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对经络注血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4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以随机分组形式进行对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中药进行治疗,一组为观察组给予经络注血疗法进行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0.0%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并无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患者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络注血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经济实惠等特点,得到临床与患者的认可,为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治疗开辟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洪生  窦荣花 《新中医》1997,29(10):23-24
经络叩击治疗中风偏瘫112例临床观察王洪生窦荣花于庆麟主题词中风经络疗法梅花针疗法我们自1992年始,将神经内科中风偏瘫病人,用单育法分为经络叩击加西医疗法治疗组和单纯西医疗法对照组比较治疗,其中治疗组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祖国医学经络学说在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状况,更好为中风偏瘫患者做好治疗护理。方法:通过对近5年来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与概括,从穴位针灸、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敷贴、点穴疗法、药浴法、熏洗法、穴位按摩、推拿疗法、拔罐疗法等方面进行阐述。结论:经络学说在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中的运用具有独特优势;但是在治疗时机及对于针药结合治疗报道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经络注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鼻三针"为主穴,配合"背三针"经络注血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患者治愈26例(72.2%),好转10例(27.8%),总有效率达100.0%。结论:针刺"鼻三针"配合经络注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经络注血疗法在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改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日单双号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络注血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19/20),高于对照组患者为70.00%(14/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皮质醇(Cor)、环腺苷酸(cAM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3/2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4/2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络注血疗法在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观察董氏奇穴疗法配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技术治疗急性中风偏瘫临床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药物及董氏奇穴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PNF技术治疗。结果: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董氏奇穴疗法配合PNF技术治疗急性中风肢体偏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眼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以提高其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中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眼针疗法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中风偏瘫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行之有效,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以擦法为主的推拿疗法在中风偏瘫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中风后偏瘫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中西医药物治疗及针灸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以擦法为主的推拿疗法,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进步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擦法为主的推拿疗法对中风偏瘫具有理想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推拿、针刺结合拔火罐疗法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及对全血黏度的影响。方法:治疗组采用推拿、针刺结合拔火罐疗法;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VAS明显减少(P<0.01),全血黏度指标明显下降(P<0.01)。结论:推拿、针刺结合拔火罐疗法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可明显减轻疼痛,改善血液粘稠度。  相似文献   

10.
应用时辰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偏瘫是脑卒中后遗留的主要功能障碍。长期以来,针刺一直是治疗中风偏瘫的主要手段。为验证古典针法子午流注理论与疗效,1996年-2003年,笔者采用子午流注针法中的纳子法,简称时辰疗法治疗中风偏瘫50例,并与体针治疗中风偏瘫5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全经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全经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中风偏瘫患者运用全经针刺法治疗,每天1次,12次为1疗程,休息2—4天再进行下1疗程。在1疗程12次治疗中,逐日针刺了全部的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有关腧穴。所有病例均经3—10疗程的治疗。结果:基本恢复28例(60.9%);显著进步13例(28.3%);进步或稍进步4例(8.7%);无变化1例(2.1%)。总有效率97.8%。结论:全经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自拟活血通络方对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在大连港医院神经康复科就诊的80例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40例采取针刺联合自拟活血通络方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75.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62.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对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患者采取针刺联合自拟活血通络方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从经筋的释义、生理作用、病理表现,经筋与卫气、大脑的关系,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与经筋病的关系,经筋理论指导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康复的原则、方法等角度,阐述经筋理论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偏瘫是中风病最常见的症状,药棒循经推按法治疗中风偏瘫有较好的疗效,属中医学外治法范畴,也是本院特有的中风偏瘫外治法,本文通过对中风偏瘫与经络、气血的关系,对药棒循经推按法治疗中风偏瘫的理论渊源进行探讨,认为该法能养血活血,舒筋活络,缓急止痛,达到对中风偏瘫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回顾和总结近年来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下卒中后脑功能恢复及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相关研究及文献,探讨电针刺激手阳明经穴对脑卒中偏瘫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阴、阳经治疗中风后肢体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随机分为阳经穴位针刺组,阴经穴位针刺组。采用Ashworth改变评价临床疗效,及FMA运动功能评定、(ADL)Barthel指数记分评价两组方法对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结果:阳经组穴位针刺能改善中风后患者的高肌张力状态,阴经组穴位针刺未见明显疗效。结论:阳经取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的上肢高肌张力状态明显优于阴经组。  相似文献   

17.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方法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采用促通技术)、针刺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和综合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加促通技术);比较各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Fugl-Meyer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综合组CSS和FMA评分改善明显优于针刺组和康复组。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促通技术可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活血化瘀法结合巴曲酶提高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我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40例采用巴曲酶治疗,治疗组采用活血化瘀法结合巴曲酶治疗,1个疗程后(14天)观察急性脑梗死的改善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总有效率95%。结论:运用活血化瘀法结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巨刺导引复合针法对中风偏瘫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与常规针法的比较,观察巨刺导引复合针法促进中风偏瘫运动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治疗组采用巨刺导引复合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法,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治疗组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导引复合针法在治疗中风后瘫痪方面可有效促进瘫痪肢体的恢复进程,改善患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眼针与扶偏汤结合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60例患者分为眼针疗法结合自拟扶偏汤治疗组和单纯眼针疗法对照组(对照组),治疗组每日行眼针疗法1次,早晚服中药2次。对照组单纯使用眼针疗法每日1次。以Fugl-Meyer评估运动功能。以"日常生活活动(AOL)能力量表"评估日常活动能力,治疗3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运动功能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活动能力评价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配合扶偏汤在中风偏瘫治疗上,更有利于发挥眼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