前尖、隔侧尖、前内侧连合的条数分别为2.27±0.87、11.27±3.74、1.86±1.51。假腱索连于乳头肌与室壁或室壁之间,平均条数为4.61±2.78。结论家犬心脏三尖瓣复合体与人类形态结构相似,且心室内普遍存在假腱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临床对咽旁间隙神经鞘瘤的认识。方法: 报告近二十年来收治的7 例咽旁间隙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男3 例,女4 例,全部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口内径路2 例,颈侧切开径路5 例。结果: 所有病例经随访2 ~8 年,均无复发。结论: 该病应早期诊断,CT 应列为常规检查;手术切除要彻底,颈侧切开为一安全、彻底的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椎间孔镜下保留椎间盘治疗腰椎间盘膨出并侧隐窝狭窄症的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7月采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26例腰椎间盘膨出并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1月,3月和末次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分析评估。 结果 随访时间9月(5~17月)。术前腿痛VAS评分(6.8±1.3),术后1 d,1月,3月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分别为(2.1±0.9),(1.9±1.0),(1.8±0.7)及(1.4±0.5); 术前ODI指数(53.50±14.50),术后1 d,1月,3月及末次随访ODI指数分别为(21.00±13.50),(16.50±10.50),(12.50±8.00)及(10.50±7.50)。术前与术后1 d,1月,3月及末次随访比较,VAS评分及ODI指数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优11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5%。 结论 椎间孔镜下保留椎间盘治疗腰椎间盘膨出并侧隐窝狭窄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臂丛麻醉提供解剖学基础,并为解剖学积累新资料。方法解剖成年国人尸体20具(男16,女4)、40侧颈部。观察第5-8颈神经前支(C5-8)和第1胸神经前支(T1)及其上、中、下干的位置。测量各根、干的长度和中干末端与锁骨相交点的距离以及中干末端与锁骨相交点距胸锁关节外侧的距离。结果C5,C6,C7(即臂丛中干),C8和T1的长度分别为(33.6±0.82)mm,(均数±标准差,下同),(28.6±0.73)mm,(53.4±1.15)mm,(28.7±1.24)mm和(24.2±1.11)mm。臂丛上、下干的长度分别为(25.9±0.78)mm和(32.7mm±1.28)mm。中干(即C7)末端与锁骨相交点的距离为(26.3±0.66)mm,中干末端与锁骨相交点距胸锁关节的距离为(59.3±1.04)mm。前斜角肌的止点均平锁骨上缘(100%),其止点外缘距离胸锁关节(46.2±0.8)mm。结论臂丛颈部阻滞的最佳穿刺点位于胸锁关节沿锁骨外侧60mm、直上26mm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