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黄煎煮过程的化学变化初探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了解大黄煎煮过程中的化学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对大黄煎煮前后生药、煎液及药渣中的各种蒽醌的含量进行监测。结果:生药煎煮后各种结合蒽醌和游离蒽醌的含量均发生了变化。结论:这种现象可能与结合蒽醌的水解,游离蒽醌的降解以及蒽醌间的相互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复方配伍对三承气汤中君药大黄的有效成分蒽醌类溶出率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RP-HPLC法和比色法,测定大黄单味水煎液及三承气汤的不同煎煮方法、不同配伍的水煎液中游离大黄酸、大黄酚和结合型大黄酸、大黄酚的含量及游离总蒽醌和结合型总蒽醌的含量.结果:与大黄单味水煎液相比,多数水煎液中游离蒽醌与结合型蒽醌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煎方中无论是结合性大黄酸,还是结合性蒽醌的含量均按如下顺序减少: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结论:大黄与不同药材配伍、不同煎煮方法,是使三承气汤中的游离蒽醌、结合性蒽醌含量变化的重要原因.三承气汤中结合性大黄酸、结合性总蒽醌含量变化顺序与其泻下作用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大黄酒制前后的蒽醌含量变化,为制定大黄合理的炮制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酒制前后的游离蒽醌、总蒽醌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酒制后大黄中游离蒽醌的含量增大,总蒽醌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酒制后大黄中结合型蒽醌转化成了游离型蒽醌。  相似文献   

4.
发酵法对大黄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发酵法对大黄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醋酸镁--甲醇比色法测定大黄发酵前后蒽醌含量的变化。结果:大黄发酵后,总蒽醌含量略有降低,结合型蒽醌含量降低,游离型蒽醌含量增加6倍左右。结论:发酵法可作为大黄的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炮制对决明子中主要活性成分游离蒽醌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决明子中6种游离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分别为橙黄决明素,大黄酸,决明蒽醌,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并比较其炮制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炮制后6种游离蒽醌变化情况为,橙黄决明素和大黄酸的含量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决明蒽醌的含量升高了25%,大黄素的含量升高了21%,大黄酚的含量降低了15%,大黄素甲醚的含量降低了21%。结论:炮制对决明子中主要活性成分游离蒽醌类成分的含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有些游离蒽醌含量保持不变,有些游离蒽醌含量会有显著升高,有些游离蒽醌含量会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大黄酒制前后的蒽醌含量变化,为制定大黄合理的炮制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酒制前后的游离蒽醌、总蒽醌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酒制后大黄中游离蒽醌的含量增大,总蒽醌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酒制后大黄中结合型蒽醌转化成了游离型蒽醌。  相似文献   

7.
大黄中蒽醌类成分配伍前后的量变规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目的:研究大黄分别与甘草、黄芩、赤芍、当归、黄连、木香、栀子配伍前后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变化。 方法: 以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为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大黄配伍前后游离和结合蒽醌类成分的含量。 结果 :配伍后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的总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与黄连配伍降低幅度最大;且大黄经配伍用药后,各蒽醌类成分含量均发生规律性变化。 结论 :大黄经配伍用药后,蒽醌含量发生变化,推测对降低其毒副作用有一定的贡献,该研究为大黄临床合理运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药味配伍对小承气汤中蒽醌类衍生物溶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席先蓉  刘江书  陈庆 《中草药》2000,31(11):824-826
目的:研究药味配伍对小承气汤中有效成分蒽醌类衍生物溶出率的影响。方法:用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大黄及大黄与不同药物配伍组水煎液中游离蒽醌及结合型蒽醌的含量。结果:测定数据经统计检验显示,与大黄水煎液相比合煎方中结合型大黄酸及游离大黄素含量变化不显著,其余各配伍组水煎液中游离蒽醌、结合型蒽醌含量变化均极显著(P〈0.02,P〈0.02,P〈0.001)。结论:各种配伍药材对不同的蒽醌类成分产生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9.
孟兆青  杨中林 《中成药》2005,27(1):49-51
目的:通过大黄不同炮制品的水煎液和甲醇提取液中结合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比较研究,探索酒炙大黄泻下力缓与结合蒽醌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不同炮制品水煎液、甲醇提取液中游离蒽醌、结合蒽醌的含量.结果:水煎液中,游离蒽醌生品与炮制品相差不大,但是结合蒽醌酒炙品比生品高的多;而甲醇提取液中,生品的游离蒽醌、结合蒽醌均较酒炙品高.结论:临床汤方,多为水煎,用结合蒽醌含量减少来解释酒炙大黄缓泻作用可能并不完全,酒炙大黄缓泻的真正原因可能需要从多个层次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不同醋制方法对大黄蒽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大黄醋制前后蒽醌含量变化情况。方法 用醋酸镁 -甲醇比色法测定大黄蒽醌。结果 醋制后总蒽醌、结合型蒽醌、氧化型蒽醌、还原型蒽醌含量降低 ,蒸大黄游离蒽醌含量明显增加。结论 大黄加压 (0 .1Mpa,12 0℃ )蒸制 30 min为较好醋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十种大黄的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中成药制剂中,大黄的应用很广泛。长期来,大黄品质优劣的鉴别仍以传统的外观检查为主,但其鉴别结果常不能准确地反映生药内在质量的优劣程度。为了保证中成药制剂的质量,确有必要应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对大黄进行质量分析,逐步建立其品质标志。大黄生药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一般多利用蒽醌类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的反应进行比色定量。因游离蒽醌的生理活性不强,而蒽醌甙类具有药效,所以应测定结合蒽醌的含量。王慕邹等与中国医学科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大黄水煎煮提取游离蒽醌、结合性蒽醌和鞣质类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不同煎煮时间游离蒽醌、结合蒽醌和鞣质成分的含量。结果:随着大黄煎煮时间的延长,蒽醌类和鞣质成分含量均逐渐增加,120 min左右达峰值。结论:大黄久煎后,结合蒽醌含量较稳定,鞣质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6,(3):579-582
目的:比较不同厂家清火片中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含量,并进行聚类分析。方法:采用HPLC对10个不同厂家清火片的大黄游离蒽醌和总蒽醌含量进行测定,并运用差值法计算结合蒽醌的含量。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采用Ward最小方差平方和法对结合蒽醌和总蒽醌含量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分类,将具有共性的厂家划归为一类。结果:市售10个不同厂家清火片中测得五种成分游离蒽醌含量分别为6.178,1.659,4.479,0.828,2.971,1.949,3.022,5.727,1.933,3.132 mg/g,结合蒽醌含量分别为2.282,0.468,0.429,0.496,2.404,1.055,0.304,1.424,2.446,0.830mg/g。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类别的划分突出特性,反映蒽醌含量具有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厂家含量存在差异。结论:市售10个厂家清火片中不仅作为大黄质量控制的总蒽醌含量差别大,而且作为发挥泻下药效的主要成分结合蒽醌含量也相差悬殊。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同一批大黄药材3种饮片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结果:经不同方法炮制的大黄药材,其总含量无明显变化,结合蒽醌含量:酒大黄>生大黄>熟大黄1>熟大黄2,游离蒽醌含量:熟大黄2>熟大黄1>酒大黄>生大黄。结论:不同方法炮制的大黄饮片有效成分含量有差异,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饮片入药。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2012,(10)
目的:考察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游离蒽醌含量与产地、生长年限的相关性。方法:从四川松潘、若尔盖以及甘肃礼县、玛曲县采集47批大黄样品,采用HPLC法测定大黄药材的游离蒽醌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大黄游离蒽醌含量差异较大,栽培5年的大黄与野生品种游离蒽醌总量相近,而栽培3年的大黄药材游离蒽醌总量难以达到药典标准。结论:大黄药材以栽培4年后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16.
大黄配方颗粒两种制备工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超细粉碎与醇渗漉工艺制备大黄配方颗粒。方法 :两种工艺制备生大黄及酒大黄配方颗粒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蒽醌、游离蒽醌及结合蒽醌的含量 ,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芦荟大黄素相对累积溶出率。结果 :超细粉碎工艺制备生大黄及酒大黄配方颗粒中总蒽醌、结合蒽醌、游离蒽醌的含量与相应饮片的含量相近 ,而醇渗漉工艺制备生大黄及酒大黄配方颗粒中结合蒽醌的相对含量 ,生大黄配方颗粒下降到 4 3 0 % ,酒大黄配方颗粒下降到 5 5 5 2 %。两种制备工艺芦荟大黄素相对累积溶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超细粉碎工艺在保留结合蒽醌方面优于醇渗漉工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大黄中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成分的含量。方法:以大黄素作为对照品,用0.5%醋酸镁甲醇溶液作为金属离子络合剂使其显色,在514 nm波长处测定蒽醌类成分的吸光度,计算其蒽醌类成分的含量。结果: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0.0418X-0.0733,大黄素-醋酸镁络合物在1.92~22.4 mg/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 2=0.9964)。不同产地大黄中结合蒽醌成分含量范围为7.38%~6.15%,不同产地大黄中游离蒽醌类成分含量范围为0.668%~0.563%。结论:通过两种蒽醌类成分含量结果分析,甘肃宕昌和礼县大黄中蒽醌类成分含量最高。该方法简单方便易操作,而且所需要的成本比较低,可作为大黄药材中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以此对大黄质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8.
周利  陈桂琛  史萍 《中成药》2011,33(2):297-300
目的:测定和比较一年期和二年期生长的人工种植唐古特大黄中游离和结合型蒽醌类成分的变化.方法:利用HPLC和UV法测定大黄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和总蒽醌含量,并与市售成品进行比较.结果:研究显示,生长期从一年增加到二年间,蒽醌类成分随着时间的增加有所增加;大黑沟种植的一年期大黄中游离大黄素甲醚含量已接近市售成品大黄的含量;大黑沟和群加种植的一年期大黄中结合大黄酸的含量均高于市售成品大黄的含量.结论:研究结果可为一年期人工种植唐吉特大黄资源开发,可望取代野生唐吉特大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黄五个药对即大黄枳实、大黄黄连、大黄牡丹、大黄桃仁、大黄甘遂配伍后蒽醌类成分的变化。方法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及大黄五个药对配伍后总蒽醌与游离蒽醌含量变化并用紫外谱线组图谱分析大黄及大黄五个药对水提液经环己烷、氯仿及正丁醇三种有机溶剂萃取后萃取液蒽醌类成分的紫外吸收谱图变化。结果大黄各药对配伍后总蒽醌与游离蒽醌总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大黄桃仁组游离蒽醌提取率与大黄甘遂组总蒽醌及结合蒽醌提取率均升高,其余各组均使蒽醌类成分含量降低,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大黄黄连组。紫外谱线组图谱在宏观上反映了大黄及大黄五个药对配伍的化学成分总效应变化。结论大黄与其他药物配伍后大都会引起蒽醌类成分含量的降低,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大黄的功效作用存在共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大黄甘草汤中甘草酸对蒽醌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黄甘草汤中甘草酸对大黄中游离与结合蒽醌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揭示甘草在中药方剂配伍中能缓和大黄泻下作用的原因. .方法 按传统水煎法制备大黄甘草汤,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游离与结合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 大黄与甘草在水煎过程中,甘草中的甘草酸可增加大黄中游离蒽醌的提取率,降低大黄中结合蒽醌的提取率.结论 大黄与甘草在煎煮过程中,甘草中的甘草酸与产生泻下作用的结合蒽醌生成沉淀,降低了结合蒽醌的含量,甘草可缓和大黄的泻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