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肾小球肾炎归属于祖国医学溺血范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与小肠泌别清浊功能紧密相关。治疗溺血不仅要补虚祛邪,而且应重视恢复小肠泌别清浊功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用《内经》相关理论对《伤寒杂病论》中半夏泻心汤、五苓散调节人体水谷代谢之机理进行探讨,认为半夏泻心汤旨在通过恢复脾胃气机之升降来完成水谷代谢之升清降浊过程,五苓散则具有恢复小肠泌别清浊之功效,两方合用对于治疗脾胃虚弱之泄泻,往往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3.
五脏之中,《内经》对心、肝、肺、肾四脏位置形态均有较为详尽清晰的论述,但是对脾的叙述较为简略,仅仅在《素问·太阴阳明论》中提及"脾与胃,以膜相连耳",以及在《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故引起后世医家不少争议。查阅古籍,从古述脾的解剖位置、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及脾病多以小肠论治试阐释小肠属脾。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医"心合小肠"理论,通过对小肠生理病理的分析,结合现代医学肠道微环境研究进展,总结动脉粥样硬化和小肠功能、肠道微环境之间的病理生理关系。认为肠道微环境的稳态是小肠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小肠"泌别清浊""受盛化物"功能异常和肠道微环境稳态失调密切相关。运用"心合小肠"理论从肠道微环境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脏与腑有着不同的阴阳属性,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可以行气于腑,协助腑的功能,而腑亦能蓄精于脏,使脏之精气得藏。《内经》认为,“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说明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表里联系,这种密切联系指导着人们对脏腑的研究以及对治法、方药的合理运用,如脏病可从腑治,腑病可从脏治等。1 心合小肠在生理状态下,心火能敷布于小肠,小肠能受盛化物,泌别清浊,使水和精微得以吸收并转化成为气血而输布全身,令心主血脉的功能得到维持。《医经精义便谈·上卷》指出,“小肠中所盛者,只是食物,乃阳质也,饮主化气,食主化…  相似文献   

6.
李朝喧 《中医研究》2007,20(11):18-20
对《伤寒论》中有关"脾约证"条文进行分析,结合历代医家所述,探讨了"脾约证"的病因病机和证候等,认为脾约证的病机是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常,以致水液偏渗于膀胱,肠道失于濡润而成。其病证表现以阳明胃之实热为主,兼有太阴脾之营阴不足。  相似文献   

7.
小肠作为六腑之一,具有受盛、化物、泌别清浊等功能。小肠与心、脾、胃、肺、肝、肾和膀胱以及大肠等脏腑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其病变亦相互转化。从小肠与心、小肠与脾胃,小肠与肺,小肠与肝,小肠与肾及膀胱,小肠与大肠等方面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转变来探讨小肠与其他脏腑之间病证的传变规律,以期进一步完善小肠病机理论。  相似文献   

8.
大肠居于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紧接小肠,其下端紧接肛门.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即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大肠的功能失调表现为排便的异常.  相似文献   

9.
脾主运化,包涵小肠泌别清浊及大肠传导功能,维持肠道微生物稳态;脾为精微运化之枢纽,血脂亦由脾运化水谷而生成,并依赖脾的转输功能布散周身。因此,在"脾主运化"理论的指导下,探讨肠道微生物稳态与膏脂转输的关系,将有助于从肠道微生态角度为中医学"从脾论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丰富"脾主运化"理论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属于中医学"心悸"范畴。中医理论认为,房颤的发生与感受环境影响之外因及饮食、情志、药物等内伤有关,有气血阴阳之虚和风火痰毒之实的病机特点,并与心神相关,其发作可用风象概括。我们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的生理关系体现在食物代谢与水液代谢方面,心之主宰影响小肠功能,而小肠可泌别清浊以保持心的清灵,若小肠泌别清浊失司,则清气在下所致之虚与浊气在上所致之实浊蒙心神,发为房颤。据此辨治房颤,伴见便秘、心烦、大便黏滞不爽、易受惊吓者,分别加用调肠畅心、给邪出路、安神定魄之品,如槟榔、火麻仁、琥珀之类,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11.
根据历代医学著述,结合现代医学认识,对七冲门之一"阑门"的解剖特点、生理意义及病理改变进行归纳分析,认为阑门属于小肠,为胃之五窍之一,与脾胃关系密切,具有适时开阖、助小肠泌别清浊等功能,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糟粕的排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出现腑失通利、热壅肠道、清浊不分等病理改变,对其病理改变的治疗以恢复阑门清利之职为目标。  相似文献   

12.
邱健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35年,临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有独到的见解,认为IBS-D的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和(或)后天失养、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感受外邪等,其发病关键在于心小肠藏象系统功能紊乱,心阳不足,不能温煦小肠,小肠泌别清浊失司而发为泄泻,以“桂枝荔芝汤”为基础方论治此病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正> 膀胱、大肠均为六腑之一,传化物而不藏.小肠泌别清浊后,水液走膀胱,残滓归大肠,一源而二岐.膀胱在前,职司潴尿排尿;大肠在后,功专传导泄便.尿、便为糟粕,排泄有常数,应排不排,非特本脏出现窘迫胀满……,且浊气上攻肆逆,变态立见,故《内经》曰:"小、大不利治其标".外泄太过,则津液劫夺,气血亦为之耗损.肺、脾、肾三脏脏气的盈亏直接关系膀胱与大肠功能.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肃降则水道通调而下输膀胱;肺合大肠、大肠的蠕动、肠液的吸泌均与肺气的敷布与推动相  相似文献   

14.
脏病治腑 ,是指五脏中某一脏发生病变而治其相表里之腑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它是根据中医藏象学说理论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经历代医家总结和发展起来 ,并成为中医临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多年 ,对此偶有拾遗 ,今介绍于此 ,希望同道予指正。1 心火清利小肠心主血脉 ,心血能滋养小肠 ;小肠吸收水谷精微可化生心血。小肠的功能是依赖心阳以健运和泌别清浊的。临床上如果出现心之阴阳失衡 ,如心火上炎而致心烦、口舌生疮 ,且循经下移小肠可见尿赤、尿痛等症。临床治以清心利小便 ,导下移于小肠之火从小便出 ,如导赤散加味等。2…  相似文献   

15.
既往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取穴多为脾胃经、任脉及腹部的穴位。但发现有学者治疗肥胖选取小肠经腕骨穴为主穴,故通过临床应用腕骨穴后,发现治疗效果明显。现从腕骨穴为小肠经原穴、为祛湿通便要穴、可调节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小肠主液"和"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入手,通过探讨腕骨穴调节小肠、脾、胃的相关理论,腕骨穴与膀胱经和脂代谢的联系,以及腕骨穴间接调节督脉、振奋阳气、提高基础代谢、控制摄食这些方面来探析腕骨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的原理。  相似文献   

16.
已有学者提出膏浊在肥胖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厘清膏浊形成机理以及小肠在其中充当的重要角色作用,现从小肠的泻而不藏、受盛化物、泌别清浊3个方面探讨小肠的生理功能。小肠是肥胖发生的源头场所,过食肥甘厚味使小肠化生较多脂膏精微,是形成膏浊的重要环节,并提出通腑降浊消脂的治疗方法,为防治肥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介绍张天文教授治疗泄泻的临床经验,张教授根据《皇帝内经》有关泄泻的理论,将泄泻病因主要分为外感与内伤,外感泄泻当以湿邪最为重要,而湿邪又有寒湿与湿热之分,脾恶湿,外来湿邪,最易困阻脾土,导致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泄泻;内伤泄泻以脾虚最为关键,泄泻的病位在脾胃,大、小肠,大肠和小肠皆属于胃,大肠和小肠的分清别浊与传导变化功能,可以用脾胃的运化受纳和升清降浊功能来概括,脾主运化水湿,脾为泄泻之本,脾病脾虚,健运失职,清气不升,清浊不分,可致泄泻,其他寒、热、湿、食等内外之邪,以及肝郁、肾虚等脏腑失调所致泄泻,都是在伤脾的基础上导致脾失健运而致泄泻。张天文教授根据泄泻的不同病因并参考《医宗必读》的“治泄九法”,加上平肝法,总结为治泄十法,并将泄泻分为九种证型,以此指导临床,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18.
许向前  党中勤 《河南中医》2009,29(2):128-128
慢性泄泻的病因不外脾失健运,肝失疏泄,小肠泌别清浊、大肠运化失司和肾阳不足;治疗上以燥湿健脾,理气调中为主,佐以疏肝解郁,温补脾肾,涩肠止泻,以藿香正气散为基本方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19.
杨茯苓  周莹 《陕西中医》2005,26(9):956-957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方法:以推拿为主。采用推、按、运等手法。选穴脾土、板门、八卦等。结果:58例总有效率为100%。提示:推拿脾经穴位,可使运化和升清降浊功能增强。使小肠得以泌别清浊大肠传导速度减慢,协调各器管之间的互动关系而产生疗效。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中反复使用"小便不利""小便难"描述小便异常的现象,笔者认为二者意义不同。"小便不利"是由于水湿阻滞三焦、湿热互结、风湿相搏、小肠泌别清浊受阻等导致机体气机不利;"小便难"则是因大热、误治导致汗出过多,或脾胃衰败不能化生津液,而致阴津缺乏。故试对相关的31个条文进行病因病机分析归纳,并结合《金匮要略》相关论述探讨两者病机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