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们对中国南方株HGVNSS部分基因进行分子克隆,并将其插人质粒表达载体PQE30.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一、材料与方法1.主要试剂:AMy-RT为Promegs公司产品,限制性内切酶、Klenow酶及T4DNA连接自购自BOehrilluerMannheim公司,质粒pUcl吕与*HSQ菌由中山医科大学分子医学中心提供,质粒PQE30与M15菌由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所提供。2.HGVNSS的分子克隆与测序:经计算机分析HGV基因编码蛋白质阅读框架及抗原表位,选择NSS区抗…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12对小鼠肝癌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2对小鼠肝癌细胞基因治疗效果。方法:利用脑心肌炎病毒(EMCV)及脊髓灰质炎(Po-lio)病毒内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连接mIL-12 P40及p35 cDNAs和筛选基因新霉术磷酸转移酶(NeoR),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GCEN中,使三个基因同时受逆转录病毒载体5’端LTR启动子控制,转录至同一mRNA转录本上,从而构建成多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即pGCEN/mIL-12。在LipofectAMINE介导下将pGCEN/mIL-12转染包装细胞PA317,G418筛选,直至出现阳性克隆(命名为:M45/mIL-12),挑取抗性克隆,扩大培养,收集上清,用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测定病毒滴度。然后用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小鼠肝癌细胞MM45T.Li,G418筛选,直至出现阳性克隆,扩大培养,对阳性克隆进行鉴定。将60Co照射(60 Gy)M45/mIL-12细胞对荷瘤小鼠进行瘤内接种,每周一次,连续治疗三次,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病毒上清中重组逆转录病毒滴度为5×10~5CFU/ml。 PCR及RT-PCR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至小鼠肝癌细胞基因组中,以及外源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1.材料与方法:乳哺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BK-CMV,长约4.5kb,带有T_7公用序列。pCP10是pBR322EcoRI位点中插入双拷贝头尾相接的HBVayw亚型全基因HBVDNA重组质粒。PCR引物XI1:1428-1448nt5'CGT CCCGTC GGCGCTGAATCC3',XI_2:1672-1653nt5'AGTCCAAGAGTCCTCTTAAG3'。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出上海细胞所提供。将EcoRI酶切后回收的全基因HBV片段。在T_4DNA连接酶作用下,与EcoRI酶切…  相似文献   

4.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HSV-tk/GCV对肝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单纯疮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丙氧鸟苷(GCV)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在体内外对人肝癌的杀伤效应。方法构建携带HSV-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将该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人肝癌细胞HCC9204,筛选稳定表达tk的细胞克隆HCC9204/tk,并测定其在体外对GCV的敏感性;HCC9204/tk细胞在裸鼠皮下成瘤,用GCV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GCV在体外对HCC9204/tk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和旁杀伤效应,裸鼠体内exvivo实验得到相似结果,在体内外对未转染细胞则无明显毒性.结论在invitro水平(指完全体外)和exvivo水平(指一部分体外一部分体内),表达HSV-tk基因的肿瘤细胞均可被GCV有效杀伤,逆转录病毒介导的HSV—tk/GCV自杀基因治疗系统有可能成为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HBVX基因 ,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VR10 12中 ,构建HBVX基因重组表达载体pVR10 12 X。以该质粒转染HepG2细胞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细胞X蛋白的瞬时表达 ,与报告质粒pSV lacZ共转染HepG2细胞 ,用试剂盒法检测β 半乳糖苷酶表达活性。结果质粒 pVR10 12 X在HepG2细胞瞬时表达X蛋白 ,共转染实验中pVR10 12 X组β 半乳糖苷酶的表达是空质粒对照的 3.2倍 ,表明构建的表达载体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 ,并能够反式激活SV4 0早期启动子。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在…  相似文献   

6.
利用AdEasy系统的细菌内同源重组机制构建以CMV驱动并同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 (GFP)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 (AdHGF) ,体外感染胎肝细胞 ,初步研究其对肝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为基因治疗技术和肝细胞移植联合应用于肝纤维化治疗研究提供新的途径。将质粒 pUCHGF扩增、酶切获得HGFcDNA片段后插入腺病毒穿梭载体质粒 pAdTrack CMV的CMV启动子的下游 ,构建重组穿梭载体pAdTrack CMV HGF ,PmeⅠ酶切线性化后与骨架载体AdEasy 1在细菌BJ5 183内同…  相似文献   

7.
HBsAg在不同真核表达载体中的表达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目的建立HBsAg及其变异体的高效真核表达系统。方法从已构建的pBluescriptKS+-HBs系列突变重组体获取HBV-S基因片段,将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MEP4,pCEP4,pLXSN,PXT1及pcDNA3,从而构建了含HBV-S基因及其突变型的一系列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或感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e2。结果获得稳定分泌HBsAgR其突变体的抗性细胞系。结论各组真核表达载体皆能表达HBsAg及其突变体,但在转染率、表达量及稳定性上存在差异。选择其中的高效、准确表达系统,将为HBsAg变异株生物学性状的深入研究及进一步基因治疗、基因免疫的研究提供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人I型免疫缺陷病毒p24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表达人I型免疫缺陷病毒(HIV-1)衣壳蛋白p24,为制备抗p24单克隆抗体及其诊断抗原奠定基础。方法 将编码HIV-1p24蛋白的p24^gag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17b的T7噬菌体启动子下游,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肝菌BL2(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以SDS-PAGE,Westernblotting及点免疫印迹分析,结果 构建成功重组表达质粒pET24经I  相似文献   

9.
目的 克隆并表达恶性疟原虫重组复合抗原,为疟疾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将恶性疟原虫MSP1中类表皮生长因子1(EGF-1)基因与人工化学合成的抗原复合基因PfCMR串接,插入高效非融合型蛋白表达载体pBV220,转化大肠杆菌DH5a,转化菌经42℃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Western blot和Dot-ELISA分析。结果 构建成功重组质粒pBV220/PfCMR-EGF-1,经热诱导后表达出含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增强肿瘤细胞表面MHCI类分子表达,并调动免疫系统更有效地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构建在HLA-B7启动子调控下,IRES连接的人TNFα和IFNβ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与结果:将TNFαcDNA克隆入pBluescriptsk(+)中,改换酶切位点后定向克隆入含HLA-B7启动子的质粒中,构建成pGL3B7TNF。IFNβcDNA经定向插入pGEM-7Zf(+)改换酶切点切下,定向克  相似文献   

11.
培养人胎肝细胞的形态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人胎肝细胞分离与培养的简易方法.方法采用体外两步灌流法分离人胎肝细胞,选择条件培养液加以培养,并进行形态学和蛋白分泌功能的动态观察.结果用该法分离的肝细胞经台盼蓝拒染试验证实存活率在95%以上,培养时间可达2周,并保持正常形态和良好的蛋白合成分泌功能.结论用酶灌流分离和条件培养的胎肝细胞性能良好,可用作肝细胞移植的供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用微载体培养人肝细胞及肝非实质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体外简易两步灌流和差速离心法获取胎肝细胞和肝非实质细胞,在综合限定条件下进行微载体cytodex3粘附培养,并对培养肝细胞的形态及合成葡萄糖和白蛋白的功能进行动态测定.结果分离肝细胞及肝非实质细胞在接种时即呈明显的聚集倾向,将其与微载体混合振荡孵育20min后,二者极易相粘附.在被覆聚羟乙基异丁烯酸的培养瓶内,使用激素限定条件培养液培养约48h,典型的多细胞聚集球形体得以形成.该形态特征以及白蛋白、葡萄糖合成能力可保持1月结论使用微载体培养人肝细胞和肝非实质细胞具有多种优点,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DNA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16、18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否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方法结直肠粘膜活检组织123例,其中结直肠癌35例,乳头状腺瘤17例,炎性息肉11例,结肠炎30例,以及正常结肠粘膜30例,用对各型HPV高度保守的通用引物和16、18型特异性引物作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PVDNA.结果HPVDNA总检出率146%,正常粘膜,结肠炎和炎性息肉组为33%(2/71),乳头状腺瘤为176%(3/17),结直肠腺癌为371%(13/35).在正常粘膜,结肠炎和炎性息肉组未发现16、18型HPVDNA,在乳头状腺瘤组有3例为18型HPVDNA阳性,结直肠腺癌组13例HPV阳性病例中有3例为16型,9例为18型感染;在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HPVDNA检出率依次增高.HPV在直肠、左半结肠,右半结肠感染率依次为286%,14%,26%.结论结肠癌的发生与HPV16、18型有关,腺癌以18型感染为主.HPVDNA检出率在右半结肠,左半结肠和直肠依次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脏冷保存与移植肝原发性无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具有免疫耐受性的同种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进行研究。将鼠肝分别在4℃UW液中保存1,6和24h,分别在移植后1h和24h取肝脏做病理观察。结果保存在UW液中的肝脏基本保存了正常的组织结构,而在移植后则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变性或坏死,并且肝细胞的坏死是以小叶中央静脉为中心。保存时间越长,病变越严重。结论肝脏冷保存时间与移植肝原发性无功能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雄激素结合位点(ABS)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中的作用及相互调节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在50例BPH组织和9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对ABS和EGFR进行免疫定位、半定量表达。结果前列腺增生组织中ABS和EGFR表达均增强,ABS主要位于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EGFR主要位于基底细胞,ABS和EGFR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雄激素的作用部位主要在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表皮生长因子的作用部位在基底细胞,二者的密切相关在BPH的发病机理中可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螺旋神经节形态变化及定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人的螺旋神经节细胞形态变化,进行定量研究。方法用火棉胶及脱火棉胶人的颞骨切片观察螺旋神经节及其脂褐素,进行图像分析测定。结果随年龄增长螺旋神经节细胞逐渐减少,由0~9岁组的39293个减少至80~88岁组的16781个,自20岁组开始至80~88岁组与0~9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老年组不仅螺旋神经节细胞明显减少、细胞大小不等、核浓缩或淡染、核偏移,而且耳蜗神经纤维也减少,但胶质细胞增生。随着增龄脂褐素沉积逐渐增多。结论老年人螺旋神经节细胞减少,细胞质内脂褐素沉积,可能是导致老年性耳聋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胃泌素及生长抑素对人大肠癌细胞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五肽胃泌素(PG)、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丙谷胺(PGl)和生长抑素(SS)长效类似物SMS201_995对体外培养人大肠癌细胞系SW1116生长的影响。方法设空白组、对照组、PG组、PGl组、SS组、PGl+PG组和SS+PG组。各组主要药物浓度分5×10-5_5×10-10mol/L6个浓度,联合用药组PG浓度均为5×10-5mol/L。采用MTT比色分析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PG能提高细胞增殖率;PGl则抑制细胞增殖;PG对PGl的抑制率总体影响不大,而使其与PGl浓度对数值呈显著负相关(r=-0.83,P<0.05)。SS在低浓度时促进细胞增殖,而高浓度时则有抑制作用,细胞增殖率与药物浓度对数值呈显著负相关(r=-0.91,P<0.05);PG可逆转SS的促增殖作用,并使其抑制率有所提高,且细胞增殖率仍与SS浓度对数值呈显著负相关(r=-0.84,P<0.05)。结论激素可控制大肠癌的生长,但尚有许多问题待阐明  相似文献   

18.
VEGF基因治疗靶向载体的构建及其特异性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KDR启动子介导的VEGF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 D2 99 KDRp VEGF1 6 5,并对其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将逆转录病毒载体 3’LTR的U3区缺失 2 99个碱基使其自身启动子失活 ,然后重组pLXSN D2 99 KDRp VEGF1 6 5载体。经PA317细胞包装 ,NIH3T3细胞测定其病毒滴度。用高病毒滴度细胞株产生的病毒上清分别感染ECV30 4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和NIH3T3细胞 ,收集细胞培养上清经ELISA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 :VEGF1 6 5在内皮细胞ECV30 4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NIH3T3细胞。结论 :构建的pLXSN D2 99 KDRp VEGF载体 ,可在内皮组织细胞中特异性地表达VEGF。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肾小球系膜细胞(MC)作用的机理。方法: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培养大鼠和人MC肿瘤坏死因子Ⅰ型受体(TNFR1)的基因表达及蛋白合成;原位杂交方法观察5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穿刺组织的TNFR1基因表达。结果:培养的大鼠和人MC有TNFR1mRNA的表达并有TNFR1蛋白的合成,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增生的MC内有TNFR1表达。结论:TNFα通过与MC表面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广西并殖吸虫病自然疫源地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查清广西主要林区并殖吸虫病自然疫源地分布及虫种。方法 解剖蟹类分离囊蚴并感染动物获取成虫鉴定虫种、玻片压碎法镜检螺类自然感染尾蚴、粪检或解剖动物查找虫卵和成虫了解动物宿主感染、以成虫抗原作ID及ELISA,结合痰液和粪便检查确定人体感染。结果 在37 县(市)检查蟹类4 科8 属20 余种共202084 只,有15县(市)从圆顶华溪蟹等8 种共1275 只蟹中查获并殖吸虫囊蚴,自然感染率在0.1~22.2% 之间;检查淡水螺类44847 只,携带并殖吸虫尾蚴157 只,自然感染率在0.3% ~0.4% 之间;检查6 种动物粪便、内脏408份和16 份,发现果子狸等3 种动物的17 份粪便中有并殖吸虫卵。那坡、资源、兴安和融水4县有人体感染病例25 人。根据囊蚴及成虫的形态特征初步鉴定有斯氏、异盘、巨睾和白水河(或歧囊)4 种并殖吸虫。结论 桂西、北山区广泛存在并殖吸虫病自然疫源地,斯氏并殖吸虫是当地的优势虫种,分布于融水、龙胜等13 个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