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从中华青牛胆(Tinospora sinensis)中分离到3种新的二萜葡糖甙、1种酚糖甙与1种木脂素葡糖甙,并明确了它们的结构。本次对该植物甲醇提取物的极性部分的新成分进行了筛选。 将温室栽培的中华青牛胆的新鲜茎  相似文献   

2.
石南藤中木脂素和新木脂素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石南藤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石南藤50%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其中包括1个木脂素(-)-gal-belgin(1)和8个新木脂素:玉兰脂B(2),山蒟素D(3),(+)-licarin A(4),海风藤酮(5),南藤素(6),山蒟素C(7),山蒟素B(8),(+)-burchellin(9).结论:化合物1,3,4,8,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2017,(1)
目的:研究头花蓼中木脂素类成分及其降糖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反相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等分离手段对头花蓼降糖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采用体外α-淀粉酶抑制实验对分离得到的木脂素类成分进行体外活性实验。结果:从头花蓼中共分离出7个木脂素类成分,分别鉴定为:(+)异落叶松脂醇(1)、(-)-南烛木树脂酚-2a-O-[6-O-(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酰基]-β-D-葡萄糖苷(2)、(-)-异落叶松脂素-2a-O-β-D-木吡喃糖苷(3)、(+)-5'-甲氧基异落叶松脂素-9-O-β-D-木吡喃糖苷(4)、(-)-异落叶松脂素-3a-O-β-D-葡萄糖苷(5)、nudiposide(6)、lyoniside(7)。结论:其中,化合物1、2、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7为首次从蓼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显示出了较好的体外α-淀粉酶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2对体外α-淀粉酶抑制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沙滩黄芩(Scutellaria strigillosa)是一种常年生植物,分布于东亚,属于唇形科(Labiatae)。迄今未见有关其化学成分的报道。在进行黄芩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中,从沙滩黄芩根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新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1、2)和1个三萜类化合物(3),同时得到已知的1个木脂体类化合物(4),1个苯丙醇苷(5),7个三萜类化合物(6~12)和13个黄酮类化合物(13~25),并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5.
曾有报道,齐墩果(Olea europaea Linn)茎中(+)-1-乙酰氧基松脂素-4’-β-D-葡萄糖甙的分离和结构确定及九种木脂素化合物的分离.本文报道该植物中的四种酚性化合物,即山奈酚(Ⅰ).槲皮素(Ⅱ).七叶内酯(Ⅲ)和七叶甙(Ⅴ)的分离与鉴定.  相似文献   

6.
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根中含有双黄酮、木脂素和二萜类成分。本次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其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出1个新的双二氢黄酮(1)、1个新的瑞香烷型二萜(2)、1个新的香豆素糖苷(3)以及6个木脂素类、2个苯内烷类、5个黄酮类、2个二萜类、3个香豆素类共18个已知化合物。 瑞香狼毒根的甲醇提取物(1.7kg)在水和乙醚中分配,水层进一步用乙酸乙酯提取,得到分别溶于乙醚、乙酸乙酯的部分和剩余的水层。溶于乙醚  相似文献   

7.
已从五茄科五加属植物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的根和茎皮中分离出木脂素、二萜类和植物甾醇等。本次从该植物叶中分离并鉴定出3个已知羽扇烷型三萜苷(2~4)和1个新的羽扇烷型三萜苷,命名为五加皮苷B(wujiapioside B, 1)。  相似文献   

8.
望春花中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郭群  方红  苏玮 《中草药》2004,35(8):849-852
目的 研究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花蕾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为制定辛夷的质量标准寻找标准物庾,也为了进一步了解其有效成分。方法 硅胶柱色谱分离,波谱分析(UV、IR、MS、3H-NMR、13C-NMR)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4个木脂素(Ⅰ~Ⅳ)和1个新木脂素(Ⅴ)类化合物:veraguensin(Ⅰ)、松脂素二甲醚(pinoresinol dimethyl ether,Ⅰ)、木兰脂素(magnolin,in)、里立脂素B二甲醚(1irioresinol—B dimethyl ether,Ⅳ)和denudatone(Ⅴ)。结论 化合物Ⅰ和Ⅴ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三白草中新的四氢呋喃型倍半木脂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韩医用于治疗水肿、黄疸和淋证。曾报道从三白草中分离出2种具有保肝作用的黄酮葡糖醛酸苷、非对映体木脂素、三白草酮、三白草酮A和1'-表三白草酮。本次继续从三白草地下部分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3种新的四氢呋喃型倍半木脂素(4~6)和3种已知木脂素(1~3)。  相似文献   

10.
作者曾从Boreava orentalis(十字花科)的果实中分离出水杨酸及其葡萄糖甙、二氧苯并呋喃木脂素,并报道香草酸和2,3-二羟基苯甲酸具有抗氧化作用。本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和鉴定了香草醛(1)、东莨菪内酯(2)、丁香酸(3)和丁香醛(4)。  相似文献   

11.
白马骨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孙隆儒 《中药材》2006,29(8):786-788
目的:研究白马骨(Serissa serissoides)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80%乙醇回流提取,经反复硅胶、葡聚糖凝胶和聚酰胺柱层析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测定以及核磁共振和红外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该植物的叶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松素脂(1)、(-)丁香脂素(2)、( )-麦迪奥脂素(3)、(-)橄榄脂素(4)、β-谷甾醇(5)、齐墩果酸(6)、胡萝卜苷(7)。结论:化合物1、3、7为首次从白马骨植物的根部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4均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满山香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从满山香茎藤中分离鉴定化学成分。方法 :溶剂提取及柱色谱法分离 ,光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 :分得 6个联苯环辛二烯木脂素 ,tigloylgomisinP(1) ,angeloylgomisinO(2) ,angeloylisogomisinO(3) ,kadsulignanL(4) ,(±) 5,8-epoxyl-6 ,7-dimethyl-2′ ,3′ ,2″ ,3″-dimethylenedioxy-4′ ,1″-dimethyl-1,2∶3,4-dibenzo-1,3-cyclooctadiene(5)和五味子丙素 (6)。结论 :化合物 4和 5为首次自五味子属植物中发现的6 ,9位形成氧桥环的木脂素 ,其余化合物均系首次自本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3.
中药王不留行中黄酮甙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对王不留行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溶剂提取 ,硅胶柱色谱分离 ,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3个化合物 ,为洋芹素-6-C-阿拉伯糖 葡萄糖甙 (1) ,洋芹素-6-C-双葡萄糖甙 (2) ,王不留行黄酮甙 (3)。结论 :化合物 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4.
从藓生马先蒿全草分得4个糖甙化合物,根据理化常数及光谱分析鉴定为1个木脂素甙和3个单萜环烯醚甙:丁香醇-4″-O-β-D-吡喃葡萄糖甙、胡麻甙、糙苏甙Ⅱ和山栀子甙。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瓦山安息香树皮中木脂素类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和葡聚糖凝胶柱色谱的色谱方法结合波谱方法分离鉴定瓦山安息香树皮的化学成分。结果:从瓦山安息香树皮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和三氯甲烷部位中分离得到8个四氢呋喃型木脂素类化合物,1个苯并呋喃型木脂素和1个丁烷型木脂素。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为(-)-(2R,3R)-secoisolariciresinol(1),2R,3S-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2),罗汉松脂醇(3),(±)-salicifoliol(4),(-)-epipinoresinol(5),lariciresinol-4'-monomethy ether(6),(+)-pinoresinol monomethy ether(7),piperitol(8),styraxin(9),1R,2R,5S,6R-2-(4'-hydroxy-3'-methoxyphenyl)-6-(3″,4″-dimeth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 4'-O-β-D-glucopyranoside(10)。结论:6个化合物(1,4,6,7,8,10)首次从安息香属植物中分离的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缬草中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缬草20%和40%乙醇洗脱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环橄榄树脂素-6-O-β-D-吡喃葡萄糖苷(1)、(+)-环橄榄树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2)、(+)-环橄榄树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3)、(+)-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4)、(+)-异落叶松脂素-9-O-α-L-吡喃鼠李糖苷(5)、lanicepside A(6)、(-)-左旋马尾松树脂醇-3α-O-β-D-吡喃葡萄糖苷(7)、(+)-右旋马尾松树脂醇-3α-O-β-D-吡喃葡萄糖苷(8)、negundin B-6-O-β-D-glucopyranoside(9)、6-dehydroxyl-4′-methoxy-negundin B-3α-O-β-D-glucopyranoside(10)。结论:其中,化合物2~5、7~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瑶山润楠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樟科润楠属植物瑶山润楠Machilus yaoshansis根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利用多种色谱技术从瑶山润楠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为12个木脂素类(+)-愈创木素(1),kadsuralignan C(2),(+)-异落叶松脂素(3),(+)-5’-甲氧基异落叶松脂素(4),南烛木树脂酚(5),内消旋-裂环异落叶松树脂酚(6),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木糖苷(7),5’-甲氧基-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木糖苷(8),南烛木树脂酚9’-O-β-D-吡喃木糖苷(9),(2R,3R)-2,3-二氢-2-(4-羟基-3-甲氧基苯基)-7-甲氧基-3-甲基-5-(E)-丙烯基苯并呋喃(10),3,5’-二甲氧基-4’,7-环氧-8,3’-新木脂素-4,9,9’-三醇(11),甘密树皮素B(12),和3个黄烷类(+)-儿茶素(13),(-)-表儿茶素(14),bis-8,8’-catechinylmethane(15)。化合物1~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2010,(9)
目的:研究苗药头花蓼中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制备液相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头花蓼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chizandriside(1)、(-)-isolariciresinol-2a-O-β-D-xylopyranoside(2)、(-)-5′-methoxyisolariciresinol-2a-O-β-D-xylopyranoside(3)和nudiposide(4)。结论: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皱叶木兰(Magnolia praecocissima)精油中含有多种类型的萜类和木脂素。本次又从其种子中分离出1个新的木脂素(1)、5个已知木脂素(2~6)、4个已知倍半萜类(7~10),采用光谱数据分析和化学反应法,确定出新成分1的结构;并用改良Mosher法,确定出成分1~3的绝对构型。 皱叶木兰种子用甲醇提取,甲醇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的甲醇提取物(59.7g)反复经硅胶柱、葡  相似文献   

20.
张成刚  卢叶  王峥涛  侴桂新  徐红 《中草药》2014,45(22):3224-3229
目的研究阔刺兔唇花Lagochilus platyacanthu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各种光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阔刺兔唇花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21个化合物,包括15个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7,4′-二甲醚(1)、刺槐素(2)、芹菜素(3)、木犀草素-7,3′,4′-三甲醚(4)、木犀草素-7,4′-二甲醚(5)、香叶木素(6)、金圣草素(7)、槲皮素-3-O-芸香糖-7-O-葡萄糖苷(8)、芦丁(9)、horridin(10)、芹菜素-6,8-二-C-葡萄糖苷(11)、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12)、异鼠李素-3-O-刺槐二糖苷(13)、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14)、异鼠李素-3-O-芸香糖-4′-O-葡萄糖苷(15);3个木脂素类化合物: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1,2,3-trihydroxypropyl)-2-methoxy]-phenoxy-1,3-propandiol(16)、(+)-异落叶松脂醇3-α-O-β-D-葡萄糖苷(17)、(-)-异落叶松脂醇3-α-O-β-D-葡萄糖苷(18);2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8-O-乙酰哈巴苷(19)、京尼平苷酸(20)及1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lavandulifolioside(21)。结论 21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阔刺兔唇花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1、3、9、19及20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兔唇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