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蜡疗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洛索洛芬钠片,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麻黄附子细辛汤蜡疗,3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临床症状,血清RF、CRP、ESR及抗CCP抗体,以及DAS28评分、HAQ指数。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31/40)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0.0%(36/40)较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关节疼痛个数、关节肿胀个数、晨僵时间均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关节疼痛个数、关节肿胀个数、晨僵时间较少(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RF、CRP、ESR、抗CCP抗体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RF、CRP、ESR、抗CCP抗体水平较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DAS28评分、HAQ指数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DAS28评分、HAQ指数较低(P<0.05)。结论 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10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独活寄生汤。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27%、对照组84.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RF、CRP、ESR、DAS28、HAQ评分均降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均减少(P<0.05),且治疗组ES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秦理  杨孝兵  刘丽敏  龙小琴  邵丰 《新中医》2021,53(11):88-92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辅助艾拉莫德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数字奇偶法分为熏蒸组与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给予西药艾拉莫德治疗,熏蒸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辅助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熏蒸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常规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熏蒸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及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2组治疗后风湿实验室指标血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熏蒸组血清RF、CRP、ESR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熏蒸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采用中药熏蒸辅助艾拉莫德治疗,与单用艾拉莫德比较,有利于提升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改善实验室指标,减轻炎症反应,可作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有效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EORA)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活动期EO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予甲氨蝶呤片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依降钙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益肾蠲痹丸。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2组间总有效率,治疗4个月后ACR20、ACR50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2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ESR、CRP及RF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减少或降低(P0.05),且治疗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ESR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2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ESR、CRP及RF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或降低(P0.05),且治疗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RF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EORA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并且安全、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二乌红藤酒组方局部熏蒸对类风湿关节炎(RA)急性活动期患者关节功能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2月荆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RA急性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给予来氟米特片+甲氨蝶呤片口服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二乌红藤酒组方局部熏蒸治疗,连续治疗8周。对比2组治疗后关节症状(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及关节活动分级)、28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28)、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实验室检测指标[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改善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关节活动分级、DAS28评分、VAS评分及血CRP、RF、抗CCP抗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8/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31/41),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9,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相关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二乌红藤酒组方局部熏蒸能够更显著地改善RA急性活动期患者关节功能,缓解关节疼痛,减轻炎症反应,控制急性发作,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藤酒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藤酒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指标,同时实验室检测患者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临床测评DAS28、HAQ及中医症候积分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经过治疗干预12周后,两组临床症状指标,如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个数、关节压痛数、休息痛、双手握力均有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治疗后除晨僵时间外其他各临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ESR、CRP与RF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AS28、HAQ及中医症候积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黄藤酒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壮医药浴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用壮医药浴疗法治疗,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双释放肠溶胶囊、甲氨蝶呤片或来氟米特片。1周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医师及患者对疾病活动的整体VAS评分,ESR、CRP、RF的变化,ACR 20、ACR 50以及不良反应,对比两组疗效及患者耐受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71.67%。治疗后两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VAS评分、DAS 28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ESR、CRP不同程度下降,ACR 20、ACR 50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医药浴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将11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托珠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度、关节肿胀度评分、血沉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IL-1、IL-6、IL-8、TNF-α、Th1及Tre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度及关节肿胀度评分、CRP、RF、ESR、IL-1、IL-6、IL-8、TNF-α、Th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re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82%,观察组为25.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雷公藤多苷片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白三烯B4(LTB4)、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的影响,探讨艾灸对RA的骨保护机制。方法:将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连续治疗5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双侧肾俞、足三里及阿是穴艾灸治疗,每周3次,连续治疗5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晨僵评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28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生化法检测血清中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LTB4、IL-17、TNF-α、MMP-9的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VAS评分、晨僵评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DAS28评分和血清中RF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组CRP、ESR、LTB4、IL-17、TNF-α、MMP-9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晨僵评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DAS28评分和...  相似文献   

10.
马丽丽  周攀  陈宁  潘林锋 《新中医》2022,54(18):74-78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胶囊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 例RA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 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片、硫酸羟氯喹片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2 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比较2 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关节症状、健康评估问卷(HAQ) 评分、抗环瓜氨酸肽(CCP) 抗体阳性率、类风湿因子(RF) 阳性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76.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关节症状压痛指数、功能障碍指数、晨僵时间、肿胀指数、疼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HAQ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HAQ 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HAQ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抗CCP 抗体、RF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抗CCP 抗体、RF 阳性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抗CCP 抗体、RF 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芍总苷胶囊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RA 患者,可更好地改善其症状体征、缓解疼痛、提高有效率及生活质量,降低RF 阳性率及抗CCP 抗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联合硫酸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 sulfate,HCQ)治疗中医不同证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125例以MTX联合HCQ治疗RA患者12周的完整病史,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将其分成风湿痹阻证组、寒湿痹阻证组、湿热痹阻证组、肝肾亏虚证组、肾气虚寒证组,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患者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S28)。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周后5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VAS均减少,RF、ESR、CR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湿痹阻证组、寒湿痹阻证组、湿热痹阻证组、肝肾亏虚证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VAS、RF、ESR等观察指标的降低幅度均明显大于肾气虚寒证组(P0.05),5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X联合HCQ治疗中医RA风湿痹阻证组、寒湿痹阻证组、湿热痹阻证组、肝肾亏虚证组疗效优于肾气虚寒证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味四妙勇安汤联合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对患者病情活动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湿热痹阻型RA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艾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压痛关节数(TJC)、肿胀关节数(SJC)、晨僵时间、DAS28评分、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SJC和TJC数量、晨僵时间、DAS28评分、VAS评分、ESR、CRP、PLT、R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妙勇安汤联合艾灸治疗RA临床疗效较好,可缓解关节肿痛,缩短晨僵时间,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评价散痹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肾虚寒湿证的疗效及安全性。该试验将168例符合条件的受试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每组各56例。分别给予散痹汤加减,甲氨蝶呤,散痹汤加减+甲氨蝶呤,疗程均为16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健康状况(HAQ)、疾病活动指数(DAS28)、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医证候、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抗环瓜氨酸肽(CCP)和类风湿因子(RF)的变化。治疗后中西药组总有效率92.7%,优于中药组79.2%和西药组的82.4%(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散痹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肾虚寒湿证具有有效性;中西药组和中药组中医证候评分较西药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其他症状中西药组改善均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散痹汤加减可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肾虚寒湿证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中药组(3.8%,2/53)中西药组(16.4%,9/55)西药组(33.9%,18/53)(P0.05)。综合以上研究散痹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肾虚寒湿证的疗效与甲氨蝶呤无明显差异,具有有效性,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甲氨蝶呤低;散痹汤加减结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肾虚寒湿证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且可降低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化瘀通痹方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和观察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化瘀通痹方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48/52),对照组为76.92%(40/52),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症状、体征情况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关节压痛和关节肿胀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TNF-α、IL-1β、CRP、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类风湿因子(RF)、血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TL1A)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1β、CRP、GPI、RF、TL1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积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DAS28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通痹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TNF-α、IL-1β、CRP、GPI的表达水平,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关节镜手术配合内服中西药及康复训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致顽固性膝滑膜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常规标准系统治疗后漆关节滑膜炎仍不能控制者,施行关节镜手术前3d,手术后3月、6月的临床资料,对休息及活动时疼痛评分、主动及被动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积液)、Lysholm评分、HAQ评分、DAS28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CCP抗体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术前与术后,术后短期与长期的疗效。结果:患者手术前3d与术后3月比较,术后3月与术后6月的关节疼痛评分(休息及活动)明显减低(P〈0.01);关节活动度(主动,被动)明显增加(P〈0.01);关节肿胀程度明显减轻(P〈0.01);Lysholm评分(P〈0.01)、HAQ评分明显降低(P〈0.01),DAS28评分明显降低(P〈0.01);血清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浓度(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血清抗CCP抗体浓度均未见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手术配合内服中西药及康复训练能有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致顽固性膝滑膜炎,改善患者局部症状,增强关节功能,且术后中长期疗效稳固,但不能解除类风湿关节炎原发病因。  相似文献   

16.
王可博  郑秀华  黄培凤 《新中医》2020,52(2):125-129
目的:探究热补针法结合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37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A(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热补针法针刺治疗,观察组B(3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观察组C(3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热补针法针刺和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治疗时间3个月。通过测定比较4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水平,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7A(IL-17A)、IL-18和IL-27含量,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指数、休息痛和晨僵时间等体征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分析不同疗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C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休息痛评分和晨僵时间较治疗前降低(P<0.05),双手平均握力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C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休息痛评分和晨僵时间低于其他3组(P<0.05),双手平均握力高于其他3组(P<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休息痛评分和晨僵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晨僵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A(P<0.05)。治疗后,4组血清CRP、RF和ER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C血清CRP、RF和ERS水平低于其他3组(P<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血清RF和ER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血清ERS水平低于观察组A(P<0.05)。治疗后,4组关节液IL-17A、IL-18和IL-27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C关节液IL-17A、IL-18和IL-27含量低于其他3组(P<0.05);观察组A关节液IL-17A和IL-27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关节液IL-17A和IL-18含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P<0.05),IL-27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补针法联合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脾固肾针法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西药组,每组40例,西药组主要采用慢作用抗风湿药,针药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同时联合健脾固肾针法,针刺每星期治疗5次,以30d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关节肿痛指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及健康生活指数(HAQ),观察ESR、CRP、RF实验室指标。结果针药组患者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在关节压痛及双手平均握力方面较西药组明显改善(P〈0.05),西药组各症状指标较治疗前亦有显著改善(P〈0.01,P〈0.05)。在健康生活指数(HAQ)评分方面,针药组与西药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P〈O.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ESR、CRP均有明显下降(P〈0.01,P〈0.05),但针药组CRP下降较西药组明显(P〈0.05)。结论健脾固肾针法配合西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能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肾祛寒治尪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0例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9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补肾祛寒治尪汤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健康评估问卷(HAQ)、疾病活动指数(DAS28)评分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1%,对照组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晨僵时间缩短,双手握力增加,休息痛评分、HAQ各项评分及DAS28评分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及HAQ各项评分、DAS28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SR及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但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祛寒治尪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甲氨喋呤(MTX)联合蠲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K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RA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纽30例采用蠲痹胶囊治疗,综合组30例采用蠲痹胶囊联合MTX治疗,疗程均为6月。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及晨僵时间,并检查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随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晨僵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ESR、CRP、RF等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综合组为90%,对照组为6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10例,综合组1例。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疲劳、乏力、嗜睡、下肢轻度浮肿、转氨酶升高,未发现末梢神经病变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所有患者能耐受,经观察和对症处理后均能完成治疗。结论:蠲痹胶囊联合西药MTX治疗RA疗效、安全性较好,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从脾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从脾论治,加用健脾除湿汤。治疗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晨僵时间、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晨僵时间、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SR、CRP、RF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脾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提高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改善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