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9 毫秒
1.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急诊救治方法,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方法:选择2009年8月到201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昏迷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78例)两组。对照组采取根据病发症状方案进行常规抢救,观察组采取针对昏迷病因方案进行救治。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统计抢救成功率。结果:对照组30例中,11例好转,7例治愈,12例死亡,18例被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60%。观察组78例中,45例治愈,30例患者好转,3例死亡。75例被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达96.1%。两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昏迷患者的身体进行仔细检查后,并仔细又快速地明确分析其昏迷的原因,再根据病因马上进行积极的抢救,对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诊断技术对女性因素不孕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80例不孕症患者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断其盆腔疾病、宫腔疾病和不孕的可能原因。结果:在880例不孕症患者中,676例患有盆腔粘连,占76.8%;双侧输卵管阻塞者503例,占57.1%;子宫因素者112例,占12.7%;宫腔病变者107例,占12.2%;卵巢因素者103例,占11.7%;生殖器畸形者69例,占7.9%。其中原发不孕者中痛经、多囊卵巢的患者多于继发不孕,而继发不孕者中有盆腔炎症和盆腹腔手术史的比例较多。结论:女性不孕的首要暴露因素(危险因素)是盆腔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输卵管阻塞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女性不孕症的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并能对盆腔粘连、输卵管疾病在诊断的同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胎死宫内(IUFD)的母体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4年3月至2010年3月本院收治的40例胎死宫内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0~38岁,平均30岁;初产妇为32例(80.0%),经产妇为8例(20.0%);孕龄为22~39孕周,平均为34孕周。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胎死宫内的母体相关因素及诊治方法。结果:合并产科并发症患者占胎死宫内比例最大。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2例(30.0%);前置胎盘9例(22.5%)和胎盘早剥7例(17.5%)。脐带因素所占比率次之。治疗措施应根据患者病情、产道条件和胎儿死亡时间综合制定,同时积极防治胎死宫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结论:胎儿缺血缺氧死亡是胎死宫内的主要病因。早期诊断、适时终止妊娠、正确治疗胎死宫内所致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产科急性DIC的诊断与处理体会(附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产科急性DIC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对 30例产科急性DIC的临床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熟知产科急性DIC的早期临床表现作到早期诊断 ,积极治疗诱发产科急性DIC原发疾病 ,及时去除病因是抢救产科急性DIC的关键。根据诱发疾病及DIC病情选择性使用肝素。结论 :产科急性DIC发病急骤 ,病势凶险 ,死亡率高 ,只要做到早期诊断 ,正确治疗 ,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DIC的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救治方法,降低DIC的死亡率。方法对9例产科急性DI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例均应用肝索给予抗凝治疗。子宫切除6例,剖宫产3例;治愈7例,死亡2例。结论在DIC的抢救治疗中,早期诊断,及时除去病因,早期大胆合理使用肝素,补充凝血因子,必要时果断切除子宫是抢救DIC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妊高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1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了解妊高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发病特点、探讨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 30 5 2 0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 5 2 0例产妇中 ,妊高征患者 5 14例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11例 (占分娩总数的 0 .0 4 % ,占妊高征总数的 2 .1% )。诱因 :感染 (2 7.2 % )、心力衰竭 (18.2 % )、原有肾炎 (占 18.2 % )、妊娠肾病综合征、药物、胎盘早剥、DIC(各占 9.1% )。结论 :妊高征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为 2 .1% ,与原有肾损害、产时合并感染、心功能衰竭、DIC、胎盘早剥等有关。及时终止妊娠 ,控制高血压和各种诱因是关键 ,内科保守治疗加透析疗法 ,可减少母婴死亡 ,提高 ARF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异位妊娠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416,自引:2,他引:416  
异位妊娠 (EP)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 ,目前的发生率约占妊娠总数的 2 % ,但病死率约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 9%~ 10 % [1] 。近 2 0年来 ,EP的发生率已增加 4倍 ,这除了与其发病的固有因素有关以外 ,还与现代诊断技术的进步有关。这些技术包括 β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 -HCG)及孕酮 (P)放射免疫检测敏感性的升高 ,有助于妊娠的定性诊断 ;经阴道超声波图像质量的提高 ,有助于妊娠的定位诊断。因此 ,这些技术不仅为EP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 ,而且为早期治疗提供了时间保证。EP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及期待治疗。这些治疗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的诱发因素及其临床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间分娩孕产妇羊水栓塞患者中6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羊水栓塞死亡已经成为分娩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羊水栓塞发病的诱因主要有催产素的不当使用、胎膜早破、孕产妇宫缩过强或者急产等。结论:及早诊断、尽早治疗、第一时间去除病因是对羊水栓塞实施成功抢救的关键,适当地实施子宫切除手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抢救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诊治女性结核性不孕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女性生殖器结核性不孕诊治中的价值及有效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近20年腹腔镜诊治的女性生殖器结核性不孕52例的临床资料,综合文献复习。结果:本组患者中诊断时平均年龄26.7岁。原发不孕36例,占69.2%;继发不孕患者16例,占30.8%。腹腔镜下病变表现为:粟粒腹水型13例,占25%;盆腔干酪样病变14例,占26.9%;卵巢输卵管包裹粘连形成包块21例,占40.4%;结节钙化型4例,占7.7%。双侧输卵管梗阻患者44例,占全部患者的84.6%,梗阻部位在双侧或单侧输卵管间质部的患者37例。本组患者自然妊娠率为1.92%,正常自然妊娠率为0。3例患者行IVF-ET,2例妊娠;1例失败。结论:女性生殖器结核性不孕患者的症状没有特异性,使早期诊断困难。腹腔镜手术可以提高本病的术中诊断率,抗结核治疗后,患者正常妊娠率低,控制结核后IVF-ET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异位妊娠是早期妊娠死亡的最常见原因。95%以上的异位妊娠发生在输卵管,有报道输卵管妊娠引起的死亡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9%~13%。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和快速简便的血B-HCG检测,可更早更准确地诊断此病,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利时机。尽管药物治疗已成为早期异位妊娠的首选治疗方法且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对药物治疗失败、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手术治疗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妊娠中期合并神经系统疾病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近十年收治的妊娠中期合并神经系统疾病21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妊娠合并脑损害18例:其中癫痫4例,颅内静脉窦血栓3例,脑血管动静脉畸形2例,脑血管动脉瘤2例,脑梗死2例,病毒性脑炎2例,急性炎性脱髓鞘性脑脊髓炎3例;妊娠合并脊髓损害:脊髓动静脉畸形2例;妊娠合并神经肌肉接头损害:重症肌无力1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抽搐、严重者出现癫痫持续状态,下肢麻木、四肢无力等.入院后患者行脑电图(EEG)、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脑静脉血管成像(MRV)、脑血管造影(DSA)和腰椎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后,针对不同种类的神经系统疾病进行相应的抢救处理,孕妇存活19例;放弃治疗出院1例,失访;母婴死亡1例.存活的19例患者中,终止妊娠17例,其中12例行依沙吖啶羊膜腔穿刺引产,4例药物流产,1例剖宫取胎术;2例维持妊娠至足月剖宫产,新生儿均存活,随访良好.2例遗留功能缺损.结论:妊娠中期合并的各种类型神经系统疾病病情凶险,应争取尽早诊断,选择合理治疗方法确保孕妇安全.待病情平稳,综合评价引产的必要性后及时终止妊娠,并选择对孕妇安全的引产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以资料完整的65例儿童重症肺炎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重症肺炎易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及全身中毒症状等并发症;细菌、病毒仍是重症肺炎的主要病原体,病原诊断阳性率为92.3%;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或有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为高危因素;合理应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及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65例中治愈61例,治愈率为93.8%,死亡4例。结论对重症肺炎患儿尤其是合并基础疾病者及时发现,积极纠正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控制炎症反应,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及护理要点。方法:对132例HIE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生率和持续时间进行分析;并针对吸氧、保暖、病情观察、合理喂养、基础护理等护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生后12h以后仍出现兴奋、激惹症状;出现嗜睡、迟钝且持续时间长;产后出现哭声弱,持续24h以上;肢体张力减弱和拥抱、吸吮反射弱,且持续时间长可作为早期诊断HIE的参考依据;脑性尖叫、昏迷、脑干症状、抽搐、前囟张力增高可作为早期HIE的诊断依据;经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有效护理,治愈96例;好转31例;自动出院5例。总有效率为96.2%。结论:早期诊断、治疗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妊高征并发脑血管疾病7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妊高征并发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 ,探讨其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发生的 7例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结局。结果 :7例发生脑出血、颅内静脉 (窦 )血栓形成、短暂性脑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 :围产期妊高征患者易发生脑血管疾病 ,子痫患者比先兆子痫患者更易发生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5.
应用腹腔镜诊断慢性盆腔痛244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慢性盆腔痛 (chronic pelvic pain,CPP)病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 2 44例 CPP患者行闭合式腹腔镜检查 ,术前行盆腔 B超检查。结果 :腹腔镜证实有病理改变者占 83.6 0 % ,其中慢性盆腔炎症、粘连占5 1.2 3% ,子宫内膜异位症占 33.6 1% ,卵巢囊肿占 3.6 9% ,盆腔瘀血症占 2 .87%。术前 B超发现有病理改变并经腹腔镜证实者占 2 2 .95 % ,B超准确率为 2 7.45 %。结论 :腹腔镜能明确大部分的 CPP病因 ,可作为诊断 CPP病因的常规和首选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就诊63例妊娠期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血小板减少症(PAT)占80.95%,特发性血小板紫癜(ITP)占7.94%,妊娠高血压疾病(PIH)占9.52%。根据不同病因,给予强的松或者地塞米松、免疫球蛋白、输注血小板或全血等措施治疗。正常阴道分娩者约73.02%,剖宫产约占26.98%,产妇及新生儿均未发生大出血。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要积极寻找病因,根据不同病因治疗,患者及新生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妊高征患者脑血管(?)意外发生率较非妊高征高,脑血管意外(?)以脑出血最为常见,据报道子痫死亡病例中80%伴有程度不同的脑出血。山东省立医院妇产科自1980年1月至1985年12月间,住院分娩总数12,420例,其中子痫39例,并发脑出血死亡2例。安庆市一院1例子痫患者于剖宫产后突然死亡,经尸检证实为脑出血。现综合报道如下。病历摘要例1.李××,28岁,初孕,38孕周临产入院。Bp200/130mmHg,尿蛋白(++),水肿(++),给解痉、降压治疗。第一产程中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术中突然发生抽搐,继而昏迷,回病房后发现右侧肢体麻痹,诊断为子痫并发脑出血,经抢救无效于次日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和产褥期合并脑部疾病的发病病因、临床表现、妊娠结局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的妊娠期及产褥期合并脑部疾病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发生于妊娠期12例,产褥期4例.有重度子痫前期病史6例,伴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8例.孕产妇死亡5例,深度昏迷家属放弃治疗出院2例,残留肢体活动障碍5例,痊愈出院4例.结论: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给予正确治疗,可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胎儿娩出前羊水栓塞(AFE)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总结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对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5例胎儿娩出前发生AFE孕产妇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母儿预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猝死患者因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早期诊断困难,未及时行AFE相关治疗,母儿均死亡。4例存活患者,在出现相关早期症状时立即怀疑AFE并迅速开始抗过敏、解除肺动脉高压和剖宫产术,其中2例行心肺复苏,2例行输血等抗休克及纠正凝血功能障碍治疗,3例行子宫切除术,除1例因在家中发生AFE延误病情,围生儿死亡外,其余母儿结局良好。结论:AFE抢救成功的关键为早期诊断,并及时抗过敏和解除肺动脉高压,有效心肺复苏、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及早行剖宫产术,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4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中3例初产妇,1例经产妇,孕龄33~40周.4例患者均有产后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剖宫产3例,其中2例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另2例抢救成功;1例患者因胎死宫内,行水囊引产后死于肝性脑病.新生儿存活2例,死亡2例.结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母儿死亡率高,早期识别和诊断是关键,及时终止妊娠能提高母儿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