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文章以小儿汗证、胖人汗证、围绝经期汗证、年老体虚汗证为例总结了张进军教授治疗汗证经验。其认为汗证病位虽在心,但致因在肝,故可从肝心通养论治汗证,强调从肝养心,通养结合,运用柔肝,疏肝,调肝,泻肝等法而达通心、养心之用。  相似文献   

2.
总观肝之生理,以阴血为体,以阳气为用,故称体阴而用阳。由此而及肝之病理,则证有虚实,历代医家多从肝之特性而言:在五行属木,在时令应春,春时阳生,阳气多动而升发;其病为升动无制,肝气偏亢,久甚化火,故有“肝无虚证”之说。其实则非,肝血不足,肝阴亏损,临证故为常见,然而肝之虚证既有阴血亏损的“体”不足,  相似文献   

3.
论肝气证治     
“气”是机体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所谓“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疏泄是肝气生理功能的具体表现。因此,肝气疏泄是具有调了情志活动,保持心情舒畅,疏通气机,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分泌、水谷的消化,血流的通畅等,都与肝气疏泄的生理功能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但肝气的功能活动又有赖于肝贮藏的血液作为物质基础以供养。所以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气为阳,血为阴,故有“体阴而用阳”的生物特点。若肝疏失调,即可表现神志、消化、气血等功能性的病证。如疏泄不及则肝气不用,可见神志抑郁证;如疏泄太过,便肝气有余,可出现肝气亢奋…  相似文献   

4.
王亚  李春婷 《吉林中医药》2011,31(12):1151-1152
慢性胃炎患者如因肝气升发无力,肝气下陷于胃,致使胃气不利,当以温养肝木,养肝血、助其升发之品以治之,如桂枝汤合酸枣仁汤等加减;如因肝气升发太过,当以平肝气降肝逆为主,佐以和胃之品,方以旋覆代赭汤、镇肝熄风汤为宜。如因肝经气机郁滞,肝气郁而化火,应以清泄肝火为主,可选左金丸、龙胆泻肝丸等方加减;如因肝寒太过,肝气疏泄不及,则以温肝暖胃为主,可选吴茱萸汤、附子理中丸等方加减;肝阴肝体失养,治疗应以养肝阴、补肝血为主,可选芍药甘草汤、一贯煎、四物汤等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5.
围绝经期失眠症与七情内伤导致的五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心理应激是其重要病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功能正常才能保证气血盛实,充养脏腑。肝为女子之先天,肝血充盛、肝气调畅是阴阳各循其常的前提条件。具有多脏腑功能失常的围绝经期失眠症的关键病机是肝脾功能失调,调理肝脾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   

6.
通过综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心悸的研究情况,发现围绝经期女性心悸发病与雌激素水平波动有关,病机为阴阳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调,病位在心,与肾、肝、脾关系密切,常见证型包括阴虚火旺证、心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脾不调证、肝郁气滞证。本病治疗多针对病机,辨证论治,通过滋阴降火、温补肾阳、益气养阴、疏肝健脾、疏肝理气以调整阴阳气血,促进机体恢复动态平衡。参考文献33篇。  相似文献   

7.
浅谈“肝气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脏病皆有气血阴阳之别,气病亦有虚实之分,气虚、气陷属虚,气滞、气逆属实。而五脏气虚中的肝气虚,却不为医家所熟识,近代各种医籍中亦极少提及,但肝气虚证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是中医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王肝气虚证的病因病机肝主疏泄,其性刚强,喜条达而恶抑郁,具有升发之性,故肝脏之病,易动、易升、易允,多是肝气有余之象。但临床亦存在肝气不足之候,究其困,乃由于清志内伤,气滞失疏,肝用不展,久则因郁导致肝气不敷;或肝体阴血亏虚,无以滋养化生肝用,阴病及阳,肝气不支;或脾肾阳虚,病及…  相似文献   

8.
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其经、孕、胎、产、乳均以血为基础,一生中多处于“血不足”的状态。肝血亏虚所致气血化生、贮藏、血量调节等肝藏血功能失调与衰老和围绝经期的发生密切相关。基于围绝经期女性特有的生理特点和肝藏血的功能,认为肝血不足、肝藏血功能失调会加速围绝经期女性的衰老,并提出从中药五味之“酸、甘、辛”养肝血、柔肝体、调肝气以延缓围绝经期女性的衰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取围绝经期综合征常见中医证候/证候要素。方法:对通过临床调查获取的80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127个四诊信息,采用聚类分析对获取的症状组合进行诠释,提取常见中医证候/证候要素。结果:通过聚类分析共获取44个症状组合,经初步分析、诠释发现存在肝肾阴虚、肝气郁结、肾阳虚、脾气虚、肾阴虚、阴虚火旺、气阴两虚、气虚血瘀等证候;涉及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主要有肝、肾、脾、心、胆、胃,病性类证候要素主要有阴虚、热(火)、气虚、血瘀、阳虚、血虚、气滞、湿、痰等。结论:通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基于临床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的一些症状组合可为中医常见证候及证候要素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足厥阴肝经具有多血少气的特点,年老体衰、情志失调、酒食不节、劳倦太过、用药不当、久病等原因都会导致肝气、肝阳的亏虚。补肝气既可专补肝气,又可顺肝之性补肝,具体方法有以辛补肝、补肝体以实肝用、缓肝补肝、运用五行以补肝。补肝气常用黄芪、山萸肉、人参,并自拟黄芪补肝汤作为补肝气基础方。温肝阳遵循仲景治阳虚之法,多用温通与温补法,既可专温肝阳,又可温少阴以暖厥阴,厥阴不治、求之阳明,温通经脉以散肝寒,辛甘化阳,阴中求阳。温肝阳常用吴茱萸、附子、细辛,活用肉桂、桂枝,并自拟温肝汤作为温肝阳基础方。肝气虚、肝阳虚是慢性肝病的重要病机,临证运用扶阳通络方治疗阳虚络阻型肝硬化腹水,温肝调糖方治疗肝源性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1.
肝气虚一证,《内经》中即有论述,但后世医家多强调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阴肝血常不足,肝气肝阳常有余,以致肝气虚较少被论及。当代医家对肝气虚证的论述不乏其人,如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中指出肝的虚证“应该包括气、血、阴、阳在内,即肝血虚、肝气虚、肝阴虚、肝阳虚四种”。张伯臾老中医指出:“临床中肝气虚、肝阳虚并不少见,在肝炎、肝硬化病例中尤多。”表明肝气虚正在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对肝气虚证的诊治进行探讨,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许彭龄教授治疗痞证用药规律研究,探索整理、挖掘名老中医经验的方法。方法:收集许老治疗痞证医案307例,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分析药物配伍规律。结果:共用药物134种,频率较高前10位有:肉苁蓉、黄芪、干姜、灵芝、甘草、诃子、桂枝、莱菔子、巴戟天、鸡内金;多以性温、平,味甘、辛、苦,归脾、肺、胃经药物。关联规则和聚类结果,多为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辛开苦泻、补虚泻实、调肝药物组合。结论:许老治疗痞证采用五味合化、寒热并调、攻补兼施、调肝和脾胃的治疗思想,为中医脾胃病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卵巢早衰是妇科领域的常见病,对育龄期女性的生殖造成严重影响。中医学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文中从女子的生理、病理特点出发,将其内涵概括为肝阴肝血常不足、肝气肝阳常有余,认为可从肝肾同补滋肝阴、肝脾同调养肝血、疏肝解郁调肝气、心肝同治清肝火分而治之,强调从肝论治卵巢早衰的重要性,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肝体阴用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肝体阴用阳的渊源及体阴与用阳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揭示了肝的生理及病理特点。在肝病临床中以疏肝、平肝以助用阳;滋肝、养肝、补肝以滋体阴;阴阳互滋以现整体观,体现了脏腑学说中的整体观。  相似文献   

15.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常见中医证素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7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采用辨证要素积分的方法,通过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指标的观察,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位证素主要以肝、肾为主;病性证素以阴虚、气滞、血虚为最多见;②E2与肾、血虚呈负相关;FSH与肾、血虚呈正相关;FSH/LH与肝、气滞呈正相关。结论:E2下降、FSH升高是肾虚形成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之一,FSH/LH与肝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藏血舍魂,心得肝助而血脉通利,肝得心助而肝体柔和,情志得舒;"补脾必以疏肝,疏肝即以补脾",调脾健胃当与疏肝并举;心胃相关,经脉相系,心中少火下行,温胃降纳腐熟;脾胃纳运有常,化生气血,心神得养。中国中医科学院孔令诩教授治疗心胃诸疾守证而不限于症,不仅考虑心胃更是时时顾护肝性,体阴而用阳,从肝气、肝阳和肝阴角度提出调肝三法:疏肝、凉肝与柔肝,临证舌脉合参辨证施治,以柴胡、郁金、川楝子、枳壳、香附、枳壳等疏肝解郁,丹皮、栀子、黄芩、龙骨、牡蛎等镇肝凉肝,麦冬、白芍、沙参、生地、龟板、酸枣仁等柔肝润肝,临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肝体阴而用阳,肝气虚证是由于肝气亏损,升发不足,气机失调所导致的一种证候,更年期患者常出现疲倦乏力、心悸易惊、气上冲胸、眩晕、耳鸣等肝气亏虚的表现。李浩教授认为肝气虚是更年期综合征发病的关键环节,调补肝气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重要方法,治疗时应重视整体调治,改善患者错综复杂的整体症状,临床以黄芪为主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随证处方用药,补肝气、升发气机的同时,清郁热、化痰浊、畅情志、补不足,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补肾调肝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丽琳 《新中医》2007,39(5):56-56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法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60例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用补肾调肝中药组方治疗并进行观察。结果:痊愈20例,显效3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7%。结论:中医补肾调肝法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从阴阳及脏腑角度论述了绝经前后诸证总的病理特征是阴常不足,阳常虚,肾-天癸-胞宫-卵巢轴的失衡。围绝经期常见的睡眠障碍属阳不入阴,骨量减少属肾精亏虚,抑郁障碍属阳虚阴盛。因此治疗绝经前后诸证时应注意调理脏腑阴阳的原则,采用阴病治阴,阳病治阳,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阳双补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肝体阴用阳论治围绝经期高血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媛媛  张军平 《新中医》2011,(8):158-159
对肝体阴用阳,从生理角度多将其解释为“肝主疏泄,其用属阳,又主藏血,其体属阴”。笔者认为其在女性围绝经期高血压病诊治中有指导意义,提出高血压病的肝郁血虚阴伤之病机,并治以滋阴养血柔肝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