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淋巴细胞性胃炎(LG)是以胃表面及小凹上皮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为特点的新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以往的回顾性研究提示LG与内镜下皱襞增粗、结节及糜烂表现的胃病、通常称为痘疹样胃炎(VG)有关。作者作了前瞻性研究以确定内镜下VG的诊断与组织学LG诊断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事先统一有关诊断标准。包括1985~1987年间所有因非肿瘤性胃病而作内镜并活检的4820例资料。每例自胃体及胃窦部各取3~5块组织,取自结节、糜烂灶和无明显病变的部位。常规处理并镜检。分别作出内镜及组织学诊断。结果:内镜诊断:在受检的4840病例人中66  相似文献   

2.
淋巴细胞性胃炎(LCG),亦称胃假性淋巴瘤或胃良性淋巴异常增生,以淋巴细胞在胃黏膜的表面上皮及小凹上皮堆积为特点的一种特殊的慢性胃炎,由Smith 及 Helwing 在1958年首先报道,目前认为其与幽门螺轩菌(HP)之间有明显相关性,LCG 或淋巴滤泡性胃炎与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有一定的相关性,现综述为下。1 淋巴细胞性胃炎临床表现及诊断LCG,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见症状有上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体重减轻,部分患者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病程长,症状可反复发作,症状又与消化性溃疡相吻合,内镜表现粘膜皱襞粗大可呈斑块隆起、隆起小结节和糜烂。国内一组50例 LCG 内镜下表现:黏膜充血水肿和花斑样改变50例,占100%;黏膜下出  相似文献   

3.
最近报告一种以淋巴细胞浸润浅表及隐窝上皮为特征的胃炎,内镜下有胃粘膜皱壁增厚,结节状及阿弗他性溃疡,称淋巴细胞性胃炎。作者发现在乳糜泻患者中,内镜下活检有淋巴细胞性胃炎。为阐明二者间关系,作者对22例乳糜泻或乳糜泻样病变患者作了研究。病人和方法对1983~1988年间小肠活检有乳糜泻或乳糜泻样病变患者,均同时作胃粘膜活检。小肠活检取自十二指肠远端或空肠近端;胃活检取自胃窦15例,体部5例,二者均有2例。对有或无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技术下胃小凹的形态分型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对113例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胃小凹形态,并于各不同形态处行活组织检查。结果 A、B型胃小凹主要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C、D、E型胃小凹主要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D、E型胃小凹与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密切相关。结论通过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对5种胃小凹的形态观察可以推测病理组织学诊断,使镜下准确诊断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成为可能,以指导正确的治疗方法及内镜下随诊。  相似文献   

5.
胃皱襞粗大定义为在标准钡餐检查中其宽度大于10mm,或在腹部CT中见皱襞增厚及在内镜检查时充气后皱襞不变平。粗大胃皱襞的病因有新生物、血管病变、传染病、炎症及浸润性疾病,胃粘膜幽门螺旋菌(HP)感染常伴有活动性胃炎,其表现为粘膜和粘膜下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本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镜热极治疗对胃隆起病变的疗效.方法 应用内镜热极治疗疣状胃炎、黄色瘤及胃息肉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内镜热极治疗疣状胃炎42例计185枚,胃黄色瘤11例计16枚,胃息肉17例计30枚,4周后复查胃镜,疣状胃炎、胃黄色瘤均一次治疗全部消除,愈合率达100%.胃息肉一次治疗消失16例,愈合率为93.33%.1例2枚直径>1.5 cm亚蒂息肉基底局部组织仍有溃疡面,予第二次热极治疗后病灶完全消失、平复.结论 热极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胃隆起病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17例患者依次在普通内镜、NBI、0.2%靛胭脂染色及内镜放大(×80)模式下观察病变轮廓、胃小凹及微血管形态,评价各检查方法图像的清晰度,并结合病理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217例患者中,非萎缩性胃炎85例,萎缩性胃炎38例,轻度异型增生19例,中度异型增生9例,重度异型增生4例,早期胃癌5例,进展期胃癌20例,伴有肠化生者91例.NBI对病变轮廓的显示明显优于普通内镜和靛胭脂染色(P值均=0.000).经内镜放大后,NBI对胃微血管形态的显示亦优于普通内镜和靛胭脂染色(P值均=0.000).NBI模式下萎缩性胃炎胃小凹主要表现为Ⅲ、Ⅳ、Ⅴ1型,肠化生主要表现为Ⅲ、Ⅳ、Ⅴ1、Ⅴ2型,异型增生主要表现为Ⅴ1型及Ⅳ型,胃癌主要表现为Ⅵ型.结论 NBI电子染色结合放大技术有助于提高胃癌及异型增生的活检准确率和早期胃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血吸虫病的内镜和病理表现及预后。方法对29例胃、十二指肠血吸虫病患者的内镜下表现及病理表现进行分析,并根据随访资料进行预后分析。结果胃、十二指肠血吸虫病的内镜下表现缺乏特异性。29例中内镜下表现为溃疡17例,肿瘤样病变3例,浅表性胃炎2例,糜烂出血性胃炎1例,萎缩性胃炎6例。病理检查均在黏膜层、黏膜下层或坏死组织中发现有大量血吸虫卵沉积。29例中3例合并胃癌,另在最长11年的随访中发现癌变6例,癌变率达31%。结论胃、十二指肠血吸虫病内镜下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病理学检查,预后分析表明本病易产生癌前病变并易癌变,应定期随访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结节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及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以提高对它的认识.方法 分析我院诊断的小儿结节性胃炎患者内镜、病理表现,以及Hp感染情况和根除治疗的效果.结果 28例结节性胃炎患者中,内镜下表现以胃窦部为主,可扩展至胃体部,为色泽均匀的结节样或颗粒样改变.Hp感染率96.42%,病理检查显示胃黏膜多呈中~重度炎症改变,淋巴滤泡发生率67.86%.明显高于非结节性胃炎.经给予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治疗后,随着Hp的根除,临床症状消失,胃镜下结节状表现消失,病理炎症程度减轻,淋巴滤泡也随之消失.结论 小儿结节性胃炎为Hp感染的一种特殊征象,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特殊内镜下表现,是Hp感染的内镜指标,提示对小儿结节性胃炎应考虑Hp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胃上皮内瘤变的危险因素及应用内镜对检测胃上皮内瘤变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因胃黏膜病变行内镜下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02例,其中73例证实为胃上皮内瘤变作为瘤变组,随机选择健康体检者70名作为对照组,观察影响胃上皮内瘤变的危险因素及应用内镜对检测胃上皮瘤变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结果长期饮酒、不吃早餐、喜好油腻食物、熬夜及伴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是引起胃上皮内瘤变的危险因素;病变大小是影响内镜活检病理诊断准确性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积极干预胃萎缩性胃炎或肠化生病变的患者长期饮酒、不吃早餐、喜好油腻食物、熬夜及伴H.pylori感染等危险因素;对于直径≥3 cm的病变,应当直接行内镜下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上消化道H.heilmannii感染的临床表现、内镜诊断、病理特征,探讨该菌在上消化道疾病中的致病特点,并与Hpylori相关性胃炎相比较.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5至2007年间3107例胃镜受检者的临床资料、内镜表现及病理活检标本.结果 共检出25例H.heilmannii感染,1060例H.pylori感染,3例混合感染.H.heilmannii感染患者中,20例有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症状,主要为上腹胀痛、恶心、食欲下降,5例无明显自觉症状;患者内镜下均有慢性胃炎的表现,其中单纯慢性浅表性胃炎7例,伴糜烂3例,萎缩肠化4例,十二指肠球炎2例,胆汁反流、溃疡、息肉各1例;尿素酶试验强阳性3例,阳性3例,弱阳性7例,阴性12例.组织学上,H.heilmannii散在或聚集于胃小凹、腺腔内或上皮表面的黏液层内,1 例标本中可见H.heilmannii侵入壁细胞内.所有H.heilmannii感染者均可见散在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12例见中性粒细胞浸润,4例见腺体萎缩和肠化,6例见淋巴滤泡形成.炎症程度总体上较H.pylori感染轻,H.heilmannii相关胃炎中螺杆菌密度、淋巴细胞浸润和中性粒细胞活性程度低于H.pylori相关性胃炎组(P<0.05).结论 H.heilmannii感染主要引起慢性胃炎,其炎症程度轻于H.pylori相关性胃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初步探讨姿态控制系统联合姿态可控智能胶囊内镜在胃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患者行胶囊内镜胃部检查,评价驱动器控制下胶囊内镜在胃腔内移动及改变姿态的操控性,并对胶囊内镜观察胃腔内各部位及十二指肠球部、降部等部位病变的实际情况、图像质量以及患者对胶囊内镜检查的顺应性进行评估.结果 14例(93.3%)完成胃腔内各个部位观察;余1例胶囊内镜吞服5 min后排至十二指肠未能往复检查胃底及胃体.检查时间5~ 30 min,平均(23.7±6.5)min;检出浅表性胃炎10例,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余3例未见明显异常.术中胶囊内镜图像清晰,仅有极少量图像受到胃肠蠕动的影响,整个检查过程中所有患者顺应性良好,未出现任何明显不适症状,胶囊内镜均于术后第2天或第3天排出体外.结论 姿态控制系统联合姿态可控智能胶囊内镜进行胃部检查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淋巴细胞性胃炎B细胞单克隆形成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无淋巴组织的胃黏膜在幽门螺杆菌 (Hp)的长期刺激下可产生淋巴组织 ,形成淋巴细胞性胃炎。后者的产生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淋巴瘤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我们采用巢式PCR技术检测淋巴细胞性胃炎中是否有B细胞单克隆形成并探讨该单克隆形成的意义及其与Hp感染的关系 ,旨在为阐明胃MALT淋巴瘤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一、对象和方法1 对象 :淋巴细胞性胃炎 2 6例 ,符合Dixon诊断标准[1] 。胃息肉 7例及胃平滑肌瘤 4例为对照。2 方法 :(1)组织学及免疫组化 :HE染色和改良Giemsa染色后 ,观察Hp及淋巴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性胃炎 (LCG)的内镜、病理特点 ,以及根除幽门螺杆菌 (Hp)后对其的影响。方法 :分析 50例LCG的电子胃镜表现和病理所见 ,应用分级法评价淋巴细胞的浸润程度 ,应用PPI三联疗法根除Hp。结果 :LCG多见于中年男性 ,Hp感染率为84%。内镜特点 :90 %以上的病变位于胃窦和胃体的下段 ,特征性表现为多发性或弥漫性隆起样糜烂或脐样糜烂 ,共占 70 % ,可并发十二指肠球部病变 ,占 40 %。病理特点 :全部组织均有淋巴细胞浸润 ,淋巴滤泡形成占 58%。Hp根除后 ,41 .7%患者的胃镜表现胃黏膜大致正常 ;33 .3 %患者表现为黏膜稍充血水肿和花斑样改变 (P <0 .0 5) ;2 5%患者的糜烂灶明显减少 ,主要为散在的平坦性糜烂 (P <0 .0 5) ,而隆起样糜烂消失 ,淋巴滤泡完全消失 ;66.7%患者无淋巴细胞浸润 ,33 .3 %患者为 1级改变。根除Hp后 ,淋巴细胞分级为 0 .33± 0 .49级 (P <0 .0 0 1 )。结论 :LCG有一定的内镜和病理特点。根除Hp后 ,可明显减少淋巴细胞的浸润 ,且可治愈LCG。  相似文献   

15.
青年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病理特征分析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青年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reflux gastritis, BRG)的病理特征.方法: 选择40例青年人原发性BRG为观察组,均经临床、内镜及胃内24 h胆汁监测确诊;取同期3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为对照组. 分别取胃窦和胃体活检标本进行HE染色和改良Giemsa染色, 进行组织病理分析.结果: 观察组淋巴细胞浸润较轻, 0-2级占87.5%, 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者多伴H pylori 感染, 胃小凹延长者占22.5%、毛细血管扩张和间质水肿均为40.0%(肠化生12.5%, 黏膜萎缩20.0%), H pylori 感染者22.5%(除肠化生及H pylori 感染外), 其他黏膜病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 而且胃窦病变重于胃体.结论: 青年人原发性BRG具有化学性胃炎的部分特征, 而且有向黏膜萎缩与肠化生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醋酸增强内镜技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0例病人,先行常规内镜检查,对胃窦、胃体大小弯、胃角各摄片l张,然后用1.5%醋酸5-10ml喷洒,一分钟后冲洗观察,再次对上述各部位摄片并取活检1块,送病理检查。将患者醋酸增强内镜前、后的内镜图像分别进行阅片诊断,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41例,其中醋酸增强内镜和常规内镜的诊断符合率为轻度13:16、0:16,中度12:13、4:13,重度12:12、9:12;醋酸增强内镜和常规内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各项指标为敏感性95.65%VS31.71%、特异性94.06%VS37.68%、准确性90.24%vs31.71%、阳性预测值92.5%VS23.21%、阴性预测值92.5%VS48.15%、约登指数0.86VS-0.31;醋酸增强内镜明显优于常规内镜,P〈0.001;轻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在醋酸增强后黏膜呈现白色粗糙不平。有点状或片状粗大颗粒状或鱼鳞样隆起改变,贴近观察可见绒毛样或脑回状胃小凹。普通内镜未能观察到黏膜病变。结论醋酸增强内镜可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体外磁场控制装置的操作方法.方法:选55名志愿者,通过磁控胶囊内镜的体外磁场控制装置对胶囊内镜的控制,使其在胃腔内作出平移、仰视、俯视、旋转及上下移动,替代有创胃镜来诊断胃部疾病.结果:被检者之中54人经磁控胶囊内镜后达到胃内各个观察部位观察完毕,操作时间24.5min±5.5min.1人因胃排空过快,磁控胶囊内镜后5min排至十二指肠而结束检查.其中检出浅表性胃炎45例,浅表性胃炎伴胆汁返流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胃窦肿瘤1例,未见异常4例.所有受试者在吞服磁控胶囊内镜后,在体外磁场控制装置的控制下,磁控胶囊内镜在食管及胃内均到达并观察到各个检查部位.检查过程中所有受试者均无任何不适.结论:磁控胶囊内镜应用于胃部检查,通过体外磁场控制装置对磁控胶囊内镜的控制,能达到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的检查目的,且安全、无痛苦.  相似文献   

18.
热极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热极治疗对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疣状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内镜下应用热极配合质子泵抑制剂(雷贝啦唑)和黏膜保护剂(膜固思达)治疗疣状胃炎;对照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雷贝啦唑)和黏膜保护剂(膜固思达),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和胃内疣状结节消失率显著高与对照组(P〈0.01)。结论 热极结合抗酸及粘膜保护剂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优于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19.
背景:内镜下成人的结节性胃炎易与萎缩性胃炎相混淆而导致误诊.目的:总结分析成人结节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提高对它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1年1月~2003年7月诊断的成人结节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内镜、病理表现,以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情况和根除治疗的效果.结果:纳入分析的32例成人结节性胃炎患者中,男9例,女23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35.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痛(56.2%)和消化不良症状(37.5%),15.6%的患者伴有消化性溃疡.内镜下表现为以胃窦部为主,可扩展至胃体部的色泽均匀的结节样或颗粒样改变.病理检查显示75.0%的患者胃窦部活检标本中有伴生发中心的淋巴滤泡增生.所有患者均有H.pylori感染,经根除治疗后,症状缓解率达81.2%.结论:成人结节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特殊内镜下表现,多见于年轻女性.其发生与H.pylori感染相关,是H.pylori感染的内镜下指标,患者应行根除H.pylori治疗.  相似文献   

20.
疣状胃炎—胃炎的特殊类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疣状胃炎(Verrucosa gastritis,VG)又称慢性糜烂性胃炎(Chronicp erosive gastritis)、痘疹样(或天花疹样)胃炎(Variohform gastritis)或章鱼吸盘样胃炎(Octopus sucker gastritis),是一类特殊形态的胃炎,由Moutier和Corner于1947年首先报道的一种内镜形态.Lambert于1978年将该病重新定义为“弥漫性天花样胃炎(Diffuse varioliform gastritis)”,其特点为“在胃底部出现大皱裂,并有糜烂性肿胀的粘膜散布于胃底和胃窦”.国内文献一般称之为疣状胃炎.病因及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方案不统一.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其有癌变的倾向,故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