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官能症之间的一类疾病。随着对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认识不断深入,心身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其形成于发展和中医传统医学理论中的“形神学说”有着许多共通之处。针灸“治神”思想是保证和提高针刺得气效应的重要手段。熟练掌握和应用针灸“治神”思想,也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试从“治神”的角度探讨心身疾病与针灸治疗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讲求形神一体观,其中“五神”理论最能反映人的精神思维活动。记忆作为精神思维活动的重要环节,与“五神”密切相关。基于古今文献中“五神”理论,提出健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心神、脾意、肾志的失养,与肝魂、肺魄紊乱亦有一定的联系,且各有其临床表现及治法。临床可从“五神”辨治健忘,以为健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不容忽视。“双心疾病”是心身疾病的一种,作为形神失调的典型代表,具有十分重要的深究意义。中医学认为人之形神为一体,心主血脉主神明,这为阐明“双心疾病”心理与生理相互作用的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形神一体观的指导下,“双心疾病”的发生发展涉及形气神三方面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形的异常改变影响神的状态、血气运化失常影响神的功能、神之活动异常影响形的功能结构。结合“双心疾病”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深入挖掘,既可以用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又可以丰富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学说。  相似文献   

4.
“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整体观念对人自身认识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甘淳临床专注研究功能性胃肠病诊治几十载,在“形神一体观”影响下,倡导“调形以治神,调神以治形”的治疗法则,遣方用药上又以调脾胃、肝、心、肾为主,并喜采用心理干预、言语开导之法,以循循善诱而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5.
以形神一体观理论为指导,探讨疾病疗效评价指标的研究思路,认为研究思路为,首先从中医理论上阐明形神内涵,筛选符合形神内涵的预疗效指标体系,进行指标规范化及量化处理,然后进行初步临床验证,指标融合,最后进行全面临床验证,建立准确反映中医“形”、“神”特征的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疗效的关键指标和关键指标群,或理论抽象关键指标和指标群,形成全面反映中医形神一体的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指标体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形气神”理论属于中医核心思想之一,强调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是由人的形体、全身气机和精神情志所共同构成,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和影响,构成不可拆分的整体。围绕医者、患者、针灸器具三方面对“形气神”诊疗观念进行分析思考,讨论了“形气神”对于针灸诊疗各个环节的重要性。只有整体把握,并保持各环节和谐统一,才能更好地发挥针灸疗效。注重中医药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理解形气神一体生命观的内涵,对指导临床针灸工作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模式之一,有之精神、形体,则生命始生、发展、变化,无则精神消亡、形体陨落、生命终结。随着现代社会心理应激源的不断增多,情志致病越发显著,由此引发的情志相关性脾胃病应予以重视。针灸是中医学传统疗法之一,具有简、便、验、廉等特点,被广泛接受。其核心强调"针以治神为首务,效以神应为保证",故本研究基于"形神一体观"与针灸"调神守形"理论,结合古代文献对针灸治疗情志相关性脾胃病进行分析阐述,归纳总结临床取穴思路,以期为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心身医学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较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能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理念与中医学的哲学思想渐行渐近。本文主要对二者理念的一致性进行初步的探讨,从理论基础和临床诊疗两方面进行比较。其中,心身医学在理论基础方面与中医学"天人一体观"、"形神一体观"、"整体观"等哲学思想异曲同工;在临床诊疗方面与中医学"刚柔体质"、"心身同治"等辨证思想异曲同工。中医学的思想观念必将是世界心身医学的发展方向,世界心身医学要向中医学寻求智慧。  相似文献   

9.
心身医学是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状态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突出了心理因素与躯体之间的交互关系,这与中医整体观具有一致性。失眠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主要表现为经常性的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病位在心与脑,二者共为藏神之所,因此治疗当以调神为主。“镇静安神针法”是王富春教授基于中医“整体观”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模式提出的针刺方案,在减轻患者失眠症状的同时注重调神,进而形神共调,可提高临床疗效。通过中医学与心身医学相结合的方式理清疾病脉络,从调“神”角度剖析镇静安神针法的选穴原则、针刺手法、治疗时机,探讨其治疗失眠的整体治疗思路,为针灸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该文探讨情志因素对脾胃病的影响,认为心身医学与中医“形神一体”观相契合,并从中医、西医角度阐述情志因素对脾胃病的认识及研究,强调临床诊治消化系统心身疾病时应注意调畅情志,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医文献资料分析总结,发现"脑神说"隶属中医整体观念,是基于中医经络藏象总结提出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形神一体观"的理念。脑为元神之府,其生理机能的发挥关键在于心肾二脏,在这一理论基础下"心主神明"实际上作为脏腑机能而成为其核心理论组成部分之一。心、脑之争其根本原因在于脑在中医学中定义解读的不同,而在临床诊疗中,脑神之说亦是通过整体辨证进行施方用药,符合现代心身医学"形神并调"的医学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2.
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体现了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生理属性与精神意识属性的和谐统一。而中医学也一直强调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临床治疗疾病提倡"形神并调",通过药物疗法与情志疗法相结合对患者进行治疗,目前已经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文章旨在从"形神一体观"角度对于中医治疗疾病的思路进行分析和阐述,这对于现代心身医学的发展以及指导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体现了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现了人体生物属性与精神意识属性的和谐;中医“四诊”是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方法的概括,体现了主观思维对人体状态变化的综合识别。形神一体观的指标体系由反映“形”、“神”本质的中医四诊信息构成,而中医四诊信息的内容,必须反映人体的状态变化,真实体现形神一体观的客观表征。中医重视四诊信息的综合评价,实际是对形神一体的关注,是对生命状态变化的真实客观反映,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4.
疼痛是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表现,兼具身心合一的特质。“形神一体观”是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的基石,为指导推拿治疗疼痛类疾病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基于“形神一体观”,分别从调形和调神的角度出发,着眼于五脏生理功能与神志活动的相互影响,展开对推拿五脏背俞穴干预疼痛的痛感觉、痛情绪和痛认知三个不同维度的阐述。结合现代研究进展,在证实推拿提高痛阈的同时,关注疼痛相关负性情绪和认知的研究,不断挖掘推拿在镇痛方面的优势,为其临床推广和深入研究拓展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形神一体的形神观是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要素之一,中医学认为作为思维对象客体的人是形神相偕相依的统一体,具体表现在形神构成、形神体用、形神存亡3个方面,共同构成形神一体的形神观,反映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对中医学的诊断、治疗、预后、养生康复以及对心身医学的发展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逐渐形成,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要求日渐增高,整体护理服务已成为现代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要模式。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是由人的形体、全身气机和精神情志共同构成,它们是不可拆分的整体。本文分别围绕护理人员、患者、相关器具与环境三方面对“形神一体”诊疗观念进行分析,讨论了“形”与“神”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需要关注的地方。只有整体把握,并保持各环节联系统一,才能更好地体现护理服务在临床医疗中的重要地位。注重中医药传统思想理论的理解,深入了解“形神一体”生命观,对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使其不断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心身疾病是当前临床中遇到的最为广泛的一类疾病,与之相关的心身医学也成为21世纪最为瞩目的研究焦点之一。医学疾病谱的悄然转变,促使现代医学对与人息息相关的心理及社会层次进行了相关探索。在研究中发现,中医的“形神合一”与“天人一体”等理论与心身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如出一辙。心身医学概念虽然早已提出,但作为新兴学科,当前的认识仍有待提高,治疗手段亦相对匮乏,因此有必要学习传承千年的中医学基本理论以及包括中药汤剂、情志疗法、祝由疗法及五音疗法在内的各种中医疗法。现代中医也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与心身医学相融合,使中医学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检索从先秦时期至清代的古代文献,梳理形神字义、形神含义及形神一体观的历史演变过程("鬼魂论"-散在的"形神说"-较系统的"形神观"-形神观与医学有机结合),正本清源,揭示形、神、形神一体的内涵,以期更好地将其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阐发人类生命活动,并指导临床的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19.
解析:“形神一体观”即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形和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形是神的藏舍之处,神是形的生命体现。神不能离开形体而单独存在,有形才能有神,形健则神旺。而神一旦产生就对形体起着主宰的作用。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疑难病诊治中存在的问题与需求切入,围绕针灸"治神",从6个方面对五行针灸诊治疑难病进行了探讨:①中医形神合一观、针灸首重"治神";②对"治神"理解的不足;③五态人辨识与针灸"治神";④五行针灸与天人相应整体观;⑤五行针灸与治病求本、激发自愈力;⑥五行针灸"治神"的优势及方法。说明在针灸临床中,可以应用五行针灸开启疑难病诊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