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促进中风后腕手功能重建的时效规律。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受试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每日40 min/次,共治疗4周。于首、末次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10 min、20 min、30 min采集表面肌电信号(s EMG),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首次治疗后2组最大振幅值(MAX)、积分肌电值(IEMG)高于治疗前,末次治疗后2组MAX、IEMG治疗后各时间点均高于治疗前,与首、末次治疗的同时间点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末次治疗后MAX、IEMG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本组首次治疗同时间点;首次治疗后2组MAX、IEMG半衰期约为10~20 min,末次治疗后2组MAX、IEMG半衰期≥30 min。结论:电针促进中风后腕手功能重建中存在残效期和累积效应,累积效应使残效期延长、半衰期后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处于正常生理态、心肌缺血损伤病理态、低频或高频电针干预态时相关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探寻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后其相关经穴反映的后效应。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经穴低频电针治疗组(经穴A组)、经穴高频电针治疗组(经穴B组)5组,每组10只。于第3次治疗结束后即刻、30 min、60 min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观测各组大鼠双侧内关、郄门、天泉穴区和非经非穴对照点的皮肤血流灌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内关、郄门、天泉双侧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均显著降低(P0.01,P0.05);低频或高频电针治疗后,各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不同程度升高,其中经穴A组内关、郄门、天泉双侧穴区均以治疗后即刻血流灌注量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经穴B组左侧3个穴位均以治疗后30 min更接近空白对照组,而右侧3个穴位均以治疗后60 min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结论低频电针在干预心肌缺血损伤时对穴区血流灌注量变化影响的即时效应优于高频电针;高频电针在干预心肌缺血损伤时对穴区血流灌注量变化影响的后效应优于低频电针。  相似文献   

3.
张兆蓬  王学员 《陕西中医》2011,32(8):1057-1058
目的:观察电针八髎穴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经颅磁刺激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采用电针八髎穴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同时给予假性重复经颅磁刺激。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八髎穴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中风后尿潴留有缓解症状,改善排尿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处于正常生理态、缺血损伤病理态时,低频电针和高频电针刺激"内关"后相关经穴和非相关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电针组、高频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低频电针组和高频电针组于造模成功后分别以2Hz及100Hz电针左侧"内关"穴20min,每日治疗1次,于第3次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心电图J点差值,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含量,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观测各组大鼠双侧"内关""足三里"及"阳陵泉"穴区的皮肤血流灌注量。结果:模型组心电图J点差值及血清中cTnT的含量较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低频电针组、高频电针组电针后心电图J点差值及血清中cTnT的含量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1,P0.05)。模型组双侧"内关""足三里"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1);低频电针组、高频电针组电针后,"内关""足三里"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1)。各组"阳陵泉"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大鼠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相关经穴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存在一定的变化特征,说明"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可以相对特征性地反映心肌状态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中风后腕手痉挛的分级电针治疗与常规电针治疗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二组患者均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电针治疗,针刺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选择2Hz连续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每次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28天;治疗组于疗前根据肌张力高低进行分级分组,给予个体化电针治疗,选穴手三里、外关、内关、郄门,选择50 Hz、续断比为1∶1的断续波,刺激强度以患者出现抬腕和屈腕动作为度,每次15min,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第7天、第14天、第21天再次进行评定,根据新的分级给予新的治疗方案,连续治疗28天。分别于疗前、疗后应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ROM测量、Fugl-Meyer评定法、Barthel ADL指数评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CSS进行评定。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结果 Ashworth痉挛量表经Ridit分析,治疗组R的均值为0.599166,可信区间不重叠;ROM测量、FuglMeyer量表、Barthel ADL指数评分、CSS量表均显示治疗组差值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级电针治疗可以较快的缓解中风后腕手痉挛,且根据痉挛程度不同给予个体化治疗,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疗效优于常规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合谷刺加电针法对中风后腕手功能重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病程在2周~3个月、手腕部Lovett肌力分级法肌力在0~4级的中风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合谷刺加电针组)及对照组(常规刺加电针组),于治疗前后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Barthel ADL指数评价表评价各组治疗前后腕手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各组腕手功能均有恢复。治疗组腕手部各项分值提高较为明显(P0.05)。结论:合谷刺加电针法对中风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能力的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临床应用中具有见效快、刺激强、取穴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屈伸交替电针配合低频电刺激改善高位脊髓损伤后上肢腕手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屈伸交替电针法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indmark评分及上肢表面肌电信号(s EMG)特征值(MAX、IEMG),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s EMG信号特征值各项指标(MAX值及IEMG值)及Lindmark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 EMG信号特征值各项指标及Lindmark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伸交替电针配合低频电刺激是一种改善高位脊髓损伤后上肢腕手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面瘫针刺治疗方案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面瘫的针刺治疗方案。方法:将63例面瘫患者按正交设计L9(3)4表随机分组、安排试验,采用A(针刺时机)、B(选穴配方)、C(刺激量)、D(电针时间)4因素3水平不同组合方案治疗,观察面神经功能积分的变化,对影响面瘫针刺疗效的A(针刺时机)、B(选穴配方)、C(刺激量)、D(电针时间)4因素3水平组合方案进行优选。结果:B(选穴配方)、D(电针时间)为显著因素(P0.05),其中B(选穴配方)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B(选穴配方)、D(电针时间)各自3水平中,B3(交替针刺两组穴位)、D3(电针疏密波治疗30min)为最佳。结论:交替针刺两组穴位,电针疏密波治疗30min为本试验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电针腕背四穴治疗中风后腕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外关、肩贞、曲池、手三里、合谷为主治疗,治疗组给予阳溪、中泉、阳池、阳谷四穴电针治疗,1次/d,6 d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 d,连续治疗观察4个疗程,以FMA评分、Lindmark评分、Brunnstrom偏瘫手运动功能等级、ADL评分进行效果评判。结果:治疗后两组均可改善FMA评分、Lindmark评分、Brunnstrom偏瘫手运动功能等级、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26/30),高于对照组63.33%(1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腕背四穴可有效改善中风患者手腕部的运动、感觉功能,改善患者的偏瘫状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不同留针时间电针治疗对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n SZ  Cui ZY 《中国针灸》2011,31(3):213-215
目的:观察不同电针留针时间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6例.两组均穴取下关和地仓,颊车和承浆,四白和迎香加辨证取穴4组穴,采用电针疗法,观察组每组穴位电针刺激30 min,共计留针120 min;对照组每组穴位电针刺激10 min,共计留针40 min.均每天治疗1次,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84.6(22/26),总有效率为100.0%(26/26),均优于对照组的34.6%(9/26),80.8%(21/26)(P<0.01,P(0.05).结论:电针治疗三叉神经痛每组穴延长电针留针时间至30 min疗效优于每组穴留针10 min.  相似文献   

11.
电针不同穴位对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高血压大鼠不同穴位的降压效果,研究单穴降压的穴位特异性。方法:采用二肾一夹法造成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偏历、合谷、曲池、阳池、消泺、外关共6组,分别行电针治疗20min,记录造模前、造模后(治疗前)、治疗后0min、10min、20min的血压,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曲池、合谷在电针治疗后即刻血压与治疗前血压相比有显著性变化(P<0.05,P<0.01),并与阳池穴在治疗后10~20min使血压下降趋于稳定(P<0.05,P<0.01)。偏历、消泺、外关三穴降压效果不明显(P>0.05)。结论:曲池、合谷、阳池单穴降压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频电针刺激"内关"穴和非穴后对大鼠"内关""天泉"穴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高频电针"内关"组、高频电针非穴组5组。高频电针"内关"组采取每日电针大鼠左侧"内关"穴,高频电针非穴组采取每日电针非穴。于治疗结束30 min后,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双侧"内关""天泉"穴区域的皮肤血流灌注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穴位血流灌注量均降低(P0.05),且双侧"内关"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高频电针"内关"穴组心肌缺血情况有所改善,且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内关"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合谷刺电针动法帮助脑卒中后患者腕背伸功能恢复,观察此治疗方案对腕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手腕部Lovett肌力分级法肌力在0~4级的脑梗死、脑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刺法组)、治疗组(合谷刺电针动法组),于治疗前后用表面肌电、Fugl-Meyer运动功能和、Barthel ADL指数评价表评价各组治疗前后腕手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腕背伸功能均有恢复,但治疗组腕背伸主动肌MAX、IEMG值、Fugl-Meyer运动功能分值和ADL值提高较明显(P<0.05)。结论:合谷刺电针动法对脑卒中患者腕关节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电针承山穴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un PL  Yang W  Zhang LC 《中国针灸》2011,31(5):413-415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承山穴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与药物组,每组60例.电针组穴取承山,用频率为2 Hz/100Hz疏密波治疗,术后30 min治疗第1次,次日起每日上午坐浴后治疗1次;药物组术后30 min口服萘普生缓释胶囊2片,以后每日换药前口服2片.两组各治疗4次,评价术后5、24、48、7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结果:术后5、24、48、72 h测得的疼痛积分,电针组分别为6.78±2.12、5.56±1.87、4.34±2.23、3.15±2.11,均低于药物组的7.56±2.01、6.23±1.15、5.57±2.21、4.34±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刺激承山穴能改善混合痔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刺激曲池、足三里穴对高血压前期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作用,阐释针刺抑制高血压前期大鼠肾脏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异常转化机制。方法:将10只雄性盐抵抗大鼠(dahl salt resistant rat,SS)设为正常组,30只雄性dahl盐敏感大鼠(dahl salt sensitive rat,DS)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高盐饲料喂养12 d,当血压升高至120~139/80~89 mm Hg范围时即为造模成功。针刺组予以电针刺激"曲池、足三里"二穴,非经非穴组取双侧髂嵴上10~15 mm、后正中线旁开20 mm区段内选择一个固定对照点为非经非穴点,电针刺激非经非穴点,每日1次,每周6次。治疗5周后取左肾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TGF-β1Smad2 Smad7和α-SMA的mRNA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Smad2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F-β1Smad2α-SMA mRNA及Smad2 P-Smad2表达量升高(P<0.05),Smad7mRNA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TGF-β1Smad2α-SMA mRNA及P-Smad2表达量降低(P<0.05),Smad7mRNA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可能与通过调节肾脏组织TGF-β1/Smads通路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抑制肾脏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相关,发挥保护肾脏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比观察电针耳尖穴对积分膈神经放电的影响。经22只家兔105次电针发现:在自然呼吸放电频率增加2.41±1.24次/10秒,放电幅度增大3.55±2.03mm(p<0.001);窒息兴奋期频率增加2.16±1.12次/10秒,幅度增大2.69±1.35mm(p<0.001);抑制期频率增加2.07±1.07次/10秒,幅度增大2.12±2.00mm(p<0.05)。上述三种状态下电针作用最长维持时间依次为26分钟、330秒和280秒。结果表明:电针耳尖穴有显著增加膈神经放电频率和幅度的作用。但随窒息加重有逐渐减弱的现象。提示电针耳尖穴改善呼吸状况,应早期刺激为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对功能性腹泻患者胃经线上红外热像图的影响。方法通过红外热像仪对准左侧下肢段,以快速进针法将毫针垂直刺入左侧足三里穴,施行提插捻转手法促使得气,在足三里穴下方5 mm胃经循行路线上垂直刺入另一支毫针,两针形成电刺激的有效回路。使用疏密波,刺激频率2 Hz,刺激时间20 min,强度为2 v。采集电针前10 min,电针20 min,电针后10 min上巨虚、梁丘、阴市、伏兔穴位的红外热像图数据。结果①电针前,穴区温度为:梁丘穴阴市穴伏兔穴上巨虚穴,梁丘低于上巨虚,阴市低于上巨虚,伏兔低于上巨虚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电针前比较,电针足三里时上巨虚穴、梁丘、阴市、伏兔穴红外温度下降(P0.05)。③与电针前比较,电针后上巨虚穴、梁丘、阴市、伏兔穴仍下降,在上巨虚、梁丘、伏兔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阴市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前上巨虚穴温度可作为功能性肠病腹泻患者的特异性表现;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等信息状况均能在经脉上有所体现,针刺对脏腑的效应作用过程中,存在经络系统的协同参与,且遵循腧穴-经脉-脏腑相关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电针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大鼠的行为学、50%缩足阈值(50%PWT)及血清中5-羟色胺(5-HT),P物质(SP)含量的影响,为临床运用针灸治疗偏头痛选择合理方案。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电针少阳经穴预防组(C组)、电针少阳经穴治疗组(D组)、电针少阳经穴预防+治疗组(E组)共5组,每组10只。C组和E组捆绑行电针治疗30 min×7天,其余各组同时段捆绑30 min,7天。A组第8天皮下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30 min后捆绑30 min;其余各组第8天皮下注射硝酸甘油造模,其中B组、C组造模30 min后捆绑30 min,D、E组造模30 min后捆绑行电针治疗30 min。观察造模前后及治疗后大鼠行为学,通过纤维丝疼痛测试仪测量各组大鼠造模前后及治疗后的50%PW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中测定血清5-HT,SP的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造模后B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P0.01),50%PWT明显降低(P0.01);与B组比较,电针少阳经穴各组(CDE三组)治疗后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P0.01),50%PWT明显升高(P0.01),血清5-HT含量升高,SP含量降低(P0.01);分别与C组、D组比较,E组治疗后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P0.01),50%PWT明显升高(P0.01),血清5-HT含量显著升高,SP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大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同时电针少阳经特定穴预防+治疗改善偏头痛大鼠疼痛程度的效果优于单纯预防性治疗和单纯发作期治疗。  相似文献   

19.
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迷走神经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电针大鼠双侧“足三里”穴对迷走神经放电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200~240 g)随机分为对照组、足三里组(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和非经非穴组(电针非经非穴,即“足三里”穴外侧旁开5 mm处),每组10只。足三里组及非经非穴组大鼠以3 Hz脉冲电流持续进行电针刺激30 min,强度以双下肢微颤为宜(约2~4 V)。以双极铂电极分别引导左侧迷走神经传出及传入纤维,采用生物机能试验仪连续记录迷走神经放电频率和峰值。结果:刺激前后,对照组与非经非穴组大鼠迷走神经传出和传入纤维放电频率和峰值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组内各时间点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足三里组电刺激“足三里”穴(7.5±3.4)min后,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放电频率明显加快,峰值增加,与刺激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各参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非经非穴组相应时间点(P<0.01);而传入纤维放电的各参数值均无明显改变。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以使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放电增强,但对其传入纤维放电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电针夹脊穴与电针常规穴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发现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将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夹脊穴组和常规穴位组,每组80例。夹脊穴组患者穴取病灶处双侧夹脊穴,之后接电针治疗,留针45 min,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20次。常规穴位组患者主穴为阿是穴,配合患侧秩边、环跳、委中、承山和跗阳。之后接电针,留针时间和疗程均同夹脊穴组。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评定标准在治疗前后和随访时进行评价,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后24 h和治疗后进行评价。结果:(1)疗效性观察指标。JOA评分:夹脊穴组治疗后JOA评分为(20.89±3.43)分,随访时为(19.35±4.02)分,与治疗前(12.35±4.4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均高于常规穴位组同时点JOA评分(均P0.05)。VAS评分:夹脊穴组首次治疗后VAS评分为(4.09±1.81)分,治疗后为(2.11±1.30)分,与治疗前(6.40±1.2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常规穴位组同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数据挖掘结果。中年人和病程小于6个月者即刻治疗效果最好。根据JOA评分,电针夹脊穴优于电针常规穴位治疗;电针夹脊穴治疗的最佳疗效时间为首次治疗的24 h后,电针常规穴位的最佳疗效时间为第一次治疗后。年龄和病程影响疗效。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电针常规穴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