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方法:7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抗生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hs-CRP、IL-2、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P0.05);观察组全血黏度低切和全血黏度高切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全血黏度低切和全血黏度高切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hs-CRP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IL-2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血清hs-CRP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IL-2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且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地胆益母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头孢噻肟钠及甲硝唑静脉滴注),观察组接受地胆益母汤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比黏度]、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生命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62.22%(2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比黏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IL-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CRP、TNF-α水平及生命质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胆益母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抑制炎性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中药红藤方保留灌肠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药红藤方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症状积分变化,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症状积分均下降(P 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中药红藤方灌肠联合常规西药可更好地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症状的好转,并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慧 《四川中医》2020,38(5):165-167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将11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实验组(中药口服灌肠治疗组)与对照组(西医治疗组)各5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0天后的盆腔炎症状积分、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10天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比容)变化。结果:治疗10天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乳房疼痛与肿块大小、数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实验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口服与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盆腔炎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联合盆腔超短波电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98例予抗生素静脉滴注联合盆腔超短波电疗治疗;治疗组98例予中药灌肠联合盆腔超短波电疗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并统计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4%,对照组总有效率83.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均降低(P0.05)。治疗后2组血清CRP、TNF-α、IL-2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37%,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盆腔超短波电疗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程度,且不良反应轻微,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对细胞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脑心通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细胞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3.47%),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11.681,P<0.05);治疗组治疗后MCP-1和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18.060、10.528,P<0.05);治疗组治疗后PT、APTT水平水平高于对照组而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17.054、10.787、10.579,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6.869、5.754、7.609,P<0.05);两组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常规均未见异常,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明显,可降低血清MCP-1和hs-CRP水平,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慢性盆腔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灌肠法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2、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治疗后2组腰骶胀痛、腹部疼痛、带下增多、疲乏低热、腰酸评分及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细胞比容、TNF-α和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而IL-10、 IL-2和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降低或者升高水平更加明显(P均0.05)。结论中药灌肠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可能与中药灌肠法能够改善机体的血液流变学、减轻机体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盆炎舒方治疗宫外孕术后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宫外孕术后盆腔炎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盆炎舒方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及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的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RP、MCP-1、IL-1β、TNF-α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CRP、MCP-1、IL-1β、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炎舒方能减轻宫外孕术后盆腔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联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盆腔炎60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桂枝茯苓丸联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54%,对照组79.3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和血浆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6(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联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王轶  戚颖 《陕西中医》2019,(1):67-6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尿激酶联合疏血通治疗创伤后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下肢创伤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低分子肝素、尿激酶进行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疏血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小腿周径差、腘静脉的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T、APTT、D-D、Fib测定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T、APTT测定值高于对照组(P<0.05),D-D、Fib测定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测定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测定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小腿周径差、腘静脉血流速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小腿周径差低于对照组(P<0.05),腘静脉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治疗效果肯定,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股静脉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1.
陈晓帆    郭育君    侯超    杨俊    谢婷    练宇泽    周旭辉   《陕西中医》2022,(9):1196-1199
目的:探讨通痹活络汤联合虎符铜砭刮痧法与耳穴压豆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97例,随机抽层法分为对照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使用虎符铜砭刮痧法与耳穴压豆治疗,联合治疗组使用通痹活络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比积、CD3+、CD4+、CD8+、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眩晕、不语、头痛评分高于联合治疗组(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CD8+、hs-CRP、TNF-α、IL-6水平高于联合治疗组,红细胞比积、CD3+、CD4+水平低于联合治疗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痹活络汤联合虎符铜砭刮痧法与耳穴压豆治疗脑梗死,可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T淋巴细胞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盆炎平方口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子宫附件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12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子宫附件炎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黄藤素分散片配合苦参素栓纳肛治疗,治疗组口服盆炎平方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组治疗后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分别为(2.12±0.21)mPa·s、(7.20±1.72)mPa·s和(1.12±0.13)mPa·s,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炎平方口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子宫附件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娜  孙峰山 《陕西中医》2021,(8):1032-1036
目的:探讨葛根汤联合定眩汤及地芬尼多片对颈性眩晕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16例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给予葛根汤联合定眩汤及地芬尼多片治疗)和对照组(58例,给予地芬尼多片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眩晕程度、血流动力学[基底动脉(BA)、右侧椎动脉(RVA)及左侧椎动脉(LVA)]、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浆内皮素(ET)。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颈部活动受限或疼痛,涉及肩背部,向外上肢放射,身重而痛,四肢拘挛,手指麻木,肌肉萎缩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颈部活动障碍或疼痛,累及肩膀胸疼痛,向外上肢放射,身重而痛,四肢拘挛,手指麻木,肌肉萎缩评分均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水平更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BA、RVA、LV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A、RVA、LVA水平均升高(P<0.05)。两组ET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CGRP水平及眩晕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ET水平更低,CGRP水平及眩晕程度评分更高(均P<0.05)。结论:葛根汤联合定眩汤及地芬尼多片能够有效改善颈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4.
敬秀平  宋小平  刘珊 《陕西中医》2021,(8):1060-1063
目的:研究加味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炎症机制。方法:选取102例慢性UC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灌肠液灌肠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肠黏膜征象积分、炎性因子[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3(IL-13)、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水平、肠道菌群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38%与74.00%,P<0.05);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肠黏膜征象积分、IL-8、TNF-β、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IL-13、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慢性UC疗效显著,可缓解中医证候和肠黏膜征象,改善肠道菌群,其机制与下调IL-8、TNF-β和上调IL-10、IL-13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刘娜  尹丽鹤  赵钢 《陕西中医》2020,(7):868-870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中枢性眩晕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中枢性眩晕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眩晕评分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和眩晕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和眩晕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细胞压积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细胞压积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E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中枢性眩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眩晕严重程度,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涤痰逐瘀方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应激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10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51例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51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涤痰逐瘀方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及中...  相似文献   

17.
刘涛  吴显文  杨太峰 《陕西中医》2020,(10):1422-1425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加减内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80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蒙脱石散、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使用葛根芩连汤加减内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7 d的中医证候积分、放射治疗后反应评分标准(RTOG/EORTC)分级及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7 d,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 观察组大便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腹痛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RTOG/EORTC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CRP、TNF-α、IL-6、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减内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积分、缓解炎症状态,促进疾病恢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保留灌肠联合rhGM CSF对Ⅱ~Ⅲ期宫颈癌盆腔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将83例Ⅱ~Ⅲ期宫颈癌盆腔放疗所致的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接受消炎止痛止泻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给予rhGM CSF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头翁汤保留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两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直肠黏膜评分及KPS评分、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8%(38/41),对照组为71.43%(30/4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腹痛、腹泻、腹胀、便血、里急后重、食少、身体困重、身热不扬积分和中医症候总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以上积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直肠黏膜评分明显降低,KPS评分则有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观察组直肠黏膜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IL 6)和白细胞介素 1(IL 1)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头翁汤保留灌肠联合rhGM CSF治疗Ⅱ~Ⅲ期宫颈癌盆腔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确定,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抑制肠道黏膜损伤,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改良灌肠袋直肠滴入肠炎灵1号方治疗激素抵抗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SUC)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治疗的80例激素抵抗型S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环孢素A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改良灌肠袋进行肠炎灵1号方直肠滴入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改良Mayo评分、Baron内镜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和炎症因子水平,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改良Mayo评分、Baron内镜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粪便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计数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肠球菌和肠杆菌计数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CRP、IL-6、IL-8、TNF-α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37/40)和75.0%(30/4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改良灌肠袋进行肠炎灵1号方直肠滴入治疗可显著改善激素抵抗型SUC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失调、下调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芍药汤联合痛泻要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炎性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联合灌肠治疗,观察组给予芍药汤联合痛泻要方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和73.33%。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显著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明显升高,而CD8+水平下降,观察组变化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6%,明显低于对照组(35.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6个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0,P=0.180)。结论:芍药汤联合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