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清载脂蛋白水平在HBV慢性肝病肝损伤程度判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BV慢性肝病中的血清载脂蛋白水平的变化与肝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13例HBV相关的慢性肝病患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33例,肝硬化46例,重型肝炎肝衰竭34例,肝衰竭又分为良好预后组和不良预后组,检测其入院时空腹血清载脂蛋白ApoA1和ApoB水平,计算患者的MELD和Child-Pugh评分,并分析Ap...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加重患者自然恢复和短期抗病毒干预过程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HBsAg)动力学变化趋势. 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加重接受恩替卡韦抗HBV治疗的39例患者为A组,未接受任何抗HBV治疗的22例患者为B组,分别在入院时(基线)、极期[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分值最高时]、恢复期(出院前)计算MELD评分,并检测HBV DNA载量和HBsAg定量,分别比较两组之间疾病三个时期的MELD评分、HBV DNA载量和HBsAg定量;并且进行同一组内三个时期之间的两两比较.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内均数的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的BONFERRONI法,计数资料(n<40)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结果 A组入院时、极期、恢复期HBsAg定量分别为(3.68±0.45)log10COI,(3.84±0.19)log10COI和(3.69±0.58) log10COI;B组HBsAg定量分别为(3.59±0.54) log10COI,(3.47±0.76)log10COI和(3.43±0.68)log10COI.A组和B组之间疾病三个时期MELD评分、HBV DNA载量和HBsAg定量比较,除A组HBV DNA极期和恢复期水平低于B组外(P值均<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抗HBV治疗组中,MELD评分于基线和极期均高于恢复期水平(P=0.000),但基线和极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HBV DNA载量自基线、极期至恢复期逐渐下降,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HBsAg定量三者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非抗HBV治疗组中,MELD评分基线和极期均高于恢复期水平(P=0.000),但基线和极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HBV DNA载量基线和极期均高于恢复期水平(P值分别为0.000和0.003),但基线和极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9);HBsAg定量三者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加重患者自然康复过程中,HBsAg定量没有变化;即使进行短期抗HBV治疗干预,HBsAg定量也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血清钠(MELD-Na)、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及Child-Pugh评分系统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具有完整记录和随访结果的9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分别计算每例患者的Chlid-Pugh、MELD及MELD-Na分值,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3种评分系统判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生存3个月的准确性。结果 96例患者3个月内有25例患者死亡。死亡组的Child-Pugh、MELD及MELD-Na评分均高于生存组(P0.01);MELD-Na和MELD评分在判断患者3个月生存时间的ROC曲线AUC均大于Child-Pugh(P0.001,P0.01),MELD-Na和MELD评分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LD-Na是判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一个较好指标,其准确性优于Child-Pugh分级,但与MELD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李磊  嵇小琴  高人焘 《肝脏》2015,(2):150-152,182
目的比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和血清铁蛋白(SF)水平之间的差异,及其同Child-Pugh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收集健康人群、NASH、CHB和肝硬化患者各20例,采集并分离血清、提取外周血总RNA,分别对血清ALT、AST、TBIL、ALB、SF水平进行检测,RT-PCR法半定量检测PBMC中HO-1 mRNA水平。对入组肝病患者进行Child-Pugh评分分级。分别对肝病患者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不同Child-Pugh评分等级和SF、HO-1 mRNA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肝病患者SF水平高于健康人群(P0.05),其中CHB组高于NASH组(P0.01);肝硬化组明显高于NASH组和CHB组(P均0.01)。外周血中HO-1 mRNA水平,经比较肝病患者明显升高(P均0.01),其中CHB组高于NASH组(P0.05);肝硬化组高于CHB组(P0.01)。Child-Pugh评分B级和C级患者SF和HO-1 mRNA含量均明显高于A级患者(P均0.01);C级患者SF(P0.01)和HO-1 mRNA(P0.05)高于B级。结论肝病患者外周血HO-1 mRNA和SF水平较健康人群高,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其SF和HO-1表达明显高于非肝硬化患者;且二者的含量随着Child-Pugh评分等级的升高而增加。外周血HO-1表达和SF水平同肝病进展具有相关性,有望作为评估肝病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ELD评分系统和Child-Pugh评分系统评估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围术期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于本院行肝切除术的122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MELD和Child-Pugh评分系统对肝切除术围术期的风险进行评估,比较两种方法对肝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的评估价值。结果 MELD评分系统和Child-Pugh评分系统评估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分别为44.26%和5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P=0.37)。两种评分系统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P=0.03),以Child-Pugh评分系统进行评估时,Child-Pugh分级为A级的患者肝功能不全发生率显著低于B级和C级患者(χ~2=7.05、7.03,P=0.01、0.01);Child-Pugh分级为C级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级和B级患者(χ~2=11.37、6.38,P=0.00、0.00);不同MELD评分分级间肝功能不全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χ~2=34.99、31.97,P=0.00、0.00),MELD评分越高,肝功能不全发生率越高。随着MELD和Child-Pugh评分的升高,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在肝功能和并发症的评估上,MELD评分系统与Child-Pugh评分系统具有相关性(r=0.56,P=0.03)。结论 MELD和Child-Pugh评分系统均能有效预测术后肝功能,MELD评分系统评估并发症的发生优于Child-Pugh,MELD评分系统对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的预测效果优于Child-Pugh评分系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与肝损伤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4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时血钠浓度将所选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比较不同分组的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及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研究并记录随访时出现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及病死率与低钠血症的相关性。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结果轻度低钠组Child-Pugh A级患者比例较高(42.3%),重度低钠组Child-Pugh C级患者比例较高(72.4%),3组患者的Child-Pug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75,P=0.000 2);血钠水平随Child-Pugh评分的上升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64,P=0.002 3)。轻度低钠组MELD评分≤9患者比例较高(50.7%),重度低钠组MELD评分≥30患者比例较高(62.1%),3组患者的肝功能MELD评分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06,P=0.000 8)。血钠水平随MELD评分的上升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44,P=0.004 5)。轻度、中度、重度低钠血症的腹水发生率为71.8%、92.9%、100.0%;自发性腹膜炎为14.1%、31.0%、65.5%;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14.1%、35.7%、55.2%;病死率分别为12.7%、33.3%、65.5%。3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127、24.467,P值均0.05)。结论血钠可作为一个预测指标判定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Na评分(MELD-Na)、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血钠比值(MESO指数)、Child-Pugh(CTP)分值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4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比较3、6及12个月内死亡组和存活组之间的MELD评分、MELD-Na评分、MESO指数及CTP分值,并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MELD、MELD—Na评分、MESO指数和CTP分值判断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准确性并获取最佳临界值。结果在随访的3、6及12个月内死亡组和存活组MELD、MELD—Na、MESO及CTP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在判断患者3、6及12个月生存率的ROC曲线Auc比较中,MELD—Na评分与MESO指数、MELD评分及CTP分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O.05)。而MELD评分与Child-Pugh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LD—Na评分、MESO、MELD及CTP均能较好预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其中MELD—Na仍是以上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中最具优势的评分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肝病基础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临床特征及其各预后评分模型对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2例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70例,在纳入的192例患者中,其肝病基础分别为非肝硬化慢性肝病(A组,n=54)、代偿期肝硬化(B组,n=87)和失代偿期肝硬化(C组,n=51)。分别采用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欧洲肝病学会慢性肝衰竭研究组CLIF-C ACLF评分模型和中国重型乙型肝炎研究组(COSSH)模型预测28 d和90 d生存情况。结果 三组性别、年龄和病因构成比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血清TBIL和INR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C组腹水和细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0.6%和47.1%,显著高于B组的62.1%和33.3%或A组的40.7%和22.2%(P <0.05);A组28 d和90 d生存率分别为63.0%和59.3%,与B组的69.0% 和57.5%或C组的56.9%和47.1%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血清TBIL、Cr、INR和肝性脑病是ACLF患者90 d死亡的影响因素;MELD、CLIF-C ACLFs和COSSH-ACLFs模型预测生存的效能显著优于Child-Pugh评分,而以MELD评分的效能最优。结论 不同肝病基础的ACLF患者临床特征和并发症存在差异,预后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标志物及DNA定量检测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情进展的不同阶段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收集2015-02/2016-02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和唐山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肝硬化患者314例,根据患者有无并发症及Child-Pugh分级进行分组分析不同病情的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BV标志物及DNA定量的差异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根据有无并发症分组中,在47-56岁年龄段有并发症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V DNA的含量均低于无并发症组(P0.05),两组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型肝炎e抗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hild-Pugh分级分组中,Child A、B、C三组患者间HBsAg和HBV DNA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Child A级中含量最低,在Child C级中最高;三组间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47-56岁年龄段有并发症的肝硬化患者HBsAg和HBV DNA的含量低于无并发症的患者.且Child-Pugh等级越高的患者,HBsAg和HBV DNA的含量也越高.所以对于这两种患者,应积极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MELD-Na及Child-Pugh评分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个月及1年内再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病历资料失代偿期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65例并随访1年.将患者分为低钠血症组与血钠正常组,记录每例患者入院第1天的MELD-Na、MELD、Child-Pugh评分,随访患者在3及12个月内的再出血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比较MELD-Na、MELD、Child-Pugh评分三者预测再出血风险的准确率,并应用正态Z检验对三者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结果 MELD-Na和MELD预测患者3个月内再出血风险的AUC分别为0.825和0.779,预测1年内再出血风险的AUC则分别为0.842和0.802,均高于Child-Pugh评分(0.678和0.634,P值均<0.05),但MELD-Na和MELD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LD-Na及MELD均能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再出血风险,且均优于Child-Pugh评分.MELD-Na弥补了MELD的部分不足.  相似文献   

11.
信亮亮  李冰  荣义辉 《肝脏》2016,(3):168-171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合并戊型肝炎病毒导致的慢加急性肝衰竭的HBV-PC区变异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HBV感染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69例,其中单独HBV感染患者39例,HBV合并HEV感染患者30例;比较2组患者肝功能、HBV DNA水平、凝血功能、MELD评分以及预后情况;PCR扩增HBV-PC区序列,测序与ACLF相关的变异位点A1762T、G1764A、C1766T、T1768A、G1896A、A1762T+G1764A、G1764A+C1766T+T1768A,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分析HBV合并HEV感染存活与死亡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重叠感染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结果与单纯HBV感染组比较,合并HEV感染组患者的TBil[(216.4±12.1)μmol/L对(364.2±170.24)μmol/L]、肝性脑病发生率(17.9%对33.3%)、MELD评分(21.26±6.65对28.26±8.65)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PTA[(33.3±22.4)%对(24.5±20.1)%]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HBV-PC变异分析比较位点A1762T(66.7%对76.7%)、G1764A(69.2%对80.0%)、A1762T+G1764A(59.0%对70.0%)和G1764A+C1766T+T1768A(2.6%对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合并HEV感染患者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MELD评分和肝性脑病发生率明显升高,PTA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PC变异分析比较G1764A+C1766T+T1768A三联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Bil(P=0.006,OR=2.672)、PTA(P=0.036,OR=2.115)、MELD评分(P=0.003,OR=1.682)、肝性脑病并发症(P=0.001,OR=3.631)和G1764A+C1766T+T1768A三联变异(P=0.043,OR=2.081)因素与预后有关。结论单独HBV与合并HEB感染导致的ACLF患者病情更加严重,预后更差。TBil、MELD评分、肝性脑病并发症和HBV-PC区G1764A+C1766T+T1768A三联变异发生率越高。PTA越低,ACLF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COPD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片口服,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雾化吸入,C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片口服联合噻托溴铵雾化吸入;4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6分钟步行距离、伯格呼吸困难量表(Borg)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及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脂联素(APN)〕水平,观察4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FEV_1%和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组患者FEV_1%和FEV_1/FVC高于对照组、治疗前,C组患者FEV_1%和FEV_1/FVC高于A、B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FEV_1%和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4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和Bor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治疗前,Borg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前,C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长于A、B组,Borg评分低于A、B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和Bor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4组患者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及CD_4~+/CD_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组患者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及CD_4~+/CD_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治疗前,C组患者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及CD_4~+/CD_8~+细胞比值高于A组、B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及CD_4~+/CD_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4组患者血清IL-6、CRP及AP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组患者血清IL-6、CRP、APN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前,C组患者血清IL-6、CRP、APN水平低于A、B组,对照组患者血清IL-6、CRP、APN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期间4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噻托溴铵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和免疫功能,减轻患者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AST/ALT比值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的特点和判断预后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不同病因、不同病情的慢性肝病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AST/ALT)的特点,评价AST/ALT比值判断慢性肝病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534例不同病因的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各类患者AST/ALT比值的特点.运用接受者运行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比较AST/ALT比值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CC)和评分(CS)在判断慢性肝病患者中短期预后方面的准确性;运用非参数相关分析,计算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原发性肝癌患者,AST/ALT比值明显高于肝硬化患者(P<0.05);病毒性肝病患者和非病毒性肝病患者的AST/ALT比值无明显差异(P=0.852).死亡患者的AST/ALT比值明显高于生存患者的平均值(P=0.000);随着CTP分级的升高,AST/ALT比值也逐渐升高,A、B、C三级之间的AST/ALT比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AST/ALT比值和MELD、CS及CC在判断慢性肝病患者生存3个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8、0.92、0.69和0.59,判断生存1年时间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0.77、0.65和0.63;AST/ALT比值与MELD、CS和CC三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185、0.291和0.297(P=0.000).结论 AST/ALT比值随着肝脏病变的加重而逐渐升高.AST/ALT比值和MELD在判断慢性肝病患者短期预后方面是较好的指标.AST/ALT比值和MELD、CS、CC三者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抑郁情绪对肝硬化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并分析抑郁情绪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肝硬化患者84例,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的严重程度,并分为抑郁组(n=53)和无抑郁组(n=31),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1β、IL-6水平。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34例、B级26例和C级24例,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1β、IL-6水平,并分析HAMD评分与血清炎症因子和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84例肝硬化患者中,53例(63.1%)有抑郁情绪。Child-Pugh C级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高于Child-Pugh B级和Child-Pugh A级(P0.05)。抑郁组患者的血清IL-6、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抑郁组(P0.05)。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血清IL-6、IL-1β、hs-CRP水平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ild-Pugh A级患者IL-6、IL-1β、hs-CRP水平显著低于B级(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6、IL-1β、hs-CRP分别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P0.05)。HAMD评分与肝硬化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38,P=0.002)。结论抑郁情绪可能加重肝硬化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血清hs-CRP、IL-1β、IL-6水平升高,抑郁情绪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预测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方法9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应用MELD评分系统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和治疗前后的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在MELD≤30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清肌酐(Cr)、MEL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的病死率为47.4%,低于对照组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ELD分值30~39的患者,治疗后的TBIL、INR、Cr、MELD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病死率为72.0%,与对照组的86.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ELD分值≥40的患者,治疗后的TBIL、INR、Cr、MELD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病死率均为100%。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可降低MELD≤30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死率,但不能降低MELD〉30患者的病死率,故治疗宜在疾病的早期使用。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Child-Pugh评分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Child-Pugh评分与肝脏合成功能[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时间(PT)]、肾功能[血清胱抑素(CysC)、肌酐(Cr)、尿素氮(BUN)]、血清钙和磷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肝硬化患者的Child-Pugh分级及肝肾功能、血清钙、磷水平的关系,按Child分级分为A、B、C三组,Child不同分级间生化指标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S-N-K检验。Child评分与各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双侧Pearson相关分析,各生化指标对Child评分的影响作用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结果随着Child评分的升高,肝硬化患者的ChE下降、PT升高,A、B、C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Cr呈升高趋势,A、C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C组间BU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分级A、B、C三组肝硬化患者的Cys、钙、磷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显示,Child评分与年龄、PT、BUN、Cr正相关,与ChE呈负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hE、PT对于Child评分有明显影响作用。结论肝硬化不同Child-Pugh分级中ChE、PT、Cr、BUN出现明显变化。其中,血清ChE对于Child评分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是判断肝脏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 HBsAg 水平、HBV DNA 定量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77例HBV相关ACLF患者,比较生存组与恶化组的HBsAg水平、HBV DNA定量的差异及与 MELD 和Child-Pugh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生存组血清 HBsAg 水平为(3.67±0.41)lg COI,高于恶化组的(3.54±0.36)lg COI(P<0.05),血清 HBsAg 定量与近期生存呈正相关(r=0.259,P=0.002),与 MELD、Child-Pugh评分呈负相关(r=-0.450、-0.397,均P<0.01);据 HBsAg 定量得出曲线下面积(AUC)为0.657,cut-off值为6261COI。HBV DNA载量生存组为(5.64±1.65)lg IU/mL,恶化组为(5.88±1.73)lg IU/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近期生存、MELD、Child-Pugh 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 HBV DNA载量与 HBV相关ACLF患者的临床预后无相关性,而血清 HBsAg 水平与其临床预后呈正相关,HBsAg 可作为临床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脂联素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脏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5月~2015年5月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心内科收治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110例,根据脂联素水平分为两组,其中A组76例(血清脂联素8.5 mg/L);B组34例(血清脂联素≥8.5 mg/L)。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相关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指标、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及死亡率等。结果两组患者肌酐、尿素氮、超敏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及载脂蛋白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房内径和左室舒张末内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水平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变动脉支数、梗阻血管位置及冠状动脉TIMI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校正TIMI水平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和随访6个月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住院和随访6个月MACE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联素水平可有效降低AMI患者急诊PCI术后MACE发生风险,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9.
背景:肝硬化患者预后的评估系统主要包括Child-Pugh、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型(MELD)及其衍生评估系统等,为患者预后的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价值,但其价值仍需更多的临床实践来证实。目的:探讨Child-Pugh、MELD、MELD-Na和i MELD评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个月和1年生存率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西宁富康医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36例,评估3个月和1年的生存率,计算各组Child-Pugh、MELD、MELD-Na和i MELD评分,以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评分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个月和1年生存率的准确性。结果:在23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随访3个月时死亡43例,随访1年时死亡71例,死亡原因为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和感染。3个月和1年生存组的Child-Pugh、MELD、MELD-Na和i MELD评分均显著低于相应死亡组(P0.05或0.01)。Child-Pugh、MELD、MELD-Na和i MELD评分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个月预后的AUC分别为0.791、0.818、0.853和0.897,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MELD、MELD-Na和i MELD评分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年预后的AUC分别为0.772、0.832、0.861和0.906,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MELD、MELD-Na和i MELD评分判断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个月和1年预后的准确性分别为70.1%、79.8%、86.2%和89.3%。结论:Child-Pugh、MELD、MELD-Na和i MELD评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个月和1年生存率的评估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近期变化趋势和幅度(△MELD)对我国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3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病例资料和随访结果的16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计算每例患者人院时的MELD值及Child-Pugh评分和分级,1个月后再次行MELD评分,根据2次MELD值之差计算△MELD。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不同MELD、△MELD值间及不同Child-Pugh分级间患者的3个月生存率。并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比较MELD、△MELD、Child-Pugh评分和分级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个月生存率的准确性。结果MELD值各组中除〈10组与10~20组外,其他各组间3个月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D值各组和Child-Pugh各级间3个月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ELD、MELD、Child-Pugh分级判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个月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779、0.626,任何两个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LD是一个判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3个月)预后的较好指标,其准确性优于MELD和Child-Pugh评分和分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