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抽取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74例,其中无痛性心肌梗塞17例,就其合并因素,临床症状,并发症及预后等与另57例有明显胸痛症状的急性心梗患者比较分析。结果无痛性心肌梗塞下壁多见。与病程长,高血压等共存关系密切。结论关注无痛性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生活方式变化和人口老龄化,我国患糖尿病人数在明显增加。Framingham研究随访20年,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危险增加2~4倍,且常是多支病变,介入治疗预后差。不典型心绞痛,无痛性心肌梗死(心梗)和非Q波心梗多见。OASIS研究糖尿病患者不稳定心绞痛及非Q波心梗死亡率增加57%。Haffn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伴发冠心病时可出现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仅表现出轻微的胸闷、上腹部堵闷、不适、恶心、憋气等症状。糖尿病、闭塞性脑血管病或心衰的老年病人易出现无痛性心梗,容易漏诊,下面以系列病例详述。  相似文献   

4.
抽取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74例,其中无痛性心肌梗塞17例,就其合并因素,临床症状,并发症及预后等与另57例有明显胸痛症状的急性心梗患者比较分析.结果 无痛性心肌梗塞下壁多见.与病程长,高血压等共存关系密切.结论 关注无痛性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84~1991年4月收治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下称心梗)患者21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7例;年龄52~82岁,60岁以上17例。根据WHO1980年关于糖尿病的分类及诊断标准,均诊为Ⅱ型糖尿病。其中无痛性心梗10例,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无痛性心梗死的首发症状,提高对无痛性心梗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发生误诊和漏诊。方法 根据有无典型症状分为有痛性心肌梗死和无痛性心肌梗死,把确诊的10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成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无痛性心肌梗死占总数的41.43%,其中休克发生率40.91%,心律失常70.46%,分别高于有痛性心肌梗死的9.84%、32.79%。结论 无痛性心肌梗死较常见且病死率高,正确认识无痛性心肌梗死,有益于对心肌梗死病人的正确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我院调查在老年人中发病率为20.69%。其中患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出2倍。无痛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猝死的发生率均较高。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并发症较多,死亡率高。对近10年来糖尿病心梗患者的心电图总结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8.
无痛性心肌梗塞因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漏诊,多见于老年患者。我院自1990~1994年共收治老年急性心梗72例,其中急性无痛性心梗24例,占33%,与国内报道相符。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的针对性。 方法 统计、收集 10年来收住院的 3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历 ,以及同期收住院的 96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病历 ,对比分析两组病人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梗死部位、并发症等情况有无差别。 结果 糖尿病组发病平均年龄 5 6岁 ,男女比例为 1 14∶1,非糖尿病组平均年龄 6 2岁 ,男女比例为 3 8∶1;糖尿病组无痛性心梗、多部位心梗、合并心衰、合并室颤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 (χ2 值、P值分别为 :2 1 2 6 2、<0 0 1;5 374、<0 0 5 ;19 0 75、<0 0 1;10 12 1、<0 0 1)。糖尿病组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为 4 0 % ,非糖尿病组为 12 5 % ,二者死亡率比较 χ2 =10 0 6 ,P <0 0 1。 结论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相比有如下特点 :1 发病年龄相对较轻 ,女性比例高。 2 无痛性心梗、多部位心梗多见。 3 易合并心衰、室颤。 4 死亡率高。而且本组资料显示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梗有 18例 (6 0 % )是在心梗后才发现为糖尿病的 ,说明有大部分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 ,多以并发症为主要表现 ,易造成漏诊 ,临床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梗并糖尿病患者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8月间急性心梗并糖尿病老年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治疗,对两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罗非班能有效减少心梗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无痛性心肌梗死护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5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结果 2型糖尿病并发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症明显得到改善。结论需要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无痛性心肌梗死有足够重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新世界》2004,(2):51-51
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心绞痛,许多糖尿病患者发生心梗时多为无痛性或不典型性,发生率在16%~42%。原因不明确,可能是由于心肌内冠状动脉分支已有广泛微血管病变而侧支循环不好,发生心肌梗死前就处于低氧状态,心肌的一部分骤然梗死缺血,尚无足够的代谢产物释放,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β-内啡肽(β-EP)与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0例糖尿病、40例无痛性心肌缺血及20例健康志愿者血浆β-EP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及糖尿病患者血浆β-E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β-EP水平与糖尿病组及冠心病无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β-Ep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的差异。方法 应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5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时域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比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减低更明显。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更应该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来该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的非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以及生化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的无痛性心肌梗死和感染以及脑梗死的发生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塞是危及中老年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塞是糖尿病人多见的死因。现将糖尿病并发心肌梗塞12例的护理教育结合临床体会概述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均为住院患者,男10例,女2例;年龄56~67岁,平均57.3岁;均为糠尿病巨型病人;患糖尿病6~11年;合并高血压4例,冠心病7例,高脂血症5例。急性心梗的部位是前壁3例,广泛前壁4例,下壁5例。1.2方法入院后配合医生急救,了解病史,同时进行糖尿病合并心梗常规护理,并在护理中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医学护理教育。护理教育均在人院一周内分次进行,每例患者及家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梗并糖尿病患者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8月间急性心梗并糖尿病老年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治疗,对两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罗非班能有效减少心梗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全世界糖尿病的患病人数1995年为1.35亿,到2005年已达到3亿。糖尿病患者有75%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其中包括各种类型的冠心病:如心绞痛、无痛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和心脏猝死等。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糖尿病患者还多伴有冠心病的多种危险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274例住院患者根据症状、心电图和血清酶学改变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心梗)。本组中有39例为糖尿病心梗。就非糖尿病心梗235例与糠尿病心梗39例进行了1~13年(平均5.1年)随诊,并做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依帕司他和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具体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共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依帕司他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甲钴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心率变异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的整体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心率变异性指标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使用依帕司他治疗的整体效果要好于甲钴胺,能够改善患者心脏无痛性心肌缺血状况,减少无痛性心梗的发生,且能够有效调节患者心率变异的状况,更适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