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君  张成博  张昆 《陕西中医》2010,31(12):1656-1657
运用文献学的基本方法,对历代主要本草著作中的命门用药的毒性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发现历代本草对这些命门用药的毒性认识并不都完全一致;并以附子为例,综述了古代本草中记录的"驭毒"之术,为临床的命门用药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二、中药品种在历代本草中的发展从上表历代综合性集成本草或当代中草药代表性著作所收载药物的总数逐渐增加这件事来看,就足以说明,中药品种是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在历代本草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代本草著作浩如烟海。现存本草就有300来种。还有许多已佚散的本草,仅有部分内容幸存于后世其它本草著作中。这些本草著作从不同的侧面讨论了有关药物的分类、品种、鉴别、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应用等内容,为我们今天研究中药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何首乌作为药物,始载于宋代《开宝本草》,为传统的补益类药材。近年来,何首乌的肝毒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该文对历代本草著作中的何首乌药图进行了考证,并对影响何首乌的品质及毒性因素进行了本草学考察。历代本草中收载的何首乌图基本上均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仅《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和《圖解本草》中的附图可能分别为蓼科植物翼蓼Pteroxygonum giraldii和薯蓣科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历代本草著作中何首乌图与萝藦科鹅绒藤属植物相差甚远。唐代《何首乌传》中已经注意到何首乌块根中的异常维管束,该特征被历代本草所沿承,这也是推断其基原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证据之一。历代本草中对异常维管束性状的描述逐渐形成了"云锦花纹"这一术语,并认为"五瓣者良"。此外,古代医药学家已经注意到不同性状的何首乌存在毒性有无之别,即"体润而嫩大者佳""老硬多筋,服之塞血"。该文梳理了历代本草中何首乌种质及其"辨状论质"观,为开展何首乌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了本草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于彩娜  窦德强 《世界中医药》2013,8(9):1098-1100
通过系统疏理历代主流本草著作关于白术性味及相关功效主治的记载,对白术性味的历史沿革进行归纳总结,整理出白术温热之性和苦、甘、辛味的发展演变过程,并对温热性、苦甘辛味和白术功效与临床应用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古本草对白术温热性程度的认识存有争议,而且有本草著作认为白术不但有甘苦味,并有辛味。此与现代药典记载有所出入,需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6.
通过梳理历代主要方书和本草文献中有关十九畏的记载,探讨十九畏药物关系的衍化过程。十九畏为晚成的配伍禁忌,历代用畏、恶、反、忌等来描述十九畏药物之间的关系特点;十九畏的相畏与七情相畏有所区别,十九畏的相忌涉及药食禁忌关系,十九畏的相反主要出现在明清的多部本草著作中,说明随着本草学的发展,对药物配伍禁忌关系的认识逐渐深入,十九畏的禁忌关系也更为复杂。十九畏衍化关系的认识对中药配伍禁忌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福建历代名医辈出,自唐宋以来,有不少医家从事本草学的研究,著述丰富,在祖国医学的本草发展史上曾作出一定的贡献。现介绍于下: 一、本草文献的整理和总结宋代的福建医家在本草文献的整理总结和药物调查方面取得较大的成就,由苏颂主篡的《本草图经》是其代表作。苏颂,同安人,北宋官吏兼通医术。他在奉敕编撰《本草图经》时,既大量参阅历代本草文献,吸取前人成果,又注重调查研究,普查全国药物,搜集150多个州郡所产药材和外来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依据古籍中"人中黄"的记载,列述其炮制方法,追溯"人中黄"之由来及炮制方法,为恢复和改善人中黄炮制方法,新药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历代古籍医书和本草著作中有关"人中黄"的载述,列述其炮制内容及方法。结果 "人中黄"是甘草末置于竹筒内,于粪坑中浸渍一段时间后的制成品。在古代本草中一般收载于"人部"药材中,据《中华本草》所述,可能形成于在唐宋时期,其相关炮制方法记载较早出现于元·朱震亨《丹溪心法》。元代之后的历代医家著作和医案中多记载有相关的应用或炮制方法,至清代人中黄的使用和炮制方法开始多样化,有所发展,但近现代相关人中黄的炮制方法研究已淡出临床。  相似文献   

9.
许茹  钟凤林  赖荣才  吴德峰 《中药材》2012,(6):998-1002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著作中发现,历代本草学家对枳实与枳壳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存在不同看法。本文分别从原植物来源、枳实与枳壳两者关系、功效等方面加以考证,发现历代本草对枳实原植物来源存在争议,同时与现代药用枳实亦不尽相同,笔者通过文献考证并结合现代研究对枳实植物来源认识,分析认为酸橙、甜橙是枳实药材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药物的寒热温凉之性主要用以反映影响人体寒热病理变化及阴阳盛衰的作用性质和特征,这是狭义的药性,古代称"四气",现代通常称"四性"。然而在梳理历代本草文献过程中,发现诸多关于中药的"四气"与"四性"概念不符之处,因而进行探讨与总结。  相似文献   

11.
中药学题解     
1.什么是中药?什么是中药学? 凡是以中国医药学理论指导药物加工炮制,说明药物作用,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中药学就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2.我国历代有哪些主要本草著作?并简述其学术价值。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代本草文献保存了大量"一带一路"沿线域外国家的药物输入、融汇和转化为中国常用本草药物的历史资料。通过研究这些文献资料,可以了解"一带一路"域外药物输入我国的历史概貌、朝代特征、发展规律、以及对我国中医药学发展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对当前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
取象思维是中医基本的思维方法,渗透于中医学各个领域。名医冉雪峰生平治学重视本草的研究,著作《冉氏本草》充分反映了其临床用药经验及治学思想,其中对取象思维方法的巧妙灵活运用可谓炉火纯青。冉雪峰取象路径多端,除取象来解释药物功效外,还将其运用在推阐药物功效、推阐药用种类与部位、鉴别药物功效等诸多方面。冉雪峰诸象合参,持论中正客观,并力求"象"背后的气化之理,给人颇多启示。  相似文献   

14.
论紫石英"暖宫"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果  夏隆江 《四川中医》2005,23(12):34-36
目的:探讨中药紫石英“暖宫”内涵.方法:以历代本草和古今妇科相关著作记载为依据,总结其“暖宫”内涵.结果:认为紫石英“暖宫”实为补肾阳;紫石英暖“子宫”实为暖“胞宫”,“胞宫”涵盖内生殖器官功能.  相似文献   

15.
王咪咪 《中药材》2003,26(Z1):60-62
中国古老中医学的发展,首先就源于药物,在一般人们还不能懂得中医阴阳五行的基本的辨病辨证的时候,首先听说的便是"神农尝百草"的神话.由认识草药而认识了中医.从二千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始,本草学逐渐演变成了一独立的学科,有了自己系统的分类,及从种植、采收、炮制、鉴别、配伍等完整的内容.自有文字记载的医书问世后,专门的本草学著作也有数百部之多了.丰富的本草学内容还不能完全从这些本草著作中反映出来,在地方志、佛道经、农林、民俗等多科著作中,都还包含相当的本草内容,尤其是各类非本草类医书中的本草内容,一构成了一独特的风景线,使之不断补充和完善着本草学的内容,紧跟并促进着本草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结合五加皮和刺五加的本草学考证,研究其原植物基原及产地、功效等,为刺五加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查阅和分析历代本草到近现代本草著作的记载,对刺五加和五加皮形态、产地、品质和加工考证,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通过梳理古代文献,推断古代本草著作中记载的五加皮品种,并不是刺五加植物。刺五加从1977年版《中国药典》开始作为独立的药物记载。结论本研究为刺五加的应用以及扩大药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草今义辨     
“本草”一辞首见于《汉书·郊祀志》。历代文献相沿使用。近代有人认为“本草”是指药物或中药。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考辨及当前中药学科分化发展现实的分析,可以认为,“本草”的含义应局限于古代药物学著作为宜。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历代本草文献中所载之紫堇属药物的原文和附图,对比标本,参考相关文献,运用现代植物分类学方法,对紫堇属药物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澄清了有关紫堇属药物的同名异物和历史沿革等问题。紫堇属(Corydalis DC)药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名实混淆现象。为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文章根据历代本草文献所载之紫堇属药物的原文和附图,对比标本,参考相关文献,运用现代植物分类学方法,对紫堇属药物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澄清了有关紫堇属药物的同名异物和历史沿革等问题,为紫堇属药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经考证发现,自《本草拾遗》始载延胡索后,诸本草共收17种紫堇属药物。此17种药物实际上为紫堇属的11种植物,其中部分药物与一些中药及植物分类文献所载植物学名有些出入。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2018,(11)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方书对牛膝(包括怀牛膝、川牛膝)下行作用的相关记载,并结合历代医家对牛膝下行功效的描述及临床运用,总结梳理了牛膝"引药下行""引火下行"和"引血下行"的发展演变脉络,厘清了牛膝下行的记载系指怀牛膝,而川牛膝不具有引药下行之功效。该研究可为牛膝的临床应用和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理清淡豆豉本草传承情况,阐述淡豆豉药名与性味的演变,为淡豆豉的合理使用及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支持。采用本草考证的研究方法,探究历代本草著作中淡豆豉的发展演变,从而分析本草始载,发现药名与药性变化规律。经考证确认,淡豆豉始载于《名医别录》。早期医家临床应用以食品豆豉为主,对咸、淡豆豉均有药用记载。明代医家开始关注咸、淡豆豉的性味差异,"淡者入药"是主流观点。清代以后药名趋于统一,本草方书一般只收载"淡"豆豉的制法。自元代至近代,医家对淡豆豉药性持续存在"温热"与"寒凉"有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