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东垣在其代表作《脾胃论》提出了较完整的脾胃学说的理论 ,创立了一系列治疗脾胃病的有效方剂 ,被后世称为“补土派”。李氏创立的升阳益胃法为内伤杂病的证治开辟了新的途径。升阳益胃法理论基础脾胃元气论是东垣脾胃学说的一个中心内容。他认为元气是人体健康之根本 ,而元气之升发又源于脾胃之气。《内外伤辨惑论》说 :“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升发诸阳上升之气 ,此六者 ,皆饮食入胃 ,谷气上行 ,胃气之异名 ,其实一也。”因此 ,东垣提出的元气包括真气、胃气、谷气、卫气、荣气、清气、阳气、三焦之气等。分而言之 ,则成为各自…  相似文献   

2.
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基于《内经》,别户于东垣,发扬于诸家。《内经》提出脾胃主纳化饮食五味,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李东垣本《内经》“土者生万物”之旨,强调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治重升发脾阳,立“甘温除热”大法,著《脾胃论》,被后世称为“补土派”。叶天士认为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喜刚燥,胃喜柔润。叶氏擅长柔润养阴之法,使脾胃学说更臻完善。历代医家治脾胃多从补虚立论,而张子和善用  相似文献   

3.
曾祺  陈琦辉 《新中医》2015,47(3):287-289
《内经》有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为本";胃气,是脾胃对饮食、水谷转输和消化吸收的功能,是"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升胃降"的生理活动的具体反映。《素问·厥论》曰:"脾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胃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津液,是人生存之根本;顾盼脾胃元气始终贯穿于整个中医学术体系。张仲景发《内经》之微,所著《伤寒论》为治疗外感热病方书之祖,处处注意顾盼脾胃元气,并将  相似文献   

4.
<正>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内经》"土生万物"、"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等理论的启发下,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提出了"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等认识,历史性的创立了中医脾胃学说,被尊称为中医补土派的一代宗师。明代医家王纶曾评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将李东垣与张仲景相提并论,足资说明其重要历史地位。出自《内外伤辨惑论》的补中益气汤可谓李东垣的代表方剂,赵献可曾评价该方说:"凡脾胃喜甘而恶苦,喜补而恶攻,喜温而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虞抟《医学正传》中关于积聚的论述,归纳整理出虞氏辨治积聚的学术特点:积聚的病因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病机关键是脾胃内伤,"脾胃为积聚之根";治疗原则宗崇《黄帝内经》关于积聚治疗理论;在具体治疗上,注重辨证阴阳、气血、虚实、寒热,推崇朱丹溪的治疗大法,引用李东垣、刘河间等医家的治积名方,攻补兼施、寒热并用;所用药物用药频次位居前三位的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理气药。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东垣脾胃学说的深入研究,历来认为治外感宗仲景、治内伤宗东垣的观点,把《脾胃论》视为一部详于治脾气略于治胃阴的脾胃病学专著的观点,却显得片面和局限,阻碍了对东垣脾胃学说中的温热病学思想的发掘。东垣的学说思想集中反映在他晚年的论著《内外伤辨惑论》和《脾胃论》(以下合称《两书》)中。通过对东垣《两书》与仲景《伤寒论》进行比较,笔者  相似文献   

7.
吕文  邢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1):1955-1956
乌梅丸 ,出自《伤寒论》 ,原治蛔厥、久利。笔者根据乌梅丸药物组成 ,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 ,治疗消化系统寒热虚实错杂证取得良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1 消化系统寒热虚实错杂证病机分析消化系统疾患发病多由烦恼嗔怒、抑郁瞀闷、意欲不遂 ,初伤气分 ,肝郁气滞 ,肝气太过 ,戕伐脾胃 ,导致肝脾不和或肝胃不和的病理 ,即叶天士所谓“肝为起病之源 ,胃为传病之所”。或饮食不当 ,暴饮贪杯 ,胃气受损 ,土虚则肝木易乘 ,同样可以引起上述的病理变化。表现出胃脘疼痛、嗳气、腹胀、泛酸等症状。脾不足则湿内生 ,湿郁化热 ,湿热内蕴 ,可见恶心甚则呕…  相似文献   

8.
痞满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以自觉心下痞满,胸膈胀满,按之濡或硬,压之不痛或微痛为主要症状。临床多表现为虚实相兼,寒热错杂,故辨痞满须辨清寒热虚实,虚实中亦有寒热之分,寒热中又须辨明虚实。痞满初起应以祛邪为主,治宜清热利湿、理气化痰、温中散寒;久则以健脾和胃、补脾胃为主,佐以化痰、祛湿、理气、化瘀,消补兼用。同时还应结合胃镜等检查结果,灵活运用经方中温中健脾、辛开苦降、疏肝和胃等法,使脾复升运、胃复和降、升降相济,则痞满自治。  相似文献   

9.
《脾胃论》的基本观点是人以胃土为本,胃气盛虽有虚邪贼风弗能伤人,胃气一伤则五乱互作。在脾胃病治疗方法上,崔金海主任医师继承了东垣补脾胃、升阳气的观点,并在当代社会条件下,以现今脾胃病的新特点,增加了清热、解毒、滋阴、活血、理气、下浊等方法,发展了东垣治疗脾胃病的理论和方药,临床验之效若桴鼓。跟师学习体会颇深,今将学之所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脾胃之论,莫祥于东垣,其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周慎斋曰:“胃气为中土之阳,脾气为中土之阴,脾不得胃气之阳则多下陷,胃不得脾气之明则无转运.”叶天上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说明脾胃健运依赖于阴阳相互作用及升降有序。在脾胃病治疗方面,张景岳不推遵东垣五脏有病,当治脾胃,而是认为:“脾胃有病,自宜治脾胃。然牌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善治脾胃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充分说明…  相似文献   

11.
中气升降思想源于《易》、《河图》之理,《内经》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金元时期创立中气升降理论,明清时期中气升降理论得到发展。不同时期医家将此理论用之于临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用药各具特色尤以明清时期医家对其阐述最为明确详尽。从历代医家观点看,中气主要是指脾胃之气,很多医家都强调中气升降在脏腑气机上下阴阳相交中的枢机作用。中气升降是阴阳升降、五行生化、脏腑气机升降之枢轴,中气衰败,升降失司,就会产生种种病变。  相似文献   

12.
动脉硬化闭塞症可归属脱疽范畴。脱疽最早见于《内经》,名为"脱痈","发于足指,名曰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晋代皇甫谧首先提出"脱疽",南北朝龚庆宣也有类似记载;隋代巢元方谓"疽者,五脏不调所生也……",唐代孙思邈论述与《内经》相同,有"在肉则割,在骨则切"的手术主张;到明代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手术外治方面,申斗垣"若色紫黑者急斩去之,如黑上至踝骨不治";王肯堂提出"初发结毒,焮赤肿痛者以五神散及以紫河车、金线钓葫芦、金鸡舌、金脑香捣烂敷及以汁涂敷;又以万病解毒丸磨醋暖涂之"的外敷方法;薛已详论"……先用隔蒜灸、活命饮、托里散,再用十全大补汤、加减八味丸。……重者须当以脚刀转解周界,轻拽去之,……不若灸法为良";陈实功详论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及预后,除内服药外,还采用针灸、熏洗、外用药等疗法,附有验案,将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手术方法均进行详细说明,较薛已的手术方法更为合理。清代认识更为进步,一些治疗脱疽的名方因此产生,"大人用阳和汤,幼孩以小金丹,最狠者,以犀黄丸皆可消之","脱疽者,……或因房术涩精,丹石补药,销烁肾水,房劳过度,气竭精枯而成",顾步汤能益气养阴,和营清热,脱疽连服此汤可救脚趾俱黑者。  相似文献   

13.
耳鸣是常见病、多发病,居耳科三大难题(耳鸣、耳聋、耳眩晕)之首,西医目前对于耳鸣尚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祖国传统医学在耳鸣治疗方面虽然较西医存在较大优势,然而,多数医家常常囿于《内经》“肾开窍于耳”理论,治疗上往往束于“滋阴补肾”之桎梏。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内经》“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基础上进一步详尽阐释了其“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对后世从脾胃辨治耳鸣方面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文章从脾胃与耳窍的联系及脾胃失调致耳鸣的病因病机两方面加以剖析,试图探其秘旨。  相似文献   

14.
李东垣认为"阴火"是与"元气"相对立的,由于脾胃虚弱导致元气化源不足,其运行的道路被"阴火"所占,致使元气而为不能升腾运用,水谷精微不得敷布,使脏腑无所禀受而导致人体发生疾病。"阴火"之治,以轻清甘辛之品补脾胃复阳气升浮为本,使元气得以充养并归于本位,酌情从权以苦寒之药泻火,余脏受病,则同时对症加减,使机体归复于常。  相似文献   

15.
陈岩  李金龙  梁倩倩  施杞  王拥军 《世界中医药》2014,9(6):693-695,698
中医痰瘀相关学说萌芽于先秦,发端于晋唐,兴盛于宋元,深化于明清,在中医经典理论痰与瘀血的基础上经历代医家不断发挥、发展而形成的。本文从痰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痰瘀的生理和病理基础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胸痹"最早出现在《灵枢·本脏》,阐述较模糊;汉·张仲景从脉象症状等方面说明,晋·葛洪、隋·巢元方《、圣济总录·胸痹门》、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等将胸痹之名来源归结为胸痹脉象、症候特点、发病原因等。心痛始见于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素问》有"心病先心痛"、"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灵枢·厥病》把厥心痛分为肝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肺心痛、肾心痛,云:"痛如以锥针刺其心";隋·巢元方对心痛病名论述详实,因、证、象等具备;唐·孙思邈、《太平圣惠方》、从治法方药方面给后世医家很大启发;明清时期有更详尽修正,最具代表性是《临证指南医案·心痛》把心痛与胃脘痛、真心痛等从发病部位确切区分。日本人丹波元坚所著《杂病广要》对"胸痹心痛"最早进行了详尽论述,对现今影响颇丰;汉·张仲景将胸痹与心痛合一而述。从脉象、病因、症候等方面看",胸痹心痛"之名更优于胸痹、心痛分而论之。病机乃心脉痹阻、阳微阴弦。  相似文献   

17.
黄元御《四圣心源》从天人合一角度,归纳"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的"一气周流"理论模型,切中人体生理本质,理论与临床结合,执简驭繁,举纲张目;"一气"乃人体内浑然一体之土气,即脾胃之气,人体与天地一样"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亦分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即脾胃之气。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证候复杂多样,病机变化多端,大致归为水寒、土湿、木郁,尤以水寒土湿为根本;一气不能正常周流出现各种不同症状表现,脾肾阳虚日久,必然阳损及阴,肝郁而生热,灼湿成痰化瘀,使一气周流更加郁滞,临证诊治应重中气脾土,根据四维升降辨治,使水暖、土干、木达的同时,结合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修复源头加处理显现情况,帮助一气运转起来,使中气运动、四维轮转、清浊复位、阴阳既济,从而达到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目的。从"一气周流"入手,探析慢性肾衰病机,可有效指导临床辨治,为临床辨治慢性肾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外感病滥用寒凉自古有之,于今尤甚。其原因有历史原因和现前原因两部分。历史原因包括:北宋时期,庞安时、朱肱等仅以季节和地域为凭,在辛温解表方中加入寒凉药,是外感病滥用寒凉的发端;金元时期,刘完素机械地强调"六气皆从火化",以自制双解散等通治外感病,使外感病滥用寒凉问题进一步恶化;明清之后,"温病概念的泛化"彻底改变了中医对外感病的诊治思路,使外感病用药普遍偏于寒凉等。现前原因包括:对"截断扭转"学说的错误理解,"中医西化"的不良影响,电视广告对患者的误导等。  相似文献   

19.
先秦两汉时期,中医学理论雏形初步建立,寒热并用法亦形成于此时。寒热并用之法用于药物配伍始于《汤液经法》,成熟于《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将寒热并用之法首次完整系统的运用于方剂之中。在《伤寒杂病论》中有多首针对机体不同部位,出现的寒热错杂证候而设立的方剂,晋唐时期寒热并用法理论停滞不前。宋金元时期,寒热并用法获得巨大的理论飞跃,内涵更为丰富,代表方剂愈加繁多。明清时期,中医学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温病学派亦出现于此时期。同时,药物研究方面,以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为主要代表,为后世提供了寒热并用法指导药物配伍的理论依据。寒热并用法作为中医常用治法,《黄帝内经》为其源,《伤寒杂病论》为其始,隋唐时期予以传承,金元时期予以革新,兴盛于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20.
探究经络辨证的源流与发展。研究发现,经络辨证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先秦至明清漫长时期,先秦帛书始现经络辨证雏形;秦汉经典奠定经络辨证之根基,脏腑经脉络属、循经辨证、络脉辨证、足六经等方面体系完整;魏晋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发展了穴位主治与奇经八脉理论;宋金元时期各个流派百花齐放,归经论、十四经等理论多有突破;至明清进一步发展络脉理论,经络辨证体系至臻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