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观察水蛭素对凝血酶造成的血管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增高的抑制作用。从新生牛主动脉分离获得单个内皮细胞 ,培养于微孔滤膜上直至形成致密单层。通过灌流Hanks液或含 5g·L-1 白蛋白的Hanks液后 ,测定经 1 0U/ml凝血酶溶液处理或经 1 0U/ml凝血酶溶液加 1 0U/ml水蛭素处理的液体滤过系数 (Kf)、液体滤过流量(Jv)和蛋白质渗透压反射系数(σ)。结果 :内皮单层经凝血酶处理后 ,Kf和Jv降低 ,σ升高 ;而水蛭素能够抑制因凝血酶造成的Kf和Jv降低 ,以及σ升高。提示 :凝血酶能够引起血管内皮单层通透性的增加 ,而水蛭素能够减轻凝血酶造成的内皮单层通透性的增加 ,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胡之璧  樊懿  韩之芬  吴大正  宋纯清 《中草药》2000,31(10):756-758
从新生牛主动脉分离获得单个内皮细胞,培养于微孔滤膜上直至形成致密单层。通过灌流hanks液或含5g/L白蛋白的hanks液后,测定经10^-4mol/L组胺溶液处理或经10^-4mol/L组胺溶液加10^-4g/mL当归补血汤处理的液体滤过系数(Kf)、液体滤过流量(Jν)和蛋白质渗透压反射系数(σ)。结果表明内皮单层经组胺处理后,Kf和Jv降低,σ升高;而当日补血汤能够抑制因组胺造成的Kf和Jv  相似文献   

3.
黄芪甲甙对组胺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增高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本实验观察黄芪甲甙对炎症介质组胺引起的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的作用。方法从新生牛主动脉分离获得单个内皮细胞,培养于微孔滤膜上直至形成致密单层。通过灌流hanks液或含5g.L-1白蛋白的hanks液后,测定经10-4M组胺溶液处理或经10  相似文献   

4.
目的 首次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并借助体外细胞实验,初步探讨毛蕊异黄酮苷在血管新生方面的作用,为后期深入研究该物质诱导内皮祖细胞(EPCs)参与脑缺血后血管再生修复机制提供重要帮助。方法 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大鼠预先实施假手术并作为空白血清供体,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另一组大鼠预先实施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手术以复制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并将造模成功动物作为含药血清供体,术后按照50mg/kg?bw的剂量灌胃毛蕊异黄酮苷溶液。各组动物每天早晚各给药1次,连续3天,末次给药1 h后腹主动脉采血。配置不同血清含量(5%、10%、15%)的培养基并对大鼠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进行培养,观察不同含药血清对EPCs形态数量的影响,进而选择适宜的含药血清,借助Transwell小室和Matrigel分别考察内皮祖细胞的迁移能力和形成管腔的能力的变化,并采用聚合酶联免疫反应(ELISA)对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5%和10%含药血清均能促进内皮祖细胞增值且对细胞形态无影响;15%含药血清使细胞形态改变,生长受到显著抑制。10%含药血清能够显著促进内皮祖细胞的迁移作用和形成管腔的能力(P < 0.01)。ELISA结果显示,含药血清中内皮祖细胞动员因子(VEGF、SDF-1、G-CSF、GM-CSF、EPO)含量与空白血清中的各参数相比均显著升高(P < 0.01)。结论 体外实验初步表明,毛蕊异黄酮苷吸收入血后,能够调动多种内皮祖细胞动员因子进入血循环,这些物质对激活内皮祖细胞参与机体脑缺血后的血管再生修复过程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毛蕊异黄酮(Calycosin)对流感病毒A/PR/8/34(H1N1)感染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通透性升高及其肌球蛋白轻链(MLC)磷酸化的影响来探讨其改善内皮细胞通透性的机制。方法:设置正常组、病毒组和毛蕊异黄酮组;将HUVEC接种于96孔板,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毛蕊异黄酮的细胞毒性;30 MOI PR8病毒感染病毒组与毛蕊异黄酮组HUVECs后,毛蕊异黄酮组加入20μg/mL毛蕊异黄酮溶液,采用内皮细胞跨膜电阻法检测各组在不同时间点的跨膜电阻值;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内丝状肌动蛋白(Filamentous actin,F-actin)的表达和分布;Western Blot检测各组MLC、p-MLC蛋白表达水平;将MDCK接种于96孔板,用PR8病毒感染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毛蕊异黄酮的抗病毒活性。结果:毛蕊异黄酮对HUVEC的最大无毒浓度为40μg/mL,细胞存活率约为91.69%;毛蕊异黄酮组细胞通透性与正常组细胞相比无显著差异,但通透性显著低于病毒组(P0.05);病毒组的F-actin发生变构、细胞中出现粗大的应力纤维,分布于胞浆中,而毛蕊异黄酮组的F-actin分布于细胞膜、应力纤维减少;与正常组相比,病毒组的p-MLC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毒组相比,毛蕊异黄酮组的p-MLC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蕊异黄酮对流感病毒感染的MDCK细胞的抗病毒作用并不明显。结论:毛蕊异黄酮可通过抑制p-MLC蛋白的表达来抑制流感病毒引起的内皮细胞通透性升高及F-actin变构的作用,从而达到保护内皮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大鼠尿液中蜜炙黄芪三种活性成分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和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kinetex柱为色谱柱,0.2%乙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2 5℃,流速0.3 ml/min,在负离子模式下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大鼠尿液中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和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和黄芪甲苷分别在6.42 min,10.48 min和11.14 min左右出峰,表明三个物质在色谱柱上分离度良好;其分子离子峰分别为m/z 283.06[M-H]~-,m/z 267.06[M-H]~-和m/z 843.47[M+CH_3COO]~-,选择性强。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和黄芪甲苷分别在1.55~250μg/ml,0.234~50.0μg/ml和0.100~12.8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在不同浓度内,此法的日内、日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小于±15%,相对回收率均大于80%,基质效应的RSD值均小于15%。结论 UPLC/QTOF-MS技术可用于蜜炙黄芪的体内含量测定,且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是一种快速可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樊懿  吴大正  龚燕睛  胡之璧  盛民立 《中药材》2001,24(11):806-808
目的本实验观察当归补血汤对低渗引起的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的抑制作用.方法从新生牛主动脉分离获得单个内皮细胞,培养于微孔滤膜上直至形成致密单层.灌流含5 g.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黄芪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5 种有效成分(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进而探讨两者生物利用度的差异。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灌胃给药:黄芪传统水煎液组和黄芪破壁饮片混悬液组(0.35 g? 100 g);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血浆经蛋白质沉淀法处理后进行UPLC-MS/MS分析,测定血浆中5 种成分浓度,DAS 3.2.6 软件处理数据。结果:建立了测定大鼠血浆中5 种有效成分的UPLC-MS/MS分析方法,其线性方程、稳定性、重复性、精密度及回收率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要求。5 种有效物质药时曲线均出现双峰现象,黄芪破壁饮片较黄芪传统饮片5种有效成分生物利用度提高1.4-2.5 倍。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黄芪破壁饮片混悬液与黄芪传统饮片在大鼠血浆中有相似的代谢行为,黄芪破壁饮片混悬液较黄芪传统饮片生物利用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当归补血汤中三种指标性成分——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黄芪甲苷含量的HPLCDAD/ELSD法。方法使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柱温为30℃。流动相A:0.2%甲酸溶液,流动相B:0.2%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0~10min,15%-20%B;10~20min,20%~40%B,20~30min,40%B,流速为1ml/min;进样量为10μl;DAD和ELSD串联测定,其中DAD检测波长分别为316nm和260nm;ELSD参数设定为蒸发温度:30℃,雾化温度:30℃,气体流速:1.6L/min。结果阴性对照无干扰,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黄芪甲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5~60μg/ml(r=1.0000),12.5~400μg/ml(r=0.9998)和0.25~2.5mg/ml(r=0.9975);其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68%、102.95%和98.19%。结论所建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和可靠,可作为当归补血汤质量控制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FLC-MS/MS)法同时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 苷的含量。方法液相测定采用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Shim-Pack XR-ODS 柱 (75 mm×3.0 mm,2.2 μm);流速为0.4 mL·min-1。质谱测定采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电喷雾电离源(ESI 源),负离子模式检测。结果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分别在1~50 μg·mL-1(r = 0.999 6)、2~100 μg·mL-1 (r = 0.999 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黄芪甲苷含量为0.132%~0.140%,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为0.055 1%~ 0.064 3%。结论与《中国药典》方法比较,该方法供试品提取简单,分析快速、准确,可用于黄芪的质量控 制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脘痛证候的量化诊断规律。方法:以因子分析方法对808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因子分析从胃脘痛临床症状中提取12个因子,分别代表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肝胃气滞、气阴两虚、胃热炽盛、胃阴亏虚、肝胃郁热、脾胃气虚等8个证候,同时对各个证候进行量化。结论:因子分析所得的胃脘痛的常见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成立以来,确立了以中医综合治疗结、直肠癌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具体治疗方法和建立系统评价体系的成长历程。他们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结直肠癌专病建设组长单位,牵头联合全国26家医院以及挪威国家补充替代医学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医结直肠癌的诊疗方案的验证工作,牵头制定《结直肠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以及探索建立辐射社区医院的结直肠癌中医三级防治网络等工作,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具有典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六经皆有咳嗽,寒热皆可致咳,治疗上不可拘于一理一方,当穷究其机,辨证施治,方能事半功倍。以六经辨证为纲,分析《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有关论述,以期提高咳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匙羹藤有效成分牛弥菜醇A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牛弥菜醇A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及机制。方法:观察牛弥菜醇A对糖尿病大鼠的作用,给药14 d后,测定体重、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INS)、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MDA)、血清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取肝脏测定肝糖原含量;对胰腺做病理切片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并计算胸腺、胰腺、脾脏重指数。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牛弥菜醇A(高、中剂量组)血糖值明显下降(P<0.01);高、中剂量组大鼠的血清SOD活性和INS水平明显增加(P<0.05),血清MDA含量、TG和TC 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糖原含量明显提高(P<0.05);胸腺、胰腺、脾脏的重量指数明显升高(P<0.01或P<0.05);病理学观察发现,牛弥菜醇A各剂量组胰岛β细胞形态、结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牛弥菜醇A降糖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清除自由基、促进肝糖原合成、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The rhizomes of 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 (Amaryllidacea) is an important Ayurvedic as well as Unani drug. It is present in several drug formulation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menorrhagia and other gynecological problems. In this study, we conducted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strogenic activity of alcoholic extract of Curculigo orchioides with diethylstilbestrol in bilaterally ovariectomized young albino rats. Bilaterally ovariectomized albino rats were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n=9) receiving different treatments, consisting of vehicle (0.6% w/v sodium carboxy methyl cellulose), ethanolic extract of rhizomes of Curculigo orchioides at three different doses (viz., 300, 600, 1200 mg/kg body weight) and standard drug diethylstilbestrol (DES) at a dose of 2 mg/kg body weight. All these were administered orally daily for 7 days. Estrogenic activity was assessed by taking percentage vaginal cornification, uterine wet weight, uterine glycogen content and uterine histology as parameters of assessment. Alcoholic extract of Curculigo orchioides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ercentage vaginal cornification, uterine wet weight (P<0.001), uterine glycogen content (P<0.001) and a proliferative changes in uterine endometrium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