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脉冲场消融(pulsed field ablation,PFA)作为一种非热消融技术,是治疗房颤的新型消融方式.这种能量形式采用一系列持续数微秒的高振幅电脉冲,当强脉冲电场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就会发生不可逆电穿孔,从而导致细胞稳态遭到破坏甚至死亡.由于脉冲电场具有独特的非热性和组织特异性,因此与射频和冷冻消融相比,PFA的应用范围更广、安全性更高,且发挥作用更快.本文主要介绍了PFA的原理和特性,阐明了PFA用于房颤治疗的组织特异性和应用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导管消融是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有效手段,肺静脉隔离是基石。目前用于进行肺静脉隔离的经典消融技术,如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脉冲电场消融(简称脉冲消融)是一种新兴的消融能量源,它具有组织特异性,应用心肌组织特异性的能量输出被证实有较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被认为是未来房颤消融的潜在替代方案。文章概述了脉冲消融治疗房颤的原理、有效性和安全性、面临的挑战,进一步讨论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正>(续前)7射频治疗心房颤动随着导管射频消融技术的不断成熟及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可进一步拓宽适应证。第一,年龄已不是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障碍,多项研究已经证实,高龄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其他年龄段相似。第二,合并器质性心脏疾病  相似文献   

4.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穿透力强,可对组织直接加热,组织的热效应均匀,可避免在探头与组织接触之间形成坏死组织凝块。近几年使用微波消融治疗心律失常方面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消融是一种治疗房颤较好的非手术方法,具有时间短、操作方便、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本文就微波消融在心脏直视手术中治疗房颤的应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微波治疗持续性房颤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穿透力强,可对组织直接加热,组织的热效应均匀,可避免在探头与组织接触之间表成坏死组织凝块,近几年使用微波消融治疗心律失常方面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消融是一种治疗房颤较好的非手术方法,具有时间短,操作方便,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本文就微波消融在心脏直视手术中治疗房颤的应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导管消融是治疗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是目前公认的心房颤动导管治疗方式,其疗效确切,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风险。脉冲电场消融是一种有高度组织选择性的新型消融方式,前期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已经评估了其在肺静脉隔离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高效性,在真实世界研究中也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脉冲电场消融有望广泛应用于心房颤动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脉冲电场消融与治疗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相比,具有组织特异性、超快速非热消融、不易损伤邻近组织器官等特点,有望成为心房颤动消融领域的一大进步。现主要介绍心房颤动脉冲电场消融及其进入心房颤动领域之路、机制、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其药物治疗的复杂和长期治疗效果的不确切性,重新激起人们改进房颤治疗方法的兴趣.基于Cox等具有开创性的工作,最新的系列研究表明在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疾病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同时行局限、左房消融微创迷宫术治疗房颤的可行性.本文综述了迷宫术治疗房颤的演变和进展.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其药物治疗的复杂和长期治疗效果的不确切性,重新激起人们改进房颤治疗方法的兴趣。基于Cox等具有开创性的工作,最新的系列研究表明在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疾病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同时行局限、左房消融微创迷宫术治疗房颤的可行性。本文综述了迷宫术治疗房颤的演变和进展。  相似文献   

10.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长RR间期,其中部分由心血管反射因素触发而引起功能性心动过缓或传导延缓、中断,严重者可引起晕厥,后者又称之为心脏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心脏自主神经节(GP)消融在近二十年中发展迅速,并已被证明是治疗VVS及相关心动过缓的有效方法。影响GP消融成功率的因素包括:具体的消融部位、GP定位、手术技术、消融终点评估以及其他干预措施的整合。文章就GP消融治疗VVS及心动过缓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脉冲电场消融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新型非热消融技术,依靠不可逆电穿孔机制造成组织破坏.心肌容易受到不可逆的损伤,而食管、膈神经、肺静脉和冠状动脉则相对不易受到损伤.因其具有的组织特异性和非热消融等优点,在心律失常的消融治疗,特别是在心房颤动肺静脉隔离过程中,显示它是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能源.  相似文献   

12.
一、导管消融的指证 80年代早期开始采用导管消融,现已成为某些心律失常选用的一种治疗方法。1992年,美国已有10000余例病人接受了消融治疗,其并发症低到2%。对几种心律失常,导管消融已大大替代了心脏直视手术,是长期药物治疗外的一个可接受的治疗方法。直流  相似文献   

13.
心律失常的冷冻消融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余年来,射频消融已迅速成为较成熟的心律失常治疗技术,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根治的优点;然而该技术有一些并发症,如房室传导阻滞、心脏压塞、肺静脉狭窄等,影响了其临床效果。最近,冷冻消融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射频消融带来的问题而成为研究的热点[1]。一、冷冻消融的定义冷冻消融(cryoablation)又称冷冻疗法(cryotherapy),是应用致冷物质和冷冻器械产生0℃以下的低温,作用于人体局部,破坏相应的组织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冷冻消融需要特定的制冷设备和特定的消融探头。制冷的方法有相变制冷、冷冻物质制冷、节流膨胀制冷等,…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射频组织原位消融技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HC)的一种有效方法. 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 选择合适的治疗途径, 并辅以其他治疗手段能够使患者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射频组织原位消融在治疗3 cm以下肝癌效果与肝切除相当, 而并发症、死亡率、住院时间和费用却大大降低. 今后射频组织原位消融将会成为PHC的综合治疗中一个越来越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导管消融治疗已广泛应用于症状性、药物难治性心房颤动,但手术成功率仍相对较低,部分患者需要二次手术。利用成像技术了解心脏解剖、功能、组织特性等有助于提高消融手术的成功率。相比传统影像学方法,心脏核磁共振拥有无电离辐射性及对软组织高特异性的特点,可评估心房颤动术前肺静脉、左房结构以及术后损伤与瘢痕情况等,为导管消融的围术期、脑卒中预测、二次消融位点确定等提供有价值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用计算机模型能识别出其他器官组织的主要调节因子。科学家们发现一种可以形成人心脏并维持其功能的主要遗传调节因子。虽然主要研究心脏,但此种计算机方法可用于其他组织,且已成功用于识别出脑和肢体的调节因子。将这些调节序列分类可能进一步了解疾病,为改善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们建立并改进了幽门螺杆菌(Hp)的厌氧培养方法,将通过胃镜获取的临床患者的胃部黏膜组织研磨均匀,并在特定培养基中培养出43株Hp。随后用I-Ceul酶切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基因组结构的初步分析。结果发现Hp具有多样的基因组结构,一种遗传型引起一种疾病。认为拟用基因组结构分析方法联合其他分子技术建立可靠的鉴定分型方法将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极与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在心脏瓣膜手术中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的患者137例.根据射频消融系统的不同,分为单极射频消融组(n=56)及双极射频消融组(n=81).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射频消融时间、围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术后房颤消除率及心功能等临床指标. 结果:两组围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术中两组消融所需时间亦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心功能分级均较术前改善,左房内径明显减小(P<0.01).与单极消融组相比,双极消融组同期的房颤消除率显著提高(P<0.05). 结论: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迷宫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合并房颤安全、有效的方法.与单极射频消融相比,双极射频消融的房颤消除率更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消融手术是治疗房颤最有效的方法,与经典迷宫手术结合,超过90%的房颤患者的心律失常可以得到消除.这种手术方法虽然安全,但是较为复杂,只有为数较少的外科医生采用.然而,随着对房颤的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及消融技术的进步,外科医师不再采用肺静脉消融、左房切口及左心耳切除的方法(迷宫I手术).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肺静脉和纵膈组织损伤的风险.大多数消融手术与二尖瓣手术同时进行,进行二尖瓣瓣膜修复同时行房颤消融,可使患者摆脱终生抗凝的困境.胸腔镜手术设备的发展现在已经达到可以与直视手术相同的效果,利于扩大心外膜消融径线及对孤立性房颤左心耳的切除,并且适用于无需进行其他心脏手术的房颤患者.  相似文献   

20.
陈思楷  周青  邓倾 《心脏杂志》2019,31(4):487-491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旨在发挥不同成像模式的医学影像的优点,通过计算机图像拼接技术制作出更加精确的图像,达到优势互补,是医学影像学发展中的重大技术突破。心脏多模态影像融合可将多种无创成像技术获得的解剖学、形态学和功能数据组合起来,对冠心病、心脏瓣膜疾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脏消融和心脏注射治疗等疾病进行更深入和准确的研究,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预后信息。本文就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心脏诊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