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类缺血再灌注对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损伤的影响及神经节苷脂(GM1)对受损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备培养原代神经元类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 GM1分别于再灌注后不同时间进行MTT,凋亡流式细胞检测等.结果 进行类缺血再灌注后,任一时间点的缺血组、实验组的细胞活性均低于正常组,凋亡率高于正常组.1 h时缺血组与实验组的细胞活性和凋亡细胞染色无明显差别,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显示实验组低于缺血组;在随后的不同时间点实验组的细胞活性显著高于缺血组,凋亡率显著低于缺血组.结论 GM1可保护类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皮质神经元的损伤,作用从再灌后1 h即可出现,6 h~24 h时这种作用逐渐加强;GM1可减轻类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凋亡,增加神经元的存活率,从而对损伤神经元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预缺血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致凋亡作用和再灌注早期不同阶段中性粒细胞浸润与凋亡的关系及预缺血对凋亡的影响 ,制备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实验分为四组 :缺血 1h再灌注组、缺血 2h再灌注组 ,缺血 3h再灌注组及预缺血组 ,观察分析心功能、梗死面积、中性粒细胞计数、心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凋亡指数等指标。结果发现 ,缺血再灌注明显引起心脏功能损伤、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心肌细胞凋亡 ,且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加重 ,预缺血明显减轻其损伤并抑制凋亡。心肌细胞凋亡与中性粒细胞浸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果提示 ,预缺血可通过减轻凋亡对心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中性粒细胞(PMN)的聚集及川芎嗪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家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PMN的浸润、脂质过氧化物(LPO)、肝细胞形态学变化及川芎嗪的防护效应.结果随着肝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肝组织中PMN浸润程度逐渐加重,肝细胞形态学异常变化越发显著,川芎嗪可明显减轻上述的异常变化.结论中性粒细胞聚集、粘附、活化是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原因,川芎嗪通过抑制PMN聚集、粘附、活化而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对持续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杂种犬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持续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硝酸甘油组和硝酸甘油+持续缺血组。以活结结扎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造成持续阻断冠状动脉血流和再灌注。以原位末端标记法标记凋亡细胞。结果 持续缺血组和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细胞凋亡程度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硝酸甘油组和硝酸甘油+持续缺血组分别与持续缺血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心肌细胞凋亡程度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持续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心肌细胞凋亡,硝酸甘油预处理能明显减轻心肌细胞凋亡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以及红花注射液的干预及机制。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1、3、5h组和红花干预1、3、5h组。复制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电镜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观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组肺组织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组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和Bcl-2、Bax蛋白及mRN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红花干预组肺组织凋亡指数、Bax蛋白及Bax mRNA低于缺血再灌注组,而Bcl-2蛋白、Bcl-2mRNA以及Bcl-2与Bax的比值较缺血再灌注组上调(P<0.01或P<0.05)。电镜观察发现,缺血再灌注组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红花干预组损伤明显减轻。肺组织凋亡指数与Bax蛋白、Bax mRNA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0.926,0.913;均P<0.01),与Bcl-2/Bax蛋白、Bcl-2/Bax mRNA的比值呈负相关(r分别=-0.367,-0.375;均P<0.01)。结论肺组织细胞凋亡参与了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红花注射液可能通过下调Bax基因的表达,提高Bcl-2/Bax的比值抑制肺组织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缺血再灌注对在体兔窦房结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探讨缺血再灌注对在体兔窦房结细胞凋亡的影响。取家兔 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 ,缺血 10 ,30 ,6 0 ,12 0min组及缺血 10 ,30 ,6 0 ,12 0min再灌注 4h组 ,每组 10只。通过结扎及放松右冠状动脉起始部制作窦房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当达各预定时间点后 ,迅速切取窦房结组织固定 ,用TUNEL法检测窦房结细胞凋亡。结果 :①对照组、缺血10 ,30min组均未观察到明显的窦房结细胞凋亡现象。②缺血 6 0 ,12 0min组及缺血再灌注 4组中共有 6 8.3% (41/6 0 )的兔子窦房结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凋亡现象 ,表明该部分兔子的窦房结动脉起源于右冠状动脉。③缺血 6 0 ,12 0min两组窦房结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8.6 %与 16 .1% ,而缺血 10 ,30 ,6 0 ,12 0min再灌注 4h 4组中窦房结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2 3.5 %、34.5 %、4 4 .7%与 31.2 %。结论 :缺血再灌注可诱导在体兔窦房结细胞凋亡 ,且随缺血时间延长 ,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 ;再灌注组细胞凋亡率较相同时间缺血组明显增加 ,表明缺血再灌注损伤介导了窦房结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向再灌注后神经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及米帕明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内栓线阻断法(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方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神经细胞(nNOS、iNOS)的阳性表达的细胞数目。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2h后缺血侧神经细胞nNOS、iNOS表达升高,并出现神经细胞凋亡,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神经细胞iNOS的表达明显增强,凋亡神经细胞数逐渐增多,至24h达高峰,但神经细胞nNOS的表达并未见明显增强。米帕明保护组神经细胞nNOS、iNOS的表达和凋亡神经细胞数明显低于缺血再灌组(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侧神经细胞nNOS的表达增强,iNOS的表达显著升高,使NO的形成增加,这可能是介导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米帕明具有下调神经细胞nNOS、iNOS的表达,减少NO的生成、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大鼠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促血小板生成素对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初步阐述其作用机制。方法Sprague—Dawlev大鼠48只,分为缺血对照组、缺血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组和假手术组。开胸结扎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前降支45min后恢复再灌注,观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情况;术后14d检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测量心肌梗死面积:术后3d每组各取4只大鼠行凋亡细胞检测。结果缺血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组大鼠冉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肌酸激酶和心肌型肌酸激酶活性和心肌梗死面积也较缺血对照组减小.血流动力学情况则有明显的改善,且凋亡细胞数量也显著的减少。结论促血小板生成素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抗氧化剂抑制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心肌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抗氧化剂对缺血后再灌注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利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通过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标记法(TUNEL)检测有或无药物保护时心肌细胞的凋亡程度。结果与非缺血心肌比较,缺血再灌注的心肌组织出现显著的凋亡细胞,而经抗氧化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预处理的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凋亡细胞数较未处理组显著减少。结论NAC可有效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检测肝缺血再灌注前后肝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探讨临床手术中肝缺血再灌注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预防或减轻临床肝脏手术中造成的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细胞凋亡测定法(TUNEL 法)测定肝缺血再灌注前后肝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肝门阻断前与肝门开放时和关腹前肝细胞的凋亡指数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门阻断前肝细胞的凋亡指数高于肝门开放时和关腹前肝细胞的凋亡指数(P<0.01);肝门开放时肝细胞的凋亡指数高于关腹前肝细胞的凋亡指数(P<0.01).结论 研究表明肝脏手术中,在肝细胞短时间(15 min左右)缺血后的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凋亡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呈负相关,它并不是术后早期肝细胞损伤的一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一定时间的心肌缺血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而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对心肌细胞凋亡影响尚未阐明.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以TUNEL分析和超微病理学检测各组心肌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TUNEL检测发现再灌注各组缺血区心肌均出现阳性反应的心肌细胞,透射电镜发现了具有凋亡形态学特征的心肌细胞.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加(P<0.05),而单纯缺血无上述发现.结论 再灌注直接导致了缺血后的心肌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再灌注导致的迟发性心肌细胞死亡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小肠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小肠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肠系膜动脉缺血预处理的方法,观察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缺血预处理能明显减轻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表现为乳酸脱氢酶及组织蛋白酶D漏出减少,心肌水肿程度减轻,丙二醛生成减少(P均<0.01)。结论:小肠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表明器官间存有交叉预处理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尼可地尔后处理2、5和10 mg/kg剂量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30 min、再灌注120 min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后处理组在缺血后再灌注前实施5次10 s再灌注-10 s再阻断循环.尼可地尔后处理组在缺血后再灌注前分别给予三个剂量10 min.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和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率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尼可地尔后处理能使肌酸激酶、丙二醛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高,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 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结论 尼可地尔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减轻氧自由基损伤,稳定细胞膜,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微量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 (I/ R)模型 ,分别以缺血前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 (NE- P) ,缺血预处理 (IP) ;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换酶介导的生物素平移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TUNEL )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及心肌梗死范围。结果  I/ R组细胞凋亡率 (43.33%± 4.92 % )较高 ,NE- P组及 IP组虽然也有一定的心肌细胞凋亡率 :2 5.2 4 %± 1 .56% ,2 4 .44%± 2 .96% ,但较 I/ R组明显降低 (P<0 .0 0 1 )。 IP组及 NE- P组心肌梗死范围较 I/ R组明显减少 ,IP组及 NE- P组两项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发心肌细胞凋亡 ,NE- P能明显减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率 ,能明显减少心肌梗死范围 ,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NE- P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其能明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缺血后处理对再灌注大鼠胃黏膜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再灌注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方法制备胃缺血后处理模型;实验分为5组(n=6):假手术组(S)、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预处理组(IPC)、缺血后处理组(I-post)、缺血后处理+缺血预处理组(I-post+IPC)。记录各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并检测胃黏膜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胃黏膜细胞的凋亡。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和黏膜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胃黏膜MDA含量屁著增加,SOD活性明屁降低;在IPC组、I-post组和I-post+IPC组,胃黏膜损伤指数与细胞凋亡率较I—R组显著降低,胃黏膜MDA含量也显著降低,而SOD活性明显升高;I-post+IPC组对再灌注的胃黏膜损伤无叠加保护作用,分别与IPC组和I-post组相比,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后处理可显著减轻胃黏膜再灌注损伤,其效应与缺血预处理相似,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生成减少,抑制胃黏膜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使冉灌注的胃黏膜细胞凋亡减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硝酸甘油对心肌细胞凋亡和Fas基因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对持续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细胞凋亡和 Fas基因蛋白及 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白鼠随机分为 5组 ,以活结结扎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 ,分别造成阻断冠脉血流和再灌注。以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标记凋亡细胞 ;以 S- P免疫组化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分别检测 Fas基因蛋白与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凋亡细胞原位标记与半定量分析表明 :硝酸甘油处理组与持续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心肌细胞凋亡程度明显降低 ,Fas基因蛋白及 m RNA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硝酸甘油预处理能能明显减轻心肌细胞凋亡程度 ;其机制可能与下调 Fas基因蛋白及 m 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与Fas及Fas蛋白配体(Fas Ligand,FasL)基因表达的变化及与心肌组织损伤的关系。方法:以穿线结扎或松扎左冠状动脉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64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假手术24h)、缺血再灌注I组(缺血30min、再灌注24h)、缺血再灌注Ⅱ组(缺备30min、再灌注72h)及缺血再灌注Ⅲ组(缺血3h、再灌注24h)。以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S-P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Fas与FasL蛋白水平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Fas基因mRNA的表达改变,并分析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蛋白阳性染色指数与炎性细胞FasL蛋白阳性染色指数均增加,且均随缺血或再灌注时间延长而进一步增高; Fas基因的mRNA表达也上调,但以再灌注24h时达高峰;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呈大小不一的灶性坏死,坏死周围有爆炸性一细胞浸润。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Fas基因的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及炎性细胞的FasL蛋白表达量均增加,心肌细胞凋亡与Fas/FasL系统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8.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急性心肌梗死后溶栓疗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肌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不仅是细胞内能量代谢的重要调控因子,而且能通过抗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抑制凋亡、调节自噬、抗炎、参与缺血预处理或缺血后处理等心肌保护效应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AMPK对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FADD表达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模型组(n=16).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检测Bcl-2、Bax、FADD蛋白.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凋亡神经细胞计数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再灌注后24 h表达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Bcl-2、Bax、FADD蛋白表达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强.缺血再灌注6 h后Bcl-2蛋白表达达高峰;缺血再灌注24 h后Bax蛋白表达达高峰;缺血再灌注72 h后FADD蛋白表达达高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cl-2、Bax 、FADD表达在脑缺血半暗带区,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强,与细胞凋亡表达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米诺环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 p-JNK,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米诺环素对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参照Zea 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72只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组(IR组) 和MC干预组.每组大鼠再随机分成4 组:分别在再灌注后6 h、12 h、24 h、48 h处死.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p-JNK、Bcl-2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 ①HE染色发现米诺环素干预组在再灌注各个时间点的梗死灶与缺血组比较均减小,呈点状分布并且神经元损伤也明显减轻.②缺血再灌注时缺血侧皮层可见p-JNK阳性表达,于缺血再灌注后6 h开始出现并随着时间的延长p-JNK表达逐渐升高,持续增高至再灌注48 h (P<0.01);MC干预组的p-JNK阳性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明显减(P<0.01).③与假手术组比较Bcl-2表达在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升高,并随再灌注时间不同,其阳性表达率亦不同,于缺血1 h再灌注12 h时阳性表达达高峰(P<0.01),随灌注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减少;MC干预组Bcl-2阳性表达在各时间点明显增加(P<0.01).结论 p-JNK和Bcl-2参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缺血性细胞损伤(包括细胞凋亡)的发生;米诺环素可能通过抑制p-JNK,上调Bcl-2的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