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冯彬彬  张建海  徐晓玉 《中草药》2014,45(18):2664-2668
目的探讨川芎嗪、阿魏酸对延胡索乙素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规律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分为延胡索乙素(20mg/kg)组、延胡索乙素(20 mg/kg)+阿魏酸(50 mg/kg)组、延胡索乙素(20 mg/kg)+川芎嗪(30 mg/kg)组、延胡索乙素(20 mg/kg)+川芎嗪(30 mg/kg)+阿魏酸(50 mg/kg)组,各组单剂量ig给药,采用RP-HPLC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延胡索乙素的浓度,DAS2.0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延胡索乙素与阿魏酸或者川芎嗪联合给药时,AUC0~t、和Cmax与延胡索乙素单独给药相比显著增加,tmax、t1/2和MRT0~t比延胡索乙素单独给药时显著延长(P<0.05);延胡索乙素同时与阿魏酸、川芎嗪二者联合给药时AUC0~t、MRT0~t、t1/2和tmax与延胡索乙素单独给药相比显著增大(P<0.05),而Cmax与延胡索乙素单独给药时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阿魏酸、川芎嗪可以显著增加延胡索乙素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并显著延长延胡索乙素在大鼠体内的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葛根素在正常和β-淀粉样蛋白所致痴呆模型大鼠(AD模型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方法:AD模型组大鼠基底核定位注射A,β7天后灌胃500mg/kg葛根素注射液,正常组灌胃等剂量葛根素注射液。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样品中葛根素的药物浓度,3P87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葛根素口服给药在正常和A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均为开放性一室模型。AD大鼠的半衰期(t1/2,m in)、药时曲线下面积(AUC,μg.m in-1.mL-1)、平均驻留时间(MRT,m in)、表观分布容积(Vd/F,L)分别为19.2、301.5、42.8、45.8;相对应的正常大鼠则为40.8、453.0、56.9、65.1。结论:葛根素在AD大鼠体内消除更快,半衰期与平均驻留时间缩短;从血浆中向其他组织的分布速率减慢。提示葛根素在AD病理状态下代谢、排泄速度更快。同时,葛根素在AD病理状态下更多地积蓄在血浆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养阴通脑颗粒主要有效部位(总生物碱、总黄酮、总皂苷、总酚酸)配伍后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体内药物浓度及其药动学与药效学变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组成上述主要有效部位用量配比不同的9个组方,供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ig给药,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的葛根素、阿魏酸和川芎嗪血浆药物浓度。DAS 3.2.6软件以非房室模型拟合药动学参数,并运用总量统计矩法和综合评分法对整体药动学特征进行评价。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最后进行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研究,获得各药物浓度与药效之间的定量方程。结果葛根素、阿魏酸和川芎嗪在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有所差异。总量统计矩和综合评分研究表明不同配伍对总量零阶矩、总量平均滞留时间、综合评分等参数影响不一。主要有效部位正交配伍给药后,一定程度上会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中SOD和CAT的降低。各PK-PD模型均采用Sigmoid-Emax模型,拟合结果与实测数据之间相关性良好,R值均大于0.85。结论养阴通脑颗粒主要有效部位配伍对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和抗氧化指标具有一定影响;中药复方多成分药物代谢动力学可采用总量统计矩和综合评分法进行研究;PK-PD结合模型可用于中药复方多成分药动学与药效学之间相关性的评价与预测。  相似文献   

4.
冯彬彬  张建海  牛小花  尚芳红  徐晓玉 《中草药》2015,46(10):1493-1497
目的探讨川芎、延胡索中主要活性成分在模型与正常大鼠体内药动学规律与差异。方法 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组,每组8只,各组均按川芎嗪50mg/kg、阿魏酸30mg/kg、延胡索乙素20mg/kg ig给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川芎嗪、阿魏酸和延胡索乙素的质量浓度,DAS2.0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模型组川芎嗪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达峰浓度(C_(max))、达峰时间(t_(max))、半衰期(t_(1/2))和平均驻留时间(MRT_(0~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模型组阿魏酸AUC_(0~t)、C_(max)、t_(max)都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t_(1/2)、MRT_(0~t)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延胡索乙素AUC_(0~t)、t_(max)、MRT_(0~t)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延胡索主要活性成分在正常大鼠和模型大鼠的体内过程有所不同。阿魏酸在模型大鼠体内消除更快,延胡索乙素在模型大鼠体内吸收浓度更高、消除更慢,川芎嗪在正常及模型大鼠的体内过程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谷红注射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其与抗氧化作用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HSYA及谷红注射液中HSYA的血浆蛋白结合率;SD大鼠制备大脑右侧中动脉局灶性栓塞(MCAO)模型,分为HSYA组(4 mg/kg)及谷红注射液组(10 m L/kg),尾iv给药,采用高效液相(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点HSYA的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同时采用试剂盒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绘制效时曲线;进一步进行药动-药效联动分析。结果 HSYA和谷红注射液中HSYA在质量浓度为2.5、10.0、25.0 mg/L时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是77.96%、73.54%、76.13%和68.21%、58.22%、63.17%;HSYA的血浆药物质量浓度在0.01~50 mg/L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血浆药物浓度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4±2.82)%、(104.16±1.41)%、(99.74±1.06)%;谷红注射液组与HSYA组比较,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增加,平均驻留时间(MRT0-t)显著减少,表观容积(Vz)显著增加;血浆中GSH-Px活性升高,与血药浓度呈正相关,LDH活性降低,与血药浓度呈负相关。结论 HSYA均具有中等强度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且谷红注射液中HSYA血浆蛋白结合率有所降低;谷红注射液在MCAO大鼠中可以增加HSYA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的效果,增加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谷红注射液组与HSYA组比较具有更好的抗氧化作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配伍对川芎嗪体内药代动力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川芎嗪单独给药、不同配伍给药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规律。方法:32只SD大鼠,分为川芎嗪(30 mg.kg-1)组、川芎嗪+阿魏酸(30 mg.kg-1+50 mg.kg-1)组、川芎嗪+延胡索乙素(30 mg.kg-1+20 mg.kg-1)组、川芎嗪+阿魏酸+延胡索乙素(30 mg.kg-1+50 mg.kg-1+20 mg.kg-1)组,灌胃给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川芎嗪的浓度,DAS 2.0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川芎嗪与阿魏酸配伍时,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达峰浓度Cmax和达峰时间Tmax与川芎嗪单独给药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半衰期t1/2和平均驻留时间MRT0-t显著比川芎嗪单独给药时延长(P<0.05);川芎嗪与延胡索乙素配伍,及与阿魏酸、延胡索乙素同时配伍时AUC0-t,Cmax,Tmax与川芎嗪单独给药相比显著增大(P<0.05),而t1/2,MRT0-t与川芎嗪单独给药时相比无显著异。结论:阿魏酸可以延长川芎嗪在大鼠体内的作用时间,延胡索乙素能加快并增加川芎嗪在大鼠体内的吸收。  相似文献   

7.
建立同时测定天麻素及其代谢产物天麻苷元、葛根素和内标对羟基苯乙醇(Tyr)4种成分在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的HPLC方法,并应用该法研究单独或合并静脉注射及灌胃给药天麻素、葛根素后,三者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及相互影响。以Tyr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上清液用N2吹干,残渣用乙腈-0.05%磷酸(20∶80)复溶后,以乙腈-0.05%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用Agilent ZORBAX SB-Aq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分离,在221 nm处测定天麻素、天麻苷元和内标,250 nm处测定葛根素。单独或合并给药天麻素、葛根素后,检测大鼠血浆中三者浓度,用Win Nonlin 5.2药动学软件和SPSS 17.0软件分别计算各给药组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单独或合并给药后天麻素、葛根素药动学过程。天麻素、天麻苷元和葛根素低、中、高浓度及内标对羟基苯乙醇的绝对回收率均>77.20%;天麻素、天麻苷元、葛根素分别在0.10~101,0.03~7.58,0.05~5.98 mg·L-1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9 6,n=5),三者定量下限分别为0.10,0.03,0.05 mg·L-1,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均<12%,准确度85.61%~110.3%,且测定物在整个分析过程中稳定。结果表明,天麻素和葛根素联合给药后,大鼠体内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Cmax,T1/2,Tmax,MRT)与单独给药后有显著性差异。无论是灌胃还是静脉注射,清除率(CL)降低,平均滞留时间(MRT)延长;相对生物利用度均有提高,尤以灌胃组效果显著,其中灌胃天麻素合用组为单用组的1.5倍,灌胃葛根素合用组为单用组的10.7倍。天麻素和葛根素合用后能相互促进吸收,降低消除速率,增加体内滞留时间。该法可同时测定大鼠体内天麻素、天麻苷元和葛根素血药浓度和药动学,且方法准确,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8.
王恩莹  陈靓  马恒  陈勇  韩凤梅 《中草药》2016,47(23):4231-4234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中黄连、黄芪和金银花配伍对主要活性成分小檗碱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别单次ig金芪降糖片(0.42 g/kg,相当于5 mg/kg盐酸小檗碱)、盐酸小檗碱(5 mg/kg)+绿原酸(3 mg/kg)及盐酸小檗碱(5 mg/kg),采用LC-MS/MS法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盐酸小檗碱的血药浓度,并采用非房室模型、统计矩法计算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各组MRT0~∞、tmax及t1/2无显著变化;盐酸小檗碱组AUC0~∞及Cmax最大,绿原酸与盐酸小檗碱合用组AUC0-∞及Cmax最小,但其CLz和Vz显著高于其他2组(其他2组无显著变化)。结论绿原酸与小檗碱合用可以降低小檗碱的体内吸收、促进小檗碱的血浆清除及体内分布。黄芪、金银花与黄连配伍可能对小檗碱的血浆消除与体内分布存在相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西洋参茎叶20s-原人参二醇组皂苷(PQDS)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大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伴低血压建立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腹腔注射PQDS(12.5、25、50 mg/kg),设苦碟子注射液阳性对照组(25 mg/kg),给药3 d后,测定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全血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刚性指数。结果:PQDS预防性给药能明显抑制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降低全血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刚性指数。结论:PQDS预防给药,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丹参和川芎的药效成分丹酚酸B与阿魏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进而探讨丹参和川芎配伍机制.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尾静脉推注给药:丹参纯化物组(以丹酚酸B计给药50 mg·kg-1)、川芎纯化物组(以阿魏酸计给药0.5mg·kg-1)、丹参与川芎纯化物联合用药组(以阿魏酸计给药0.5mg.kg-1+丹酚酸B计给药50 mg·kg-1);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血浆经乙酸乙酯液液萃取纯化;以氯霉素为内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血浆中丹酚酸B和阿魏酸的血药浓度;利用WinNonlin 6.2软件计算动力学参数,并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建立包括线性方程、稳定性、重复性、精密度及回收率等在内的测定大鼠血浆中阿魏酸与丹酚酸B的UPLC分析方法,所建立的样品处理和分析方法均稳定可靠;所得到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平均滞留时间(MRT)、半衰期(t1/2)等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丹参和川芎配伍能显著影响药效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2药配伍可以促进丹酚酸B分布更广泛、消除减缓、体内作用时间延长;能促使阿魏酸的血药浓度提高,体内清除加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基于黄连解毒汤原方比例的4种不同模拟组合中主成分小檗碱在脑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变化过程。方法 大鼠按体质量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模型组以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模型。每组又分为4个亚组,分别为小檗碱(247.4 mg/kg)组、小檗碱(247.4 mg/kg)+黄芩苷(190.7 mg/kg)组、小檗碱(247.4 mg/kg)+栀子苷(149.5 mg/kg)组、小檗碱(247.4 mg/kg)+栀子苷(149.5 mg/kg)+黄芩苷(190.7 mg/kg)组。各组分别于ig给药后0.083、0.25、0.5、1、2、3、4、6、8、10、12、24、48、72 h 眼眶取血,HPLC法测定小檗碱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变化,绘制药-时曲线,DAS 2.0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根据统计矩参数,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小檗碱的吸收顺序均为小檗碱+栀子苷组>小檗碱+栀子苷+黄芩苷组>小檗碱组>小檗碱+黄芩苷组。结论 针对脑缺血模型,黄连解毒汤中的栀子苷可促进小檗碱的吸收,黄芩苷则对小檗碱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三者组合给药后栀子苷可以降低黄芩苷对小檗碱吸收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芷总香豆素、川芎嗪及二者配伍应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川芎嗪(7.5mg/kg)组、白芷总香豆素组(50mg/kg)、川芎嗪-白芷总香豆素(7.5mg/kg+50 mg/kg)组、尼莫地平(10 mg/kg)组。连续灌胃给药7 d后,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h再灌注22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评分,红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制备脑组织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川芎嗪、白芷总香豆素及配伍应用能明显改善大鼠受损的神经功能障碍(P0.05),提高SOD的活力(P0.01,P0.05,P0.01),降低MDA的含量(P0.01),川芎嗪-白芷总香豆素组显著缩小梗死体积(P0.05)。[结论]白芷总香豆素、川芎嗪及配伍使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都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3.
张建  龙建飞  邹海艳  张秋霞  赵晖  王蕾  张楠  边宝林  赵海誉 《中草药》2014,45(13):1876-1882
目的 观察黄连解毒汤水提物及其有效部位(总生物碱、总黄酮、总环烯醚萜)对局灶性脑缺血半暗带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 线栓法建立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连解毒汤水提物组(800 mg/kg)、总生物碱组(44 mg/kg)、总黄酮组(50 mg/kg)、总环烯醚萜组(80 mg/kg),连续ig给药7 d,每天给药1次。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星形胶质细胞活化;GFAP/Cx43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Cx43表达;实时RT-PCR检测Cx43基因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缺血半暗带区神经元数目减少,GFAP、Cx43基因及蛋白表达上调(P<0.01)。黄连解毒汤水提物及其3个有效部位(总生物碱、总黄酮、总环烯醚萜)均可增加脑缺血大鼠缺血半暗带区神经元数目(P<0.05、0.01);降低缺血半暗带区GFAP及Cx43基因、蛋白表达(P<0.05、0.01)。结论 黄连解毒汤水提物及其有效部位(总生物碱、总黄酮、总环烯醚萜)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干预Cx43表达,保护缺血半暗带区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4.
周惠芬  何昱  艾进超  虞立  杨洁红  张宇燕  赵涛  万海同 《中草药》2016,47(20):3656-3661
目的应用总量统计矩法研究丹红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HYSA)正交配伍对总量药动学参数的影响,研究复方内在配伍规律。方法以改良的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法L_9(3~4)组成丹红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HYSA)用量配比不同的9个组方,供大鼠尾静脉iv给药,进行药动学研究。用DAS 3.2.6软件以非房室模型法拟合药动学参数,并进一步运用总量统计矩法计算总量药动学参数。应用正交分析法评价配伍对总量药动学参数的影响。结果丹红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和HYSA正交配伍对总量统计矩各参数影响不一,总量零阶矩AUC_t以丹参素水平的影响最大,且影响显著(P0.05),最优组合为A_3B_3C_2D_1;总量一阶矩MRT_t以HYSA水平影响最大,最优组合为A_1B_3C_1D_1。结论总量统计矩可整合丹参素、原儿茶酸、香草酸、丹酚酸B、HYSA的药动学参数,表达各组方的整体药动学行为,中药复方多成分药动学可采用总量统计矩法进行研究,可为中药复方内在配伍规律研究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5.
欧阳波  刘晓丹  杨筱倩  丁煌  黄小平  邓常清 《中草药》2020,51(23):5990-5997
目的 从Notch信号通路探讨冰片配伍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T IV)和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冰片(7.5 mg/kg)组、PNS(25 mg/kg)组、AST IV(10 mg/kg)组、AST IV(10 mg/kg)+PNS(25 mg/kg)组、冰片(7.5 mg/kg)+AST IV(10 mg/kg)+PNS(25 mg/kg)低剂量组、冰片(15 mg/kg)+AST IV(20 mg/kg)+PNS(50 mg/kg)高剂量组、依达拉奉(4 mg/kg)组。假手术组、模型组ig 0.5% CMC-Na,依达拉奉组ip相应药物,其余各组ig相应药物,2次/d,间隔12 h。末次给药后2 h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建立CIRI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2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E染色法观察缺血皮质区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ron specific nuclear,NeuN)、内皮屏障抗原蛋白(endothelial barrier antigen,EB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Notch1、Notch胞内域(intracellular domain of Notch,NICD)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细胞损伤率显著增加(P<0.01);各给药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细胞损伤率显著降低(P<0.05、0.01),冰片+AST IV+PNS组的效应强于各药物单用及AST IV+PNS组(P<0.05、0.01)。模型组大鼠缺血皮质区NeuN、EBA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各给药组NeuN、EBA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0.01),冰片+AST IV+PNS组的效应强于各药物单用及AST IV+PNS组(P<0.05、0.01)。模型组大鼠缺血皮质区VEGF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NICD、Notch1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冰片+AST IV+PNS组VEGF、NICD、Notch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且3种药物配伍的效应强于各药物单用及AST IV+PNS(P<0.05、0.01)。结论 冰片、AST IV、PNS具有抗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和脑微血管损伤的作用,3种药物配伍的作用强于各药物单用及AST IV+PNS,其作用可能与激活Notch信号通路、上调VEGF表达,从而发挥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SLI)和血栓通注射液(XST)合用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250~300 g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依达拉奉(EDI,6mg/kg)组、SLI(21 mg/kg)组、XST(100 mg/kg)组、SLI+XST组(1X1S,21 mg/kg+100 mg/kg),采用Longa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脑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缺血1.5 h、再灌注24 h后,尾iv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3 d,检测体质量、神经功能评分及死亡率;免疫荧光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离子钙接头蛋白抗体(IBA-1)的变化;生物反应路径分析(IPA)构建和分析SLI和XST"成分-靶点-脑卒中"复杂网络。结果与模型组相比,1X1S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障碍,增加大鼠体质量,显著抑制缺血半暗带区域GFAP和IBA-1的表达(P0.01);IPA揭示了SLI和XST治疗脑卒中的相关作用机制。结论 SLI和XST合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GFAP和IBA-1的表达及高迁移率族蛋白通路和白细胞介素-8(IL-8)信号通路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苏合香预处理对健康大鼠生理状态下的安全性及急性局灶性脑缺血病理损伤状态下的反应性,初步探索苏合香药理预适应对急性脑缺血损伤的影响,为阐明苏合香"开窍"作用提供部分实验依据。[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对照组(Vehicle)及苏合香各剂量组[Storax 0.1、0.2、0.4、0.8、1.6 g/(kg·d)]。监测预给药期间各组大鼠体质量及肝肾功能以确保用药安全性。预给药5 d后,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仪(LDF)监测脑血流以评价、筛选模型,于缺血24 h时评价药效:改进的Zea Longa神经功能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评价脑梗死体积、半球水肿率,并计算总死亡率,同时检测凝血四项以观察大鼠脑缺血急性期凝血功能。[结果]Storax 1.6 g/(kg·d)组连续灌胃给药数日后,大鼠体质量较同时同点其他各组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血浆谷丙转氨酶(ALT)、尿素(CREA)水平显著升高(P0.05),故于后续实验中取消该组以确保用药安全;与对照组比较,Storax 0.1、0.2、0.4、0.8 g/(kg·d)各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脑缺血后半球水肿率及神经功能评分(P0.05),Storax 0.2、0.4、0.8 g/(kg·d)各组能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比(P0.05),并有降低死亡率的趋势;Storax 0.2、0.4、0.8 g/(kg·d)各组能显著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降低纤维蛋白原(FIB)含量(P0.05)。[结论]苏合香药理预适应可使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后病理损伤程度减轻,显示其潜在的抗脑缺血作用前景,其抗脑缺血损伤作用可能与苏合香通过改善缺血后血液高凝状态而改善脑血流有关,或为苏合香"开窍"机制之一;Storax 0.8 g/(kg·d)组同时具有药理作用及部分毒理作用,Storax 0.1、0.2、0.4 g/(kg·d)组所用剂量可视为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