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研究351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脂溢性角化病好发年龄为45~75岁;发生于男性者占62.96%,发生于女性者占37.14%;好发部位为面部共116例(33.05%),躯干81例(23.07%);病理类型为角化型者129例(36.75%),棘层肥厚型者108例(30.77%);病理组织学表现多为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和乳头瘤样增生.结论:脂溢性角化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最常见部位为面部,病理类型最常见为角化型,其特点表现为显著的角化过度和乳状瘤样增生.  相似文献   

2.
脂溢性角化病204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正邦  张美华 《现代医学》2009,37(6):475-477
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及两者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对204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脂溢性角化病患者男女比例为1.29:1,年龄多在40~70岁之间,皮损好发于躯干及面颈部;其中88例患者有自觉症状,瘙痒最常见。本组病理诊断棘层肥厚型98例,占48.04%;脂溢性角化病临床和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6.83%。结论脂溢性角化病常见于老年人,但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病理类型以棘层肥厚型为最常见。该病大多根据皮损的特点即可诊断,部分疑难病例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5例发生于眼睑皮肤之内翻性毛囊角化病,并对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和病理的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本病虽为良性皮肤病变,但在临床和病理检查中都易与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等混淆,故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讨脂溢性角化症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诊断情况.方法 对近5 a来286例组织病理学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者以老年患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头、面、颈等暴光部位发病者占46.2%;病理分型中以角化型和棘层肥厚型最常见,临床和病理诊断符合152例,临床误诊率36.7%.结论 脂溢性角化症与性别、年龄、日光照射有关,组织病理学检查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日光性角化病的认识。方法分析近5年收治的日光性角化病并发皮肤鳞状细胞癌11例的临床资料,复习文献资料。结果有10个以上日光性角化病损害的患者中,5年内发生鳞状细胞癌为14%,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日光性角化病损害为44%。日光性角化病发生于日光暴露部位,多发生于易晒伤不易晒黑的人群。结论日光性角化病易发展为皮肤鳞状细胞癌,与皮肤对日光的易感性,长期的日光照射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基底样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诊治并经病理确诊为基底样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选取诊断明确且组织学不伴有其他类型杂交瘤,并有明确手术治疗史及完善临床病理资料的基底样鳞状细胞癌28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筛选可用于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免疫标记,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生存分析,评估预后相关因素,同时随机选取28例临床分期相同的传统鳞状细胞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28例基底样鳞状细胞癌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舌及口底,为11例(11/28,39.3%),其余牙龈6例(6/28, 21.4%)、颊部5例(5/28, 17.9%)、腭部4例(4/28, 14.3%)、口咽部2例(2/28, 7.1%)。患者多为中晚期, 12例为Ⅱ期,16例为Ⅲ~Ⅳ期。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伴淋巴结转移者12例,占总病例数42.9%(12/28),局部复发者9例,伴远处转移者1例(转移至肺)。28例传统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伴淋巴结转移者13例,占总病例数46.4%(13/28)。局部复发者5例,伴远处转移者3例,其中2例转移至肺、1例转移至脑。临床分期相同的基底样鳞状细胞癌组和传统鳞状细胞癌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4.6%、53.8%。基底样鳞状细胞癌组织学上表现为基底样细胞构成的实性癌巢,癌巢中心一般不形成角化,常可见粉刺样坏死结构。28例基底样鳞状细胞癌均呈现CK5/6、P63强阳性表达,而神经内分泌标志物CgA和Syn阴性表达,其中8例呈P16阳性表达,1例局灶阳性表达SOX10,但CK7阴性。结论: 口腔基底样鳞状细胞癌中晚期患者多见,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但与相同临床分期的传统鳞状细胞癌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6阳性患者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预后较好;CK7与SOX10免疫组织化学可用于基底样鳞状细胞癌与实性型腺样囊性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1例上唇角化棘皮瘤术后恶变为鳞状细胞癌病例,进一步了解角化棘皮瘤与鳞状细胞癌的关系及相关病理学改变。方法1例上唇角化棘皮瘤患者初次手术后行病理检查,提示为角化棘皮瘤,术后复发,2周后再次手术,病理报告示鳞状细胞癌。结果角化棘皮瘤在病理上与鳞状细胞癌很相似,临床上容易混淆,对于角化棘皮瘤患者,需认真分析病理学改变,并加强随访,必要时重复行病理学检查。结论无论是临床上还是病理上,角化棘皮瘤和角化棘皮瘤癌变都十分相似,即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也只能区别典型病例而不能区别近似的病例,如其基底层细胞生长活跃,临床上应按局部癌变处理,建议外科医生做病灶扩大切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角化棘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4例角化棘皮瘤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发生于臀部1例,鼻前庭1例,其余均发生于曝光部位,均为单发型。肿瘤呈半球状突出于皮肤表面,中央充满角质栓,似"火山口"样,边缘有唇状表皮包绕。结论: 角化棘皮瘤的诊断依据特征性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应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相鉴别,局部完整切除皮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皮肤磨削术联合5%咪喹莫特治疗面部光线性角化病临床疗效。方法 64例光线性角化病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治疗组采用皮肤磨削术联合5%咪喹莫特治疗面部光线性角化病;对照组单纯外用5%咪喹莫特治疗面部光线性角化病。结果治疗组有27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肤磨削术联合5%咪喹莫特治疗面部光线性角化病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患者耐受性好,很好的保持患者美容,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冯艳 《山西医学院学报》2014,(2):129-131,163
目的 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分析244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结果 脂溢性角化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多发于面部、躯干、四肢,大多为单发,亦可多发,病理表现以棘层肥厚型、角化过度型为主. 结论 脂溢性角化病结合病史、年龄在临床上诊断并不是很难,但应与某些疾病相鉴别,其病理学有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 分析研究了50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资料,病理常规检查,并随访其发病规律与特点。结果 脂溢性角化病的基本病理特征为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乳头状瘤样增生,肿瘤的下端与正常表皮平行。结论 脂溢性角化病是一种良性瘤,不是癌前病变,不会转变为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皮肤肿瘤病症的临床诊断及临床表现。方法收集40例皮肤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加以回顾探究。结果本组40例皮肤肿瘤患者中,上皮细胞肿瘤合并角化棘皮瘤者10例,脂溢性角化病者12例,基底细胞癌者10例,鳞状细胞癌者2例,黑色素细胞瘤合并黑色素细胞痣者4例,附属器肿瘤合并增生性外毛根鞘肿瘤者2例。结论皮肤肿瘤病理学存在较多类型,临床诊断符合率较低。组织病理检查对皮肤肿瘤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角化棘皮瘤临床病理学特点,从而与鳞状细胞癌相鉴别。方法收集27例角化棘皮瘤,标本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结合临床情况及病理组织形态对角化棘皮瘤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角化棘皮瘤生长速度快,角质形成火山口样,周围上皮呈衣领样,部分上皮可有不典型增生,真皮内炎症细胞浸润。结论角化棘皮瘤形态学上有其特点,紧密结合临床可以与鳞状细胞癌相鉴别。  相似文献   

14.
<正>日光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是淡肤色个体中最常见的上皮性癌前期损害,可与脂溢性角化症、色素痣、寻常疣及Bowen病(原位鳞状细胞癌)等疾病相混淆,给临床正确诊断带来困难。因此,本研究对我院皮肤科门诊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确诊的45例日光性角化病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AK的临床和病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眼周常见肿物的临床病理学类型及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2015年间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的311例眼周肿物的临床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在311例眼周肿物病例中,男139例(占44.69%),女172例(占55.31%),年龄1~87岁;良性病变257例(占82.64%),恶性及恶性倾向病变54例(占17.36%)。115例60岁以上患者中,恶性及恶性倾向病变43例(占37.39%)。良性病变前3位分别为寻常疣、皮内痣和脂溢性角化病;恶性及恶性倾向病变前3位分别是基底细胞癌、日光性角化病和鳞状细胞癌,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66.85、79.33和68.83岁;恶性及恶性倾向病变主要发生在下睑(占29.63%),其次分别为内眦、眉弓、上睑和外眦。结论:眼周组织重要而精细,易于发生肿物,其中基底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眼周恶性肿瘤,对眼周肿物应常规做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人皮肤肿瘤的病理学特点,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分析本科室2009年3~12月60岁以上皮肤肿瘤患者20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0例病例中属于上皮细胞肿瘤有角化棘皮瘤5例、脂溢性角化病6例、基底细胞癌5例、鳞状细胞癌1例,属于黑色素细胞瘤有黑色素细胞痣2例,属于附属器肿瘤有增生性外毛根鞘肿瘤1例。结论老年人皮肤肿瘤病理学类型较多,诊断符合率不高。组织病理对皮肤肿瘤的诊治有重要价值。长时间日照等可能是引发皮肤肿瘤的危险因素。外科手术是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局部皮损内注射α干扰素可能会阻止光线性角化病发展成Bowen病、鳞状细胞癌.5%氟尿嘧啶软膏:局部外用对早期恶性肿瘤和癌前损害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日光性角化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日光性角化病病人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资料.结果 ①临床特点:55例患者中年龄<50岁9例,51~60岁3例,61~70岁12例,71~80岁21例,80~90岁10例,其中60岁以上病人占总病例数78.2%.发病部位在头面部44例,四肢、躯干部9例,手背部2例.皮损大多表现为红色或灰褐色丘疹或斑片,其上覆有鳞屑,呈干燥黏着状.②病理分析:日光性角化病的组织学特征为角质形成细胞不典型增生,排列紊乱.根据组织学特点可分为肥厚型25例、萎缩型16例、Bowen样型6例、苔藓样型4例、色素沉着型2例、棘层松解型2例.③临床诊断符合率:55例病人中,与临床诊断符合的28例,误诊27例,误诊率为49.1%.结论 日光性角化病好发于老年人,病理类型以肥厚型、萎缩型和Bowen样型为主.本病容易误诊,对可疑皮损应及时做病理活检,以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9.
<正> 腺样鳞状细胞癌是鳞癌中少见的一种亚型。组织病理学上以棘层松解和假腺管形态为特征。作者对21例腺样鳞状细胞癌(眼睑15例和眶周6例)的临床病理进行了研究,以企证实该肿瘤在眼附属器的发生;评价其生物学特性、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并强调腺样鳞状细胞癌与恶性前及其他恶性病变之间的关系。21例中,男性17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为46.5岁(43~85岁)。15例为眼睑损害、1例在外眦部、5例在眉部,从发病到诊断的间隔时间为3周~6年。腺样鳞状细胞癌为结节状团块,有或无中心溃疡,有些伴有疼痛和出血,约2~35mm大小(平均6 mm)。临床印象常为基底细胞瘤、霰粒肿、角化棘皮瘤。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45例子宫颈癌应用单克隆抗体Ncc—ST-439免疫组化检测宫颈癌的抗原分布特点与形态进行了观察,并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型,淋巴结转移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42例子宫颈部鳞状上皮癌,31例阳性(阳性率73.8%)。腺癌3例均为阳性。鳞状上皮癌对Ncc-ST-439抗原的与组织分型有密切关系。角化性大细胞癌,表现为阳性。非角化性小细胞癌均为阴性。大细胞非角化性癌31例中,21例阳性(阳性率67.7%)。正常子宫颈部鳞状上皮形成角化细胞后,角化后的表层及中层有弱阳性反应。基底旁层,基底层为阴性。两者对比有显著的意义。鳞状上皮在细胞分化阶段,表现为带有抗原的可能性。其组织分化度与Ncc-ST-439对应抗原的关系是有意义的。对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表现为强阳性的症例,已有许多报道。本次也证明,这些强阳性结果也可间接反映肿瘤的大小与临床分期。并可评估预后都有指导和监测作用。同时有推测癌病灶是否复发与进行性浸润进行观察了生物学性质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