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中的一个关键酶,它将无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Ⅰ(angiotensinⅠ ,AngⅠ或Ang1-10)转化为具有血管收缩效应的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或无活性的血管舒张因子缓激肽.AngⅡ是RAS中起主要生理病理作用的组分,ACE抑制剂能够减少A ngⅡ的生成,从而控制血压的升高,急性心肌梗死应用ACE抑制剂的标准治疗可以大大降低患者心功能衰竭的发展和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RAS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是确切的,特别是肾脏局部的RAS.肾脏存在RAS的所有成分,包括: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CE、血管紧张素Ⅱ1型(ATl)受体.本将会探讨DN时此系统各个成份的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新成员,新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通过作用于心血管、肾脏、肾上腺,控制体液、电解质平衡以及动脉压,是机体重要的调控系统。经典的RAS主要成分有肾素、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血管紧张素受体2(AT2R)。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对小鼠胰岛β细胞内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小鼠胰岛素分泌细胞株NIT-1以低糖培养基和无血清培养液培养后分为6组:血管紧张素Ⅱ组(A组)、胰岛素组(B组)、血管紧张素Ⅱ+胰岛素组(C组)、血管紧张素Ⅱ+胰岛素+沙拉新组(D组)、血管紧张素Ⅱ+胰岛素+二联苯碘组(E组)、对照组(F组).应用Western blot检测酪氨酸磷酸化胰岛素受体β亚单位、酪氨酸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丝氨酸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及P47phox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H2O2水平,选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胰岛素mRNA水平.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 A组丝氨酸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较F组显著升高(分别为1.18±0.10和0.59±0.11,LSD检验,P<0.01).与B组比较,C组酪氨酸磷酸化胰岛素受体β亚单位(分别为1.22±0.26和1.95±0.19)、酪氨酸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分别为0.74±0.18和1.25±0.23)明显降低(均P<0.01),丝氨酸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显著增加(分别为1.11±0.17和0.62±0.10,P<0.01).D组、E组酪氨酸磷酸化胰岛素受体β亚单位、酪氨酸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较C组升高,丝氨酸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 下降.A组、C组细胞内H2O2显著高于F组(分别为44.2±2.2、41.0±5.0和28.6±1.7,均P<0.01),D组、E组低于C组(分别为30.2±1.7、30.8±2.1和41.0±5.0,均P<0.01).A组、C组P47 phox水平明显高于F组(分别为1.62±0.17、1.59±0.19和0.89±0.12,均P<0.01),D组、E组P47 phox水平显著低于C组(分别为1.09±0.16、30.8±2.1和1.59±0.19,均P<0.01).就胰岛素mRNA表达水平而言,B组显著高于F组(分别为0.90±0.15和0.60±0.19,P<0.01),C组低于B组(分别为0.62±0.19和0.90±0.15,P<0.01),D组、E组明显高于C组(分别为0.80±0.17、0.82±0.19和0.62±0.19,均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可增加小鼠NIT-1细胞株丝氨酸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水平,降低胰岛素刺激的酪氨酸磷酸化胰岛素受体β亚单位、酪氨酸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水平,此效应通过活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酶导致氧化应激增加而介导.  相似文献   

5.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哺乳动物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2和血管紧张素1—7[Ang-(1-7)]特异性受体Mas的发现,形成了RAS中一个对心血管有益的新分支:ACE2-Ang-(1-7)-Mas轴。其中ACE2可以水解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生成Ang-(1-7)。Ang(1-7)则通过Mas受体拮抗AngⅡ的作用,引起血管舒张、抑制细胞增殖。这一新分支的发现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体内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在血管系统收缩血管、增加血容量和升高血压,在组织器官也有相应的活性。RAS 在心血管系统平衡和心血管疾病的发展中作用重大[1]。肾素转变为血管紧张素原(AGT)再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Ⅰ(AngⅠ),然后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作用下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促进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AngⅡ是整个 RAS 的核心,是整个 RAS 系统最主要的生物活性分子[1]。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4种血管紧张素的受体,即 AT1、AT2、AT3、AT4,AT1进一步分为 AT1a 和 AT1b,ATⅡ可以和 AT1和 AT2结合[2]。AT1介导了 AngⅡ的大部分作用,如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促进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等,而对AT2我们则知之甚少。我们常见的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均是选择性 AT1阻滞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ADM)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s。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A组);1×10^-7mol/L ADM组(B组);1×10^-7mol/LAngⅡ组(C组);1×10^-8mol/L ADM+1×10^-7mol/L AngⅡ组(D组);1×10^-7mol/LADM+1×10^-7mol/LAng Ⅱ组(E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细胞中MCP-1 mRNA的表达量。结果C组MCP-1 mRNA的表达量高于A组(P〈0.05)。D组、E组MCP-1 mRNA的表达量低于C组(P〈0.05)。结论ADM对Ang Ⅱ诱导的大鼠主动脉VSMCs MCP-1的表达起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其发挥抗炎、心血管保护作用机理中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也是应激反应系统,在维持机体血压和水、电解质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原由肝脏产生,在肾脏产生的肾素作用下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Ⅰ(AngⅠ),由肺脏产生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其他一些酶的作用下还可以产生其他一些活性物质,如AngⅡ、AngⅣ(Ang3~8)和Ang1~7,AngⅡ是主要的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受体包括AT1、AT2、AT3、AT4四种,AT1又分两个亚型,AT1a和AT1b。已知大部分AngⅡ活性是由AT1受体介导的。最近研究证明,很多组织器官存在局部RAS,如大脑、心脏、肾脏、性腺、肾上腺、胰腺等,这种组织RAS独立地通过旁分泌和(或)自分泌方式在各自组织器官的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局部组织RAS拮抗剂可对这些组织器官疾病产生积极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和缬沙坦从不同水平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后对心肌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四组(:A)高脂饮食组(、B)高脂饮食加卡托普利组(、C)高脂饮食加缬沙坦组(、D)对照组。喂饲10周后,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ngⅡ含量,取心肌和肝脏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CRP的表达。结果A组心肌CRP表达较D组明显升高(P<0.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心肌CRP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25),与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剔除C组数据后,血浆AngⅡ水平与心肌局部CRP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rs=0.804,P<0.0001)。肝脏CRP表达两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Ⅱ与心肌局部组织CRP的表达有显著的相关性;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可降低心肌局部CRP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是调节心血管生理功能的重要体液系统,由肾素、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组成。血管紧张素原(AGT)主要由肝脏合成并释放入血,在血浆肾素作用下酶解为血管紧张素Ⅰ(angiotensinⅠ,AngⅠ),后者再被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降解为AngⅡ。AngⅡ是RAS主要效应分子,它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AT1受体和AT2受体,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研究证明,AngⅠ转变为AngⅡ的过程除了ACE途径外,  相似文献   

1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多态性与肾脏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体内调节神经体液和心血管功能的主要系统。新发现的多肽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通过产生血管紧张素(Ang)1-7和水解部分AngⅡ,拮抗由ACE水解产物AngⅡ介导的缩血管作用,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研究表明糖尿病大鼠肾脏ACE2表达下降,糖尿病、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均可损害肾脏,本研究旨在探讨这三种疾病患者ACE2基因A/C多态分布情况及其与肾脏损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重受体阻断对不同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水平高血压患者血管活性物质 ,氧化 /抗氧化物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筛选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5 6例 ,其中AngⅡ≤ 5 0ng/L和>5 0ng/L者各 2 8例 ,前者分为A、B两组 ,后者分为C、D两组 (各组 14例 )。A、C两组服用缬沙坦( 160mg/d) ,B、C两组服用缬沙坦 ( 160mg/d) +卡维地络 ( 2 0mg/d) ,共治疗 8周 ,治疗前后测定上述研究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各组血压、血浆氧化产物 (MDA)及D组AngⅡ和内皮素 (ET)均有明显下降 (P均 <0 .0 5 ) ,而各组抗氧化物 (SOD)和D组一氧化氮 (NO)在治疗后有明显上升 ,但B、D两组SOD和MDA的上升或下降幅度均大于A、C两组 (P均 <0 .0 5 ) ,而D组的变化更为显著 (P均 <0 .0 1)。结论 阻断AngⅡ 1型受体 (All IR )对AngⅡ大于 5 0ng/L的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内皮功能改善作用和抗氧化效应 ,在阻断AⅡ IR的同时阻断 β 受体和a 受体 ,这些作用和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心肌细胞肥大后,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变化及缬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Ⅱ1.0×10~6mol/L)和缬沙坦组(AngⅡ1.0×10~6mol/L+缬沙坦1.0×10~6mol/L)。另外将缬沙坦以1.0×10~5、1.0×10~6和1.0×10~7mol/L刺激分为A组、B组和C组。先用AngⅡ诱导心肌肥大24 h后,采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蛋白法观察心肌细胞Cx43蛋白表达以及缬沙坦的干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心肌细胞明显肥大,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Cx4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与AngⅡ组比较,缬沙坦组拮抗AngⅡ刺激下Cx43蛋白的上调,并呈明显浓度依赖性下降。与A组比较,B、C组Cx43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 AngⅡ刺激心肌细胞24 h后,通过AngⅡ1型受体信号通路,导致Cx43蛋白表达浓度依赖性上调,缬沙坦明显抑制其上调,Cx43上调可能与心肌肥大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4.
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心肌CRP的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和缬沙坦不同水平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心肌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A组)高脂饮食组,(B组)高脂饮食加卡托普利组,(C组)高脂饮食加缬沙坦组及(D组)对照组。喂饲10周后,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ngⅡ含量,取心肌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CRP的表达。结果A组心肌CRP表达较D组明显升高(P<0.005)。B组和C组与A组相比,心肌CRP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25),与D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剔除C组数据后,血浆AngⅡ水平与心肌局部CRP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r=0.804,P<0.0001)。结论AngⅡ与心肌局部组织CRP的表达有显著的相关性;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可降低心肌局部CRP的表达,在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对心肌的损害方面,两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缬沙坦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受体生物学功能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研究发现,RAS的主要介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可诱导纤维化而与其血液动力调节作用无关。研究以肝星状细胞(HSC)系HSC-T6细胞为主要实验对象,探索缬沙坦对AngⅡ引起的HSC-T6细胞的增殖、细胞内钙浓度及胶原合成影响,从而在体外探讨缬沙坦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E-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血管紧张素(1-7)的作用机制,阐明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在炎症方面的拮抗作用.方法 经形态学及抗VⅢ因子抗体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按以下分组加入不同干扰因素进行实验.实验分组:①对照组:不加干预因素;②血管紧张素Ⅱ组:加入血管紧张素Ⅱ100 nmol/L;③血管紧张素(1-7)组:加入血管紧张素(1-7)1 000 nmol/L;④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1-7)组:分别用血管紧张素(1-7)10、100、1 000、10 000 nmol/L预处理30 min后,再加入血管紧张素Ⅱ100 nmol/L;⑤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1-7)+血管紧张素(1-7)受体拮抗剂A-779组:先用1 000 nmol/L A-779预处理30 min后,再用终浓度为1 000 nmol/L血管紧张素(1-7)预处理30 min,最后加入终浓度100 nmol/L血管紧张素Ⅱ.各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蛋白和mRNA水平检测E-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细胞生长良好,呈鹅卵石样镶嵌排列,细胞透明度大,轮廓不清.荧光免疫组化染色法,可检测到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VⅢ因子相关抗原为阳性.①与对照组比,血管紧张素Ⅱ(100 nmol/L)使E-选择素(25.39±1.97μg/L)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238.71±5.51 ng/L)的蛋白分泌量明显增加, E-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均P<0.01);②血管紧张素(1-7)(1 000 nmol/L)使E-选择素(3.72±0.95μg/L)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90.24±9.82 ng/L)的蛋白分泌量降低,E-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表达亦降低(均P<0.01);③混合刺激组中血管紧张素(1-7)(10~10 000 nmol/L)减少E-选择素蛋白合成,分别为21.15±1.31、17.41±1.94、12.71±1.84、9.46±1.40μg/L,均低于血管紧张素Ⅱ组(均P<0.01);同时也减少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蛋白合成,分别为214.57±7.16、196.83±8.20、176.63±8.93、155.52±8.19 ng/L,均低于血管紧张素Ⅱ组(均P<0.01);④混合刺激组中,与AngⅡ组比较,血管紧张素(1-7)(10~10 000 nmol/L)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AngⅡ刺激E-选择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的表达(均P<0.01);⑤加入血管紧张素(1-7)受体拮抗剂A-779后,血管紧张素(1-7)的作用消失.结论 血管紧张素(1-7)通过其特异性受体Mas拮抗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并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和其主要产物Ang(1-7)生物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一个重要的血压和水电解质调节系统。经典的RAS是指由肝脏分泌的血管紧张素原释放入血液循环,在肾近球细胞产生的肾素作用下转化为10肽的血管紧张素Ⅰ(AngⅠ),再经肺循环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作用转化为8肽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近年来,研究发现除上述经典(循环RAS)外,局部组织如心脏、血管壁、肾脏、脑等组织还具有独立的RAS,主要凋节局部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循环和局部的RAS在心血管疾病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3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缬沙坦80-160mg/d口服,共8w,监测治疗前后血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1)治疗后血压下降总有效率为86.6%(P<0.01);(2)治疗后血浆PRA、AngⅡ水平增高,ALD水平降低,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3)治疗后血浆ET水平降低,而NO水平增高,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降压疗效明显,对RAS阻断更完全,并可以改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与缬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和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ACE2在高血压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中的意义.方法12周龄雄性SHR 28只,分为空白对照组(Sc)、苯那普利组(10 mg/kg·d)(Sb)、小剂量缬沙坦组(10 mg/kg·d)(Sl)、大剂量缬沙坦组(30 mg/kg·d)(Sh),每组7只,7只雄性WKY大鼠为正常对照.药物治疗3月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ng Ⅱ含量,RT-PCR法测定肾脏中ACE和ACE2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比较肾脏中ACE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WKY大鼠相比,SHR肾脏中ACE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而ACE mRNA的表达和血浆Ang Ⅱ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缬沙坦治疗后SHR血压显著下降而血浆Ang Ⅱ水平则进一步升高,肾脏中ACE2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苯那普利治疗对SHR血浆Ang Ⅱ水平及肾脏ACE2的表达则无明显影响.结论SHR体内ACE和ACE2的表达失衡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意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可能通过升高SHR血浆Ang Ⅱ的水平而增加肾脏中ACE2的表达,ACE2表达的增加可能是ARB抗高血压治疗的一个新药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研究缬沙坦对慢肝、肝硬化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54例慢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mg/日,疗程1个月。采用放免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的变化;采用半定量逆转录PCR技术测定治疗组5例慢肝患者缬沙坦治疗前后血管紧张素原mRNA、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经缬沙坦治疗后,血清PRA、AⅡ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ALD则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RAS各激素水平的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而肝组织血管紧张素原mRNA、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mRNA的表达较治疗前降低。研究提示缬沙坦可以有效抑制慢性肝病患者循环和肝组织局部RAS的过度激活,对慢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