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在"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基础上,研究艾慈灸穴位贴敷对THA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通过随机对照的方式分为2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后第1~3天分别予一贴艾慈灸(强效型)贴敷神阀穴,记录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含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慈灸穴位贴敷能促进THA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钱细友  罗展  胡佳俊 《新中医》2016,48(5):90-92
目的:观察天灸散穴位贴敷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患者,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天灸散穴位贴敷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确诊为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及天灸散穴位贴敷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解痉止痛及护胃治疗,穴位贴敷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天灸散穴位贴敷。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后15 min、30 min、60 min由医生和患者自己对疼痛强度进行判断,观察疼痛积分情况,并观察记录2组的证候疗效。结果:在1 h的观察周期内,穴位贴敷组治疗有效率84.2%,对照组4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穴位贴敷组显效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组在缓解时间、VAS评分降低程度、情志评分改善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灸散穴位贴敷治疗急性胃肠炎收到良好疗效,起效迅速,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腕踝针联合穴位贴敷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混合痔术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疼痛干预,腕踝针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腕踝针法干预,穴位贴敷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干预,联合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腕踝针联合穴位贴敷干预。4组均治疗7天,比较各组术后第1、3、5、7天及首次排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比较各组术后第1、3、5、7天肛缘水肿评分;止痛药物使用情况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情况,并观察各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腕踝针治疗组及穴位贴敷治疗组术后第5、7天及首次大便时疼痛VAS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且联合治疗组术后第5、7天及首次大便时疼痛VAS均低于腕踝针治疗组及穴位贴敷治疗组同期(P<0.05),但腕踝针治疗组与穴位贴敷治疗组术后第5、7天及首次大便时疼痛VAS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腕踝针治疗组及穴位贴敷治疗组术后第5、7天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封包联合艾慈灸穴位贴敷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低体温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THA患者通过随机对照的方式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术后回到病房即予一贴艾慈灸(强效型)贴敷神阀穴4 h,并予中药封包外敷大椎穴,记录2组患者的基础体温及术后返回病房后恢复至基础体温的时间,2组患者术后寒战消退的时间及患者主观上寒冷感的消退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的体温恢复至基础体温的时间、术后寒战消退的时间、患者主观上寒冷感的消退时间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封包联合艾慈灸穴位贴敷能使患者的体温更快地恢复,降低寒战及术后低体温的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产后宫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产后宫缩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对照组50例予单纯中药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 d。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变化,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24、48及72 h 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24、48及72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2组治疗后疼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产后宫缩痛,能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无哺乳禁忌,产妇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6.
张徐萍  崔佰红  严云湘  周敏 《河北中医》2023,(12):2013-2016
目的 观察跨理论模型康复理念联合穴位贴敷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疼痛及股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将9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予常规骨科干预,治疗组49例予跨理论模型康复理念联合穴位贴敷干预。观察2组术前、干预6个月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评分变化;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第3、7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比较2组术前、术后第7天股静脉血流峰速、血流平均速度变化。结果 2组干预6个月后Harris评分均较本组术前升高(P<0.05),治疗组干预6个月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下床活动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第3、7天疼痛VAS均较本组术前降低(P<0.05),2组术后第7天疼痛VAS均较本组术后第3天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第3、7天疼痛VAS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术后第7天股静脉血流峰速、血流平均速度均较本组术前升高(P<0.05),治疗组术后第7天股静脉血流峰速、血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慈灸与穴位贴敷联合综合措施治疗COPD稳定期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日常管理,如家庭氧疗、支气管舒张剂、肺康复锻炼等。治疗组30例艾慈灸配合穴位贴敷:艾慈灸平喘止咳贴贴于双侧脾俞,1次/d,2h/次;基础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8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临床痊愈13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显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慈灸与穴位贴敷联合综合措施治疗COPD稳定期,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虚寒证老年腰痛患者在不同配方天灸散(传统天灸散和改良天灸散)及不同调敷方式(姜汁和蜂蜜)穴位贴敷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为虚寒证老年腰痛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将120例虚寒证老年腰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40例,A组采用改良天灸散配方药粉,药粉采用传统生姜汁调敷;B组采用改良天灸散配方药粉,药粉采用蜂蜜调敷;C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天灸散穴位贴敷,每日贴敷1次,每次2小时,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0天,采用虚寒证辨证因子等级评定量表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量化评估临床疗效,并观察三组患者皮肤损伤情况。结果:经治疗后,A组、B组虚寒证辨证因子等级评分、V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C组(P0.05),A组、B组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皮肤损伤率为B组A组C组,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天灸散穴位贴敷虚寒证老年腰痛病疗效确切,蜂蜜调敷相比姜汁调敷具有皮肤损伤率低的临床优势;改良天灸散蜂蜜调敷穴位贴敷能较好解决传统天灸散敷贴疗法对老年腰痛患者治疗时产生皮肤损伤的普遍性问题;改良天灸散穴位贴敷虚寒证老年腰痛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老年患者治疗产生皮肤损伤少等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艾慈灸穴位贴敷神阙穴在THA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通过随机对照的方式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术后回到病房即予一贴艾慈灸(强效型)贴敷神阀穴,记录2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尿潴留发生率及留置尿管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快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留置尿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慈灸穴位贴敷能促进THA患者小便功能的恢复,降低患者术后留置尿管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温和灸合三伏贴疗法和常规三伏贴疗法治疗肺虚邪滞型慢性单纯性鼻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加灸组(30例)和常规组(30例)。两组均以迎香(双)、大椎、风门(双)、肺俞(双)、脾俞(双)、足三里(双)为治疗穴位,加灸组先取清艾条温和灸,灸完一穴立即将药饼贴敷在穴位上,保留4~6 h后取下(儿童2~4 h),初伏、中伏、末伏当日各1次;常规组不予温和灸,直接进行贴敷治疗,两组均在当年三九初日进行疗效评价并体检,并于次年春分后第7日下午进行电话随访评价疗效。结果在治疗后三九初日加灸组鼻腔通气度评分(0.76±0.663)分、擤涕评分(0.72±0.614)分和鼻镜检查同常规组鼻腔通气度评分(1.16±0.558)分、擤涕评分(1.16±0.554)分和鼻镜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效率加灸组(93.33%)与常规组(7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年春分后第7日电话回访时加灸组鼻腔通气度评分(0.84±0.688)分、擤涕评分(0.88±0.726)分和常规组鼻腔通气度评分(1.28±0.542)分、擤涕评分(1.36±0.56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和灸合三伏贴疗法对肺虚邪滞型慢性单纯性鼻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贴敷治疗。  相似文献   

11.
杨雅红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876-1877
目的观察维生素K3穴位注射加贴敷艾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加贴敷艾慈灸之综合组、穴位注射组及常规组,分别予相应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穴位注射加贴敷艾慈灸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结论穴位注射加贴敷艾慈灸治疗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对胸部手术后创口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的患者共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PCA止痛;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从术后4 h起行针刺治疗,治疗时间点分别为术后4 h、8 h、24 h、48 h,针刺间隔期使用穴位贴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法(VAS)和简化的Mc Gill疼痛问卷(SF-MPQ)评估疼痛,并于治疗前后检查患者周围血中5-羟色胺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VAS、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不同时间VAS、SF-MPQ评分下降趋势不同(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5-羟色胺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外周血5-羟色胺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患者术后的创口疼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陕西中医》2017,(12):1780-1781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艾灸疗法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中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止痛如神汤治疗,治疗组予以穴位贴敷加穴位艾灸止痛治疗。结果:混合痔术后6~8h两组疼痛逐渐加剧,疼痛缓解程度无统计学差异。在术后8~12h间,疼痛逐渐缓解(P<0.05),治疗组对于疼痛的缓解明显具有优势。术后8h、12h的5-HT两组均升高(P<0.05),治疗组升高明显小于对照组,故治疗组对疼痛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贴敷加穴位艾灸对混合痔术后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相似文献   

14.
吴丹红  孙津津 《新中医》2016,48(9):108-109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常规药物治疗在难免流产患者人工流产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40例难免流产并人工流产术后肾虚血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术后的阴道流血时间和评分,腹痛时间以及术后2周身体不适症状评分、术后30 min、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术后残留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阴道流血和腹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阴道流血评分、术后2周身体不适症状评分、术后残留率,以及术后30 min、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配合常规药物治疗难免流产患者人工流产术后康复中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颈丛阻滞麻醉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穴位贴敷配合颈丛阻滞麻醉,B组采用单纯颈丛阻滞麻醉。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6、12、24、48 h记录静息及吞咽时VAS评分。当切口静息状态VSA评分3分时,给予镇痛药盐酸曲马多片进行辅助止痛,观察并记录术后48 h内盐酸曲马多片的使用总剂量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后6、12、24、48 h静息及吞咽时VSA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48 h内曲马多使用量为(110±55)mg,B组为(210±48)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颈丛阻滞麻醉能有效缓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48 h内镇痛药物使用量,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引起的肩肋部疼痛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在术后肩肋部疼痛的良性妇科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3分对照组术后平卧6小时后自由体位并鼓励下床活动;实验组平卧6小时后鼓励下床活动同时予以穴位贴敷。比较两组疼痛强度及持续时间。结果:实验组疼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累计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敷贴治疗可以明显减轻腹腔镜术后肩肋部疼痛的程度,缩短疼痛时间,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评价电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疗效,探寻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将90例行外剥内扎术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耳穴贴压组和电针联合耳穴贴压组(针耳联合组),每组30例。3组均在术前30min进行干预,电针组予下髎、长强穴电针治疗,每天1次;耳穴贴压组取穴双耳神门、皮质下、交感及肛门,予耳穴贴压,每天按压3~6次,每次按压3~5 min;针耳联合组为电针加耳穴贴压联合干预。3组均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6分时口服氨酚双氢可待因。比较3组患者术后第4、12、24、48、72小时各时间点肛门疼痛VAS和肢体活动评分情况;术后第1~3天24h内最大VAS评分(T24max VAS)和术后72h口服氨酚双氢可待因的剂量。结果:针耳联合组在术后各观察时间点的VAS评分、肢体活动评分、术后第1~3天T24max VAS和术后72h口服氨酚双氢可待因的剂量,均低于电针组及耳穴贴压组(均P0.05);在术后第4、12、24小时的VAS评分、肢体活动评分及术后第1天T24max VAS,电针组低于耳穴贴压组(均P0.05);在术后第48、72小时的VAS评分、肢体活动评分及术后第2、3天T24max VAS,耳穴贴压组低于电针组(均P0.05)。结论:电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优于单纯应用电针或耳穴贴压,电针镇痛起效快,耳穴贴压镇痛持续时间长,两者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隔物灸贴敷气海穴对无痛人流术后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110例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及益母草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隔物灸贴敷气海穴,2组均治疗6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术后疼痛程度,记录疼痛消失时间和子宫出血情况。结果:术后15 min,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min和术后45 min,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当天,2组子宫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观察组的子宫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和子宫出血停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痛人流术患者在口服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及益母草颗粒治疗治疗基础上,加用隔物灸敷贴气海穴能减轻疼痛,缩短疼痛消失时间和阴道流血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关节镜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关节镜手术术后患者60例,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于手术前一天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及心理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给予中药(白芥子、甘遂等)穴位贴敷(上肢取臂膈、手三里、曲池、尺泽、外关、合谷、阿是穴;下肢取髀关、风市、伏兔、足三里、悬钟、阿是穴),两组均于术后6 h、24 h和48 h判定疗效。结果:在各时段疼痛评分及镇痛满意度方面,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关节镜术后疼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指导下,观察不同时机穴位贴敷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心率变异度(HRV)的影响。方法:选取拟择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5例,随机分为术前贴敷组(35例,脱落3例)、术后贴敷组(35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5例,脱落2例)。对照组患者予健康宣教、补液、多模式镇痛等ERAS相关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贴敷组、术后贴敷组分别从术前3 d、术后6 h开始穴位贴敷干预,穴取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内关、下巨虚,每次6 h,每天1次,至术后首次出现排气或排便即停止干预。观察3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及进食时间;术后1~3 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前、术后1周胃肠道症状分级量表(GSRS)评分总分;术前,术后1、3d心率变异度相关指标[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变化,并记录3组患者干预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前贴敷组及术后贴敷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术前贴敷组及术后贴敷组术后1~3dVAS评分及术后1周GSRS评分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贴敷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1、3 d SDNN、LF/HF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贴敷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术后贴敷组(P0.05),术后1~3 d VAS评分均低于术后贴敷组(P0.05),术后1、3 d SDNN及术后1 d LF/HF均高于术后贴敷组(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术前穴位贴敷能有效促进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提高心率变异度及自主神经功能,疗效优于术后穴位贴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