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比较少见。是指腰椎间盘突出在椎间孔内或椎间孔外缘,压迫相应节段神经根而引起的症状和体征。作者自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共诊治此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经采用相应节段腰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椎间孔外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 ,临床报道较少。作者结合治疗的 6例患者 ,就该型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方法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 990年 3月至 1 999年 1 2月我科共收治 6例椎间孔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占同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1 5例 1 .9%。 6例中 ,男性 5例 ,女性 1例 ,年龄 2 6~ 5 6岁 ,平均 42岁 ,2例有明显外伤史。突出间隙位于 L3~ 4 1例 ,L4~ 53例 ,L5S12例。接受手术时间为发病后 1 w~ 1 6w,平均2 w。5例均经过 1 w~ 1 4w的理疗、按摩、牵引及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 ,症状均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6月,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接受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56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系统护理,男41例、女15例。年龄35~75岁,中位数56.5岁。病变节段,L_(1~2)2例、L_(2~3)7例、L_(3~4)5例、L_(4~5)42例。病程1~12年,中位数4.5年。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80.2±27.2)min,术中出血量(121.3±87.9)mL,住院时间(6.5±2.6)d,住院费用(7 571.0±1 907.9)元。术后出现尿路感染2例、压疮3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接受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并观察两种方式经椎间孔椎间融合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该次研究时间2012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单侧组)与观察组(双侧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以及VASA评分。结果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费用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均有所改善,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联合单侧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腰椎间融合术对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显著,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书中出血,降低患者的手术及住院费用,适合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由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剧烈,突出组织接近椎间孔等问题,传统推拿手法往往难达到好的疗效。笔者从中西医对该病发病过程的生物力学改变的认识,侧卧定点踩跷法的操作技巧及生物力学、神经效应等角度出发,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治疗思路及相关临床应用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6.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突出物位于椎间孔及椎间孔外 ,压迫同节段神经根 ,产生相应临床表现的病症〔1~ 4〕。其发病率较低 ,约占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例的 9.9% 〔5〕。自1997~ 1999年 5月 ,我院先后收治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8例 ,为提高对该损伤的认识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 ,男 5例 ,女 3例。年龄 42~ 75岁 ,平均 5 3岁。病程 15天~ 2 2个月 ,平均 13个月。 8例均行腰椎正侧位片及CT检查 ,结果示L3~ 4 椎间盘突出 1例 ,L4~ 5椎间盘突出 4例 ,L5S1椎间盘突出 3例 ;椎间盘向后外侧突出并…  相似文献   

7.
经椎板间针刀松解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针刀松解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椎板间针刀松解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同期单纯牵引治疗32例,两周为一疗程。结果:经1-2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优良率87.5%,对照组总优良率62.5%,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经椎板间针刀松解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改善腰椎生物力学平衡失调与生物化学平衡失调,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规范、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位于椎间孔和/或椎间孔外,机械性压迫或炎性刺激神经根,造成同序数的神经根支配区剧烈的下肢放射性疼痛,合并腰骶部疼痛,同时伴有受损神经根支配区不同程度的皮肤感觉或运动功能损伤.本病首先由Abdullah等于1974年报道,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少见,其发生率国内外报道不一,约为全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11.7%,多见于L4/5间隙,约30%的病例首次被误诊,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CT和MRI影像技术的发展,腰椎间孔和椎间孔外型椎间盘症逐渐被重视起来.腰椎间盘突出在椎弓根内外缘之间或外缘以外,压迫相应节段神经根而引起的症状和体征,称之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方法与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都有不同.我院1996年9月~2003年9月共手术治疗椎间孔、椎间孔外及合并后外侧椎间盘突出症12例,其中6例行椎板间入路,4例采用经椎旁肌间隙横突间入路[1],2例行椎板间和经椎旁肌间隙横突间联合入路,12例均得到随访,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好发于后外侧及后中央,而位于椎间孔及椎间孔外者较少见,我们称此种腰椎间盘突出为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中央型及后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点在于前者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同序数的神经根,而后者则压迫下一序数的神经根,不仅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指导治疗。方法:把我院诊治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6例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射频臭氧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经横突间入路开放手术治疗,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射频臭氧联合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后外侧与极外侧突出同存型腰间盘突出症进行诊疗分析。方法:对我院于2006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23例极后外侧与极外侧突出共存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椎板间开窗手术,16例行峡部外缘的联合椎板间开窗手术,观察并评定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对患者随访6~20,患者均恢复良好,优15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可达87%。结论:后外侧与极外侧突出同存型腰间盘突出症状,需根据医学影像资料综合判断,其临床表现距离需极早行手术治疗,根据其分型选择适当的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回波稳态进动磁共振序列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显示情况及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MRI常规序列和双回波稳态进动序列的图像,评价双回波稳态进动序列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由于腰椎MRI矢状位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不敏感,造成9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影像诊断上的误诊和漏诊;而双回波稳态进动序列在这9例患者的图像中明确显示L4-5腰椎间盘突出5例,L5S1腰椎间盘突出4例;其中左侧突出7例,右侧突出2例.结论:双回波稳态进动磁共振序列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扫描图像,可以清晰显示突出椎间盘与腰骶部脊神经根的卡压情况,提高了对于该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医师在术中的定位起到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患侧下肢牵引配合腰椎斜扳法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0月至2014年11月,收治28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1例、女17例;年龄21~66岁,中位数45.5岁;L3~4突出2例、L4~5突出18例、L5S1突出8例;向左侧突出18例、向右侧突出10例;15例患者突出物位于椎间孔外,其余13例突出物在椎间孔内外并存。治疗前所有患者均行腰椎X线及CT检查,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检查结果一致。采用患侧下肢牵引配合腰椎斜扳法治疗。牵引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腰椎斜扳法2天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标准评定,治愈13例、好转11例、未愈4例。突出物位于椎间孔外的15例患者,治愈9例、好转5例、未愈1例;突出物在椎间孔内外并存的13例患者,治愈4例、好转6例、未愈3例。疗效评定为未愈的4例患者最终行手术治疗,其余24例患者在6~12个月的随访期间,未出现复发或症状加重。结论:患侧下肢牵引配合腰椎斜扳法可有效缓解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56~62岁,中位数58岁。椎间盘突出节段,L_(3~4)5例、L_(4~5)16例、L_5S_11例。病程3~6个月,中位数4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腰腿疼痛情况,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80~140 min,中位数100 min。术后下床时间16~40 h,中位数26 h。住院时间4~8 d,中位数6 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数15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及神经根粘连等并发症。腰腿疼痛VAS评分,术前(7.9±1.8)分,术后1 d(2.7±1.4)分、7 d(2.5±1.6)分、1个月(1.9±0.8)分、6个月(1.7±0.6)分。术后6个月按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13例、良7例、可1例、差1例。差的1例非手术治疗2个月后症状改善不明显,采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最终疗效评价结果为良。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减轻腰腿疼痛,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李军  刁庆勋  张勤 《中医正骨》2001,13(6):51-51
椎间孔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以椎间孔为中心的突出腰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引起的临床症侯群。自 1989年以来我院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6 36例 ,其中椎间孔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8例 ,占手术病例的 0 .49%。虽然其发病率低 ,但诊断及手术处理具有特殊性。为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男 5例 ,女 3例。年龄最大 5 0岁 ,最小 31岁 ,平均 32 .2岁。左侧型 4例 ,右侧型 4例。突出部位L4~ 5节段7例 ,L3~ 4 节段 1例。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疼痛、麻木 ,相应神经根支配区感觉运动障碍。 7例有明显的腰部扭伤病史 ,1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8例,男60例,女48例。年龄28~49岁,中位数37岁。椎间盘突出部位,L3~420例,L4~563例,L5S125例。椎间盘突出类型,中央型5例、旁中央型83例、椎间孔型15例、极外侧型5例。病程1个月至3年,中位数1.5年。术后随访观察腰腿疼痛改善、并发症发生及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0个月,中位数15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脊髓神经损伤及神经根黏连等并发症。术后1 d、7 d、1个月、6个月、12个月,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的(7.7±2.0)分降至(2.8±1.3)分、(2.4±1.7)分、(1.9±0.9)分、(1.6±0.7)分、(1.5±0.8)分。采用Macnab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78例、良22例、可8例。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可迅速缓解疼痛等优点,有助于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应用中医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骨伤科自2015年3月—2016年10月,应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患者,术后应用中医综合护理,重点包括:临证护理、用药护理。结果术后患者的伤口愈合均甲级愈合,患者腰椎的JOA评分改善率76%~92%,平均83%。结论应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中医综合护理,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没有发生硬脊膜破裂、肠管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只有3例患者出现手术侧足大拇趾麻木症状;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患者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明显比手术前降低(P均〈0.05);手术后3个月优33例(66%),良12例(24%),可3例(6%),差2例(4%),优良率90%。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联合中药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口服中药独活寄生汤,并对所有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采用改良的Macnab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中无血管、神经损伤,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各时间段行临床疗效评定,治疗后优良率1周为91.4%,1个月为88.6%,3个月为88.6%。结论椎间孔镜联合中药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适应症广的新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是值得推广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