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 1998年入夏以来,黑龙江省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灾区的居民生活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各种传染病随时可能发生和流行,灾区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这关键时刻,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先后派出了56个防疫小分队,8个卫生防疫专家指导组,3个突发事件应急小分队,共出动卫生防疫专业人员160人次,深入到全省洪涝灾区的4个市、21个重灾县(市、区)57个乡、314个村屯 及时向灾区发放了近500吨消杀灭药品和23万人份疫苗。深入各灾区指导开展救灾防病工作,督导落实全省救灾防病预案,培训基层专业人员掌握卫生防病工作手段,提高卫生防病监督监测水平,大力宣传卫生防病知识。省站在这次救灾防病工作中,得到了省、市、县各级政府和灾区人民的称赞和信任,获得了省委、省政  相似文献   

2.
目的客观评估洪涝灾害发生后的公共卫生消杀需求。方法选取安徽省枞阳县2016年洪涝灾区洪涝发生前后高分遥感影像,结合DEM、灾情数据等,提取淹没水体范围和建筑物基本信息,计算受灾建筑物面积,估算消杀物资储备需求。结果计算受灾建筑物面积13.38平方公里,若使用有效氯含量约20%的漂白粉,可以计算出每平方公里漂白粉需求量为750kg/km~2,需要储备用于环境消毒的漂白粉约10吨。结论高分遥感淹没范围估算是以遥感影像为基础进行解译,结果较为客观。消杀物资需求评估可以为决策部门掌握受灾情况、储备消杀物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应急反应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实现洪涝灾害卫生防疫救灾防病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及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方法 以湖北、江西省作为试点,利用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了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应急反应信息管理系统。结果 该系统以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通过行政区划代码将空间信息、洪灾相关的基础信息和灾时信息连接起来,不同的数据库资料被整合到GIS平台上,实现信息查询、分析和输出。该系统主要包括地图管理、信息查询、统计分析、应急辅助决策、数据维护、系统维护等功能。结论 通过该系统有关基础资料的分析,可以进行洪灾风险和疫情风险评估,以便在灾前做好人、财、物、技术等方面的准备;利用收集的灾时资料信息,可以及时地确定洪涝灾区的灾情,科学地预测评估灾时疫情和灾区的应急反应资源和能力,从而为洪涝灾害应急反应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高分遥感技术开展洪涝灾后公共卫生状况和卫生应急需求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2016年安徽省枞阳县洪涝灾害后,选取洪涝灾区高分一号及高分二号遥感影像,结合地形、灾情数据等,解译出水体淹没范围和建筑物信息;建立高分遥感洪涝灾后卫生应急需求评估框架,估算受灾范围、受灾人口、卫生资源损失、消杀需求、传染病风险及救援点布设。结果估算出枞阳县水体淹没范围约285.76 km~2,受灾建筑物面积约13.38 km~2;估算受灾人口约39.07万人;评估出枞阳县人民医院、枞阳县中医院等6家医院均不同程度受灾;估算消杀物资如漂白粉储备需求约10吨;传染病风险评估显示肠道传染病的风险较高。在受灾人口、卫生资源损失和衍生公共问题评估的基础上提供安置点选择方案。结论以高分遥感影像解译为基础进行洪涝灾后公共卫生状况和卫生应急需求评估,结果较为客观,可为决策部门掌握受灾情况,储备消杀物资,调配医疗资源,灾后安置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洪涝灾害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特点,为制订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在灾主灾后对灾区实施鼠情监测,同时收集分析1998、1999年度疫情资料。结果:洪涝灾期灾区鼠密度、鼠带病毒率、鼠感染率均明显上升,疫区疫源地传染强度增大,局部灾区已存在HFRS暴发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加强对灾区的疫情、鼠情监测和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控制HFRS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6.
抗洪抢险部队呼唤新的卫生科研成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为了保障抗洪抢险部队官兵和灾区人民的身体健康,部队卫生人员在灾区抗洪部队中积极开展了卫生防病防疫工作。我军的卫生防疫工作,经历了一次艰苦环境和重大复杂疫情的检验,抗洪部队没有发生烈性传染病,没有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没有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传染病发病率低于1‰,创造了部队救灾防病的良好业绩,受到军委、总部首长和部队官兵的赞誉。从抗洪部队卫生防疫的实践中,对卫生科研成果方面提出如下几点值得思考的问题:(1)饮用水的卫生研究亟待加强;(2)加强热区医学卫生研究刻不容缓;(3)应当高度重视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治研究。这些问题表明,部队呼唤新成果,呼唤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到部队去,在面向部队、深入基层的过程中,为加强部队卫生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1998年6至8月期间,利川市境内出现了持续性的强降雨,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暴雨、洪水、沥涝灾害造成蚊蝇、鼠类以及各种致病性微生物对生产和生活环境、饮水、食物的广泛污染,加之灾民大量流动、居住拥挤、卫生条件差等,极易引起各种疫病的暴发流行[1]。免疫预防是救灾防病综合性防治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恢复灾区计划免疫网络服务,加强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的同时,针对灾害各阶段可能暴发疫病流行,组织制定了相应的免疫措施。一、脊髓灰质炎的免疫措施洪灾期间及灾后的历次计划免疫常规免疫接种前,均组织对“零’宁d次免疫对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广西各市洪涝灾害后传染病与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及需求,为救灾防病工作决策提供针对性的建议。方法 运用既往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结果对各市风险等级进行定量评估;并对各市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综合各市风险等级开展脆弱性评价和需求分析。结果 河池市风险总分0.55分,为“高风险”;南宁市0.32分、柳州市0.32分、桂林市0.42分、梧州市0.32分、北海市0.30分、防城港市0.30分、钦州市0.17分、贵港市0.44分、玉林市0.30分、百色市0.42分、崇左市0.38分,为“中风险”;贺州市0.06分、来宾市0.06分,为“低风险”。其中媒介生物控制、医疗机构恢复、网络直报能力恢复、计划免疫恢复、妇幼保健恢复、卫生防疫能力恢复、其他感染性腹泻疫情和食源性疾病暴发等指标,6个以上的市有得分,提示这些风险问题是广西各市主要面对的风险问题。消杀药品、器械和病媒监测设备足够的疾控机构分别占35.64%、31.68%和41.58%。63.37%的疾控机构制定应急物资采购计划,32.61%的疾控机构储备的卫生应急资金足够。结论 各地应尽快恢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确保灾区饮水和食品卫生,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科学开展消杀灭工作,开展群众健康宣教,推进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标准和储备制度的落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突发室内空气污染的卫生应急处置措施,为今后的救灾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8年自贡市突发室内空气污染资料,结合现场调查与空气污染物检测,观察应急措施的效果。结果2005-2008年自贡市共发生室内空气污染3起,死亡2人。突发室内空气污染后无人员继续中毒和疾病流行等次生灾害发生。结论应选择可能引起急性中毒的特异性指标为无防毒面具救灾人员是否可进入污染现场的标准;采取机械通风等措施尽快降低室内有害气体的浓度;现场清理采用湿式作业,防止粉尘对人体造成危害;加强营养和防病知识宣传,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洪涝灾害后影响农村分散式供水饮用适宜性的危险因素,为建立适宜本地区应急状况下的饮水评估体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于2010年8月15-25日,随机采集强降雨后的都江堰市龙池分散式供水水样130件,检测色度、浑浊度、pH、铁、锰、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氨氮、硝酸盐9项指标.采用基于因子分析定权的属性识别模型对水样的饮用适宜性等级进行评价,应用农村分散式供水饮用适宜性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不宜饮用的水样进行单因子评价.结果 综合评价达到基本适宜饮用级别以上的水样36件(27.69%)、一般不宜饮用及以下的水样有94件(72.31%),其中不宜饮用及以下的水样中,权重值较高的浑浊度、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评价结果大部分都在不宜饮用等级,总大肠菌群项在单因子评价中等级最低.结论 洪涝灾害后都江堰市农村分散式供水受到广泛污染,以微生物污染最为严重;水质饮用适宜性分级评价技术能够从整体上合理并客观地反映洪涝灾后农村分散式供水的饮用适宜性,有助于对应急状况下饮用水卫生进行科学决策并制定相关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江苏省沿海地区重要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及其危害情况,为预防沿海地区病媒生物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沿海6个县(市)作为监测点进行病媒生物监测,并同时收集2013年沿海地区病媒生物性疾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江苏省沿海地区2002年6月至2013年蚊、蝇、鼠和蜚蠊的平均密度分别为1.22只/(灯·h)、19.78只/笼、2.07%和0.33只/张;沿海地区病媒生物性疾病主要以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恙虫病和疟疾为主,3种疾病2013年发病率均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其发病率分别为1.09/10万、1.53/10万和0.76/10万。结论 沿海地区气象和生境的变化可能会对病媒生物以及病媒生物性疾病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加强江苏省沿海地区HFRS、恙虫病和疟疾等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强化疫苗接种,积极开展灭鼠、灭蚊等工作,有效地降低病媒生物性疾病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6个洪涝重灾县(市,下同)计划免疫工作的调查,发现这次洪涝灾害对湖北省计划免疫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6个县在洪涝灾害中损坏的冷链设备约占现有设备的15%,计划免疫资料损失10%左右,洪涝灾害大大增加了灾区流动儿童的数量,降低了灾区常规免疫的质量。同时分析了洪涝灾害对灾区计划免疫工作的远期影响,提出了恢复和重建灾区计划免疫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国出生缺陷高发区目前常见体表出生缺陷的患病水平以及主要畸形种类。方法选择出生缺陷高发的山西省5个县市和出生缺陷低发的江苏省无锡地区作为研究现场,对研究地区2003年所有孕满20周以上的出生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分析和比较高低发地区24种体表重大出生缺陷的患病情况。结果山西省4个县体表重大缺陷患病率为232.4/万,神经管畸形患病率138.7/万,显著高于太原市区相应的患病率(75.3/万和28.2/万)。无锡市区和锡山区(原无锡县)之间各种出生缺陷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太原市区神经管畸形(NTDs)出生患病率是无锡市区(4.6/万)的6.1倍;山西省4个县无脑儿、脊柱裂、脑膨出、脑积水、腭裂和多指畸形的出生患病率显著高于无锡市区,NTDs的出生患病率是无锡市区的30.2倍。高发地区NTDs患病率与既往监测资料相比未见明显下降趋势。如果从孕满28周开始监测,则高发地区出生患病率较孕满20周监测率下降31.8%。结论NTDs仍然是山西省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山西省部分地区NTDs的患病率仍然是国内乃至世界最高的患病水平。NTDs出生患病率在部分出生缺陷高发地区未见明显的下降趋势。监测方法和产前诊断对于体表重大出生缺陷患病率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为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择江苏、浙江、广东、河北、河南、湖北、云南、陕西、甘肃9个省,于2005年6月对免疫规划管理和信息建设的组织机构、人员、设备、经费、信息建设状况等进行普查。结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信息管理单位不统一,东、中、西部地区预防接种门诊的形式和周期差异较大;工作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信息设备拥有量、网络覆盖率、信息管理经费投入和信息化管理覆盖率等指标均为东部地区好于中、西部地区,省、市级好于县、乡级;仅16%的县、10%的乡实施了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各地现有信息系统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不共享,信息建设经费主要靠收费弥补。结论开展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需要解决与各地现有系统的数据交换问题,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乡级卫生院防保组织应尽快配备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加强计算机操作培训;加大信息系统建设经费投入,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开展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试点,以期摸索经验、完善系统,并为最终在全国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皖北疟疾的发病率与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的关联性,评价用LST、NDVI对疟疾发病率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预测结果进行校正的效果。方法 以皖北五县为研究现场,收集各县2004-2011年的疟疾疫情数据及LST、NDVI等遥感图像资料,提取、合成遥感相关指标;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RIMA模型对2010年各月份的预测结果较报告发病率高(平均误差=0.721/10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当地的疟疾发病率与近三个月的平均LST(lst_012,β=0.295)及之前两个月的平均NDVI(ndvi_12,β=0.280)有关联(P<0.001);将二者作为校正因子(相对贡献为2:1时)对2010年的预测结果进行校正,平均误差缩小为0.018/10万。以2004-2010年的发病率数据再次拟合并筛选ARIMA模型,并以2011年的疟疾报告发病数据为参照,再次评价lst_012 与 ndvi_12对模型预测结果的校正效果;发现校正后的预测误差(<0.001/10万)低于校正前的误差(0.293/10万)。结论 ARIMA模型能较好地用于该地疟疾发病率的拟合与预测,环境遥感替代指标LST、NDVI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RIMA模型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998年洪灾对江西省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及相关的因素。方法 对江西省洪灾前后的传染病疫情及部分灾区流行的疾病个案进行分析。结果 1997~1999年江西省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98.19/10万、224.68/10万及253.22/10万,1993~1997年平均发病率为187.68/10万。1998年与1997年、1993~1997年的平均水平相比,甲、乙类传染病的总发病率分别上升了13.37%和19.71%,其中以霍乱、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上升最为明显;1999年与1997年、1998年相比,分别上升了27.77%和12.70%,其中以霍乱、甲肝上升最为明显。1998年受灾县与非受灾县、全省和全国比,肠道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上升较明显;灾后第二年,除了肠道传染病继续上升外,呼吸道传染病的上升也较明显。结论 1998年洪灾对江西省传染病的流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受灾县传染病的发病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洞庭湖洪灾区居民住院费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湖南省洞庭湖洪灾区居民1998年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选择洞庭湖区55个乡镇的居民为研究单位,对该区1998年居民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对数线性回归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1998年洞庭湖洪灾区抽样调查居民的年住院率为4.59%,次均住院费用为667.42元。与未受灾区居民相比,灾区居民年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均高于非灾区居民,且有统计学意义;居民的次均住院费用与受灾情况、家庭收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出院结局、就诊单位有一定关系。结论 洪涝灾害对湖南省洞庭湖区居民的疾病负担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当地居民次均住院费用的因素众多,提示在灾害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应采用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云南省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制约死亡率下降的影响因素,为政府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常规报表及监测资料对云南省1992~2010年的孕产妇死亡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2~2010年的19年间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有明显下降,由1995年的149.6/10万下降至2010年的37.3/10万,下降75.1%;但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农村约为城市的6.6倍,内地县市和边境县市分别是城市的6.1倍和9.8倍,内地县市和边境县市死亡率明显较高,且下降速度较慢;死因顺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合并内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产褥感染;产后出血是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产科出血的77.3%;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率偏低及县乡两级产科人员知识技能不足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加大县乡产科能力建设力度,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及完善流动孕产妇医疗保障体系,确保流动孕产妇异地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住院分娩补助等惠民政策,妥善解决边境地区跨国婚姻的孕产妇保健等是进一步降低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疟疾流行地理信息系统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 建立江苏省疟疾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和疟疾流行GIS模型,对江苏省的疟疾流行区进行空间分析。方法 在ArcView3.0a软件中建立江苏省疟疾流行病学GIS数据库,从世界粮农组织的FAOCLIM气象资料库中提取出江苏省及其周边地区的气象数据,计算疟原虫生长发育累积度-日(TGDD),在Arc View3.0a软件支持下对TGDD进行空间分析。结果 获江苏省疟疾TGDD预测分布图,江苏省疟疾流行的程度由西向东逐渐减轻,并可分为3个地带;获江苏省14年疟疾平均发病率分布图,江苏省中部、西部地区疫情较重,江南太湖流域的苏、锡、常地区、南通及江苏北部边界少数县疫情较轻,其他地区的发病率介于两者之间,江苏省14年疟疾平均发病率分布图与江苏省疟疾TGDD预测分布图基本吻合。结论 基于TGDD的GIS预测模型可应用于江苏省疟疾流行的监测。  相似文献   

20.
洪灾对人群疾病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洪灾对人群疾病的即时及滞后影响。方法 对1996年和1998年均遭受特大洪灾的地区按洪灾类型分层抽样,并设立非灾区对照,回顾调查1996~1999年洪灾区和非灾区人群各类疾病发病情况。结果 洪灾区人群1996、1998年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分别为863.181/10万和736.591/10万,均高于非灾区年均发病率;但灾后一年的发病率与非灾区无差异,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损伤与中毒等8大类慢性非传染病的患病率灾区高于非灾区。山洪区的发病水平最高,溃垸区居中,内渍区最低。实施卫生干预较多的地区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卫生干预较少的地区。结论 洪灾可致人群急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的发病率水平升高,防疫救灾工作在预防和控制急性传染病的同时,应加入针对非传染病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