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清热化瘀Ⅱ号方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评价其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清热化瘀Ⅱ号方治疗,对照组予天丹通络胶囊治疗,从K患者入院并筛选分组后开始给药,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证候证候积分值。结果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8%,对照组为71.4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热化瘀Ⅱ号方可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天智颗粒对阴虚阳亢型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天智颗粒,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脑血流灌注状况、生活质量、神经缺损程度、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证候临床评分、肢体运动功能、神经损伤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炎性因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FMA评分及ADL评分均较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肢体麻木、言语謇涩、眩晕耳鸣、心烦易怒、手足心热、咽干口燥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CA、ACA及PCA平均流速均明显升高(P0.05),FIB、LBV及PV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的MCA、ACA、PCA、FIB、LBV及PV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NSE、S100B、GFAP、MDA及SO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TNF-α、IL-1β水平治疗后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天智颗粒可显著改善阴虚阳亢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并有效调节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李学国 《北京中医药》2008,27(7):528-530
目的 观察自拟益气化瘀通络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益气化瘀通络汤;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 两组经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和功能缺损积分情况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化瘀通络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常晓 《河南中医》2012,32(7):912-913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加减结合西医常规治疗阴虚风动型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口服或鼻饲方药镇肝熄风汤;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及评定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日常生活能力、中医证候等观察项目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风动型出血性中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平肝降压汤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60例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选择标准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口服平肝降压汤;对照组20例,口服脑立清.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中医证候疗效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中医证候疗效均有明显变化,治疗组血压下降总有效率70%,对照组65%.中医证候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8.3%,对照组50%.结论自拟平肝降压汤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脑立苏冲剂治疗脑中风急性期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脑立苏冲剂治疗脑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口服脑立苏冲剂,对照组予口服维脑路通片,两组均配合吸氧、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防治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采用中医证候积分改变、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改变及临床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证候积分改变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改变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证候积分改变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改变比较及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立苏冲剂治疗脑中风急性期的疗效显著且优于维脑路通片,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80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组加用艾蕙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血压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风防治灵方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脑梗死恢复期(辨证为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均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中风防治灵方药,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同时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和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2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2组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防治灵方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潜阳育阴颗粒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60例,均予依那普利和(或)非洛地平治疗,治疗组加用潜阳育阴颗粒,疗程及随访均为8周。检测治疗前后24h平均动脉压、血压变异性、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平均动脉压、血压变异性、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不同程度降低或保持,而对于收缩压的相关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潜阳育阴颗粒对患者血压可能有一定的影响,可明显改善阴虚阳亢证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自拟平肝降压汤治疗高血压病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邓娟 《北京中医》2003,22(5):29-31
目的 观察平肝降压汤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60例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选择标准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口服平肝降压汤;对照组20例,口服脑立清。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中医证候疗效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中医证候疗效均有明显变化,治疗组血压下降总有效率70%,对照组65%。中医证候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8.3%,对照组50%。结论 自拟平肝降压汤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平肝降压颗粒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210例,按照分层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5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症状、血脂、血糖、血液流变学、肝肾功能、三大常规的变化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能改善症状,纠正血脂、血糖代谢紊乱,降低血液黏稠度(P<0.05,P<0.01);肝肾功能和三大常规均无异常变化。结论:平肝降压颗粒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养阴活血法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5例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服用降血压西药,治疗组加用养阴活血中药;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两组降压总有效率相近;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其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生存质量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活力(VT)、情绪角色(RE)、社会功能(SF)和心理健康(MH),较治疗前明显改善,VT、RE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养阴活血法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有改善症状的作用,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医证素与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对纳入的94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收集四诊资料,进行证素判断与中医体质判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体质与证素的相关性。结果:病性证素分布依次为:阳虚(28.4%)、内火(20.8%)、阴虚(17.9%)、阳亢(8.3%)、气虚(7.8%)、痰浊(6.4%)、血虚(4.4%)、血瘀(3.6%)、肝风(1.5%)、气滞(1.0%),虚性证素以阳虚、内火和阴虚证素为主,实性证素以痰浊、血瘀为主;偏颇体质由高至低顺序为:痰湿质(30.6%)阴虚质(28.0%)阳虚质(18.8%)湿热质(12.3%)气虚质(4.7%)瘀血质(3.9%)气郁质(1.2%);以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为最常见的4种偏颇体质;高血压患者中医证素与体质差异经检验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25.88,P0.01)。回归分析提示阴虚质与阳亢、阳虚质与阳虚回归系数为正,说明阴虚质患者对阳亢证素呈正相关,阳虚质患者对阳虚证素呈正相关;气虚质与内火、血瘀、阴虚、阳虚回归系数为负,表明气虚质对这些证素负相关。结论:阳虚、内火和阴虚证素为高血压患者主要证素;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为最常见的4种偏颇体质,高血压患者证素与体质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异常、体质指数及腹围的关系。方法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对260例EH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浆Hcy浓度,并采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腹围及血脂异常情况。结果 260例EH患者中,肝火亢盛证56例,阴虚阳亢证77例,痰湿壅盛证73例,阴阳两虚证54例。EH痰湿壅盛证的Hcy水平最高,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男性EH患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发生率高于女性;且与其他证型相比,男性痰湿壅盛证HHcy发生率最高;痰湿壅盛证患者血脂异常发生率最高;痰湿壅盛证患者体质指数与肝火亢盛证及阴阳两虚证比较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虚阳亢证比较无明显差异;痰湿壅盛证患者的腹围与阴虚阳亢证及阴阳两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肝火亢盛证无明显差异。结论痰湿壅盛证患者在EH中医证型中所占比例最高,而且与引发或影响EH的诸多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三七通脉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阴虚阳亢、痰瘀痹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且中医辨证属阴虚阳亢、痰瘀痹阻证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三七通脉方,疗程均为4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降压疗效及早期肾损害指标Cys C、mALB、β2-MG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降压疗效分别为90.0%、93.33%,均高于对照组(63.33%、70.00%)。治疗组在改善Cys C、mALB、β2-MG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三七通脉方,有助于改善高血压早期肾损害(阴虚阳亢、痰瘀痹阻型)临床症状、降低早期肾损害(Cys C、mALB、β2-MG)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异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探讨其病因病机,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住院病人中筛选出无心、脑、肾并发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血压昼夜节律异常164例,节律正常者292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及阴阳两虚型,结果: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与阴虚阳亢分型关系密切(P<0.01)。结论:阴虚阳亢是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变异的主要病机。提示中医辨证治疗。需抓住阴虚为本,阳亢为标,以调整阴阳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对围绝经期妇女常见气虚、阴虚、气阴两虚体质的干预作用.方法 124例围绝经期妇女中气虚体质30例,阴虚体质58例,气阴两虚体质36例.各体质组随机再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气虚质两组各15例,阴虚质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气阴两虚质两组各18例.各体质治疗组均口服稳心颗粒,对照组未进行任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比较各组体质积分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各体质治疗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体质积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性激素各项指标水平变化不明显,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可以改善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的气虚、阴虚、气阴两虚体质,有助于此类体质的围绝经期妇女平稳度过围绝经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联合基础降压药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9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自拟养阴平肝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中医证候疗效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  相似文献   

19.
熊伟  李浩 《中医药研究》2011,(9):1025-102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血压负荷的差异。方法入选符合老年高血压1级、2级诊断标准的阴虚阳亢证、痰瘀阻络证及肾虚证的患者共133例,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方法,观察24h血压变化水平,比较分析三个不同中医证型间的血压均值与血压负荷。结果肾虚证组白天平均收缩压均值明显高于阴虚阳亢证组(P〈0.05),肾虚证组白天及夜间收缩压负荷较其他两组均显著增高(P〈0.05),肾虚证组夜间舒张压负荷较阴虚阳亢证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肾虚证组血压负荷明显高于痰瘀阻络、阴虚阳亢组,预示着老年高血压肾虚证血压波动更加明显,临床应重视老年肾虚证高血压的稳定性及其靶器官损害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缺血性中风病患者急性期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的临床调查的方法,选取2015年01月至2016年12月琼中县(中部)、琼海市(东部)、儋州市(西部)、乐东县(南部)中医院近年来神经内科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住院病例,72 h内入院并自入院当天至发病14 d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证候演变模式的分析研究,参照《缺血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按照住院后1 d、14 d动态采集临床信息,研究海南地区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证候演变规律。结果:海南地区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风证78例、火热证26例、痰证56例、血瘀证70例、气虚证47例、阴虚阳亢证23例。其中急性期以风证、血瘀证、痰湿证、气虚证最多,组合则以两证、三证组合最为多见。结论:海南地区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患者证候存在单证为主的趋势,两证、三证组合多见,证候表现为"火热"少,"痰湿""气虚"多的特点,证候体现了中风病传统病机,可以使复杂证候简单化,可以灵活准确反映证候的动态、复杂、多变的特性,为证候的规范化和辨证的灵活性之间构筑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