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1年至2011年蒙古旱獭鼠疫疫源地监测结果,掌握该疫源地的发展和变化特点。方法每年5~9月,在满洲里市、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鄂温克旗及牙克石市,以旗(县)为单位开展监测。每个旗(县)监测面积为20 000~40 000 hm2。采用路线法调查旱獭密度,采用一日弓形夹法调查达乌尔黄鼠密度。采用五米夹线法调查夜间活动鼠类;对捕获的旱獭和达乌尔黄鼠体外寄生蚤,全部在低倍镜下进行分类鉴定。并用探蚤棒对达乌尔黄鼠洞干进行蚤类采集和鉴定;对获取的鼠、蚤可检材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鼠疫诊断标准》(GB15991-1995),采用鼠疫细菌学培养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方法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 11年间,疫源地的蒙古旱獭密度为0.022只/hm2,达乌尔黄鼠密度为0.57只/hm2,夜间活动鼠类捕获率为2.33%(567/24298);蒙古旱獭染蚤率为13.45%(26/190),蚤指数为0.32;达乌尔黄鼠染蚤率为32.69%(669/2048),蚤指数为1.04;达乌尔黄鼠洞干染蚤率为4.74%(101/2 127),蚤指数为0.09。共剖检各种宿主动物3242只,培养各种蚤类830组1407匹,病原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共检测各种动物血清2 779份,检出阳性血清49份,阳性检出率为2.71%(49/2 779),阳性血清最高滴度为l:1280。除2001、2002、2003、2006年和2009年未发现血凝阳性材料,其余年度均发现血凝阳性材料;发现阳性血清的地区共有3个(满洲里市、新巴尔虎右旗和新巴尔虎左旗)。分别检出血凝阳性血清33、15、l份。结论蒙古旱獭鼠疫疫源地的疫情处于活跃状态;且涉及的范围逐渐扩大;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存在着主要宿主更替的现象,主要宿主向达乌尔黄鼠过渡,同时夜行性鼠类的宿主地位不可忽视。今后在监测工作中要继续加强检菌,同时注意该地区的主要宿主更替,全力做好人间鼠?  相似文献   

2.
1999-2002年宁夏区域阿拉善黄鼠疫源地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汇总近年来阿拉善黄鼠鼠疫监测资料,分析鼠疫流行趋势及对策。方法 按照《鼠疫监测方案》和《动物鼠疫监测标准》实施监测。结果 近4年来宁夏固原地区黄鼠密度达1.76只/公顷;黄鼠体蚤指数为1.92匹/只,染蚤率为56.12%;共从黄鼠、五趾跳鼠、花鼠、蒙古兔等检出鼠疫血清阳性材料20份,阳性率为0.11%,Fl间接血凝滴度1:20—1:2560。结论 近年来局部地区存在有鼠间鼠疫散在流行,鼠疫控制应以监测为主,应结合疫区的宣传教育、灭鼠防病等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4至2013年蒙古旱獭鼠疫疫源地监测结果,掌握该疫源地的宿主动物的分布、数量及疫情变化。方法每年5~9月,在满洲里市、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以旗(县)为单位开展监测。每个旗(县)监测面积为20 000~40 000 hm^2。采用路线法、一日弓形夹法、五米夹线法调查宿主动物的分布及数量,采集动物标本进行鼠疫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2004年至2013年,蒙古旱獭的平均密度为0.021 hm^2/只,达乌尔黄鼠平均密度为0.608 hm^2/只,蚤指数为1.68。检出达乌尔黄鼠阳性血清学53份,最高滴度1:1 280。结论从2004年,该疫源地再次进入活跃状态,对该地区的监测要加强力度,扩大监测范围,防止人间鼠疫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0年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状况,总结疫情的流行规律,为科学防治鼠疫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至2013年长爪沙鼠疫源地的鼠疫监测资料,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内蒙古2004年至2013年总计在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点共调查样方面积134 803 hm^2,捕获鼠42 469只,密度为3.15只/hm^2,剖检各种宿主动物67 295只,染疫鼠297只,阳性率为0.44%,培养蚤数86 847匹/22 770组,阳性蚤数645匹/233组,阳性率为1.02%,用间接血凝方法检查各种动物血清16 326份,检出阳性血清109份,阳性率为0.68%。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掌握承德2010年鼠密度、分布及迁徙规律,为制订鼠疫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鼠疫重点监测点监测方案》要求进行监测。结果 2010年野鼠平均密度0.80只/公顷;小型鼠平均捕获率1.25%;家鼠平均捕获率0.58%;鼠体蚤指数1.40;鼠巢蚤指数为16.75;洞干蚤指数0.08;共剖验各类鼠632只,提取分离黄鼠血清406份,均为阴性。结论我市鼠疫主要宿主动物仍为达乌尔黄鼠,且山湾子历史疫区及红松洼自然保护区局部地区鼠密度仍然较高,存在发生鼠间鼠疫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1985-2004年海原县曹洼地区鼠疫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鼠疫监测结果,探讨鼠疫控制对策。方法按照《鼠疫监测工作方案》《动物鼠疫监测标准》进行黄鼠密度、体蚤调查和鼠疫细菌学、血清学检验。结果20年来平均黄鼠密度0.97只/公顷,近7年来黄鼠密度连续超过1.0只/公顷,且有上升趋势;黄鼠平均体蚤指数1.60匹/只,染蚤率45.49%;有3年份从黄鼠检出鼠疫阳性血清10份,滴度1∶20-1∶80,阳性率0.10%-0.55%;20年来未检出鼠疫菌。结论20年来海原县曹洼地区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内未发生动物鼠疫现疫流行,但有鼠间鼠疫散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2000-2011年内蒙古各疫源地啮齿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和染疫情况,为今后的监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0-2011年内蒙古鼠疫监测总结和疫情分析报告,应用Excel2003软件分别对啮齿动物及其感染鼠疫的情况按不同年代、不同疫源地分别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11年,在内蒙古各疫源地共捕获啮齿动物2目6科30种180 301只,其中在长爪沙鼠疫源地获鼠24种78 263只,达乌尔黄鼠疫源地获鼠19种78 638只,蒙古旱獭疫源地获鼠14种3 435只,布氏田鼠疫源地获鼠13种19 967只;从达乌尔黄鼠,布氏田鼠、长爪沙鼠3个类型疫源地的9种啮齿动物体内检出了鼠疫菌共728株,从达乌尔黄鼠,布氏田鼠、长爪沙鼠、蒙古旱獭四个类型的疫源地的7种啮齿动物体内均检出了血凝阳性血清269份。结论内蒙古鼠疫自然疫源地啮齿动物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宿主类型复杂,动物鼠疫十分活跃,应加强监测,有的放矢地做好鼠疫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巴林右旗鼠疫新疫源地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与鼠疫疫源相类似的不明地区开展鼠疫监测 ,为探讨不明地区是否存在鼠疫疫源地。方法 :用鼠疫间接血凝及病原学方法开展血清学及病原学监测。结果 :在达乌尔黄鼠检出阳性血清 4份 ,(1:3 2 0、1:160、1:160、1:40 )。结论 :在与疫源地相类似的不明地区存在鼠疫疫源地  相似文献   

9.
西辽河平原西北侧低山丘陵黄鼠疫源地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8,他引:2  
1985年首次从西辽河平原西北侧低山丘陵草原的达乌尔黄鼠及寄生蚤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检出4株鼠疫杆菌,到1989年共检出鼠疫菌57株,判定疫点47个。1985~1991年共检出达乌尔黄鼠鼠疫阳性血清271份,阳性率3.44%,几何平均滴度为1:99.17。疫点和血凝阳性点的空间分布约3000km~2。疫源地的主要宿主为达乌尔黄鼠,主要媒介为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动物鼠疫的流行呈单峰型,流行高峰时点在5月17日,1987年为流行高峰年,坡麓为该鼠疫疫源地的频发生境。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科学、规范掌握中国达乌尔黄鼠鼠疫疫源地现状,同时为该疫源地的风险评估以及防控措施效果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按照达乌尔黄鼠鼠疫疫源地的人间、动物鼠疫流行情况,宿主栖息地的变化及黄鼠密度等情况对疫源地进行分类。结果中国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分为6类。结论中国达乌尔黄鼠鼠疫疫源地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用不同类型的监测方法,才能在防治和监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04-2007年康保牧场鼠疫监测资料,掌握其鼠疫疫情动态,提出预防控制对策。方法运用鼠疫流行病学方法,按照医学统计学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主要宿主动物长爪沙鼠平均密度0.01-5.01只/公顷,呈逐年降低趋势;达乌尔黄鼠的平均密度0.47-0.78只/公顷,相对比较稳定;达乌尔黄鼠鼠体蚤平均染蚤率43.66%-80.14%之间,平均蚤指数1.06-5之间,长爪沙鼠鼠体蚤平均染蚤率26.85%-35.05%之间,平均蚤指数0.35-0.97之间。达乌尔黄鼠窝巢染蚤率60%,平均蚤指数7.12。结论动物间鼠疫疫情发展稳定,但达乌尔黄鼠窝巢染蚤率和平均蚤指数较高。我们应加强监测,严防鼠密度的回升,坚持连续春秋两季灭鼠工作,并严防临近地区鼠疫的传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掌握该地区鼠疫主要宿主的疫情动态和趋势,对鼠疫的风险评估以及防控措施效果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主要宿主达乌尔黄鼠的密度用日弓型夹法,其它啮齿动物采用5m夹线法调查。结果达乌尔黄鼠密度1只/10hm2,寄生蚤指数0.27,处于非常低的水平。结论达乌尔黄鼠的密度长期控制在1只/10 hm2低水平状态。  相似文献   

13.
麻春雷 《河北医学》1996,2(5):528-529
围场县1995年~1996年鼠疫监测报告(068450)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地方病防治所麻春雷我县北部与我国的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相毗邻,达乌尔黄鼠密度高,分布广泛。在1888年至1898年间,曾发生过人间鼠疫的流行,是一个鼠疫历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地区啮齿动物的分布,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2001~2007年采用5米夹线法、日弓型夹法及夹夜法等进行系统的调查。结果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有啮齿动物14种,2001-2007年达乌尔黄鼠的密度一直处于10公顷1只以下。结论赤峰市林西县内黄鼠鼠疫疫源地的主要宿主-达乌尔黄鼠呈点状和岛状分布,而且密度较低,疫源地处于稳定控制状态,对游客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兴海县子科滩镇黄青村鼠疫监测结果,主要动物和寄生虫种群及其数量构成,探讨鼠疫控制对策。方法: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要求进行旱獭密度、小型鼠数量和种类、体外寄生蚤及洞干蚤调查和鼠疫细菌学、血清学检验,对结果做出结论。结果:旱獭平均密度0.065只/hm2,梳捡旱獭体100只,获蚤557匹,旱獭体蚤平均指数5.56;探旱獭洞干250个,获蚤12匹,蚤指数为1;布夹3 000盘,捕获夜行鼠2种22只。采集动物血清256份,用鼠疫间接血凝实验进行监测,结果均为阴性。做反向血凝实验22份(夜型鼠),结果均为阴性;细菌学检验共培养动物材料62份,结果均为阴性;对所获的556匹跳蚤进行了细菌学检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该地区监测期间无人间和动物间鼠疫发生,鼠疫防控应采取科学监测、灭獭灭蚤、宣传教育、疫区处理和区域联防为主的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近10年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状况,为科学防治鼠疫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1-2010年鼠疫监测资料并进行了数据汇总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内蒙古2001-2010年总计在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点共调查样方面积12 527.5hm2,捕获鼠53 512只,密度为3.58只/hm2。剖检各种宿主动物66 926只,染疫鼠529只,阳性率为0.79%。培养蚤数20 134组,阳性蚤数402组,阳性率为2.00%。10年中检出鼠疫菌株931株。用间接血凝方法检查各种动物血清18 001份,检出阳性血清107份,阳性率为0.59%。结论在该疫源地共有16个旗(县、市)有动物鼠疫流行,虽然流行趋势趋于自然流行状态,但是不排除有大面积暴发的可能,应加强对该疫源地的监测,防止发生人间鼠疫的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蒙古旱獭鼠疫疫源地的主要宿主,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1981-2010年蒙古旱獭鼠疫疫源地的监测资料。结果 1981-2010年共检查蒙古旱獭血清2 750份,均为阴性。检查达乌尔黄鼠血清2532份,2004-2010年共47份阳性血清。结论蒙古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应定性为双宿主疫源地。  相似文献   

18.
蔡周梅 《当代医学》2014,(21):160-161
目的:了解2009~2012年广西梧州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种群构成、数量分布,掌握鼠疫动物监测动态状况,为鼠疫防控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用笼捕法,对固定和流动监测点进行科学监测。结果2009~2012年中所捕获的鼠形动物共742只,分属2目2科2属4种,其中啮齿目动物563种、食虫目动物179只;应用笼捕法总捕鼠742只,总鼠密度为9.86%(742/7528);2009~2012年中鼠肝脏、鼠脾脏检测分离培养为阴性;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宿主动物鼠血清、指示动物犬血清中鼠疫F 1抗体均为阴性。结论及时准确地了解广西梧州市动物鼠疫动态现状,对鼠疫防治与监测起到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定边县1983-2010年鼠疫监测结果,为鼠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进行。结果 1983-2010年未发现1例人间鼠疫,1987-1988年、2000-2001年、2006年3次发生鼠间鼠疫流行,染疫动物4种,染疫媒介3种,分离鼠疫菌80株。剖检活鼠类脏器22 195份,结果均为阴性,做自毙动物培养525只,阳性68只,阳性率12.95%,做媒介蚤细菌培养1 413组,阳性12组,阳性率为0.85%;检测各类动物血清26 105份,间接血凝试验结果阳性4份,阳性率为0.02%,放免检测11 914份血清,阳性18份,阳性率为0.15%。结论 1987年定边县被判定为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加强自毙动物病原学的有效监测可及时发现动物疫情并能控制鼠疫流行;3次鼠疫流行间隔时间分别为为3年、6年,当前形势下鼠疫防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黄鼠疫源地1981~2001年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内蒙古黄鼠疫源地的疫情进行监测 ,了解疫情动态 ,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内蒙古鼠疫监测工作方案》进行监测。结果 :内蒙古黄鼠疫源地在监测的 2 1年中 ,流行年份多达 17个年份。结论 :内蒙古黄鼠鼠疫自然疫源性将长期存在 ,部分地区具备动物鼠疫暴发流行的条件。因此 ,要加强综合性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