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老年性痴呆的中医病因病机为虚实夹杂.虚为脾肾两虚,实为痰浊、瘀血、毒邪蒙闭清窍.脾肾两虚为其本,瘀、浊、毒为其标.老年性痴呆主要和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有关,继而因虚致瘀、因虚生痰,痰瘀互阻日久化毒,瘀血、痰浊、毒邪既是脏气虚衰的结果,又是主要的致病因素.虚与瘀、浊、毒相互影响,交互为患,形成恶性循环而损伤脑络,是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根源.  相似文献   

2.
多数医家认为干燥综合征病位涉及多个脏腑,以肺、肝、脾、肾为主,肾藏精濡养四肢百骸,肺之通调水道影响津液输布,肝失调达阻碍津液运行,肝血亏虚则致燥症丛生,肝郁致瘀加重津液输布不通,脾主运化统领水精输布,脾虚生痰湿阻滞气津运行。各医家或侧重单个脏腑为主,或和而治之,现从以上四脏之病机虚实浅谈干燥综合征之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3.
"脏虚络痹"是导师邱幸凡教授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体验总结出来的一种指导临床辨治慢性病和老年病的病机理论。2型糖尿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脏腑功能失衡,变生郁痰瘀浊,致使五脏六腑气血津精功能的全面紊乱,为中医消渴病范畴,属临床慢性病、老年病,我们认为"脏虚络痹"是其基本病机,其中脏虚为本,络痹为标。脏虚是以肺脾肾气阴两虚为主之五脏虚衰;络痹为痰瘀阻络为主之络脉郁滞。2型糖尿病的形成与发展是脏虚与络痹,标与本相互作用的结果。虚、瘀、痰三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终致多脏受累,形成消渴。  相似文献   

4.
关于精郁的论述,最早起源于《吕氏春秋》,历代医家各有发挥,对其认识不断丰富。精为水谷、津液等精微物质,其功能正常运行与脾、肺、肝、肾等四脏关系密切。肠腑是津液输布与糟粕排泄的通道,脾失健运,肺失宣肃,肝失疏泄,肾失气化,皆可导致水谷精微和津液转化输布异常,津液运行不循其道,反与肠中秽浊蕴结,气涩血浊,精郁化毒。基于"精郁致毒"理论探析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机制,认为精郁的产生与脾肺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精郁化浊酿毒是导致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基础,浊毒与气血水蕴结肠道是其致病途径。肠络受损,浊毒入络,导致该病迁延难愈。文章从精郁视角切入,阐述浊毒致UC的科学内涵,注重解精郁,化浊毒,为临床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是在肿瘤发病过程中体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病理因素,是导致发生肿瘤的一种特异性致病因子。癌毒一旦产生,继生痰浊瘀血,耗损人体气血津液,影响脏腑功能,诱生痰浊、瘀血、湿浊、热毒等多种病理因素。基本证型是痰瘀郁毒证;基本病机是痰瘀郁毒、耗气伤阴;治疗则以消癌解毒,益气养阴为主。消癌解毒方正是在"癌毒"理论指导下,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基础上而设计的中药复方。  相似文献   

6.
王鹏教授基于肺的生理和病理特点,结合临床经验,继承中医整体观、五脏一体观,认为“和法”的内涵为以调和阴阳气血为基,安平脏腑为本,兼顾半表半里,和解少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根本病机为脏气亏虚,气机失和,痰瘀阻络。在临床治疗中当分表里、虚实、缓急,天人失和也是本病的重要病机。根据对病机的认识,王鹏教授提出补益脏腑,通调气血;表里缓急兼顾,和解少阳枢机;天人合一,疏情达意;平缓调和用药等治法。  相似文献   

7.
络病理论系中医药重要组成部分,邪客络脉,影响络中气血运行及津液输布,致使络失通畅或渗灌失常,瘀血滞络,发为消渴,久病入络,体内血瘀、气滞、痰浊等互相胶结,损伤络脉。将脉络理论应用于消渴治疗中,辨证分为气血亏虚、肝肾不足、阳虚寒凝、痰瘀阻络,以调气血、化痰瘀、通络等为基础治疗大法,辨证施治,未来研究当以整体观为指导,运用络病理论分析络脉结构功能与其相关性,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8.
<正>冠心病是当今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属于中医学中的"胸痹"、"心痛"病证范畴,其发病多由脏气亏损,气血、津液营运不畅,停聚体内,变生痰浊与瘀血,留滞经脉,痹阻心络而致。因此,痰浊与瘀血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之始终。兹就痰瘀学说与冠心病之辨治作一探讨。1痰瘀学说的提出在中医病因学理论中,痰饮与瘀血是疾病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均由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所致。而痰饮与瘀血一旦形成,又可阻碍脏腑之  相似文献   

9.
“玄府-络脉”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细微结构,具有畅达气机、输布津液、运转神机、调和阴阳的作用。儿童大叶性肺炎发病率高,临床归属中医学“风温肺热病”范畴,热、毒、痰、瘀、虚是其主要病理因素,肺络凝滞、玄府郁闭、脉络失养是其病机关键。基于玄府-络脉理论,临床治疗急性期以解毒祛邪、开玄通府为主,恢复期注重充养脉络,同时化瘀通络贯穿始终,为儿童大叶性肺炎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医理论认为儿童哮喘以痰瘀为夙根,与肺脾肾三脏不足密切相关。而痰瘀为有形阴邪,必因阳不化气、水停血滞而成,认为儿童哮喘应有脏腑阳气虚损的病理基础;加之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处于以阳气为主导的生长发育阶段,易受外邪、饮食因素影响,造成阳气亏耗;或因先天禀赋不足,生而阳气本虚。肺是哮喘的直接核心病位,阳气虚者在于肺也,认为肺阳虚是儿童哮喘发病的基本病机,也是痰瘀形成的重要原因。随着病程延长,病理产物逐渐产生、积聚,终致痰瘀胶结,形成"肺阳亏虚-气血津液失常-痰瘀伏肺"的动态病机演变过程,三者互为因果贯穿于儿童哮喘始终,是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从三焦气化失常分析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煜 《吉林中医药》2011,31(2):93-94
血管性痴呆病位在脑,具有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的病机特点。其基本病机在于三焦气化失常,影响脏腑及气血津液运化功能,导致脑气与脏气不相顺接,神机失用而致痴呆,以脏腑功能衰退为本,痰瘀痹阻脑络、迷蒙清窍为标。  相似文献   

12.
正中医对本病的论述1.脑水肿的中医定义。中医并无此病名,但古人对本病已有一定的论述。明代医家王肯堂明确提出:"瘀则成水,瘀则液外渗,则成水也。"说明津血同源,瘀血为恶血,瘀血不祛则新血不生,津液不足;瘀血阻络,津血运行失常,则为瘀为痰也。唐宗海在《血证论》中亦说:"瘀血既久,化为痰水;血病不离水,水病不离血。"中医辨证认为,瘀血内阻可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机不利,不能正常输布津液,以致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气血津液类病证,脾为气血津液输布代谢之枢纽。玄府与络脉皆为人体气血津液通行的微观生命结构,故而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追本溯源应属于玄府及络脉病变。五脏六腑皆有玄府,精微物质失运,化生"糖毒",成为糖尿病的始发环节,乃脾玄府开阖失司所致。"糖毒"可继而影响其他脏腑的玄府功能,致使诸邪滋生,与"糖毒"相合而成浊毒。浊毒内生是导致糖尿病病情加重的关键环节,浊毒日久损伤络脉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共同病机。本文从"玄府失司-浊毒内生-络脉损伤"的角度探讨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病机演变规律,可启发我们从中医微观结构层面深入认识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1中医药对动脉硬化病机的探讨 目前,对于中医病机的认识,各家观点不一.一般都归之于肝肾亏虚,脾虚痰湿,气滞血瘀.即属本虚(肝、肾、脾不足)、标实(痰湿、气滞血瘀)之病证.黄河清等通过肝气衰弱与动脉粥样硬化在发病年龄、病机及症状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认为动脉硬化的中医病机为肝气衰弱,痰瘀阻络[1].范英昌等提出了在动脉硬化病变中存在着气机壅滞,瘀浊阻滞,阴血亏虚的病机[2].于俊生等从探讨高脂血症和血液流变学异常与痰瘀的关系出发来探讨了动脉硬化的中医病机.认为动脉粥样硬化与瘀、痰、毒有密切的关系.并认为痰瘀毒是脾、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3].周仲英等认为,动脉硬化病在血脉,根在脏腑,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本虚主在肝肾亏虚,以阴虚为主.标实主在痰瘀痹阻,以痰浊为重[4].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防治冠心病,临床研究成果丰硕,为促进和提高对冠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本文用普赖斯定律根据文章重要性和影响力筛选出核心作者58位,主要论文142篇,其中关于冠心病的病因病机观点有血瘀学说、瘀毒从化说、痰瘀学说、阳虚血瘀说、络病学说、心脾痰瘀相关说、热毒说以及络风说等。不同冠心病病因病机观点阐发的角度不同,但实质基本一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主要与痰浊、瘀血、毒、虚等有关,属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心、心脉,与肝、脾、肾、肺四脏有关,脏腑气血阴阳亏损,尤其是心气血阴阳不足为本,痰浊、血瘀、热毒为标,痰浊、血瘀闭阻心脉,热毒损伤心脉,致心脉不通或心脉失荣而发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标本互为因果,因虚可致实,因实亦可致虚。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瘟疫"范畴。本病初起邪在肺卫,继而肺脾同病,波及阳明,病邪不解,热入营血,气血同病。病位主要在肺,易致正气亏耗,心、肝、肾等多脏受损。病机核心为疫毒闭肺,病理因素涉及湿、痰、热、毒、瘀、虚。治疗策略总以祛邪为要,同时不忘顾护脾胃,通过中医四诊,结合理化检查指标和临床分型,精准施治,提高治愈率,防止肺纤维化,减少重症化,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陈光明 《四川中医》2004,22(7):31-32
气血津液是在脏腑正常作用下,由水谷精微所化生,也是维持人体脏腑功能的物质基础。津血在其生成、运输、排泄过程中,若不归正化,则生理性的津液即变为病理性的痰浊、瘀血。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高心病病位都涉及心,在内外致病因素作用下,导致五脏失和,气化失宣、气血津液不循常道,不归正化而变为痰瘀。痰瘀既成,又可加速心脏病的病理改变过程。因此,在治疗上既重视恢复脏腑功能,清除形成痰浊瘀血的始因,同时又留意化痰活血法的运用,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赵龙辉  刘爱军 《河南中医》2016,(8):1329-1331
在慢性咳嗽的发病机制上,马艳东主任提出"痰湿瘀三气杂至合而为浊"的病理新机制,认为慢性咳嗽基本病机为"浊郁肺络",并创立捜络剔浊法。马艳东老师认为慢性咳嗽不论是急性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都不能忘记祛除痰浊,要寻找滋生痰涎的因素,辨别痰的性质,采取"因势利导""制源畅流"的方法。久咳时"非宣通肺气则邪气留恋不解,非肃降肺气则气机逆乱不调",用药当宣肃并行,帮助肺脏恢复气机,则外邪得解,痰浊自化,气道通畅,咳嗽自息。马老师紧抓其"浊郁肺络"基本病机,用药以搜络剔浊药为主,并注意宣肃并行、寒温相宜、润燥相兼,巧补肺脾肾,使痰浊得除、外邪得祛,气血调畅,气道通利、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19.
气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本源,是脏腑调节的重要因素。气化异常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及代谢障碍的关键因素。脂肪肝的发生与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禀赋不足等诸多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导致脏腑气化异常,尤以肝、脾、肾三脏为甚,引起气血津液代谢、输布及排泄逆乱,内生痰湿热瘀蕴结于肝,引发脂肪肝。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从痰瘀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消渴"、"骨痿"、"骨痹"的范畴.其病机特点为饮食不节、久食肥甘致脾胃升降失常,痰湿内停;津液输布失常,积聚成痰,阻滞气血,久则成瘀.痰瘀积聚日久,脾肾亏虚.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气亏血少,津液匮乏,骨失所养而痿;肾虚则骨失髓养而致骨痿.痰和瘀是该病的病理基础.治疗以化瘀泄浊,培补脾肾并重为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