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不适合行角膜移植术或多次角膜移植术失败的患者,人工角膜植入术已成为复明的最后希望.受材料、设计和手术方法等条件限制,人工角膜植入术并发症多、远期效果差.如何使人工角膜更好地发挥其光学作用,对其设计尤为重要.人工角膜的设计分为材料和外形,由最早的单一材料、近年的有孔材料到生物材料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材料与受体间的组织相容性,从穿通式、"领扣"式到软性材料一体式外型的不断改进,人工角膜与受体间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并发症减少.本文综述了人工角膜外形和材料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人工角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角膜的研究虽然经历了二个世纪艰难曲折的历程,但由于手术复杂、难度大,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到目前仍仅有少数医生开展这项手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某些严重干眼症及角膜缘干细胞破坏的角膜混浊,同种异体角膜移植通常会失败,而人工角膜植入术却是复明的有效途径。人工角膜研究包括对材料、设计、手术及术后处理的研究,其关键是材料研究。60年代以来,伴随着高分子材料学的发展,人工角膜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近十年,有孔材料作为支架以提高材料和组织的生物相容性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常用和新型人工角膜材料的理化及生物学特性、临床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穿透人工角膜植入术使角膜移植失败或难以进行角膜移植的角膜白斑患者脱盲。方法 应用Yakimenko型人工角膜对4例化学烧伤后角膜白斑和1例爆炸伤后的角膜白斑进行了穿透人工角膜植入术。术前3例光定位准确,2例光定位不准确。结果 术后1眼视力无变化。4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0.09~0.6)、其中最好的1例术后裸眼视力为0.6,矫正视力为0.8,观察时间9个月~3年。结论 应用耳软骨加固人工角膜植床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不能行角膜移植和角膜移植失败但尚存光感的角膜白斑患者,穿透人工角膜植入术是目前首选的复明手术。  相似文献   

4.
人工角膜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角膜是治疗角膜白斑的最早设想,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虽然异质性材料与生物组织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尚未得以完全解决,由此而引起的并发症往往导致手术失败,但对于不宜接受角膜移植或术后失败的角膜盲患者,人工角膜植入术却是其复明的唯一希望,因此人工角膜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10年来研究者们为减少并发症、提高成功率而在材料选择、设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文就人工角膜的沿革、分类及其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人工角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角膜的研究虽然经历了二个世纪艰难曲折的历程,但由于手术复杂、难度大,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到目前仍仅九医生开展这项手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某些严重干下及角膜缘干细胞破坏的角膜混浊,同划体角膜移植通常会失败,而人工角膜植入术却是复明的有效途径。人工角膜研究包括对材料、设计、手术及术后处理的研究,其关键是材料研究。60年代以来,伴随着高分子材料学的发展,人工角膜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近十  相似文献   

6.
人工角膜是治疗角膜白斑的最早设想,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虽然异质材料与生物组织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尚未得以完全解决,由此而引起的并发症往往导致手术失败但对于不宜接受角膜移植或术后失败的角膜盲患者,人工角膜植入术是其复明的唯一希望,因此人工角膜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10年来研究者们的减少并发症,提高成功率而在材料选择,设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文就人工角膜的沿革,分类及其新进展作了一综  相似文献   

7.
人工角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康 《眼科研究》1998,16(1):74-77
对于不适应行角膜移植术或术后失败的角膜白斑患者来说,人工角膜(keratoprosthesis,KPs)植入术是其重建视力的最后手段。由于异质材料与生物组织之间的相容性问题一直是影响人工角膜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人工角膜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其材料不断更新的过程。综述了用于制作人工角膜的各种材料及其实验和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8.
角膜移植是用透明、健康的供体角膜组织替换混浊病变的角膜组织,使患者复明或控制角膜病变,达到增进视力或治疗某些角膜疾病的眼科治疗方法.传统角膜移植分为穿透性角膜移植和板层角膜移植.近10a,深板层角膜移植和内皮细胞移植手术逐渐崛起.而目前,人工角膜移植手术的发展为不适合传统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提供一种新的选择.本文综述了目前角膜移植领域手术技术的适应证、术后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9.
角膜移植手术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非  吕岚 《眼科》2009,18(3)
角膜移植是利用异体的正常角膜组织取代混浊病变的角膜组织,使患眼复明或控制角膜病变的治疗手段.传统角膜移植分为穿透性角膜移植和板层角膜移植术,随着人们对角膜病认识程度的加深以及新技术新器材的使用,带角膜缘的板层移植联合中央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深板层角膜移植、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角膜缘移植等多种新的手术方式较之传统术式具有更好的光学效果,并大大减少了术后排斥反应、散光等并发症.此外准分子激光和飞秒激光的应用也使角膜移植术的手术效果更趋完美.同时,人工角膜移植手术为不适合传统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提供一种新的选择.本文对准分子激光和飞秒激光应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各种类型板层角膜移植以及人工角膜移植手术进行简要概述,并展望角膜移植手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角膜的正常结构及内皮细胞功能的稳定对于角膜的透明极为重要,术前供体角膜材料的处理和保存方法直接影响穿透角膜移植术后的成功与失败。良好的中长期角膜保存为适时进行穿透角膜移植手术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综述了短期、中期和长期保存的供体角膜材料在保存过程中以及使用该材料行穿透角膜移植术后角膜的厚度、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缘的HLA—DR阳性朗格罕斯细胞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人工角膜植入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一飞 《眼科》2005,14(3):197-200
角膜移植无法成功的患者(如严重化学烧伤、眼瘢痕性类天疱疮、Stevens-Johnson综合征等)给眼科医生带来极大挑战。虽然人工角膜手术并发症危险较高,却能为这类患者带来一线复明的希望。目前国内条件下,人工角膜植入术应由具备丰富的角膜病诊疗经验和熟练的眼科手术专家合作下开展,适应证应严格限制,仅用于无法用其它方法达到复明的双眼角膜盲患者。术后严密定期随访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是维持复明效果的重要保证。随着人工角膜材料、设计的进步,未来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人工角膜供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2.
角膜移植手术是治疗角膜病变重要且有效的手段。但对眼表功能完全失代偿、多次角膜移植排斥等类型的患者,常规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手术成功率却非常低。对于这类患者,人工角膜植入术成为复明的新希望。随着人工角膜的设计和植入方式的不断改进,人工角膜的功效及优点已渐渐突显。目前,波士顿Ⅰ型(领扣型)人工角膜在全球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现就波士顿Ⅰ型人工角膜的基本特征、临床应用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人工角膜植入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评价复杂性角膜混浊患者行人工角膜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等。方法选择15例双眼盲目患者的单侧眼15只,术前视力均为光感,角膜混浊病变无法用常规角膜移植手术达到复明目的。其中严重碱烧伤6只眼,严重酸烧伤3只眼,铝水烧伤2只眼,爆炸伤1只眼,严重实质性眼干燥症1只眼,多次穿透性角膜移植失败角膜严重血管化2只眼。人工角膜(MICOF)由俄罗斯费德洛夫眼外科中心制造。手术分两期:一期手术将人工角膜支架植入角膜层问,选择病例行角膜表面或层问加固性手术。约3个月后行二期手术,植入带螺纹的人工角膜光学部。常规行晶状体、部分虹膜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将外1/3上、下睑缘做永久性缝合。对完全睑球粘连者,用上、下睑皮肤覆盖角膜表面,仅暴露人工角膜光学部。结果二期术后观察4~26个月,平均9.5个月,除1只眼视力光感外,其余眼裸眼视力0.12~1.0。手术并发症包括分离角膜板层时穿入前房,晶状体皮质残留,柱镜前表面结膜上皮遮盖,柱镜前表面纤维增生组织遮盖,柱镜后壁沉着物,角膜溶解。结论人工角膜特别适合于穿透性角膜移植难于成功的双眼盲目者,而且是对目前严重角膜瘢痕血管化、严重眼睑或泪液功能不良患者有效的复明手段。该术式结合自体结膜遮盖、骨膜层问移植及睑裂部分缝合等,有利于人工角膜的长期存留。  相似文献   

14.
角膜移植术有多种不同的术式, 需要根据角膜各组织层混浊和病变的特点, 采取精确的角膜上皮、基质(板层)、角膜内皮、全层(穿透性)角膜移植或人工角膜移植术治疗。而目前临床上存在一种倾向, 即不论角膜疾病程度、是否有相应的眼库保障和手术技术条件, 一概行经典的穿透性(全层)角膜移植, 或者追求技术条件要求高的内皮移植和人工角膜移植等新的术式, 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多和角膜供体材料浪费。正确选择角膜移植术式的优点包括保留更多健康的角膜组织、节省供体、视力快速恢复、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低等。角膜医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角膜移植手术的适应证, 并根据手术医生自身技术、医院和眼库的条件, 有序开展不同的角膜移植术式, 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Ⅰ序角膜移植现在已不仅是一种复明手术,而发展为增视手术,凡因角膜混浊、变形引起的视力障碍患者几乎都可做为手术适应症。角膜移植除了以增视为首要目的的光学角膜移植外,还有对无复明希望的视网膜、视神经病的角膜混浊行美容性角膜移植及为根治难治的进行性角膜病(实质型单疱性角膜炎,溃疡,穿孔等)的治疗性角膜移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复杂性角膜混浊患者使用自体角膜做载体的BostonI型人工角膜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10例角膜盲患者(10眼),术眼病变严重,经至少2名以上国内著名角膜病专家会诊。无法通过角膜移植复明。其中严重碱烧伤7眼,爆炸伤1眼,角膜内皮失代偿多次角膜移植失败1眼.双眼病毒性角膜炎角膜严重血管化1眼。其中9例为双眼盲。术前视力光感或手动。所有病例均一期完成手术,术中使用8.0mm或8.5mm环钻钻取患者角膜,用患者混浊病变的角膜为载体。安装Boston人工角膜。形成患者角膜.人工角膜复合体,复合体作为植片如传统角膜移植实行角膜植床和植片缝合固定,术中常规行晶状体摘除术。结果术后观察1-12个月,平均(5.7±3.8)个月,除1眼视力光感外,其余裸眼视力为0.1~0.8。手术并发症包括角膜植床出血人玻璃体腔2例,继发性青光眼2例,人工角膜后膜4例。所有术眼均无术后漏水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角膜特别适合于穿透性角膜移植难于成功的角膜盲患者,而且是目前对严重角膜瘢痕血管化、眼睑或泪液功能不良患者有效的复明手段。我国角膜供体严重匮乏,用自体角膜为载体可作为部分BostonI型人工角膜植入手术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7.
角膜盲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角膜移植,而我国角膜移植材料十分匮乏。因此,应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全民捐献、呼吁器官移植立法、建立器官捐献公证系统及规范眼库建设等,以获取更多的捐献材料;重视角膜移植手术适应证与手术方式的选择、围手术期的管理及充分利用角膜盲复明的多种途径,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材料的浪费;同时要加快研究与开发新的角膜材料,尤其是组织工程化角膜的研究,以尽快缓解角膜移植材料匮乏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劳动保护不完善,眼外伤的病例不断增长,其中铁水、铝水眼灼伤较为多见。常规角膜移植对于严重灼伤尤其是双眼患者疗效不理想,现将我院应用人工角膜治疗严重铝水灼伤的1例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患者,男,42岁,因“双眼被铝水灼伤13 d”于2007年5月7日至我院就诊。现病史:患者13 d前被铝水灼伤双眼,视物不见、眼痛,在当地医院行药物治疗、双眼羊膜移植,未见明显好转来我院就诊。眼科检查:视力、眼压无法检查,双眼上下眼睑部分缺损,结膜充血,巩膜苍白,羊膜在位,角膜白色混浊,内窥不清。诊断为双眼铝水灼伤。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自体血清、肝素2 500 U,4次/d滴眼;夜间涂左氧氟沙星眼膏,VitC 2.0静脉推注,复方氨基酸250 ml、抗生素静脉滴注。伤后20 d出现双眼角膜自融现象,于2007年6月9日行左眼睑球粘连分离+板层角膜移植术,术后1个月角膜水肿混浊,于9月19日再次行左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2007年7月21日行右眼睑球粘连分离+穹窿成形+板层角膜移植术,术后10 d右眼角膜植片混浊、水肿,出现融解,8月10日再次行右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8月25日右眼角膜植片中央变薄,周边水肿,患者要求放弃右眼治疗。术后1年中,双眼睑球粘连加重,角膜植片反复上皮缺失、水肿、营养不良,行双眼睑裂缝合术,以保存眼球。2008年12月13日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示双眼P100波振幅下降,以右眼明显。B超示双眼眼球形态可,玻璃体腔内散在点状回声。 2008年12月19日行左眼人工角膜(MICOF)植入术,一期植入人工角膜支架(见图1)。于2009年5月10日行左眼晶状体切除+前部玻璃体切除+人工角膜二期植入术(见图2),术后12 d,左眼裸眼视力(UCVA)为0.1,最佳矫正视力(BCVA)0.25(-6.00 DS)。因人工角膜突出于结膜约1.5 mm,于2009年7月17日行左耳廓软骨取出+左眼结膜下软骨填充+结膜瓣转移术,术后左眼视力0.1(矫正无助),2009年9月7日治愈出院,术后半年随访UCVA 0.1。 讨论:眼部铝水灼伤是一种接触性热烧伤,是高温铝液溅入眼内,熔液被包在结膜囊内冷却成固体,释放出热量,导致结膜、角膜、巩膜及眼睑等组织灼伤,发生凝固性坏死。熔化铝温度一般在700 ℃左右,可引起眼部组织不可逆的损害。由于结膜严重缺血、坏死,恶化了角膜周围的环境,使角膜缺氧并导致严重营养障碍,进而使受损的角膜上皮不能再生或反复剥脱,角膜溃疡经久不愈,可出现角膜深层溃疡穿孔或角膜新生血管、无菌性炎症、瘢痕形成及脸球粘连,轻者影响视力,重者造成失明,甚至丧失眼球[1]。 人工角膜(keratoprothesis)是取代病变角膜组织而用异质成形材料制成的一种特殊屈光装置,通过手术植入患眼,以取得一定视力。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人们对人工角膜材料不断的探索及人工角膜设计的不断进步,该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工角膜手术适用于双眼化学或热烧伤等引起的严重角结膜瘢痕血管化、完全闭锁性睑球粘连、严重干眼症角膜血管化或角结膜上皮角化、多次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并发大量植片血管化等,并且通过视功能、色觉、视觉电生理及B超等检查显示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尚好者。黄一飞成功应用自体角膜做载体的Boston I型人工角膜植入术治疗复杂性角膜混浊患者10例(10眼),术后观察1~12个月,平均(5.7±3.8)个月,除1眼视力光感外,其余UCVA为0.1~0.8[2]。黄一飞应用MICOF型人工角膜治疗复杂性角膜混浊患者15例(15眼),术前视力均为光感 ,角膜混浊病变,无法用常规角膜移植手术达到复明目的,其中严重碱烧伤6眼,严重酸烧伤3眼,铝水烧伤2眼,爆炸伤1眼,严重实质性眼干燥症1眼,多次穿透性角膜移植失败角膜严重血管化2眼,二期术后观察4~26个月,除1眼视力光感外,其余眼UCVA为0.12~1.0[3]。经过多年的临床基础研究,新型一体式人工角膜支架植入,羟基磷灰石表面修饰人工角膜钛支架等的探索,使人工角膜取得了更好的生物组织相容性[4-5]。 本病例多次行羊膜移植、角膜移植、睑裂缝合等手术治疗得以保存眼球,但因严重角膜血管化、睑球粘连而失去了常规角膜移植的机会条件。为复明,医生对其施行了人工角膜植入术。本病例采用俄罗斯费德洛夫眼外科中心制造的MICOF人工角膜,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植入人工角膜支架,5个月后,二期植入人工角膜柱镜,并切除晶状体、前部玻璃体。术后12 d,左眼UCVA为0.1,BCVA 0.25(-6.00 DS)。术后半年视力稳定于0.1。 目前,人工角膜特别适合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难于成功的角膜盲患者,而且是目前对严重角膜瘢痕血管化、眼睑或泪液功能不良患者有效的复明手段。我国角膜供体严重匮乏,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角膜材料的进步,人工角膜植入术将更具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和人工晶体植入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超声乳化仪为22只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白内障行白内障吸出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观察视力、角膜内皮变化和角膜移植片透明度。结果视力:12只眼0.1~0.4(54.5%),8只眼0.5~0.9(364%),2只眼<01(9.1%);角膜内皮细胞平均损失率17.76%;术后角膜移植片全部透明。结论本方法治疗角膜移植术后白内障,其术后视力恢复快,角膜内皮细胞损失少,可维持角膜移植片的透明。  相似文献   

20.
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角膜的免疫赦免地位 ,角膜移植是众多器官和组织移植中成功率最高的 ,也是角膜盲患者复明的唯一手段。然而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仍然是造成角膜移植术后失败的主要原因。尤其二次移植、新生血管化植床等高危因素的患者 ,术后的免疫排斥发生率高达 6 0~ 90 %。而目前我国多数为高危因素的患者。因此 ,有效的控制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就成为角膜植片能否长期存活的关键所在。目前用于减少或防治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方法综合如下 :1 组织配型组织配型主要包括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HLA)配型和ABO血型抗原配型。在心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