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正>Castleman病(CD)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最初由Castleman博士于1954年描述[1]。CD的重要病理特征是淋巴滤泡,血管和浆细胞的增生。此外,Castleman病是非肿瘤性淋巴结病的常见原因之一,大多数(70%)的Castleman病例都发生在胸部[2],尽管肺部是Castleman病可能发生的罕见部位,但最常见于纵隔。本研究描述了1例发生在右肺门的Castleman病例,进行了手术治疗。患者术前诊断通常较为困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术后肝门恶性淋巴瘤(附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明生  高伟  吴迪  张全胜  王政禄  郑虹 《肝脏》2007,12(1):13-16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肝脏局部淋巴增生性疾病(LL-PTLD)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合文献总结LL-PTLD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例肝移植术后肝门局部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例均因肝移植术后出现发热、黄疸、肝门血管闭塞、胆道梗阻、肝门占位进行二次移植.病例1为T细胞性淋巴瘤,供体来源,二次移植术后6个月因肝门淋巴瘤复发死亡;病例2为B细胞性淋巴瘤,供体来源,术后4个月死于肺感染.2例淋巴瘤EBV病毒LMP均为阳性.结论 肝移植术后肝门局部淋巴瘤不宜进行二次移植,对那些PTLD高危病例(供体EBV阳性/受体EBV阴性),术后应使用低剂量免疫抑制剂,常规应用抗病毒药物;对于出现无法解释的肝门部梗阻病例,应高度怀疑LL-PTLD的存在,可考虑针吸活检,尽早确诊并采取适当措施治疗.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25岁,2013年9月上旬患者感进食时轻度哽噎感,于我院就诊。查胸部CT:中胸段食管壁增厚,纵隔见多发小淋巴结。食管镜检查示:距门齿32 cm见一约1.5 cm×1.2 cm大小溃疡,底覆白苔,周边黏膜光滑;病理诊断:(食管)慢性溃疡,周边黏膜呈中度慢性炎症,复层鳞状上皮乳头瘤样增生。PET/CT检查:(1)中胸段食管管壁增厚,葡萄糖代谢增高,考虑食管癌(图1);(2)纵隔、右肺门淋巴结葡萄糖代谢增高。为明确诊断行CT引导下食管占位穿刺活检术。  相似文献   

4.
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focal nodularhyperplasia,FNH)临床少见,本文报道1例女性患者,因“体检发现肝脏占位4 d多”入院,常规体检行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提示肝脏占位:肝细胞腺瘤?行手术探查及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局灶性结节状增生,术后随访9mo,无复发及转移.本文系统探讨FNH的病因、发病机制、鉴别诊断及治疗等.  相似文献   

5.
开胸术对于患者的呼吸功能及心功能影响较大,术后易出现呼吸衰竭及心功能衰竭。急性肺水肿常见并发症尤其在患者麻醉清醒期病情凶险抢救困难,我院近期出现两例均抢救成功,病人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例1,患者年龄63岁诊断食管中下段癌,术前检查心电图正常,肺功能检查FEV1=2.1L 80%,MVV=150L/min RV=5.3L。例2,患者年龄56岁,因外伤检查发现右肺上叶周围性占位。诊断:右侧多发肋骨骨折,右肺下叶部分不张,外伤后3周准备手术行右肺上叶切除术。术前检查心电图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X线平片中易导致误诊为肺癌的各种因素。方法分析近年,9例X线平片误诊病例,并对误诊的原因进行总结。结果我院放射科X线平片共诊断肺癌108例,最后经临床或手术证实9例误诊,误诊率为8.3%,X线胸片描述为:右肺门区占位性病变1例,双上肺占位性病变1例,右肺门增宽并右肺上叶实变1例,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3例,左、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并肋骨破坏2例,左肺胸膜下占位性病变并胸腔积液1例。其中2例为结核球,1例为炎性假瘤,2例为浸润性肺结核并侵犯肋骨,1例上腔静脉迂曲增宽,1例大叶性肺炎,1例肺放线菌病,1例慢性肺脓肿。结论 X线平片诊断肺癌虽然有特征性表现,但是平面观察病灶具有局限性,存在误诊的可能,所以要认真总结各种少见病的X线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对腹腔占位病灶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05~2011-06因腹腔占位行EUS-FNA的患者19例,回顾性分析EUS-FNS病理的阳性率及EUS-FNA与手术后病理的符合率。结果 19例患者穿刺病理结果,腺癌11例,假性乳头状瘤1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T)1例,炎性改变6例,穿刺检查阳性率为68.4%。其中7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与穿刺标本病理或细胞学结果符合6例,符合率为86.0%。本组19例患者EUS-FNA术后无出血、穿孔、感染及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 EUS-FNA是一项准确而安全有效的技术,对腹腔占位病灶尤其是胰腺肿瘤的定性诊断及进一步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校正后的流式细胞术原始细胞计数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多重逻辑设门技术计算73例MDS患者骨髓中CD16dim/-粒细胞和CD34+细胞比例,根据CD16dim/-粒细胞比例对骨髓外周血稀释进行校正,再计算骨髓中校正后的CD34+细胞数;采用校正后的CD34+细...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88岁。因诊断霍奇金淋巴瘤化疗4个疗程后发热1周余,于2003年1月6日再次入院。患者曾于1985年及1993年分别行右、左颌下腺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示慢性颌下腺炎、慢性淋巴结炎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993年9月至2002年4月反复肺门影增大,1993年9月行气管镜活检病理提示慢性炎症。2002年7月查胸、腹及盆腔CT示:右肺门增大,气管、支气管旁及纵隔淋巴结较前增多、增大,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盆腔右侧肿块影。后逐渐发现左颈部及腋下多个肿大淋巴结,左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诊断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细胞型)。  相似文献   

10.
内镜黏膜切除术在胃食管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在胃食管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并就适应证和操作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方法 选取内镜黏膜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异型增生的49例患者,对手术前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同时对手术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处理.结果 切除病变56处,病变首次完全切除者52处(92.9%),术后病理诊断轻度异型增生7处,中度异型增生20处,重度异型增生29处.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相符者46处占82.1%,10处不相符的病变中有9处术前活检病理级别低于术后病理级别.并发症出血15例占30.6%,均经处理后停止出血,无一例发生穿孔.结论 对于术前活检病理为异型增生(即使为轻、中度异型增生)的病变均应积极行内镜黏膜切除治疗;内镜黏膜切除术是治疗胃食管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术前黏膜染色和超声内镜检查对于病例的选择和手术安全性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 ,5 5岁。胸闷、胸痛 2 6年 ,逐渐加重 ,咳嗽 ,咳血 2 0天 ,呼吸困难。经 CT X线检查诊断为“右肺占位”于 2 0 0 2年 4月收入我科。同月进行切除手术 ,术中见瘤体占据整个右胸腔 ,侵及胸壁及隔肌 ,右肺上叶压成片状 ,纵隔严重移位 ;手术创面广 ,出血约 80 0 0 ml。术后病理诊断为右肺内良性畸胎瘤(大小 3 0 cm× 3 1cm× 3 2 cm,重 6kg) ,经精心护理 ,术后恢复顺利 ,痊愈出院。护理 :1术前护理 :a.因瘤体较大压迫呼吸道 ,导致呼吸不畅、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应协助患者取半坐位 ,持续氧气吸入 ;每日超声雾化 3次 ,每次 15分钟 ,…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53岁,因胸骨后疼痛10 d余入院.患者十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骨后疼痛,每次持续时间不等,能自行缓解,间歇发作,无乏力.查CT:前纵隔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胸腺瘤.全麻下行前纵隔占位手术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前纵隔主动脉弓前方,表面尚光滑,与周围脂肪组织粘连,手术切除送病检.病理检查:肉眼灰白肿块一枚,大小7*6*2cm,包膜完整,切面灰白、质细腻.镜下可见大量的小淋巴细胞弥漫增生,大部分区域呈单一性增生,局部可见淋巴滤泡.肿瘤内可见散在分布的脂肪组织,少量中等大小的肿瘤细胞.狭长的血窦分隔肿瘤.病理诊断:(纵隔肿瘤)倾向于恶性淋巴瘤.行免疫组化结果示:CD20(+),CD79a(+),CD3(+),CD45RO(+),PAX-5(+),CKpan少量上皮(+).确诊为B1型胸腺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EUS-FNA)对肝外胆管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行EUS-FNA的11例肝外胆管占位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及随访结果。结果 11例患者EUS-FNA均获得满意病理学标本。病灶位于近端胆管1例、远端胆管6例、壶腹部4例。EUS-FNA病理学诊断腺癌7例,发现异型细胞且怀疑恶性者1例,发现异型细胞而癌不能除外者1例,良性病变2例;与术后病理及随访结果对照,EUS-FNA对肝外胆管占位诊断的敏感度为89%(8/9),特异度100%(2/2),准确率91%(10/11),阳性预测值100%(8/8),阴性预测值67%(2/3)。术后1例出现轻症胰腺炎,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EUS-FNA诊断肝外胆管占位安全、可行、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1病例患者,女,46岁,2013年1月因头晕伴呕吐CT检查示右额颞部占位,遂行右额颞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右额颞部)恶性B细胞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活化亚型),免疫病理示瘤细胞LCA,CD20,CD79a,MUM-1均弥漫阳性,Bcl-2,Bcl-6散在阳性,Ki-67阳性(80%),CD3,CD43,CD10,CK,EMA,  相似文献   

15.
背景肝脏可疑恶性肿瘤行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hepatic neuroendocrin neoplasmas,HNENs)病例,此病例易与肝癌混淆,了解转移性和原发性HNENs的特性,对临床治疗手段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病例简介一名56岁男性患者体检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复查腹部增强CT提示肝脏转移性恶性肿瘤可能;胃部包块考虑良性.手术切除胃部包块并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提示梭形细胞肿瘤;完整切除肝脏包块术后石蜡病理检查结果提示NENs(G2),患者术后恢复佳.结论本文报道了一例HNENs,考虑转移性.术前诊断不能排除肝脏转移性恶性肿瘤可能.通过对患者病情的详细分析,最终行手术切除治疗并行病理检查确诊.同时我们对HNENs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了解原发和转移性HNENs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以及预后,以期对此类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临床治疗方案决策做证据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纤支镜下超声定位穿刺活检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3例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肺部占位且经彩超检查显示清晰,但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超声定位下穿刺活检,将活检结果与术后随访病理结果或手术结果对比,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113例患者均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100%;3例患者因组织坏死液化未能明确病理诊断,穿刺取材阳性率97.3%(110/113);活检结果与术后随访病理结果或手术结果比较,组织学诊断正确率95.6%(108/110);未见无张力性气胸、进行性血胸、咯血以及重症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纤支镜下超声定位穿刺活检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具有创伤小、病理确诊阳性率高、安全、无明显并发症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超声、CT、MRI)、临床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病理证实的31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变部位、病灶最大径线、病理诊断等资料,统计超声、CT、MRI等检查方法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正确诊断情况,并进行随访,统计并发症,观察疗效。结果 31例患者中,体检发现占位者21例,有症状表现者10例;AST轻度异常者2例,HBsAg阳性者6例,CA19-9水平升高者1例。影像学检查:(1)31例患者均行腹部彩超检查,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0例,诊断率为32.26%;9例患者加行超声造影检查,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7例,诊断率为77.78%;(2)31例患者均行肝脏平扫增强CT扫描,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2例,诊断率38.71%;(3)11例患者行上腹部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8例,诊断率72.72%。MRI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彩超及CT(均P0.05)。病理学检查: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诊断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病灶直径为2~11 cm,平均(4.6±2.1)cm。治疗方法及预后:31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肝切除18例,开腹肝切除13例。与开腹肝切除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肠道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P0.05);31例患者随访29例(93.55%),随访时间3~24个月,均存活,生活质量良好,无复发转移。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是一种预后较好的肝脏良性增生性病变,多种影像学及病理学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率,对于不能排除肝细胞癌等恶性肿瘤或其他肝脏占位性病变者应行手术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18.
抗痨药物有诸多不良反应,其中RFP常见的有:如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血液系统损害、过敏反应以皮疹多见[1];发生急性肾损害的临床较少,国内外至今报道几百例,多见于大剂量间歇治疗。该院还属第一例。一、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9岁,务农。2012.2.24因"反复咳嗽咳痰一年"住他院,拟诊"右肺中叶占位,MT可能",3.5全麻下行胸腔镜右中肺切除术,病理诊断:右肺中叶肉芽肿性病变伴泡沫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肺的结晶体贮积性组织细胞增生症(crystal-storing histiocytosis, CSH)。患者体检发现肺部肿物, 胸部CT示右肺下叶结节影, 边缘毛糙, 分叶状, 增强后见明显强化, 邻近胸膜受牵拉。PET-CT示代谢稍高, 考虑恶性病变。行右肺下叶楔形切除术。根据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C)诊断为CSH。患者术后随访41个月, 未提示病灶复发, 未提示其他新发疾病。CSH是一种罕见的非肿瘤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 以嗜酸性晶体物质在组织细胞胞质内聚集为特征。该疾病往往与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或浆细胞性疾病相关, 诊断后需进行全身检查, 并建议长期随诊。  相似文献   

20.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58岁,于2010年2月20日因胸闷1周就诊,门诊做胸部透视检查示两下肺纹理增强,右肺门处稍显浓密(①结核②占位?)。随后做CT检查示:①右肺感染性病变(建议治疗后复查);②右肺中叶﹑左肺下叶小结节(建议随访复查);③左肺上叶肺大泡;④主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⑤肝右叶钙化灶。给予抗感染治疗10天后,胸闷消失。3个月后来院复查,体检发现患者右锁骨上窝一蚕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