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湿疹患者中医体质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设计《湿疹患者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调查患者体质;设计《湿疹患者辨证分型表单》,由调查者依据患者病情填写表单,调查患者中医证型:并进行体质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300例湿疹患者中,湿热质占16%,阳虚质占15%,阴虚质占15%,气郁质占14.33%,痰湿质占12.33%;湿热浸淫证占23.67%,脾虚湿蕴证占23%,血虚风燥证占37.67%,湿热瘀阻证占12.66%。湿热浸淫证与湿热质正相关(P〈0.01);脾虚湿蕴证与痰湿质、气虚质正相关(P〈0.05);血虚风燥证与阳虚质、阴虚质正相关(P〈0.01),湿热瘀阻证与湿热质正相关(P〈0.01)。结论湿疹患者体质与中医证型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失眠患者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为失眠的辨体一辨病一辨证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失眠诊断标准的149例失眠患者采用王琦九种体质分类法进行体质的分布研究,按照证素辨证方法确定失眠患者的证型.进而研究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结果149例失眠患者中,中医体质具有差异性,以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为主.其次为湿热质、阴虚质:中医证型以气虚、阴虚、痰湿、血虚为主;中医体质与证型具有相关性。结论失眠患者的体质与证型有差异,中医体质与证型具有相关性。因此“辨质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通过调理体质这个根本,将为失眠的治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耳鸣属于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因此耳鸣的病因病机也较为复杂。现在很多学者从耳鸣的中医体质出发,从中医辨证论治入手,把耳鸣的诊疗和中医体质、证型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通过探讨耳鸣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加深对耳鸣患者中医体质的认识,以及探索耳鸣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此综述介绍了中医体质学说的起源、发展和成熟,以及现代中医体质的发展与定义;总结了近年来耳鸣患者从中医体质和证型方向出发研究的成果,比如大多学者研究显示耳鸣患者体质以偏颇体质为主,其中阳虚质、气虚质多见;通过分析中医体质与证型间的联系与差异,及耳鸣及其他疾病有关体质与证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得出了研究耳鸣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相关性研究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耳鸣病因病机及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思路,以期对耳鸣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不孕症患者进行体质类型调查,以发现不孕症的易感体质及其与不孕症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0例不孕症患者,同时选取25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填写中医体质调查量表及临床观察表,统计并分析不孕症的偏颇体质及其与不孕症证型的关系。结果两组在平和质、气郁质、阳虚质有显著性差异(P0.05),阳虚质不孕症患者的证型与肾虚型有关系,气郁质不孕症患者的证型与肝郁型及虚热内扰型有关系(P0.05)。结论气郁质、阳虚质是不孕症的明显偏颇体质,偏颇体质与肾虚型、肝郁型及虚热内扰型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慢性咳嗽患儿证型与体质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6例本地慢性咳嗽患儿进行辨证分型及体质调查,通过统计分析研究证型、体质、年龄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生慢性咳嗽的年龄段以3岁以上最多,其证型以风邪久恋、痰热咳嗽多见;在体质类型上,不均衡质较均衡质更易发生慢性咳嗽,其中以肺脾质阳多阴少型为多;发生慢性咳嗽的年龄与证型、年龄与体质、证型与体质具有相关性。结论体质是决定证候类型的重要因素之一。辨治小儿慢性咳嗽,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结合其体质特点施治及调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514例慢性胃炎患者,回顾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中医体质、中医证型相关情况。结果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主要包括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阻型、胃阴不足型、脾虚气滞型,在不同体质中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了解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医体质相关性的基础上,对患者体质进行干预可更好提高中医治疗的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向先玉  冉颖卓 《世界中医药》2014,9(12):1599-1602
目的:通过对2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中医证型的临床分析研究;了解患者中医体质与其证型分布;探求体质、证型等因素与T2DM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的临床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方式,调查研究2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及证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故而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见体质及证型分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体质为痰湿质77例(28.52%),阴虚质63例(23.33%),气虚质、湿热质42例(15.56%)。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中,痰热(湿)互结证有89例(32.96%),气阴两虚证有64例(23.70%),肝肾阴虚证有53例(19.63%),热盛津伤证有42例(15.56%),阴阳两虚证有22例(8.15%),兼血瘀证有30例(11.11%),兼痰浊证有27例(10.00%)。患者性别、年龄等因素对中医体质和中医证型的分布存在影响。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体质为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中,以痰热(湿)互结证最多;患者性别、年龄等因素对中医体质和中医证型的分布存在影响。该结论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及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2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背景和习惯的调查,体质类型及中医症候的分析,探讨乳腺癌的可能危险因素,体质分布规律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中医四诊的方法,获得患者基本信息并判定中医体质类型和证型.结果:126例乳腺癌术后气虚质占51.6%,气郁质占41.3%,阴虚质占28.6%,血瘀质占21.4%,阳虚质占18.3%,痰湿质占17.5%,平和质占6.3%,湿热质占6.3%,特禀质占5.6%.中医证型中气虚型占58.7%,肝气郁结型占50.8%,阴虚型占36.5%,冲任失调型占27.8%,其他型占23.0%.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中各证型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中医体质以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和血瘀质为主,中医证型以气虚型、肝气郁结型、阴虚型和冲任失调型为主.中医体质对中医证型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年学术界体质与病证不分,容易引起理解上的困难和混淆的现象,文章复习了亚健康体质类型及证型的文献研究,就亚健康体质与证型的学术内涵及相互关系加以探讨。明确了偏颇体质并非亚健康证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500例不同证型哮喘儿童的体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哮喘易感性体质基本是偏颇体质,占97.6%,以气虚质兼特禀质最常见,占58.6%,其次普遍易见的痰湿质、瘀血质、阴虚质、气郁质均合并气虚质兼特禀质。(2)发作期外寒肺热、痰热蕴肺型多见,各占发作期的69.7%、26.4%;缓解期表现不同程度肺脾肾虚,其中肺脾气虚、肺气虚、肺脾肾虚、脾气虚型各占比例为39.7%、27.2%、18.4%、14.7%。(3)体质与证型二者关系密切,体质决定证型,证型在体质基础上发生,演变,发展。该结果为哮喘儿童提供了辨证与辨质施治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1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人群中医体质分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佳 《河北中医》2014,(4):507-509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型特点,研究中医体质与NAFL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九分法量表对江苏省吴江地区150例NAFLD患者进行体质分型。结果 NAFLD患者8种偏颇体质的得分情况,其中痰湿质得分最高,其次是气虚质、湿热质。进一步分析8种偏颇体质的频数大小,发现痰湿质、气虚质及湿热质的频数高于其他体质类型。结论9种体质在NAFLD患者中客观存在,而以病理性体质为主;痰湿质、气虚质及湿热质是其主要的偏颇体质类型,与NAFLD的发病关系密切,其中痰湿质在发病中相对重要。  相似文献   

12.
肥胖指标与中医体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和骨科疾病等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给医疗和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应用中医体质理论指导肥胖防治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肥胖的判定方法和标准多种多样,如何选择适宜的肥胖指标进行中医体质研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肥胖与中医体质的关系以及肥胖指标在中医体质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分析目前常用的不同肥胖指标的优缺点,为筛选适宜应用于中医体质研究的肥胖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如何从体质中寻找中医病因--兼述一个中西医结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体质,是对个体生命结构及生命活动基本特点的概括。体质异常是遗传和遗传倾向性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确定了体质类型也就找到了这种疾病的病因。具体讲,我们目前所用的方法是:1、以现代医学病名定中医病名。先确定一定样本病人发病前体质的共有特点,即某种疾病的易患体质,找出体质中的不正常成分(按中医理论);2、分析发病后的证候演变规律,审证求因;3、将发病前体质的不正常成分与病后证候演变综合分析,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并与审计所求之因对照,初步确定病因;4、通过四诊微观化/四诊延伸方法,将西医的病理指标、细菌/分子生物学诊断指标和研究成果等纳入中医诊断体系,再与发病后中医诊断及审证求因结果综合分析,将病因诊断细致化,并确定病机;5、在此病机基础上确定治则治法,并在实验室和临床进行反证。以急性白血病病因病机的确定过程为例进行了演示,同时论述了体质学检验方法对疾病和亚健康状态病因诊断的普遍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与证候的关系,为高血压病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问卷对4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以进行体质和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体质分布与性别、年龄有一定相关性(P<0.01),在病理体质中,阴虚体质、痰湿体质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依次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都质、血瘀质、平和质、特禀质;阴虚阳亢、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阳两虚等证候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尚有少数其他证候,如气血亏虚,痰瘀阻络.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与阴虚质、湿热质显著相关(P<0.05),痰湿壅盛与痰湿质、气虚、气郁质显著相关(P<0.05),阴阳两虚证与气虚质、阴虚质显著相关(P<0.05).结论:阴虚质、痰湿质和气虚质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MADD)患者中医证候及体质的分布及相关性。方法:利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患者健康问卷(PHQ-15),结合问诊收集符合MADD诊断患者61例,通过《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与《抑郁症证候诊断量表》判定中医体质及证候,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MADD患者分布最多证型依次为肝郁脾虚证(55.7%)、痰浊内阻证(37.7%)及心肝火旺证(27.9%);60岁以上人群,肝郁脾虚证较其他年龄组有差异、肝肾阴虚证得分与45岁以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DD患者体质与证型无明显正相关,而气虚质与肝肾阴虚证、阳虚质与心肝火旺证负相关。结论:MADD主要证型分布与抑郁症大致相似,老年人中肝郁脾虚证分布较其他年龄段显著偏低,考虑与老年生理变化影响病机演变相关;MADD患者证候与体质无明显的正相关,临床辨病辨体辨证可能需区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脂肝丸治疗痰浊瘀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及其与中医证候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1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区组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脂肝丸口服,对照组予安慰剂模拟脂肝丸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肝脏超声病情分度变化情况、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情况,并对前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①疗程结束后,共有158例患者完成临床观察,治疗组120例,对照组38例。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肝脏超声病情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肝脏超声病情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超声病情分度改善优于对照组。③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83%、63.16%;组间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总积分及积分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中医证候疗效(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与肝脏超声病情分度变化情况(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脂肝丸治疗痰浊瘀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满意,中医证候疗效可以作为本病临床和科研中疗效评价的主要方法和指标。  相似文献   

17.
围绕王琦教授提出的中医体质学说,由治未病-体质-辨体施灸,层层深入,浅谈"辨体施灸"的可行性。从保健灸的发展史中,提取出古今使用艾灸治未病的经验,同时将治未病与体质的关系转化为研究的3个关键问题,即中医体质的分类、体质与疾病的关系和纠正体质,分析如何把中医体质学与临床诊疗预防相结合。文章通过回顾近年来艾灸结合中医体质学防治疾病的研究进展,可初步总结出"辨体施灸"的基本取穴方,为扩大艾灸在临床的适用范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临床常见慢性肝病,是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缺乏有效药物。NAFLD存在多因素的发病机制,肠-肝轴在其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肠道菌群的失调可引起肠道屏障的破坏,导致相关有毒代谢产物入血和细菌移位的发生,诱发肝脏炎症反应和损伤,是NAFLD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诱因。小檗碱是黄连Coptis chinensis的主要药用成分,有确切的减轻肝细胞脂质积累、抗炎、抗纤维化等作用,对NAFLD呈现典型的多靶点、多系统的药理作用,是中药成分在NAFLD治疗机制研究中的典型代表。小檗碱在多个相互关联的水平上影响肠-肝轴,包括保护肠黏膜上皮屏障,减少肝脏微生物暴露和促炎环境,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结构,改变微生物衍生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和次级胆汁酸,激活肠道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信号途径调节肝脏代谢,从而发挥对NAFLD的保护作用。一些中药复方具有治疗NAFLD的临床效果,作用机制研究初步显示了中药复方对肠-肝轴的调节作用。由于中药复方的成分过于复杂,开展中药单体配伍的研究能够降低维度、减小难度,有助于揭示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影像学检查(B超、CT)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进行定性定量诊断分析,探讨NAFLD影像学指标与中医各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AFLD患者200例,辨证分为肝郁脾虚、痰湿内阻、湿热内蕴、痰瘀互结、肝肾不足5个中医证型,同时运用B超、CT两种影像学方法对脂肪肝进行分度和定量诊断,分析脂肪肝严重程度与各中医讧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NAFLD中医辨证分型以湿热内蕴最常见(37.00%),肝肾不足最少(6.00%)。2种检查方法均提示从肝郁脾虚型、痰湿内阻型、湿热内蕴型、痰瘀互结型到肝肾不足型,非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程度逐渐加重,经’X^2检验,各中医证型间的脂肪肝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各中医证型肝/脾CT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各组间比较,从肝郁脾虚型、痰湿内阻型、湿热内蕴型、痰瘀互结型到肝肾不足型,肝/脾CT比值逐渐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AFLD各中医证型与影像学指标(B超、CT)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B超、CT检查可为脂肪肝的中医辨证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少饮酒或不饮酒患者肝脏脂肪积累过多为特征的疾病。自噬是一种进化保守的细胞内降解功能,对肝内稳态有重要意义,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NAFLD的发生发展。本文基于自噬调节,从中药复方、中药粗提取物、中药有效成分三方面综述其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发现中药可以通过调节肝细胞自噬,抑制肝脏脂肪变性及NAFLD病情的发生发展,认为中药诱导肝细胞自噬可能是NAFLD的一种新的治疗策略。最后,指出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和中医药学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希望为未来NAFLD的创新药物研究和治疗药物开发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