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比较不同道地产区艾叶化学成分差异,共收集了3个主要道地产区(河北安国、河南南阳、湖北蕲春)共24批艾叶药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对艾叶药材中13个非挥发性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进一步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GC-MS)对艾叶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艾叶非挥发性成分中酚酸类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黄酮类成分,但3个道地产区艾叶药材中非挥发性成分含量差异不明显;而3个道地产区艾叶药材中挥发性成分种类虽无显著差异,均含所鉴定出的40种挥发性成分,但在各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上有显著差异;进一步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不同道地产区艾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共寻找到8个挥发性差异化合物,可以作为区分3个道地产区艾叶药材的指标性成分。通过以上研究,明确了不同道地产区艾叶药材的化学成分差异,为艾叶药材道地产地区分和质量评价提供了分析方法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对比市售艾叶油与自制艾叶油性状及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对市售艾叶油及自制艾叶油质量进行初步评判,为本企业生产新型无烟艾灸贴提供质量控制方法,也为其他企业生产相关艾叶油产品提供初步参考。方法针对15个不同厂家的艾叶油和5个艾叶主产区的自制艾叶油共20个样品,对比分析其性状的差别,运用气相色谱法确定α-蒎烯、1,8桉叶素、β-侧柏酮、樟脑、反式石竹烯、冰片的含量。结果从有毒物质、有效物质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控制成分的含量来看,10号样品为市售艾叶油中较好的,河南及湖北产区的艾叶油较其它产区的好。结论市售艾叶油质量的参差不齐,自制挥发油的各成分也有较大差异。根据艾叶油中有效物质保留和有毒物质的控制,及药典的控制成分,拟定优选出的10号、16号、19号样品作为本企业生产新型无烟艾灸贴的原料支持。  相似文献   

3.
陈柳蓉  邹韵 《中药材》1998,21(10):516-517
对全国四个产区商品麦冬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以各类成分的含量为指标,用数量分类法对各种商品麦冬的质量进行了评价,为扩大麦冬药用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葛根主产区13个样品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行分析评价,比较各产区的药材质量,为葛根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方法测定样品醇浸出物含量,UV法测定总黄酮含量,HPLC法测定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含量。结果:研究发现不同产地葛根药材的醇浸出物含量、总黄酮含量和葛根素含量基本呈正比,以其作为指标性成分评价各产地葛根药材的质量具有可行性。不同产地之间比较,以陕西省平利县和江西省信丰县产葛根药材质量最优,其他产区样品亦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结论:不同产地葛根药材的化学成分含量具有一定差异,但均属于合格产品,其中陕西产葛根药材的质量较优,具有较大的发展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周建理  郑咏秋 《中药材》1996,19(7):345-346
本文就艾叶的伪品菊花叶的药材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特征进行了鉴别,并与艾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艾叶菊科植物艾Artemisa argyi的干燥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之功效,为临床常用中药。艾叶中含有挥发油、有机酸和黄酮等多种成分。相比于艾叶中的挥发油类成分,对其非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较少。该文针对艾叶中的非挥发性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艾叶非挥发性成分化学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0个共有峰,艾叶样品的相似度均在0.940之上,所建立的艾叶指纹图谱专属性强,可用于艾叶药材的质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对艾叶及其混伪品野艾叶药材中的新绿原酸、绿原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棕矢车菊素、异泽兰黄素7种指标性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基于含量测定结果,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艾叶和野艾叶药材进行了区分与比较。结果表明艾叶与其混伪品野艾叶药材化学成分间存在差异,所建立的多组分定量分析方法可用于正品艾叶药材的鉴别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用药典规定的方法对全国各主要产区细辛药材的杂质、灰分、浸出物及挥发油的含量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为细辛药用部位的选择、药材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甘肃不同产区掌叶大黄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甘肃不同产区掌叶大黄进行质量研究,以确定优质掌叶大黄的产区。方法:对甘肃8个不同产区掌叶大黄进行性状、显微鉴别,并用高效液相对其5种蒽醌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产区掌叶大黄在性状、显微方面均有差异,其5种蒽醌类成分含量亦不相同。结论:不同产区对大黄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具有影响,为推广种植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药细辛的质量检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药典规定的方法对全国各主要产区细辛药材的杂质、灰分、浸出物及挥发油的含量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为细辛药用部位的选择、药材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产地珠子参生药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珠子参西北主产区的陕西和西南产区的贵州所产的珠子参药材进行生药鉴定研究,为该药材及其同属药用植物的鉴别及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对珠子参药材进行鉴定研究.其中显微鉴别分别对根茎的节和节间横切面、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结果 对两个不同产区珠子参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附有相应的组织、粉末的显微彩色图谱.结论 不同产区珠子参药材的性状及显微特征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艾叶为常用中药,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作用,距今有两千多年的使用历史。诸多中医药古籍中有鲜艾、生艾、熟艾、陈艾等品规记载,历来有艾叶“陈久者良”之说。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地方规范中均收载有艾叶。艾叶有新陈之分,然而现在相关标准中未明确新艾和陈艾。为了厘清艾叶历史习用规格及加工方法,探讨现行质量标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现从古籍文献、现代法规及关于新艾与陈艾在成分、药效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现代研究,系统综述新艾与陈艾差异,分析将艾叶分为新、陈2种规格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为完善艾叶质量标准提供古今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2.
贵州产菝葜属及肖菝葜属8个品种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研究贵州产菝葜属(SmilaxL.)及肖菝葜属(HeterosmilaxK.)常见8个品种的药材性状特征。方法用TLC鉴别该类品种的指标性成分落新妇苷、白藜芦醇及薯蓣皂苷元。结果在药材性状特征上建立了检索表,为该类品种的性状特征提供了专属性的鉴别依据。薄层鉴别中菝葜属及肖菝葜属常见8个品种均含有落新妇苷及白藜芦醇,但仅3个品种含薯蓣皂苷元,即短梗菝葜、黑叶菝葜及小叶菝葜,而药典品种菝葜及土茯苓则未检测出薯蓣皂苷元。结论该研究方法重复性及专属性较好,简单易行,可为该类品种的新资源开发利用及品种间鉴别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2020,(2)
通过查阅本草典籍、文献及现代中药学、中药资源学专著,对木香基原、道地沿革、品质进行考证。结果表明,历史上木香来源复杂,存在名实混淆、同名异物、多个品种混淆使用情况,且与药典品种不尽相同。木香的产地几经变迁,现主要产区为云南、四川、贵州以及湖北,其中以云南产区药材品质最优,为现在的道地药材产区,也是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产区。该研究可为为木香的资源利用、道地产区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四种龟板的鉴别和化学成分含量测定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三种非药典品种的龟板进行了性状和理化鉴别,并将它们与正品龟板进行了浸出物、总氮量、总灰分和氨基酸分析等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比较,以期能为生药鉴定、品质评价及扩大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不同产地金银花原药材质量的研究,优选金银花原料。方法采用性状鉴别与HPLC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对不同产地金银花质量进行比较。结果陕西、山东、湖北、河南四个产地的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分别为3.43%、3.14%、1.62%、2.11%,均符合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1.5%的含量标准。结论为优选金银花原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3个主产区蔓荆子在扫描电镜下的特征,为鉴别不同蔓荆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山东、江西和广西3个蔓荆子主产区的蔓荆子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山东、江西两个产区蔓荆子果实表面特征非常相似,与广西产区的蔓荆子有明显的区别。结论根据扫描电镜特征可以对3个产区的蔓荆子进行鉴别,该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产区金环胡蜂无机元素进行系统分析,绘制无机元素指纹图谱,为金环胡蜂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微波消解ICP法测定金环胡蜂中20种无机元素,建立无机元素对照指纹图谱,对金属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金环胡蜂中金属元素种类丰富,其中P、K、Na、Mg、 Ca,5种元素占测定总元素的92.32%。有害元素Pb、Cd、As、Hg、Cu含量符合国家药典标准要求。不同产区金环胡蜂金属元素含量存在差异,根据无机元素图谱可看出无机元素含量按原子序数顺序呈现相似的分布态势。结论:金环胡蜂中金属元素种类丰富,含有很多有利的微量元素,且有害金属元素含量符合药典要求,金环胡蜂无机元素指纹图谱可为金环胡蜂的鉴别提供一定的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淫羊藿为常用补肝益肾中药材,目前仍以野生资源为主。近年来随着用量猛增,其资源在不断减少,市场品种的使用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该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深入产区调研收集准确基原的植物标本和样品,总结概括了药典品5种基原(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柔毛淫羊藿E.pubescens、朝鲜淫羊藿E.koreanum和巫山淫羊藿E.wushanense)的产销现状,并对药典中淫羊藿药材基原规定进行了讨论;同时应用实体显微、光学显微及体式荧光显微等技术进行观察和比较,参考叶结构及解剖相关文献,归纳了药典品较为专属且实用的鉴别特征,从而为临床用药、市场监督、日常检验、标准起草等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找《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规定以外的显微鉴别特征区分味连和雅连。方法对不同产区不同批次的味连和雅显微鉴别进行研究,寻找区分二者的显微结构。结果味连和雅连须根残基的横切片显微鉴别的差异能将二者区分。结论通过石细胞分布区别味连和雅连不具专属性,须根残基的横切片显微鉴别的差异能将二者区分。  相似文献   

20.
通过使君子的本草学考证和地方文献查证,以及结合现代资源调查研究,对其本草及道地沿革进行系统考证,说明其药用历史沿革和道地变迁,为使君子的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使君子之名从宋代沿用至今,其从名称、基源、功效等方面分析证实历代使君子品种使用没有混乱,与现今《中国药典》收载的使君子记载一致。使君子的主产地和道地产区历经变化,重庆成为其现在的道地产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