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健脾补肾法治疗慢性再障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脾补肾法治疗慢性再障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北京中医医院(100010)柯微君等调理阴阳,健脾补肾,是我院宗维新老中医治疗现障的突出学术观点,在国内独具特色。经统计多年来中医治疗再障的证型,其中属于脾肾两虚证者占76%。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医治疗脾肾两虚证再障...  相似文献   

2.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治疗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小明  梁静 《陕西中医》1999,20(3):141-142
<正>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血液病,属祖国医学“虚劳”、“血证”、“温病”等范畴。中医治疗再障始于50年代,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治疗方法层出不穷。现就近年来较有特色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1 健脾补肾活血法 该法治疗再障,是在单纯补脾肾的基础上,又一新的发展。临床应用较多,适用于慢性再障或急性再障的慢性期。其根据脾肾亏虚是导致气血不足,生血障碍的根本原因;瘀血内停是脾肾亏虚的病理  相似文献   

3.
王运律教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疑难血液病,认为慢性再障治疗宜调补气血,本从脾肾;权变虚瘀,养血活血;随症加减,固本治标,临床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名老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荟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系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是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临床分急、慢性2型,以进行性贫血及出血,甚或反复感染为其临床特点,归属于中医学"虚劳"、"血证"等范畴.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开始开展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的研究工作,最初多以气血辨证分型,分为气虚、血虚、气血亏虚、气虚血瘀诸型,但疗效欠佳.到60年代按脏腑辨证,分为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心肝阴虚、脾肾亏虚、肾虚血瘀、心肾阴虚等型.20世纪70年代及80年代血液病座谈会上将再障分为4型:急痨髓枯型、阴虚型、阳虚型、阴阳两虚型.1989年在大连召开中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座谈会,又将再障的分型与肾联系起来,提出再障分型以肾为主的原则,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3型.此后的医家治疗再障基本上都是在"肾虚"的基础上进行变通.现将各老中医治疗再障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内外合治慢性再障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生障碍性贫血 (简称再障 ) ,是多种病因引起造血组织显著减少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以全血细胞减少、进行性贫血、出血及反复感染为主要表现的贫血性疾病。依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和发病缓急将再障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现代医学治疗再障以雄激素 (Adr)为主要药物 ,辅以免疫抑制剂、神经兴奋药、脾切除、骨髓移植、脐血输注等治疗方法。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再障属“虚劳”、“虚损”、“血枯”、“血证”的范畴。 6 0年代以前对再障的认识多从气血亏虚而论 ,以补益心脾为主要治法。 70年代重点从肾论治 ,兼顾脾肾。 80年代中期从毒入骨髓…  相似文献   

6.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机能发生障碍的一组综合病症,中医属“虚劳”,“血症”范围,主要与脾肾关系密切。慢性再障脾肾本虚、治疗以补为本,尤以温补肾阳为本,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关键是调补脾肾,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使病情保持稳定。1 精神护理,树立信心 慢性再障病人一般病程较长,病势缠绵,病人容易产生悲观情绪,对治疗失去信心,有些病人由于经济状况不好而忧虑。中医认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这两种情绪可导致病情加重,特别是正在出血的病人,由于紧张会加重出血,所以,要保持一个安静、舒适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外诊治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有较大的进展。根据笔者临床经验和认识,对该病的治疗问题谈谈体会。一、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首先需分清再障属急性或慢性,再结合中医特点进行辨证治疗。中医认为本病的机理属脾肾两亏,主要在肾,其次在脾。目前临床分型为肾阴虚。肾阳  相似文献   

8.
健脾补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脾补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北京中医医院(100010)白焰,柯微君关键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肾阳虚,生血糖浆我们在继承宗维新老中医治疗再障的学术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发现慢性再障病人临床辨证分型主要有肾阴虚、脾肾阳虚和阴阳两虚...  相似文献   

9.
浅谈从脾肾论治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花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1):642-642
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称"再障")作为一种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的低增生性贫血,其中医辨证属血证、虚痨,治疗应以脾肾为本.  相似文献   

10.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指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或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骨髓无异常细胞浸润和网状纤维增多,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依据其发病急缓、病情轻重及骨髓受损程度等情况,临床分为急性再障、慢性再障,依其发病分为先天性再障、后天获得性再障,其中获得性再障依其有无病因而分为原发性再障和继发性再障.国内的再障发病率7.4/106,急性再障为1.4/106,慢性再障为6.0/106.慢性再障归属于中医学“虚劳”、“血虚”、“髓劳”等范畴.其病机多为在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药物毒邪等因素的作用下,伤及脏腑阴阳,尤其是肝脾肾及骨髓,因肝主藏血、脾乃后天气血生化之源及主统血、肾主藏精生髓,血之化生、运输储藏均有赖于肝脾肾与骨髓的正常运行,若其失调,则导致临床“虚劳血虚”之象.正如《内经》所云“精气内夺则积虚成损,积损成劳”.  相似文献   

11.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在祖国医学属“内伤血虚”或“虚劳亡血”的范畴,治疗上难度较大。近年来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有了很大进展,提高了治愈缓解率,现综述如下: 一、再障治疗立法的进展六十年代以前,对再障的治疗注重于“脾”,主要根据中医的“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血者,水谷之精也”,“中焦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很注意使用补脾益气养血和补益气血等方法治疗。自七十年代以后,不少报道认为补脾治疗再障的疗效并不满意,逐渐认识到“肾”在治疗再障中有重要作用。根据“肾主骨生髓,主藏精”,“血为精  相似文献   

12.
总结王文凤主任医师辨治慢性肾脏病的经验。王文凤主任医师认为慢性肾脏病的病性为本虚标实,病位在脾肾,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以脾肾亏虚为其本,湿浊毒瘀内阻为其标,“气虚血瘀”贯穿慢性肾脏病始终;提出“攻补兼施,分期辨治,内外同治”的辨治思路。发病初期脾肾气虚为甚,治疗应以扶正为主,辅以祛邪,可选肾康宁I方加减治疗。病变中期正气亏损渐甚,邪浊内壅渐重,治疗应以扶正祛邪兼施为治疗原则,采用肾衰降浊方加减治疗。发病末期脾肾愈亏,而湿浊、毒邪、瘀血阻塞更为突出,治疗应以祛湿降浊、活血化瘀排毒为主,可选用肾衰降浊方加减治疗。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病过程中,需注重固护脾肾,脾肾同治,重视“活血泻浊”。  相似文献   

13.
傅晓骏认为,慢性肾衰竭多是积病日久,脾累及肾,脾肾两虚,由虚致损,气阳虚衰则气化运行均失衡,形成脾肾正虚为本、湿瘀内阻为标的本虚标实的病机,因此对于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傅晓骏依据"中央健,四旁如"的治疗原则,主张从脾胃着手,治疗上以益气温阳为主,活血化瘀为辅,并附一例典型病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4.
慢性支气管炎为本虚标实的疾病。本虚为肺脾肾不足。治疗两则:喘证(痰热犯肺型),治宜清热化痰平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脾肾虚寒型),治宜温补脾肾,纳气平喘。指出:适当结合温补脾肾之法,才能恢复脏腑的阳气,各脏腑温煦、推动、气化、固摄作用才能发挥,主气司呼吸的功能才能正常。  相似文献   

15.
介绍沈其霖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经验。沈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以肺气虚为主,渐及脾肾,后期肺、脾、肾三脏俱虚,痰浊、血瘀、水饮互结,本虚标实为其主要病机特点。COPD稳定期以本虚为主,即肺、脾、肾三脏亏虚,治疗宜以补肺健脾温肾为法,兼活血化瘀。自拟冬令咳喘膏方应用于临床,收效较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培土固本方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例脾肾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培土固本法进行治疗,并对典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18例患者中6例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3例未缓解。结论:培土固本方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再生复血汤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0例脾肾两虚型慢性再障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A组)对照组(B组),分别予再生复血汤、安雄+左旋咪唑治疗6个月,对血象、骨髓象、中医征候疗效、有效率、T细胞亚群变化等进行比较。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0.0%,B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改善率A组为90.0%,B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与B组治疗后Hb、WBC、RBC、GR、Plt、Ret均有明显上升,LYM明显下降,两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象变化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增生程度均有增高,A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亚群治疗前CD4+降低,CD8+升高,CD4+/CD8+下降,治疗后CD4+升高,CD8+降低,CD4+/CD8+比值增大。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未发现明显毒副不良反应。结论:再生复血汤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再障有确切疗效,疗效与安雄+左旋咪唑相当,安全性好。对再障患者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和刺激骨髓增生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医从肾论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慢性再障(CAA),是血液系统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类疾病,中医认为其发病与人体多个脏器有关,尤与肾的关系更为密切.1989年大连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会议将慢性再障分为肾阳虚型、肾阴虚型和肾阴阳俱虚型等3型以来,即确立了慢性再障从肾论治的治疗方向[1].笔者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文献的回顾分析,发现中医通过以补肾为主,结合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CAA有较好的疗效,现将近年来中医以补肾为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CAA的治疗进展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 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简称“再障”),属中医“血证”、“虚劳”范畸。笔者认为:本病的形成与心、肝、脾、肾有密切关系,而其关键尤在脾肾两脏。故治疗当以健脾补气、益肾填精为主。多年来我辨证分型洽疗再障,使不少患者获得长期缓解以至治愈的效果。现介绍如下。辨证分型及治疗一、脾肾俱虚型:证见面色萎黄,畏寒肢冷,腰酸腿软,神疲懒言,食少便溏,心悸气短,舌淡红  相似文献   

20.
吕同杰主任医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辨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遣方用药颇具独到之处,并以调补脾肾为治疗本病的重要原则。急性再障急性再障病人多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常表现为本虚标实征象,如可见高热不退、衄血(鼻腔、牙龈、皮下出血),甚则吐血、便血、贫血,伴头晕、乏力、口干咽燥、小便黄、大便干,舌质淡或红绛,苔黄,脉弦数或虚大无力等本虚标实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