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Zhang L  Su Y  Gai L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6):357-359
目的了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子宫内膜细胞分化及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58例正常子宫内膜(32例增生期,26例分泌期)与26例早孕蜕膜。结果EGFR存在于正常子宫内膜、早孕蜕膜腺体及间质细胞的细胞膜、核膜及胞浆内,分布均匀。EGFR还位于早孕蜕膜腺体及间质细胞核内。正常子宫内膜EGFR的表达,腺体部分高于间质部分(P<0.05),EGFR在增生期及分泌期子宫内膜腺体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EGFR在早孕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增生期及分泌期(P<0.05)。EGFR在间质细胞的表达,早孕蜕膜高于分泌期内膜,而增生期内膜则表达最低(P<0.05)。EGFRmRNA的表达从弱到强依次为增生期、分泌期、蜕膜、滋养细胞,增生期与分泌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孕蜕膜较分泌期及增生期明显增加(P<0.05),滋养细胞EGFR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增生期、分泌期及早孕蜕膜(P<0.05)。结论EGFR存在于各期子宫内膜中,其表达在正常月经周期中无明显变化,但在早孕蜕膜、滋养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增生期及分泌期内膜  相似文献   

2.
采用葡聚糖活性碳吸附法,对27例正常生育妇女(对照组)及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Em组),测定了宫腔内膜雌激素胞浆受体(ERc)、孕激素胞浆受体(PRc)浓度。并测定Em组中15例口服醋酸棉酚2个月后,月经周期同日测定ERc及PRc浓度;同时对16例手术切除的子宫、附件标本的原位内膜与异位内膜的ERc、PRc浓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子宫内膜ERc、PRc浓度呈周期性变化,以卵泡晚期最高,黄体中期显著下降(P<0.05),黄体晚期进一步降低。Em组原位内膜ERc、PRc浓度及周期性波动与对照组无差异,但异位内膜ERc、PRc浓度显著低于原位内膜(P各=0.0036及<0.0001),且失去周期性变化。口服棉酚2个月后血清雌二醇、孕酮浓度无显著下降,4例(26.7%)患者子宫内膜组织相显示腺体分泌减少,但原位内膜ERc、PRc浓度却已显著降低(P=0.0217及0.01)。本研究提示:异位内膜与原位内膜对内源性性激素反应的不同步现象与异位内膜雌、孕激素受体浓度低下有关;棉酚对原位内膜ERc、PRc浓度的早期抑制现象,并不依赖于对卵巢功能的抑制作用,这一作用途径应对异位内膜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理,方法:对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进行病理组织学发育日期评定,对其中15例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测定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异位内膜较在位内膜发育落后的有19例(67.9%),提前的4例(14.3%)仅5例(17.9%)相符合;ER、PR水平异位内膜罗在位内膜低,在腺体中的差别有显著性(P〈0.01,P〈0.05  相似文献   

4.
黄体功能缺陷与子宫内膜效应不良患者的内分泌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比较黄体功能缺陷(LPD)和子宫内膜效应不良(IER)患者的内分泌特征。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放射性配体饱和竞争、葡聚糖活性碳吸附分析法,测定LPD、IER患者和月经周期正常者(对照组)的血清激素水平及同一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雌、孕激素受体含量。结果:LPD患者黄体期的雌、孕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其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含量在整个月经周期中与对照组无差异(P>0.1);而IER患者整个月经周期的血清雌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但黄体期的血清孕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1),子宫内膜增生期的胞浆雌激素受体、胞核孕激素受体和整个月经周期的胞浆孕激素受体含量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0.001,P<0.05)。结论:LPD和IER是内分泌特征根本不同的两种情况,LPD主要表现为黄体细胞分泌雌、孕激素功能下降,子宫内膜相应受体含量正常;IER则为整个周期的雌激素水平降低及相应受体合成障碍,而黄体分泌孕激素的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5.
张丽凤  苏应宽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6):357-359,I009
目的 了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子宫内细胞分化及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58例正常子宫内膜(32例增生期,26例分泌期)与26例早孕蜕期。结果 EGFR存在于正常子人膜、早孕蜕膜腺体及间南细胞的细胞膜、核膜及胞浆内,分布均匀。EGFR还位于早剖解体及间质细胞核内。正常子宫内膜EGFR的表达,腺体部分高于间质部分,EGFR在增生期及分  相似文献   

6.
应用放射受体分析法测定4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肌肉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含量,月经周期根据月经史及子宫内膜组织相来判断,比较两种组织ER、PR含量与月经周期及子宫内膜组织相的关系。结果:子宫肌瘤组织的ER、PR含量高于同一子宫正常肌层的含量(P<0.05);子宫肌瘤与肌肉两种组织中ER含量在子宫内膜增殖期高于分泌期(P<0.025,P<0.05),PR含量分泌期高于增殖期(P<0.025)。23例有正常月经周期者,15例与子宫内膜组织相符合,8例与子宫内膜组织相不符合。15例无正常月经周期者,子宫内膜组织相多为增殖期改变,占80%。提示: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与雌、孕激素及其受体含量有关,孕激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提示抗孕激素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对28例经腹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患者,进行腹腔液中PGF2α和PGE2浓度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腹腔液中PGF2α和PGE2浓度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无明显相关,但PGF2α浓度与痛经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与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Gao Y  Luo L  He F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9):536-539,I013
目的 探讨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特性及雌二醇(E2)、孕酮(P)、米非司酮对体外培养的人异位子宫内膜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1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异位内膜组)及11例非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在位内膜组织(在位内膜组)进行体外细胞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的细胞凋亡指数,同时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细胞中bcl-2的表达水平。应用逆转录聚合酶  相似文献   

9.
克罗米酚对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观察克罗米酚(CC)对子宫内膜不同类型细胞内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影响。方法:采用抗ER、PR单克隆抗体的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酶连结法的免疫组化法,对16在不明原因911例)或男性因素(5例)不孕妇女的自然周期和用药周期的增生晚期和分泌晚期子宫内膜细胞内ER、PR,进行定位和半定量分析。结果;用药周期中,增生晚期和分泌晚期的内膜上此细胞、间质细胞明显低下(P〈0.05),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皮下埋植左旋18甲基炔诺酮(LNG)对SD鼠子宫内膜与卵巢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含量的影响。方法:对45只雌性、性成熟SD鼠分别行皮下埋植LNG和普通硅胶管手术,于埋植后第15天、30天、45天取SD鼠子宫内膜与卵巢组织采用饱和浓度单点法进行ER、PR含量测定,并与未埋植的同期SD鼠进行对照。结果:埋植LNG后的SD鼠子宫内膜与卵巢组织ER、PR测定值,较同期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并随皮埋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结论:皮下埋植LNG可减少SD鼠子宫内膜与卵巢组织ER、PR含量,并与其避孕机理及术后突破性出血有关。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学研究近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腹腔镜下检查分为有色素型、无色素型及潜在型,并各有其特点,结合临床可早期诊断。光镜下随病变程度不同又各有其特点;电镜下通常有三种类型:有囊形成、近似子宫内膜及混杂型,它们不全同于宫腔内膜。异位病灶组织的一些酶(ACP、AKP、NSE、PGH合成酶)、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es7、8)、雌、孕激素受体及胶原蛋白等与宫腔内膜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病理改变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改变。方法对39例PCOS患者进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子宫内膜ER及PR,并以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结果34例(87.2%)PCOS患者子宫内膜呈无排卵型,内膜增殖症发生率为51.3%(20/39),内膜腺体发育不同步为35.9%(14/39),内膜间质反应不良为46.2%(18/39)。PCOS患者子宫内膜增殖期ER、PR较正常妇女增多(P<0.05),内膜增殖症者间质PR减少(P<0.05)且分布不均匀。结论PCOS患者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和局部ER、PR减少或缺乏,可能是不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性激素依赖性疾病。性激素通过相应受体起作用。异位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含量均低于在位子宫内膜,而且缺乏周期性变化。表明异位子宫内膜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在位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14.
选择子宫腺肌病住院手术病人45例,采用ABC免疫组化法测定石蜡固定包埋的深肌层异位内膜标本中雌二醇(E2)、孕激素(P)、睾酮(T)、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雄激素受体(AR)。另取17份增生期原位内膜作对照,分析性激素及性激素受体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研究发现子宫深肌层异位内膜有E2、P、T、ER、PR、AR阳性细胞存在,其中ER、A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原位内膜。但性激素及性激素受体的阳性率与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症状、病程和子宫体积无明显关系。提示: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除了与雌激素有关外,还与孕激素、雄激素有关,同时应用抑制多种受体的药物可能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观察了子宫内膜异位症(EM)致不孕患者腹腔镜Nd:YAG激光术治疗前后腹腔液前列腺素(PG)和巨噬细胞(Mψ)变化,以及痛经和受孕情况。结果显示,EM致不孕患者腹腔液PG含量和Mψ数量、吞噬活性及酸性磷酸酶(AC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激光治疗后腹腔液PG含量、Mψ数量、吞噬活性及ACP均显著降低。同时93%患者痛经消失,75%受孕,但受孕者治疗前腹液PG含量高于未受者。提示:盆腔内异位的子宫内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腺癌石蜡标本中雌激素受体的免疫组化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抗雌激素受体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测定42份常规石蜡固定包埋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标本中的雌激素受体(ER)。结果:ER阳性染色部位均位于靶细胞核内,胞浆中无阳性染色。ER阳性标本23份(54.8%);ER含量与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高分化癌ER含量高,预后趋向较好,低分化癌ER含量低,预后趋向较差。提示:经常规处理的石蜡标本经胰酶适当消化后,仍可适用于ER免疫组化测定,ER含量可反映内膜腺癌的分化程度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搪塞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生长激素(GH)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雄激素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组1)及24例合并肌瘤的子宫腺肌病患者(组2)的手术标本,应用免疫边霉亲合素-生物素化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测定ER、PR、EGFR及GH;另应用相同方法对24例术前应用甲基睾丸素治疗的子宫腺肌瘤患者(组3)测定ER、PR、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与生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HB-EGF)是近年来发现的属表皮生长因子(EGF)超家族中的新成员,其特点是对肝素有较强的亲和性,可与细胞表面的EGF受体(EGFR)和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SPG)两种受体相结合而发挥其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其本身也是一种旁分泌,自分泌生长因子和粘附分子。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调节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E2、P、RU486及TNF α对子宫内膜腺体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调节,离体原代培养人子宫内膜腺体细胞经 TUNEL 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表明:(1)外源加入E2抑制腺体细胞凋亡,刺激Bcl 2 的表达。(2) P 抑制腺体细胞的凋亡,不刺激Bcl 2、Fas 及Fas L 的表达。(3) RU486 刺激Fas 抗原增加并诱发腺体细胞凋亡。(4) TNF α诱发内膜腺体细胞凋亡,对Bcl 2、Fas 及Fas L 的表达无影响。从而提示,E2、P及TNFα对内膜凋亡的发生均有作用; RU486 抗早孕可能与其诱导凋亡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应用放射受体分析法测定4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肌肉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含量,月经周期根据月经史经子宫内膜组织相来判断,比较两种组织ER、PR含量与月经周期及子宫内膜组织相的关系。结果:子宫肌瘤组织的ER、PR含量高于同一子宫正常肌层的含量(P〈0.05);子宫肌瘤与肌肉两种组织中ER含量在子宫内膜增殖期高于分泌期(P〈0.025,P〈0.05),PR含量分泌期高于增殖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