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茜茜  李云华  王默然 《光明中医》2016,(13):1958-1959
五迟是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五软即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究其病因病机多系孕期调护不当,饮食、精神、起居等因素损伤胎元之气或父母精血虚损等,致先天精髓不充,脏气虚弱,筋骨肌肉失养而出现五迟五软。治以扶正补虚,固本培元为主。五迟、五软从预后来讲,疗程较长,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往往能改善预后,年龄在3个月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五迟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为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的疾病。患儿筋骨痿弱,发育迟缓,头发稀少,色泽无华,坐起、站立、行走、生齿及语言等明显迟于正常同龄小儿,或伴智力低下。西医学上的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脑性瘫痪、佝偻病等,均可  相似文献   

3.
五迟五软证是婴幼儿1~4岁时期的常见病,以体弱消瘦,四肢痿软,智力低下,坐立、行走、语言等均较正常儿童为迟为特征。本证倘幼年失治,多累及终身。兹举余治验一例如下: 余×,男,1岁。1983年9月23日诊。  相似文献   

4.
《中医诊断学》第六、第七版教材称五软为“头软、项软、手足软、口软、肌肉软”,似有不妥,考儿科学医籍,当以“头项软、手软、足软、口软、肌肉软”为是。  相似文献   

5.
“调腹通络”技术是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基于临床五迟、五软病康复实践的总结,分为“调腹”与“通络”两部分。通过对《黄帝内经》《难经》经典整理、溯本求源,从发育迟缓病症、痿软无力病症等,以及对冲脉理论、神阙理论、从阴引阳及从阳引阴理论、解结理论的整理,深入认识五迟、五软与肾、肝、脾的关系,进一步优化“调腹通络”思路与技术的奠定基础,进而科学、合理的指导临床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6.
刘召 《西部中医药》2004,17(9):27-28
小儿脑瘫,是指小儿出生后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表现为五迟(坐立迟、行迟、齿迟、语迟、发迟)、五软(头软、颈软、手软、肌肉软、口软)、五硬(手硬、脚硬、腰硬、肉硬、颈硬)等。笔者临证治验2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马丙祥  张建奎  任燕 《河南中医》2010,30(5):512-513
从病名记载、病因病机、治疗、预后4个方面论述了中医古籍对脑性瘫痪的认识。认为脑性瘫痪可归入“五迟”、“五软”、“五硬”、“胎怯”范围,病因病机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治疗多从肝、肾、脾、胃入手;预后多不佳。  相似文献   

8.
小儿脑瘫的中医治疗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胎儿在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大脑在尚未成熟阶段受到损害或损伤而引起的以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和姿势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疾病。其基本表现为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或头软无力、不能竖头,手无力,不能握拳,下肢痿弱,口唇软而无力,不能咬咀,皮肤松缓,肌肉软而不长或为头项硬,手硬,足硬,口硬,肌肉硬等;它是西医病名,在中医学科中还没有专有病名,属于中医学中“五迟”、“五软”、“五硬”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鹿茸益智散治小儿大脑发育不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儿大脑发育不全,为多由先后天因素所致,主要表现为痴、抽、瘫、软的一类难治性疾病。属于中医“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头项、口、手、足和肌肉痿软)的范畴。近年来,我根  相似文献   

10.
刘小毅  王淑芝  林栋  肖林榕 《新中医》2016,48(2):225-227
正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MR),是指个体在发育时期内(18岁以前),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个体水平,同时伴有社会适应行为的缺陷[1]。但古代文献中没有明确"精神发育迟滞"的名称,但是通过分析古今症状术语的描述发现,其症状类似于"痴呆",或"五迟五软"中的"语迟"等。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五迟、五软、痴呆、解颅等范畴。并将古代文献中关于"五迟""五软""痴呆"症状描述原文进行统计,发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五泻心汤方证辨析的三个要点:其一,痞之病位在胃,泻胃热是五泻心汤均具有的功效;其二,按之心下软与硬,并非辨痞证虚实的依据,而是辨邪之无形与有形的依据;其三,脾虚邪陷湿阻之痞,以甘补脾,非但无致满之嫌,且具消痞之功。  相似文献   

12.
矮小症患者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身高落后。先贤对此病无单独论述,现代中医学者多将本症归为侏儒、五迟、五软、胎弱、胎怯、虚劳、童子痨、天宦、阴茎短小等范畴,均不甚符合矮小症的特点。可以径取"矮小症"作为中医病名,使之成为一独立的儿科疾病,并完善规范的中医证型及相对应的方药,纳入现代科学的诊疗手段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矮小症患者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身高落后。先贤对此病无单独论述,现代中医学者多将本症归为侏儒、五迟、五软、胎弱、胎怯、虚劳、童子痨、天宦、阴茎短小等范畴,均不甚符合矮小症的特点。可以径取"矮小症"作为中医病名,使之成为一独立的儿科疾病,并完善规范的中医证型及相对应的方药,纳入现代科学的诊疗手段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熊禄  夏阳 《环球中医药》2014,(10):771-773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是临床难治遗传性疾病。本文浅析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从而确立治疗原则。笔者认为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属于痿症,与先天禀赋相关,与五迟五软证密不可分。因此肾精不足与不良,脾肾气虚是本病的根本病机。由于脾虚,饮食不能充养四肢,而致肌肉萎缩;而腓肠肌等部位的假性肥大,则是痰瘀互结的病理产物。从而确立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活血通络、强健腰膝的治疗原则,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七情、五志、五神(神、魂、魄、意、志)是中医情志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结合现代心理学通过对七情、五志、五神概念和涵义的阐述分析,以探讨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为中医情志学说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缺血后,因脑组织缺血缺氧,缺血中心区神经细胞发生急性坏死,而在缺血半暗带区,神经细胞则发生以凋亡为主的迟发性死亡,且凋亡在重新恢复血流供应后不会终止,这与缺血后脑组织损伤面积发展扩大有关。因此,抑制凋亡、挽救濒死细胞、减少神经元死亡是脑缺血神经细胞保护治疗重点。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尾、  相似文献   

17.
<正>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组成,是治疗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紧,气虚血痹证的首选方剂。笔者根据其益气温经通阳、调畅营血的功效,运用辨证施治的原则,以本方加味应用于窦性心律过缓、胃窦炎、慢性下肢溃疡等病证,疗效甚佳,介绍如下。窦性心律过缓李某,女,34岁。1987年3月9日初诊。患者心悸半年余,近1个月来发作频繁,症状加重,发作时伴饥饿感,每遇发作时则急于进食,以图缓解,气短烦躁,自汗乏力。诊见患者形体胖,面色无华,舌质淡体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细迟,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1次/分钟),查血糖、尿糖均正常。证属心气虚衰、血运无力。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20g,桂枝9g,白芍12g,生姜3片,大枣5枚(劈),炒  相似文献   

18.
精神发育迟滞证与中医"五迟""五软""五硬""胎怯"及"痴呆"等范畴一致。通过整理归纳中医古籍描述"五迟五软"等病症段落,分别从病名、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等方向阐述中医古籍对精神发育迟滞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小儿发育迟缓的主要特点为动作、语言、毛发发育延迟,智能障碍,学习困难,祖国医学将此归于"五迟五软"的范畴,既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清代<张氏医通·婴儿门>指出诸迟之候"皆胎弱也".  相似文献   

20.
中医将喜、怒、思、忧、恐等五志分别归属于肝、心、脾、肺、肾等五脏 ,五脏又分别主筋、脉、肉、皮毛和骨等五体 ,五志与五体均为五脏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正常的五志对五脏功能无不良影响 ,但五志太过均可伤及五脏相关功能 ,使各脏的气血运行出现异常 ,进而影响五脏主五体功能 ,表现于五体之上则出现筋脉失养、面色无华、肌肉枯萎、齿摇发脱等虚损之象 ,影响人的容貌。因此 ,提出五志太过可内伤五脏 ,并外现于五体 ,为中医美容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