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1]。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家族史的孕妇较无家族史者发病率高8倍[2],说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家族遗传倾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 System,RAS)是体内调节血压和水电解质平衡的主要系统,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密切相关。因此,该系统的基因如:肾素(rennin)基因、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基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β1和α1肾上腺素受体(β1受体和α1受体)自身抗体是否与高血压病合并肾损害有关。方法以合成的β1和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61例高血压并肾损害患者,60例高血压无肾损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型β1和α1受体自身抗体。结果高血压病并肾损害组抗β1和α1受体抗体阳性率为62.3%(38/61)和50.8%(31/61),明显高于高血压无肾损害组的13.3%(7/60)和10.0%(6/60)及正常对照组12.5%(5/40)和7.5%(3/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清抗G-蛋白偶联型β1和α1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高血压合并肾损害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梅玲  宋雪 《现代保健》2009,(30):96-97
目的建立抗血管紧张索Ⅱ1型受体(AT1-受体)A身抗体和抗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受体)自身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并探讨这两种抗体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以合成的AT1-受体和α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功能表位肽段(AT1—165~191和α1~192~218位氨基酸序列)作抗原,建立ELISA方法,检测降压未达标组98例、降压达标组96例患者和40名正常人血清中抗AT1-受体和α1-受体自身抗体。结果阳性参考血液批内和批间变异导数分别为0.066、0.072和0.097、0.101,用抗原吸收后,吸光度(A)值分别降低2.5倍和2.3倍,98例降压未达标高血压患者中抗AT1-受体自身抗体和抗α1-受体自身抗体513性率分别为41.8%,36.7%,明显高于降压达标组患者(10.42%,13.54%)和正常血压组(7.5%,5%),P〈0.01。结论抗AT1-受体自身抗体和抗α1-受体自身抗体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操作简便,有助于临床开展高血压病的免疫学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受体)、α1-肾上腺素受体(α1-受体)、自身抗体是否与慢性肾小球肾炎(CaN)发病有关。方法 以合成的AT1受体和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66例CGN患者、58例高血压病患者及柏例正常人血清中抗AT1和α1受体自身抗体。结果 CGN肾功能不全组抗AT1和α1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6.1%(37/66)和53.0%(36/66),高于高血压无肾损害组(分别为15.5%和12.1%)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和12.5%),P〈0.01。结论 抗G蛋白偶联型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常见的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妊娠并发症,目前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近年,许多学者提出子宫螺旋动脉的重铸不良导致胎盘形成异常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关系密切.血管紧张素Ⅱ及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其在胎盘局部活性的改变被认为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有关.该文就血管紧张素Ⅱ及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的生物学特性、与正常妊娠的关系及它们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妊娠期高血疾病孕妇血清中α1-微球蛋白(α1-MG)、C-反应蛋白(CRP)、血浆D-二聚体(D-D)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2月该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52例为研究组,同期健康孕妇及未孕妇女82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孕妇血清中α1-MG、CRP含量,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各组孕妇血浆D-D含量。结果研究组孕妇血清中的α1-MG、CRP、D-D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子痫孕妇要高于子痫前期孕妇,重度子痫前期孕妇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孕妇。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α1-MG、CRP、血浆D-D含量随病情加重而增高。动态监测孕妇血清中α1-MG、CRP、血浆D-D浓度可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病情监控及防治并发症保护母婴安全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常见的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妊娠并发症,目前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近年,许多学者提出子宫螺旋动脉的重铸不良导致胎盘形成异常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关系密切.血管紧张素Ⅱ及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其在胎盘局部活性的改变被认为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有关.该文就血管紧张素Ⅱ及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的生物学特性、与正常妊娠的关系及它们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压力负荷增高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及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制成压力负荷增高大鼠模型,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Ang-(1-7)治疗组。Ang-(1-7)治疗组大鼠通过颈静脉插管和置入式微量泵,持续给予Ang-(1-7),剂量为25μg·kg-1·h-1,共4周。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经微量泵只给予同量的生理盐水。术后4周检测大鼠左心室重量/体重比、血浆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左心室心肌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2型(AT2)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术后4周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及心肌AT1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左心室重量/体重比也明显增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Ang-(1-7)治疗组术后4周血浆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无明显变化,但心肌中AT1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左心室重量/体重比也明显降低。心肌中AT2受体mRNA的表达在3组中无明显差异。结论外源性Ang-(1-7)可减轻压力负荷增高所致的心肌肥厚,可能与它抑制心肌中AT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巴胺D1受体(DRD1)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FLP-PCR)检测102例患者及108例正常孕妇的DRD1-48A/G和AT1RA1166→C变异多态性,对两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结果:DRD1G的分布频率在HDCP组和正常孕妇组分别为27·9%、9·3%,两组间G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CP组DRD1基因AG/GG型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P<0·01)。AT1RC等位基因在HDCP组和正常孕妇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6·2%和5·6%,两组间C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CP组AT1R基因AC/CC型较正常孕妇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多巴胺D1受体基因多态性-48A/G和AT1RA1166位点突变为C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 30/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 29/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分别为-4.5±0.8和-4.7±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SI为-3.2±0.5,对照组治疗后为-4.4±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明显,同时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妊娠激活了循环和子宫胎盘单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许多组分.研究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循环及子宫胎盘单位中RAS调节的差异有助于探讨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就子痫前期循环和子宫胎盘RAS的变化进行综述.与正常妊娠者不同,子痫前期患者循环RAS的许多组分包括Ang Ⅰ、AngⅡ、Ang-( 1-7)及血浆肾素活性下调,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增加,血清中AT1自身抗体(ATl-AA)增高.胎盘中的总肾素和活性肾素浓度显著升高,AT1受体mRNA、蛋白的表达上调.子宫胎盘床中AngⅡ水平及肾素、ACE mRNA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宫颈感染孕妇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和胎盘生长因子(PIGF)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7月石家庄市第四医院建档并进行产检的80例单胎轻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宫颈感染孕妇为感染组,80例单胎轻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未合并宫颈感染孕妇为非感染组,80名正常单胎孕妇为对照组,采集宫颈感染孕妇宫颈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浆ADMA、sFlt-1和PIGF水平,并记录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感染组孕妇共检出病原菌119株,以B型链球菌多见,占42.02%;感染组和非感染组ADMA、sFlt-1/PI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感染组ADMA、sFlt-1/PIGF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及剖宫产率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低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感染组妊娠结局正常孕妇血浆ADMA和sFlt-1/PIGF水平低于妊娠结局不良孕妇(P<0.05);血浆ADMA和sFlt-...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β1肾上腺素受体(β1受体)自身抗体是否与高血压病合并肾损害有关.方法以合成的β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技术,检测61例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和58例高血压无肾损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型β1受体自身抗体.结果高血压合并肾损害组抗β1受体抗体阳性率为69%(42/61),明显高于高血压无肾损害组的19%(11/58)和正常对照组的15%(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抗G-蛋白偶联型β1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高血压合并肾损害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4.
王丽鹏  王晶  盛卫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0):4223-4226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母血及胎盘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胎盘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AT1R)水平的变化,以探讨AngⅡ及AT1R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2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清中AngⅡ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胎盘组织中AngⅡ及AT1R的表达。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中Ang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重度子痫前期组较轻度子痫前期组血清AngⅡ水平明显升高(P<0.01),轻度子痫前期组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胎盘组织中AngⅡ表达明显升高(P<0.01)。妊娠期高血压组、轻、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AngⅡ表达逐渐增强,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AT1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AT1R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及正常妊娠组血清AngⅡ水平与胎盘组织AngⅡ表达均呈正相关(r=0.378,P<0.01;r=0.665,P<0.01)。AngⅡ的表达与胎盘重量及新生儿体重呈负相关(r=-0.244,P<0.05;r=-0.347,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AngⅡ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病情加重,血清AngⅡ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说明血清AngⅡ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的轻重,有望成为一种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监测指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中AngⅡ、AT1R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患者神经内分泌昼夜活性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家琦  于献 《现代医院》2009,9(1):20-22
目的探讨杓型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昼夜浓度变化与高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相关性及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住院高血压病人103例,使用无创性便携式24h动态血压监测仪检查,设定每日6:00-22:00为日间,22:00-次日6:00为夜间,根据其夜间平均动脉压下降10%以上或以下分为二组:杓型组和非杓型组,采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二组病人清晨8时与夜间11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杓型高血压组8AM去甲肾上腺素水平(290.12±32.54ng/L)较11PM(245.34±26.18ng/L)高(p<0.05),而非杓型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8AM(326.11±36.81ng/L)较11PM(368.33±45.26ng/L)低(p<0.05),非杓型高血压病人8AM、11PM去甲肾上腺素均较杓型高血压病人8AM、11PM高,但只有11PM水平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杓型高血压患者8AM、11PM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浓度较杓型高血压患者高,但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其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有密切关系。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存在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夜间交感输出增多。调整服药时间,加强夜间抗交感活性可能恢复此类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减少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王丽鹏  王晶  刘颖  曲冬颖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6):3707-371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Ⅰ型受体(AT1R)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20例正常妊娠妇女胎盘组织中AngⅡ及AT1R的表达。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胎盘组织中AngⅡ表达明显升高(P<0.01)。妊娠高血压组、轻、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AngⅡ表达逐渐增强,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AT1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AT1R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P<0.01)。AngⅡ的表达与胎盘重量及新生儿体重呈负相关(r=-0.244,P<0.05;r=-0.347,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中AngⅡ、AT1R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2年1月.按纳入、排除标准选择纳入有关中国人群AT1R A1166C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采用RevMan 5.1和Stata 11.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病例组共计862例,对照组共计1 142例.AT1R基因1166位点携带变异基因型(AC型+CC型)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增加,合并OR值为2.11,95%CI为1.29~3.46.AT1R基因1166位点携带C等位基因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增加,合并OR值为2.02,95%CI为1.29~3.17.结论 AT1R A1166C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人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18.
沈亚杰  杨伟文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4):4802-4804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妊娠期高血压组7例,子痫前期组22例),15例正常妊娠孕妇(正常孕妇组),分3个孕期即16~21周、25~28周、33~42周,14例非孕健康育龄妇女(正常对照组),所有对象均抽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浆VCAM-1值。结果:子痫前期组VCAM-1值(1471.95±423.12)ng/ml与妊娠期高血压组VCAM-1值(880.49±256.63)ng/ml相比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妊娠期高血压组的VCAM-1值与正常孕晚期组(936.31±217.53)ng/ml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孕晚期组VCAM-1值与正常对照组(614.91±412.99)ng/m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正常孕妇组不同孕龄的VCAM-1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中VCAM-1水平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密切相关,随着病情加重VCAM-1值明显升高,VCAM-1对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及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有重要作用;VCAM-1值在正常妊娠中不随孕龄的增长而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肾素(PRA)、血浆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和内皮素-1(ET-1)的水平变化,探讨上述各指标在EH诊断中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选择EH患者293例作为EH组,分为高血压Ⅰ组155例,高血压Ⅱ组99例,高血压Ⅲ组39例;另选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浆AngⅡ、PRA、ALD、ET-1、LOX-1的水平。结果 EH组高血压Ⅰ组、Ⅱ组、Ⅲ组的血浆AngⅡ、ALD、PRA、LOX-1、ET-1水平高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Ⅱ组、Ⅲ组上述指标水平高于高血压Ⅰ组,高血压Ⅲ组高于高血压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上述指标明显降低;EH组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达97.95%。结论血浆AngⅡ、ALD、PRA、LOX-1和ET-1可作为诊断EH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对EH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孕产妇血管紧张素(Ang) 1-7和AngⅡ及受体在疾病变化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该院妇产科收治的HDCP孕产妇106例(HDCP组),另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50例健康孕产妇作为对照(健康组)。将HDCP组根据病情发病程度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n=52)、轻度子痫前期组(n=35)和重度子痫前期组(n=19) 3个亚组。检测并比较HDCP组与健康组、HDCP组不同亚组孕产妇生产前后Ang 1-7、AngⅡ水平,检测胎盘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 (AT1R)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 (AT2R)阳性表达情况。结果产前HDCP组母血Ang 1-7水平高于健康组,AngⅡ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HDCP组母血AngⅡ水平和脐血Ang 1-7高于健康组,母血Ang 1-7和脐血AngⅡ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Ang 1-7、AngⅡ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HDCP组胎盘组织标本AT1R、AT2R阳性率高于健康组(P0.05);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标本AT1R、AT2R阳性率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CP孕产妇Ang 1-7、AngⅡ异常表达可能和胎盘组织局部的AT1R、AT2R较高有关,且上述指标与HDCP发展变化存在紧密关联,为HDCP发病机制、早期诊断预测和治疗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