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手术方式和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214例原发性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方式和伊马替尼对GIST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生存率比较采用寿命表法和Kaplan-Meier曲线计算.结果 214例GIST患者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3.0%、87.0%、80.0%;按美国国立卫生署(NIH)风险分级比较术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058,P<0.05);不同核分裂象数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599,P<0.05),核分裂象数>10/50高倍视野者生存率最低;胃肠道内GIST患者生存率高于胃肠道外GIST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139,P<0.05);完整切除肿瘤后局部复发患者生存率高于广泛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09,P<0.05);完整切除肿瘤后服用伊马替尼组生存率明显高于未服用伊马替尼组.结论 GIST仍以外科治疗为主,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和术后服用伊马替尼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与腹腔镜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对比,探讨无腹腔镜辅助下内镜切除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肿瘤直径〈3.0em且边界清晰的胃间质瘤患者92例,其中53例独立行内镜下切除(内镜组),39例独立行腹腔镜切除(腹腔镜组),对比分析2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胃管留置时间、术后通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和转移率。结果内镜组与腹腔镜组比较,手术耗时短[50(48~58)min比70(50~95)rain,U=1575.00,P〈0.01],术中出血量少[10(5—15)ml比20(20—30)ml,U=1794.00,P〈0.01],术后通便早[18(8~36)h比24(20—40)h,U=1666.00,P〈0.01],而在术后胃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术后随访(27±15)个月,腹腔镜组术后随访(24±11)个月,2组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84,P〉0.05),随访期间均未见胃间质瘤复发和转移,亦无因胃间质瘤而死亡的病例。结论对于直径〈3.0em且边界清晰的胃间质瘤行内镜下独立切除是安全可行的,与腹腔镜手术疗效相近,且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长径5~7 cm胃巨大间质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内镜全层切除术或外科手术(包括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长径5~7 cm且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胃间质瘤的36例病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内镜组9例和外科组27例,对比分析2组围术期指标和并发症总体发生率。结果围术期指标方面,内镜组中位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外科组(40 h比20 h,P<001),术后禁食时间明显短于外科组[(455±088)d比(622±224)d,t=-215,P=003],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外科组[(688±126)d比(1003±290)d,t=-313,P<001],术后第1天腹痛视觉模拟评分中位评分明显低于外科组(3分比6分,P<001),术后第3天腹痛视觉模拟评分中位评分亦明显低于外科组(1分比3分, P<001),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外科组[(55±147)万元比(73±243)万元,t=-211,P=004]。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内镜组为111%(1/9),高于外科手术组的74%(2/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结论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长径5~7 cm胃巨大间质瘤是安全和有效的,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低等优势,但如何缩短手术时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镜、超声内镜( EUS)辅助腹腔镜治疗在胃间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患者145例,术前均接受胃镜检查,80例接受EUS检查。然后在胃镜和术中EUS引导下行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术后随访2~20个月。结果腹腔镜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69.5 min,出血量50~150 mL、平均74.3 mL,8例中转开腹,无术中死亡病例。平均排气时间24.5 h,住院时间4~9 d、平均6.7 d。133例为良性单发肿瘤,12例为交界性肿瘤。129例胃间质瘤,16例为平滑肌瘤。病理切缘肿瘤检查均为阴性,瘤体直径(2.9±4.6) cm。术后随访2~2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术前胃镜、超声内镜联合应用能够早期发现病变,初步判定胃间质瘤的性质、危险程度和周围组织的关系。术中腹腔镜、胃镜和EUS的联合可充分发挥微创治疗胃间质瘤的优势,减少并发症和术后复发,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内镜切除术治疗较大胃间质瘤(长径3~5 cm)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2010年4月至2016年4月,对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内镜切除术治疗的29例(内镜组)和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6例(腹腔镜组)胃间质瘤病例纳入回顾性研究,提取2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资料及随访资料,并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基线资料方面,2组仅在肿瘤分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73,P=0.007),内镜组以胃底部病变为主(65.5%,19/29),而腹腔镜组以胃体部病变为主(61.5%,16/26)。围手术期资料方面,内镜组手术耗时更短[45(35,60)min比70(60,85)min,U=686.000,P<0.001]、术中出血量更少[15(10,15)mL比20(10,20)mL,U=513.000,P=0.017]、术后通便时间更早[12(6,24)h比20(18,24)h,U=585.500,P<0.001],但并发症发生率高[55.2%(16/29)比11.5%(3/26),χ2=11.543,P<0.001],瘤体完整取出率较低[89.7%(26/29)比100.0%(26/26),χ2=23.989,P<0.001]。术中大出血发生率、术后腹膜炎发生率、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上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随访30.0(17.5,50.0)个月,腹腔镜组随访38.5(26.0,49.8)个月,复发转移率内镜组与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1/29)比7.7%(2/26),χ2=0.009,P=0.922]。 结论 对于直径3~5 cm的胃间质瘤,内镜切除术与腹腔镜手术疗效相当,均为安全的治疗手段,且前者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和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探讨在不损伤黏膜层的情况下,腹腔镜内镜联合胃小间质剥除术的可行性。 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0月对15例胃小间质瘤患者在腹腔镜术中进行内镜检查,进行定位和黏膜下注射,然后在腹腔镜下行不损伤黏膜层的剥除术,回顾性总结分析这15例治疗效果。 结果 15例小间质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因术中并发症中转开腹。手术时间(53.4±15.8)min,术中出血(19.7±13.3)ml。所有患者均未放置胃管,术后流质饮食时间(1.6±0.5)d,术后住院时间(3.3±0.6)d;术后所有标本假包膜完整,病理均为胃间质瘤,其中12例极低危险度,2例低危险度,1例中危险度。 结论 腹腔镜内镜联合胃小间质瘤剥除术短期治疗效果满意,并且术后康复快,符合微创外科和快速康复理念,是胃小间质瘤治疗的一个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高复发转移风险与非高复发转移风险胃间质瘤(GST)患者TP53和CDK4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TP53和CDK4基因的表达水平对高复发转移风险GST患者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预后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收治行根治切除术的143例原发性GST患者,根据《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专家共识》将原发性GST患者分为高风险组(62例)和非高风险组(81例)。术后取瘤组织做免疫组化检测,比较2组间p53(TP53基因编码的蛋白)和CDK4表达情况。高风险组给予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再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62例高风险组患者分为p53高表达组、p53低表达组和CDK4高表达组、CDK4低表达组进行亚组分析。分别比较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间5年无事件生存率。[结果]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的年龄和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高风险组的原发肿瘤大小较非高风险组大,分别为(11.53±2.81)cm、(8.25±1.52)cm(P<0.001),且肿瘤的核分裂数较非高风险组多,分别为12.24±2.32、7.52±2.21(P<0.001)。免疫组化结果提示,高风险组p53蛋白表达水平较非高风险组高,而CDK4蛋白表达水平较非高风险组低。在高风险组中,p53高表达组的5年无事件生存率较低表达组低,分别为45.6%、78.4%(P=0.044);然而,CDK4高表达组的5年无事件生存率较低表达组高,分别为74.2%、48.4%(P=0.029)。[结论]高复发、高转移风险的GST患者TP53基因表达水平较高;CDK4表达水平较低。更高的TP53基因表达和更低的CDK4表达水平提示着高复发、转移风险的GST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有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治疗老年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腹腔镜联合胃镜胃间质瘤切除术(LGCS)41例,与同期行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41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LGC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便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均P0.05)。LGCS组术后并发症(2例)与开腹组(3例)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复发、转移及死亡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镜联合治疗老年胃间质瘤可行、安全,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胃间质瘤的内镜早期诊断及腹腔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镜、超声内镜、腹腔镜联合应用在小胃间质瘤(直径<2 cm)发现、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2004-08/2008-09我院胃镜发现的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23例,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初步诊断胃间质瘤16例(直径0.89-1.95 cm,平均1.42 cm).随后在胃镜辅助定位下,行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术后长期随访,有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45-90(平均60)min,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8-36(平均28)h,住院时间3-7(平均4)d.术后病理诊断间质瘤15例,术前诊断符合率93.8%,神经鞘瘤1例.15例胃间质瘤患者术后随访3-52(平均27)mo,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结论:胃镜联合超声内镜有助于发现及诊断小胃间质瘤,并可在术前初步判定危险度.在胃镜辅助定位下,行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胃间质瘤安全、有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26例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的临床特征和生存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总结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行生存分析,对诊断和治疗原则进行探讨。方法 收集本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99例,对其中26例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回顺性分析,探讨肝转移发生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原发肿瘤和发生肝转移的平均年龄为50.8和51.8岁。病理证实者5例,手术中探查诊断为肝转移者12例,14例为单纯影像学诊断。发现原发肿瘤的同时和非同时伴肝转移者分别为8例和18例,非同时发现者肝转移距原发肿瘤手术时间的中位时间为12个月。肿瘤原发于胃12例.结直肠5例,小肠6例,胃肠道外3例。肝转移灶切除者4例,无水乙醇注射2例,介入治疗3例,全身静脉化疗7例,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8例,未治疗2例。肝转移后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伊马替尼治疗为影响肝转移后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结论 原发部位为胃的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最常见;小肠问质瘤易发生肝转移;服用伊马替尼3个月以上可延长生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效果。方法对25例胃间质瘤患者行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本组腹腔镜下成功切除23例,2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为40~150 min;术中出血量为10~100 ml。术后平均排气时间为24.5 h,48 h拔除胃管。住院时间为3~9 d。术后无明显并发症,随访无死亡及复发、转移病例。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中区人民医院3家医院从2008年1月到2016年12月间经外科手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的31例直肠间质瘤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 结果 31例患者中16例行局部切除术,15例行肿瘤根治术,两种术式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8%(15/16)比73.3%(11/15),P=0.135]。局部切除术组中口服伊马替尼与不口服伊马替尼的患者生存率分别为75.0%(3/4)和100.0%(12/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肿瘤根治术组中口服伊马替尼与不口服伊马替尼的患者生存率分别为77.8%(7/9)和66.7%(4/6),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579)。局部切除术组与肿瘤根治术组的术后复发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3%(5/16)比53.3%(8/15),P=0.213]。 结论 直肠间质瘤外科手术术式的选择对患者生存情况及术后复发无显著影响;口服伊马替尼与否对患者的生存情况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手术室内腹腔镜与胃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6例的临床资料,评估其临床价值。结果6例病变术前超声内镜检查初步诊断为固有肌层间质瘤,直径约1.2~2.5cm。采用气管插管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手术室完成手术。6例患者中l例直接经胃镜行ESD切除胃内间质瘤病变后,腹腔镜下偶然发现胃壁外浆膜层另一腔外隆起型间质瘤。予以腹腔镜切除.1例胃镜ESD切除穿孔经腹腔镜修补缝合。4例经胃镜辅助定位腹腔镜切除缝合。手术时间平均(104-4-30)min。术中出血量为(40±18)ml,术后平均住院(84-2.5)d。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均符合间质瘤。随访6—30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手术室内胃镜联合腹腔镜行微创治疗胃间质瘤具有麻醉安全、手术补救及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高风险胃间质瘤的术前预测评分系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8年在西京医院行内镜或外科切除治疗的275例直径≤5 cm的胃间质瘤患者资料,经多因素分析找出高风险胃间质瘤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其回归系数对独立危险因素进行赋分,建立术前预测评分。以评分系统为检验变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 肿瘤直径>1.75 cm(OR=6.474,95%CI:2.335~17.948)、肿瘤不规则形态(OR=3.548,95%CI:1.745~7.216)和溃疡(OR=2.412,95%CI:1.154~5.041)是预测直径≤5 cm高风险胃间质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评分系统设置:溃疡为1分,不规则形态为2分,肿瘤直径>1.75 cm为3分。评分系统的AUC值为0.781,最佳截断值为4;将评分0~3分定义为低危组,4~6分定义为高危组,低危组的高风险胃间质瘤发生率为13.3%(26/196),高危组的高风险胃间质瘤发生率为48.1%(3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266,P<0.001)。结论 对于≤5 cm的胃间质瘤,肿瘤直径>1.75 cm、肿瘤呈不规则形态和溃疡,这3个因素构建的术前评分系统具有较好的高风险个体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在晚期胃肠间质瘤(GIST)中的治疗疗效及其与种类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接受免疫组化和病理组织确诊的晚期GIST患者172例。给予伊马替尼治疗,1次/d,均连续服药1年,评估病灶改变。结果伊马替尼治疗12个月后的疗效为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59例,疾病稳定(SD)5例,疾病进展(PD)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危险度、转移灶、转移灶手术状况与使用伊马替尼的疗效有显著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转移灶手术状况、病灶出现转移(包括肝脏转移和多脏器转移)是影响伊马替尼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老年GIST患者,伊马替尼疗效较好,且与该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伊马替尼治疗3个月未达最佳反应[BCR-ABL(IS)10%]在早期、晚期转换或未转换国产达沙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76例伊马替尼治疗3个月未达最佳反应CML-CP患者的病例资料。依照患者实际转换达沙替尼情况分为早期转换组(伊马替尼治疗3~6个月转换达沙替尼)22例,晚期转换组(伊马替尼治疗6个月以上转换达沙替尼)26例,未转换组28例。换药后随访12个月(未转换组患者以伊马替尼治疗3个月为起点),第3、6、12个月监测患者外周血BCR-ABL(IS),12个月时复查患者骨髓。结果:①随访第3个月时各组达BCR-ABL(IS)≤10%比例分别为77.3%、61.5%和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20.05);②随访第6个月时各组达BCR-ABL(IS)≤1%比例分别为59.1%、53.8%和4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50.05);③随访第12个月时各组达BCR-ABL(IS)≤0.1%比例分别为50.0%、26.9%和17.9%,早期转换组优于未转换组(P=0.0310.05),各组完全遗传学缓解率分别为81.8%、65.4%和46.4%,早期转换组优于未转换组(P=0.0180.05);④达沙替尼除胸腔积液、肺动脉高压外,血液学和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伊马替尼无明显差异。结论:伊马替尼治疗3个月未达最佳反应CML-CP患者早期转换国产达沙替尼能更快达深层次缓解,且患者对达沙替尼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孙勇军 《山东医药》2011,51(30):70-7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治疗方法。方法对经手术治疗的120例G 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G IST的首发症状主要为腹痛、恶心、厌食、呕吐、腹部肿块、体重下降。本组53例肿瘤位于胃、41例位于小肠、位于结直肠12例、十二指肠9例,位于其他部位5例。行肿瘤全切除术的106例中,17例肿瘤复发,行局部切除术的14例中,11例复发,两组相比,P〈0.05。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的82例中,9例肿瘤复发,未用该药的38例中,19例复发,两组相比,P〈0.01。结论 G IST临床表现不典型,治疗以手术为主,行肿瘤全切除术及使用伊马替尼治疗可降低肿瘤复发转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内镜切除直径>2~4 cm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9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立金山医院和福建省老年医院接受内镜或外科治疗,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且直径≤4 cm的病例307例,将肿瘤直径>2~4 cm的病例采用倾向性评分(1∶1)匹配后,对内镜组(41例)和外科组(41例)病例的手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内镜组较外科组中位手术时间明显缩短(580 min比1080 min,Z=-4789,P<0001),中位住院费用明显减少(227万元比420万元,Z=-7164,P<0001),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有7例(171%)发生并发症,包括术后急性感染5例、术后穿孔和术后出血各1例;外科组有9例(220%)发生并发症,均为术后急性感染。2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1,P=0577)。2组均为完全切除(切缘无肿瘤残留),内镜组随访时间(343±156)个月,外科组随访时间(422±202)个月,2组随访期间均无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内镜切除较大胃间质瘤(直径>2~4 cm)是一种安全且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作为治疗胃肠间质瘤的手段之一。 目的评价内镜切除直径>2~4 cm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9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立金山医院和福建省老年医院接受内镜或外科治疗,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且直径≤4 cm的病例307例,将肿瘤直径>2~4 cm的病例采用倾向性评分(1∶1)匹配后,对内镜组(41例)和外科组(41例)病例的手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内镜组较外科组中位手术时间明显缩短(580 min比1080 min,Z=-4789,P<0001),中位住院费用明显减少(227万元比420万元,Z=-7164,P<0001),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有7例(171%)发生并发症,包括术后急性感染5例、术后穿孔和术后出血各1例;外科组有9例(220%)发生并发症,均为术后急性感染。2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1,P=0577)。2组均为完全切除(切缘无肿瘤残留),内镜组随访时间(343±156)个月,外科组随访时间(422±202)个月,2组随访期间均无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内镜切除较大胃间质瘤(直径>2~4 cm)是一种安全且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作为治疗胃肠间质瘤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间质瘤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伊马替尼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庆林  房殿春 《胃肠病学》2008,13(8):452-455
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肿瘤,其发生主要与Kit基因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α基因突变有关。伊马替尼对GISTs有显著疗效,但也存在耐药问题。GISTs对伊马替尼的耐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耐药与Kit外显子9和PDGFRα外显子18突变有关,继发性耐药与Kit基因继发性突变有关。本文就GISTs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伊马替尼治疗的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正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中常见的间叶性肿瘤~([1])。GIST发病与Ⅲ型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PDGFRα的异常激活有关~([2])。伊马替尼为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预防和治疗GIST术后复发及转移具有确切疗效,可使GIST术后临床获益率达到84%~([3])。然而,一部分初期对伊马替尼敏感的患者可能在后续治疗中出现耐药性,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