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肛门脓肿(肛痈)为肛肠科常见疾病。笔者在师从沪上著名老中医闻茂康期间,自拟舡痈托毒排脓方治疗肛门脓肿,10年来屡试屡爽。凡患肛痈者趋医求治,大多肛门部疼痛难禁,拖延有数日之久,以毒聚难消之期为多。本方对将成未成之痈有化脓外托之功,对已成脓者有破溃排出之力,具活血排  相似文献   

2.
正《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症并治篇》对痈之证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结合自己的肛肠专业浅谈肛痈的证治认识,不妥之处,敬请斧正。1关于病因病机肛痈,又称脏毒、臀痈,属痈疽的范畴。古代《灵枢经》称为"锐疽"。中医认为肛痈的发生多因  相似文献   

3.
张燕生教授认为肛窦炎属于中医外科的"脏毒"范畴。过食辛辣,内生湿热火毒;肠燥便秘,破损染毒;五志过极,郁热邪毒等"毒邪"发于肛门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症状多样,易反复发作。中医外科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肛窦炎、肛痈、肛漏相当于疾病的初起、成脓、溃后三个阶段。肛窦炎阶段尚未成脓或毒邪尚未扩散,邪毒蕴结,经络阻隔,气血凝滞,内治遵循中医外科"消、托、补"原则,综合采用"消法"和"托法"治疗;外治则遵循"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内治与外治并重,相辅相成,以增强疗效,达到已病防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外科精要》是宋代著名旴江医家陈自明所著,该书总结痈疽的病因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病机为热毒之气熏蒸,令肉腐血化为脓.治疗上内治以消、托、补为法,善用宣热拔毒之法使毒势消散,不致内攻,且在悬痈预后成漏论治中,首次提出冷漏的概念,主张以温法治之;外治强调脓成宜切开,善用膏方贴敷及灸法治疗.通过对痈疽之悬痈证治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正> 补托法是治疗外科疾病的基本法则之一,临床应用相当广泛。它是应用益气活血托毒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达到愈病的目的。祖国医学对补托法早有认识,如我国第一部中医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中:“治痈疽内虚,黄芪汤方。”“治痈疽发背已溃,大脓汁虚惙少气力,内补黄芪汤方。”明·陈实功的《外科正宗》对补托法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肠痈病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属“内痈”范畴。张仲景对肠痈的认识,源于《灵枢·痈疽》篇之说。他根据脓已成与脓未成之证候特点,在《金匮要略》一书的“疮痈肠痈浸淫病”篇中,对本病的脉证,提出了较早的论述。首创薏苡附子败酱散与大黄牡丹汤,至今仍为临床医师所习用。肠...  相似文献   

7.
张健萍 《光明中医》2004,19(2):46-47
外科常用的消痈排脓药物有许多 ,今特选择常用的中药进行简述 ,以利于临床应用。1 消痈1 1 消痈散结 连翘 :透热解毒 ,清火散结 ,散诸经血结气聚 ,能消痈毒 ,消肿排脓止痛 ,治疮疡瘿瘤结核有神 ,为疮家圣药 ,治瘿瘤、瘰疬、痈疽疮毒。蒲公英 :长于清热解毒 ,溃坚散结消肿 ,专治乳痈疔毒 ,消恶肿结核疔肿有奇功 ,治痈疽、疔毒、乳痈、肺痈、肠痈。蚤休 :苦泄凉血 ,清解郁热 ,解毒消肿 ,专理痈毒 ,治一切疔疮肿毒、痈疽、痄腮、癌肿、毒蛇咬伤。芒硝 :禀天地寒水之气以结晶 ,沉降善消 ,咸以软坚 ,水能胜火 ,寒能胜热 ,为折治火邪药 ,解毒消…  相似文献   

8.
孙敬娟 《光明中医》2014,29(2):379-380
肛痈是指因过食肥甘、辛辣、醉酒,或肺、脾、肾亏虚,湿热之邪乘虚下注大肠所致的肛门周围红肿、疼痛、有波动感,伴恶寒发热的一种病证.气血壅滞不通是肛痈的基本病机,肛门为足太阳膀胱经所主,湿热易居膀胱,此处生痈多由湿热下注所致,湿热火毒之邪壅遏了气血的正常运行,经络阻隔,瘀血凝滞,热盛肉腐成脓而发为痈疽.  相似文献   

9.
郭美红 《河南中医》2003,23(11):86-87
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而形成脓肿者称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肛旁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及直肠后间隙脓肿等。属于祖国医学“脏毒”、“悬痈”、“坐马痈”、“跨马痈”等范畴。本病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疼痛、肿胀,伴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宋彦 《河北中医》1982,(3):22-22,21
急性付睾炎、睾丸炎属于祖国医学的“子痈”、“囊痈”等范畴。《外科正宗》一书中详细地叙述了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辨证施治的方法。本病多见于成年人,儿童少见。是湿热下注厥阳之络,以致气血凝结,进而湿毒热邪腐肉成脓,或穿破阳囊或毒随脓泄而愈。或迁延日久,阏带凝结而成硬块。《外科正宗》囊痈论中说:“夫囊痈者乃阳虚湿热流注于囊,结而为肿。”临床可分为肿胀期、成脓期、溃破期、硬结期。肿胀期:恶寒发热,阴囊肿胀,下腹坠痛,付睾、睾丸肿大触痛,囊皮光亮发红,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唤醒广大中医工作者对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的认识和重视,从而投入到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的研究中来。方法:笔者将自己对该病的参悟,结合近十年来中医文献对于该病的概念、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等进行探讨。结论:中医研究睡眠呼吸障碍刚刚起步,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医临床工作者对此应予以关注,探索出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来。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大凡认真研读过《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脏腑理论的中医学者,都会因文中既提"十二藏",又述"五藏六府",以及将一个不具备"藏而不泄"之"脏"功能的"心包"列于脏位。将无"满而不能实","传化物而不藏"之"腑"功能的"三焦"给以腑名,而时有困惑。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胰腺癌患者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患者的大量涌现。胰腺和十二指肠作为脏腑功能的显现,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根据《内经》,关于脏与腑功能的界定标准,及现代解剖学,生化学所见,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之需求,提出了将人体"胰腺"取代无脏功能的"心包"以正其脏位。并将与胰腺有密切生理关系的十二指肠取代三焦,作为与胰腺相表里的腑。这样就将"五藏六府",正式升级为"六脏六腑"。即:肺与大肠、胰与十二指肠、心与小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合《内经》"十二藏"之说。经过如此传承精华与守正创新,则可使《内经》的脏腑理论得以进一步完善。既符合了人体内客观真实的脏腑生理结构状况,而且对中医临床的脏腑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护理管理学是管理学科中的具体应用,属于专业领域管理学,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过程。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和有关人员、设备及社会活动的过程。”护理管理过程包括:资料收集、规划、组织人事管理、领导与控制的能力,在有效时间内做最经济有效的运用,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护理管理可分为护理行政管理、护理业务管理和护理教育管理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胎膜早破(PROM)孕妇宫颈阴道分泌液中基质金属白介素-8(IL-8)、微量元素(铜、锌)的含量与PROM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择足月初产胎膜早破孕妇40例(PROM组)和正常足月初产孕妇未破膜者40例(对照组),分别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溶出电极法测定阴道分泌液中IL-8和铜、锌的含量。结果:PROM组阴道分泌液中IL-8水平平均为657.20±83.33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421.54±22.35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PROM阴道分泌液中铜、锌的含量分别为2.18±1.57μg/L,0.45±0.17μ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67±2.07μg/L,0.72±0.36μg/L,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ROM组孕妇阴道分泌液中IL-8含量明显升高,而铜、锌含量明显降低,对胎膜早破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17.
从现代生殖医学角度探讨“肾藏精主生殖”理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肾藏精、主生殖"理论是祖国医学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体生殖功能的基本认识。从现代辅助生殖医学理论角度出发,通过"人体生殖能力由肾精、天癸所主导;卵细胞的发生以肾精为基础,卵细胞的排出有赖于肾阳之鼓动;精子的发生以肾精为基础,精子的动力源于肾阳;子宫内膜容受性受肾精主控;胚胎质量及发育潜能由肾精决定"5个方面探讨了"肾藏精、主生殖"的理论,并为今后中医学生殖理论的研究拓展思路和空间。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是指采用硬膜外或脊髓麻醉,切开产妇的腹壁及子宫壁取出胎儿、胎盘及附属物的手术,是解除孕产妇及胎儿危急状态的有效方法,它能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但剖宫产手术伤口大、创面范围广,容易发生产后并发症.所以术后护理就特别重要,不仅可以及时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1-1999.1(3071例)和2000.1-2009.1(3071例)两组住院产妇的临床病例资料,统计产后出血的人数和发生率等数据并进行预防措施的比较。结果:前者产后出血人数39人,发生率为0.65%。后者产后出血人数39人,发生率为0.65%。结论:恰当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是必要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刍议胸痹的命名、病位、病性、病机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痹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古今医者对其论述颇多。笔者温习经典,查阅今文,验于临床,再谈胸痹的命名、病位、病性、病机及治疗,以就正于方家。 1 命名 “胸痹”一词始见于《灵枢·本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然对其内涵并无明确启示。迨至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中始指出:“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并指出其病机为“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然据其所述脉证与病机,与现代医学所称“冠心病”却不尽吻合。若冠心病患者,不合并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