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丰广魁 《陕西中医》1998,19(8):355-356
痫病历来多从实论治,主张风、痰、火、瘀致病,然其邪之产生多因肝脾肾失调而后生,与先后天之正气不足均有关系;或先禀不足而起,或脏腑功能失调而生;正虚易致痫发;且发作益盛;故治痫应注重扶正。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甘姜苓术汤理法方药分析得出肾着病的发病与五脏相关,其根本在肾;其临床表现虽多,但均为肾阳不足、寒湿之邪侵犯肾之外府所致,用药体现"见肾之病,知脾所传,当先实脾""下病上取""先后天资生"等思想,这些思想无不与肾有关,故张仲景将该病命名为肾着病,是杂病脏腑辨证重要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介绍时毓民教授从脾肾论治肾消耗病(nephronophthisis,NPHP)的临床经验。时教授认为脾肾亏虚为其主要病理机制,瘀血内生为其病理产物,治疗应从脾肾入手,培补先后天之本,辅以养血活血,并附医案一则。  相似文献   

4.
丁毅 《北京中医药》2018,37(4):305-306
国医大师柴嵩岩临证注重舌诊。嫩淡舌,以脾肾阳虚证为主要病机,治以温补肝肾、健脾益气;淡暗舌,以脾肾不足、气虚血瘀、血海亏虚诸证为常见,治法健脾益气、补肾养血、祛湿化瘀;嫩红舌,以脾肾不足、脾虚湿盛、气血两虚、血虚有热等证为主要病机,治以滋阴养血、健脾益气化湿;肥红舌,以邪热伤阴伴脾肾不足为主要病机,治以健脾补肾清热利湿;红绛舌,以阴血耗伤、血热伤阴为主要病机,治法清热养阴;暗红舌,需同时观察其他伴随舌象,分别施以活血化瘀、清热养阴、健脾益气、补肾活血法。  相似文献   

5.
重叠综合征是同时或先后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明确诊断的结缔组织病,或称为重叠结缔组织病。多属于中医"痹证"之范畴王秀娟主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营卫气血不足相关,其病机关键在于先后天不足,脾肾阳虚,阴血阳气不足,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内外相引而成,可从脾胃论治,采用温补脾肾,祛寒除湿,行气活血为治法,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方用:生黄芪、桂枝、赤芍、砂仁、茯苓、白术、陈皮、枳壳、香附、干姜、鸡血藤、三七粉(冲服)。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脾瘅病治验     
脾瘅病名出自《素问·奇病论》,如谓:“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笔者曾先后诊治七例,疗效比较理想。但是,脾瘅一症,临床并不多见,故不揣拙陋,旨在抛砖引玉。希不吝教正。  相似文献   

7.
特应性皮炎(AD)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笔者认为,AD的核心病机在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脏腑失调,其中尤以脾胃失调为本。而根据本病发病的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疾病阶段,其核心病机又具有动态可变性。婴儿期及儿童期AD病位在心,与脾、肾相关,急性期以心火亢盛为主;亚急性期以心火脾虚交织互见为主;慢性期及稳定期多表现为热盛伤阴导致的阴虚血燥、血虚血燥,或久病耗伤导致的脾肾不足。青少年及成人AD病位在脾,与肝、肾密切相关,急性期病机多为肝经湿热,血热生风;慢性期多为脾虚湿蕴,燥湿互化;稳定期多为脾虚血燥、阴虚血燥或脾肾不足。老年AD病位在肾,与脾密切相关,急性期病机多为顽湿蕴肤,慢性期及稳定期多为脾肾不足。对于其辨治思路的把握应从以下几点入手:重视先天肾精,加强调理禀赋;固护后天脾胃,调养五脏;从年龄、分期、虚实等多角度辨治,标本兼顾;重视预防调护,内外并重,关注整体。采用中医多种治疗手段,调理禀赋,辨证论治,同时发挥中医优势,对于指导AD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写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为什么要实脾呢?许多人认为:肝为木脏,脾为土脏,五行之中木克土,因此肝脏如果气机疏泻不畅,就会横行犯脾,导致脾脏也出现病变。本人认为,读文章不能望文生义,要结合上下文来读。原文如下:“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枯,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宴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相似文献   

9.
仲景治疗杂病的经验结晶《金匮要略》一书,至今在中医临床起指导作用。由于其指导作用的广泛性,仅从《金匮要略》所述及治疗杂病方面进行粗浅分析。一、预防性治疗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传变都有其客观规律性,掌握疾病传变的规律性,则可预测疾病的发展变化。如《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下称《总论》)第1条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其根据有二:一是五行学说,肝木之病可传脾土;二是临床  相似文献   

10.
张喜德教授治疗脾胃病时既重视个案的特有病理特点,也重视脾胃病的共有病机,即脾胃升降失职,从而确立治法方药,常常获效。以痞满、呃逆、腹泻三则临床医案为例,痞满案证属肝脾不调、胃阴不足,治以调和肝脾、养阴和胃。呃逆案证属胃阴不足、脾虚气逆,治以健脾养阴、和胃降逆。慢性腹泻案,证属脾肾阳虚、肝郁气滞,治以调补脾肾、疏肝解郁。其治疗用药在辨证基础上,重视调理气机,顾护中气,可为临床辨治脾胃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罗涛 《河南中医》2012,32(5):545-547
系统性硬化病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调,导致脏腑亏损而引发,病虽在皮毛与肺,但其本在脾肾.对本病的治疗早中期以肺或脾肺为主,中晚期以肺肾、脾肾为主.西医治疗本病缺乏有效方法,中医辨证论治本病具有疗效确切、多脏腑调节、增效减毒和安全经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小儿脾常不足,所患脾胃病多;又谓肝常有余,易于化火生风。夫脾为柔脏,不耐(片戈)伐;肝为刚脏,恃强凌弱,土虚木贼之证候在儿科颇为常见。故善于调理脾胃者,非惟脾病治脾,胃病治胃,而必安和五脏。肝脾不和,治在平肝调脾,扶土抑木。兹就常见之小儿脾胃病证,略陈脾病治肝法则之一二,以示管见。腹痛治肝解痉缓急胃脘以下,脐之两旁,至耻骨以上疼痛,谓之腹痛。脾居大腹,为至阴之脏。或为寒邪所中,或为乳食所伤,或因络脉痹阻,气机阻滞不通,则发为疼痛。腹痛多从寒凝、积滞、虚寒、淤血论治。但是,肝脾不和,亦作腹痛,王肯堂、夏禹铸等前辈医家均曾论及。《幼科铁镜·辨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的现代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糖尿病有多发性、年轻化和不典型性的特点。糖尿病的产生离不开脾肾两脏先后天相互依存的关系。根据物理学耗散结构理论和熵的概念,推演出"后天物质需要与先天物质结合才能被身体利用"这一先天与后天的关系,表明现代糖尿病的新病机与饮食、生活习惯导致的先天肾气虚耗有密切关系。认识糖尿病的现代病机,趋利避害,有利于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14.
从正气不足是痹病发生的内因、风寒湿热是外因,唯湿邪最著、调理肺脾肾在痹病中的意义及指导选方用药等论述调理肺、脾、肾在痹病中的应用。指出:通过调理肺、脾、肾三位一体的治疗,能有效的祛除病因、恢复正气。  相似文献   

15.
发作性睡病,其病因病机,不外虚实两端实邪干扰、正气不足,无论虚实,总以阳气不足,脾虚湿盛使然,与脾肾关系最为密切.路志正教授认为,病因病机,脾肾两脏是关键;辨证论治,祛湿醒神贯其中;知常达变,圆机活法开思路.指出多与内湿有关,治疗当注意祛湿,治疗中常用养心安神、重镇之类药物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一则体现异病同治;二则体现中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更合宜阴阳互根,治病求本之意.  相似文献   

16.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病因主要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久病体虚4个方面,其中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忧思伤脾,或病后虚弱,正气未复,或肝脏失养,气机不畅影响脾之健运;七情失调,肝失疏泄,肝郁乘脾,脾失健运,精微不布,化为脂膏痰浊沉积于肝;肾阴不足,水不涵木,阴虚火旺,蒸熬津液,酿湿生痰;肾阳不足,脾失温煦,清浊不分,湿热瘀结,血行不畅,脉络壅塞,痰浊与气血搏结于肝胆等均可形成脂肪肝.病机为肝脾肾亏虚为本,痰湿瘀互结为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内科摘要》《保婴撮要》等薛氏医案,探究薛己治疗脾肾同病的用方加减和服药次序经验。薛己作为温补学派开创者,对治疗各类内伤虚损杂病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特色。五脏虚损责在脾,重在肾,常以脾肾同病而变生诸症。薛己在继承李杲脾胃论思想的同时,结合培补肾命,将"脾肾同治、厚实脾土、调和五脏"作为治疗内伤虚损杂病之总纲。在处方用药上,薛己常以补中、六君等与地黄丸类方药为基础合方使用,以一升一降调整阴阳,又根据个体差异灵活变更方药,延伸出多种方药配对法;在辨证论治中又常根据病因、病程及症状的轻重缓急,发明兼服、分时服、先后服等择时服药法,主次分明,次序精妙;并在具体用药加减上,力求药简而专,用意深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运用中医理论阐释糖尿病的病因病机.根据《黄帝内经》,历代医家论述及现代学者相关研究认为,2型糖尿病类似于《伤寒论》之厥阴病,升降逆乱、寒热虚实错杂,病位以脾为中心,与肝木、肺金关系密切;病机为脾土失运、脾精过耗、五脏精气虚浮,营气郁于营血分不能化生卫阳、反成湿浊下流,形成阴火证.脾土失运之病因包括肺金压抑、肝气横逆、中土湿蕴及肾气不足.  相似文献   

19.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在中医是一种病变部位在腰背四肢及关节,病及肾肝脾,病性属本虚标实,以肾肝脾亏、气血不足为本,以风寒湿痹阻、瘀血阻络为标所致骨髓失养的骨骼疾病。  相似文献   

20.
哮喘病发作期多数学者认为以实证为多,多由风、痰、瘀等致病,还有学者从肝、胃、大肠等脏腑失和致气机逆乱的角度论述;缓解期以虚证多见,所涉脏器以肺、脾、肾为主,主要病机为肺气虚弱、脾常不足及肾虚失纳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