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中医脏象理论探讨了抑郁症的发病病机,提出了抑郁症病位在肝,并涉及心、脾等脏,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神失常是抑郁症总的发病机制,而肝失疏泄是基础,为提高临床辨证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属中医学"肝癖"范畴,其发病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逸失调、脾虚失运等因素密切相关,病位在肝、脾,久则可累及肾脏,病性多虚实夹杂,以湿、痰、瘀、毒为实为标,以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失固藏为虚为本,辨证应从疏肝健脾补肾、化痰消瘀降脂立法,标本兼顾,虚实并举。  相似文献   

3.
探析糖尿病胃轻瘫中医病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分析糖尿病胃轻瘫中医发病原因、病理机制,本病病位虽在胃,但其发病与肝脾关系密切。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其气主通降;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其气主升。"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肝主疏泄,是脾胃正常升降的重要条件。糖尿病日久损伤了脾胃的运化功能以及肝失疏泄,则易发本病。  相似文献   

4.
高催乳素血症是以内分泌紊乱为主的一种妇科疾病,在中医上属于"闭经""乳泣""不孕"等范畴。运用中医学整体观念并结合辨证辨病方法,本文对高催乳素血症发病的病因病机从肾精不足,水不涵木;肝失疏泄,肝气上逆;脾失健运,肝脾不调三个角度来分析,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肝脾肾三脏及冲任二脉相关,临床分型以肾虚肝郁、肝脾不调及脾虚痰阻兼瘀型多见,治疗原则以补肾疏肝、健脾化痰,调理冲任为主。通过对高催乳素血症的中医学辨证论治探讨,以希对临床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认为,儿童性早熟的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及后天失养。依据各医家的不同的临床经验,总结儿童性早熟发病机制为:肾水不足,肝阳偏亢;肝失疏泄,肝郁化火以及脾虚生痰,痰湿下注等,性早熟多源于肝肾,其中以肾的阴阳失衡,肝火偏旺,痰湿凝滞为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回顾了近年来中西医治疗的进展,以期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治疗方法,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痛苦并发症,提高治愈率。1中医治疗1.1病因病机中医认为,肝内胆管结石属"胁痛"、"黄疸"范畴。肝主疏泄,性喜条达,所以情志失调或暴怒伤肝,使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或气郁致血流不畅,气滞血瘀,或脾失健运,痰湿中阻,或肝肾阴虚,均可导致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生。其病位在肝,与脾胃肾有关,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系统检索、分析、归纳以"肝藏血"理论为指导论治出血性疾病的现代文献报道,探讨了与"肝"相关的出血性疾病的病机。认为"肝不藏血"发生的机制可概括为:①肝失疏泄,调节失司,或郁而化火,或血液瘀滞;②肝(肾)阴血不足,虚火妄动,或肝气升发太过;③肝失疏泄,肝旺克土,脾不统血等方面。为进一步认识"肝藏血"的含义及其与"主疏泄"的关系,以及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8.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身体和精神疲劳为突出表现,其病因病机与与心失营运、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关系最为密切。近年发病率逐年上升,笔者试以李世增教授"养心,清肝,醒脾"为核心的"新三宝"思想治疗CFS,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胃痞是临床常见病,冀爱英教授认为胃痞的发病,病位在中焦脾胃,与脾胃运化功能失司密切相关,但在胃痞的发病过程中,与肝的功能失常亦联系紧密,肝主疏泄,肝之疏泄功能失常,势必影响中焦脾升胃降之气机,乃发为胃痞。故在胃痞的治疗中,无论实证、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从肝论治常可获奇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肝失疏泄与高尿酸血症发病密切相关,肝失疏泄可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内聚,郁而化热;或肝失疏泄,导致三焦气化失常,水液积聚而生痰湿;或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血行不利,生湿化痰,痰瘀互结,阻滞于骨骼、经络、关节等部位而发病。肝脏阴血不足既是高尿酸血症发病的内在因素,又是病变后期邪气损伤机体的病理结果。临床上采用疏肝行气、活血化瘀、滋补肝脏阴血等方药,能有效治疗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首先提出"脉胀"之名,"脉胀"以"脉大坚以涩"为基本特点,与现代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极其相似,能确切解释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高血压病中医病名当属"脉胀"。其病变关键在于营卫逆乱,血脉失和。"脉胀"在发病和传变上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临床上常呈现出青年在肝、中年由肝及脾、老年入肾的病位传变规律和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气亏虚的病机传变规律,这为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论治与分期论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黄疸属中医学"胎黄"范畴,病机脾虚主要为,湿无出路;土壅木郁或湿热熏蒸,致使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成。临床常分为寒湿阻滞型、湿热熏型,瘀血阻滞贯穿疾病始终。病变脏腑由脾及肝,脾肝同病。治疗需健脾除湿以"截源",而后疏肝利胆、活血化瘀而"开流",以达治疗胎黄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任丽 《陕西中医》2003,24(6):576-576,F003
中风病病机复杂多变 ,但以气机逆乱为主 ,气机逆乱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 ,因此治疗中风病当须调肝。1 肝失疏泄是中风病之主线 近年来 ,已普遍认为中风之病机为气机逆乱 ,气机升降逆乱 ,致使气血和津液运行失常 ,产生风、痰、瘀、火而发病。气与肝脏密切相关 ,肝主疏泄调畅全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痰"与"郁"在乳腺癌抑郁症形成中的关键作用,为乳腺癌抑郁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古籍及文献,分析乳腺癌抑郁症的病理机制。结果:认为"因郁致痰"及"因痰致郁",即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脾失运化,痰浊内生是乳腺癌抑郁症的发病基础。结论:明确"痰"和"郁"相互生互因的关系,临床辨证论治以健脾化痰,疏肝解郁,痰化郁解为着重点。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中医杂志》2017,(5):430-433
高脂血症属中医痰湿、浊阻范畴,对从痰浊论治高脂血症的理论基础及临床研究从病因病机、脏腑辨证两方面进行综述。认为本病病位以脾、肝、肾三脏为主,病机为脾失健运,脂浊停留;肝失疏泄,津留为痰;肾失气化,水凝为痰。对于高脂血症的治疗宜从脾、肝、肾三脏论治,注重脏腑相关的整体化治疗,化痰泄浊,促进血脂转运及排泄。参考文献30篇。  相似文献   

16.
运动神经元病病情凶险,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情绪不稳、精神紧张、心烦意乱等焦虑症的表现,临床表现为“肉跳心惊”与“心惊肉跳”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病情加速发展.深入研究运动神经元病伴焦虑症的发病机理,对本病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病机为:①肝失疏泄;②心失神主;③脾失健运;④肺忧气伤;⑤肾亏志恐.  相似文献   

17.
脂肪堆积于肝脏导致"肝气郁滞";"肝虚"失于疏泄,脾之运化失权,致使脂肪不能正常输布代谢,堆积于肝脏。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不应局限于"脾虚",应责之于"肝脾两虚"。"痰""痰瘀""湿热",3种病因在理论上存在缺陷,难以解释NAFLD的发病。NAFLD发病中,异常堆积在肝脏的脂肪属于"脂浊",NAFLD属"脂浊"为患。  相似文献   

18.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胁痛、胃脘痛范围,其发生多因胆石内阻,肝胆疏泄不利;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肥厚腻之品而致湿热内生,影响肝胆疏泄和脾胃运代而发痛.因肝胆气机不能条达,故见右上腹隐痛、胸门痛引肩背;气滞日久则血瘀,可见疼痛剧烈和痛有定处,肝失疏泄而克脾土,致脾胃运代失调,则胃脘胀满,尤以进食肥腻之品后为甚,食欲不振;胃失和降,则暖气、呃逆;脾失运化湿浊内生,则舌苔厚腻;故肝失疏泄、气滞血瘀、脾失运代,湿热内生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本人2003年以来用自拟疏肝利湿汤治疗慢性胆囊炎43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国玮 《北京中医药》2006,25(9):540-542
肝炎为西医病名,中医称之为肝病,此病患者多表现有肝、胆、脾、胃等脏腑证候,如肝胆不畅、肝胃不和、湿热内阻,抑或寒湿郁阻等征象.有少数患者病程迁延,日久不愈,甚至病情恶化,还可出现肝脾同病、肝肾同病等证,病有新久,证有虚实,内脏相关,气血互生,可以两脏同病,也可以多脏腑乃至气血同病,其中肝脏的功能盛衰至关重要.从生理功能讲,肝为将军之官、主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其核心功能在疏泄,由于肝失疏泄导致发病,人一旦发病又会导致肝之疏泄无能,故治疗用药之时,务令肝之气机通畅,促使肝之疏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畅达气机之法出发,探讨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笔者认为本病的病理因素为气、痰、瘀,长期的情志不畅,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以致气、痰、瘀三者互结引发甲状腺癌,其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治疗上以"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为原则,治法以畅达气机为主,同时健脾、化痰、散瘀,还需与临床辨证及分型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