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儿童饮食行为干预工具对儿童不同饮食行为问题及照养者担忧程度的干预效果。方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选取具有不良饮食行为的1~4岁儿童205名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102名、对照组103名,分别使用儿童饮食行为干预工具和目前临床常规处理方法干预12个月。干预过程中共进行6次随访,每次随访时均记录儿童的饮食行为评分及照养者对干预效果的评价等。结果:两组儿童干预后各项饮食行为评分均比干预前显著下降,其中干预组儿童"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不良进食习惯"和"害怕进食"评分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干预时间延长,干预组儿童照养者对儿童喂养问题的担忧程度逐渐减轻,家庭成员对儿童喂养问题的意见渐趋一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和"不良进食习惯"改善情况与照养者担忧程度改善程度呈正相关(r=0.337,P=0.016;r=0.403,P=0.000)。结论:与目前常规处理方法相比,儿童饮食行为干预工具对部分饮食行为问题的改善程度较好,并可减轻照养者的担忧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2~5岁儿童保健门诊就诊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进行临床干预。方法 将儿童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个性化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喂养指导。结果 六大饮食行为问题表现从高到低依次是:不良进食习惯112例(55.45%);精力充沛胃口差95例(47.03%);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93例(46.04%);父母过度关心71例(35.15%);害怕进食20例(9.9%);潜在疾病状态16例(7.9%),两组儿童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儿童各类饮食行为问题评分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个性化临床干预,能有效地改善2~5岁儿童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婴儿换乳期食物的添加对儿童1岁后饮食行为的影响,以期对儿童口腔功能及良好饮食行为有所帮助。方法收集189名于无锡妇幼保健院进行体格检查的1~5岁儿童,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儿童一般情况、饮食行为、婴儿换乳期食物添加情况,Logistic多元回归进行饮食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 189名儿童中具有不良饮食行为者占30.69%,其次分别为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26.98%)、胃口差(21.69%)及害怕进食(6.35%),四种不良饮食行为在不同年龄组及性别间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婴儿颗粒状食物添加时间对儿童1岁后胃口有影响(P0.05),OR值为1.305;婴儿期颗粒状食物添加频率对1岁后偏好某种特别食物有影响(P0.05),OR值为0.610;婴儿期泥糊状、颗粒状、块状食物添加的时间、频率、添加量及对换乳期食物的接受程度均不影响1岁后不良进食习惯及害怕进食的发生(P0.05)。结论换乳期食物的合理添加可降低胃口差、偏好某种食物的饮食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1~4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有效干预方法。方法将儿童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以应用IMFeD(爱饭达)评估指导软件为主进行综合干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的喂养指导。结果干预组在儿童胃口差、对某种食物偏好、不良进食习惯、父母过度关心4类饮食行为问题、抚养人不良养育行为和忧虑程度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体重、身高增长值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IMFeD评估指导软件进行以家庭为单位的阶段性个体化综合临床干预,能有效改善1~4岁儿童饮食行为,促进儿童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家庭饮食环境的关系,为饮食行为问题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汉中市3~6岁学龄前儿童1 135例,通过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筛查工具(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feeding difficulties,IMFeD)分析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通过儿童喂养问卷(children feeding questionnaire,CFQ)调查儿童家长喂养信念、行为,收集儿童及家庭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饮食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结果 检出儿童饮食行为问题634例(55.86%),其中不良进食习惯371例(32.69%)、父母过度关心354例(31.19%)、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345例(30.40%)、胃口差251例(22.11%)、害怕进食91例(8.02%)、潜在疾病状态10例(0.88%);存在1种饮食行为问题儿童为180例(15.86%),2种为197例(17.36%),3种及以上为257例(22.6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类型(核心家庭)、抚养人学历(高)、监督饮食是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限制饮食、逼迫进食是导致饮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结论 汉中市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主要问题为不良进食习惯、父母过度关心和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限制饮食、逼迫进食易造成饮食行为问题,父母直接抚养、抚养人高学历、监督饮食可减少饮食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6.
探讨孤独症儿童存在的饮食行为问题,为改善孤独症儿童的饮食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病例组选自乌鲁木齐市某医院和某孤独症康复训练机构的2~7岁孤独症儿童113例,对照组为乌鲁木齐市某医院2~7岁常规体检儿童223例,采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卷”调查2组儿童的饮食行为.结果 病例组挑食、食物响应、不良进食习惯、过饱响应和情绪性进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而外因性进食和主动进食能力得分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饮食行为问题比较结果显示,病例组饮食行为发生率在挑食项、不良进食习惯、过饱响应项、情绪性进食项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孤独症儿童主要存在的饮食问题有挑食,不同程度的食物响应、过饱响应、不良的进食行为和情绪性进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评估与监护人自评儿童体型和儿童饮食行为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0~12月共290例3~6岁学龄前儿童,采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评估儿童的饮食行为,评价儿童的营养状况,并进行监护人自评儿童体型分析,分析儿童营养状况测评与监护人自评儿童体型之间的一致性。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7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 21%。女童的不良进食习惯、偏食及食物喜好评分高于男童,而过饱响应评分低于男童(P<0. 05); 3~4岁儿童的主动进食评分低于5~6岁儿童(P<0. 05);母亲受教育程度越低,儿童不良进食习惯及食物响应评分越高(P<0. 05);儿童家庭经济情况越好,儿童不良进食习惯评分越高,过饱响应评分越低(P<0. 05);与祖父母或其他人同住的儿童偏食评分较与父母同住的儿童评分高,主动进食评分较与父母同住的儿童评分低(P<0. 05);标准测评的不同营养状况儿童中,低体质量组食物喜好、食物响应及主动进食评分最低,肥胖组最高;低体质量组过饱响应评分最高,肥胖组最低(P<0. 05),监护人自评儿童体型方面,偏瘦组偏食、过饱响应评分最高,食物喜好、食物响应、主动进食评分最低(P<0. 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标准测评与监护人自评儿童体型对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判断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0. 125,P<0. 05)。结论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与其饮食行为密切相关,不良饮食行为对儿童的营养状况有一定的影响,监护人自评儿童体型与儿童营养状况的一致性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沈阳市1~5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现况,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8个社区和4所幼儿园共1 594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问卷的调查方法,分析包括儿童家庭背景、儿童健康状况、儿童的饮食行为、就餐环境及喂养交流四个方面的数据。结果 沈阳市1~5岁儿童饮食行为总的检出率为50.6%,检出率从高到低为:不良进食习惯33.3%、胃口差26.9%、食物偏好24.9%、父母过度关心22.0%、害怕进食2.1%、潜在疾病0.8%。 结论 沈阳地区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较多,应该引起儿保医生的高度重视;今后对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的干预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地区有针对性地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有饮食行为问题儿童微量元素的缺乏情况,探讨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有效的解决方法。方法在儿童健康体检门诊采用爱饭达(IMFeD)诊断方法筛选出1~4岁有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共94例,其中男孩50例,女孩44例。分成两组,综合干预组(以IMFeD策略为主进行综合干预)59例,常规干预组35例。通过基线调查问卷、为期6个月的随访干预问卷和终末调查问卷分析统计,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基线调查问卷时对94例儿童全部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和骨密度测量。结果通过对两组有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进行干预,两组干预方法均有效。但对于儿童不良进食习惯、儿童父母过度关心儿童饮食、儿童害怕进食等问题,经对两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发现,综合干预组终末调查的分数低于基线调查分数,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常规干预指导组变化不显著。有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其微量元素铁缺乏和锌缺乏检出率分别为50.00%和51.90%,明显高于在儿童健康体检门诊就诊的儿童(18.98%、2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钙缺乏和骨密度低的发生率也较高,但与儿童健康体检门诊就诊的儿童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与常规干预方法相比,以"IMFeD"干预策略为主的综合干预方法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有更好的作用,干预效果更显著。建议综合干预应在常规指导基础上采用"IMFeD"干预策略,同时应考虑微量元素的检测和补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父母喂养行为与1~5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儿童饮食行为干预问卷(IMFeD)及自编父母喂养和营养行为问卷,调查广东省某市就诊于儿童保健门诊、儿童营养门诊的70名1~5岁具有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的社会人口学资料、饮食行为及喂养行为资料。 【结果】 喂养焦虑情绪(r=0.591)、不良喂养习惯(r=0.665)均与IMFeD总分呈正相关;喂养焦虑情绪(β=0.49)、不良喂养习惯(β=0.32)进入IMFeD总分的最终方程,是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喂养中情感交流(β=0.24)与前述两者一同进入了不良进食习惯得分的最终方程,是避免儿童不良进食习惯的保护因素。 【结论】 家庭不良喂养习惯、家长喂养焦虑情绪可能引发或增强儿童不良饮食行为问题,喂养时家长与儿童的情感交流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避免和缓解儿童不良进食习惯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宜昌市1~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现状,为进行早期有效的个体化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宜昌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保健服务的1~6岁儿童共计3 188名作为调查对象,由主要喂养人填写饮食行为问题调查问卷后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宜昌1~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总体检出率为46.93%,其中胃口差28.73%,不良进食习惯39.02%,对食物偏好16.53%,父母过度关心23.40%,害怕进食1.63%,潜在疾病0.88%。不同性别的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进食习惯、对食物偏好、父母过度关心、害怕进食"此四项饮食行为问题的检出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宜昌市1~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发生率高,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评估应有早期的、全面的、多学科的评价,以开展医疗、保健、家庭和社会等全方位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有效干预方法。方法以2010年10月-2010年12月在博爱医院儿童保健科经儿童饮食行为工具(IdentificationManagement of Feeding Difficulty,IMFeD)初筛为有饮食行为问题的70名1~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干预组利用IMFeD工具进行综合的饮食行为干预,对照组沿用常规的喂养指导,4个月后评价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在儿童饮食行为和抚养人喂养行为方面的改变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干预组体重增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身高增长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IMFeD工具进行综合饮食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儿童饮食行为和抚养人喂养行为,促进儿童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13.
由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症状特点,与同龄健康儿童饮食行为相比,ASD儿童的饮食行为往往存在极端偏食、拒绝食物和进食迅速等问题。他们对某些食物的性状、质地有着异常执着的偏好,存在攻击性、自我伤害性,进餐的仪式性等,这些不良的饮食行为影响了ASD儿童营养素的摄入及典型饮食行为的发育。早期及时发现和识别ASD儿童的饮食行为问题,有利于ASD儿童的康复和生长发育。全面、准确、客观、详实地评估可以为后续ASD儿童的饮食行为干预与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因此,本文就国内外用于ASD儿童饮食行为的评估方法进行总结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儿童饮食行为问题诊断和干预的方法。 【方法】 将儿童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阶段性综合干预和常规干预的方法,观察对儿童四类饮食行为问题,包括精力充沛胃口差、挑食偏食、不良进食习惯和害怕进食的干预作用。 【结果】 儿童保健门诊和社区就诊儿童四类不良饮食行为问题中,挑食偏食儿童不同年龄组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58,P<0.001);其余三项不良饮食行为问题不同年龄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四类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干预前后的行为改变,干预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年龄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结论】 应在我国推广和完善以家庭为单位的阶段性儿童饮食行为临床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兰州市0~3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现状及抚养者的应对状态,为进一步开展此类问题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兰州市4 389例0~3岁儿童,完成《儿童饮食行为调查问卷》,调查儿童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以及儿童抚养人的应对状态。结果兰州市0~3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67.62%,2~3岁检出率达最高水平,各年龄组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最显著的均为"不良进食习惯",表现为"吃饭时伴随其他行为"、"吃饭地点不固定",仅有45.7%的抚养者认为儿保医生对饮食行为问题的处理有帮助。结论兰州市0~3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流行水平较高,临床医生应切实做好儿童饮食行为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编制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评价量表,为我国儿童饮食行为评价和相关研究提供基本工具。 【方法】 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形成152问题的条目库,结合5名儿科临床和25名儿童家长意见,经2次测试和分析后形成“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试用问卷”。通过对325名学龄前儿童的调查,采用因子分析和条目分析方法对试用问卷的条目进行了筛选,最终形成了包括56个条目的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评价量表。在西安市5所幼儿园随机抽取603名3~6岁儿童家长进行调查,采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对量表的信度、效度、反应度进行检验。 【结果】 量表由56个条目组成,包括不良进食习惯、偏食、食物喜好、情绪性进食、过饱响应、食物响应、外因性进食、主动进食8个维度,累计方差贡献率达50.9%;验证性因子分析各指标均达到统计学要求。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2,分半信度系数为0.86,重测信度系数为0.72。不良进食习惯、挑食、情绪性进食、过饱响应和食物响应5个维度得分在不同体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进食习惯、挑食、食物喜好、外因性进食4个维度得分在不同文化程度家长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8个维度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特点。  相似文献   

17.
全国1~3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我国1~3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和家庭喂养状况的流行率。【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的方式,调查儿童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以及儿童抚养人的喂养行为问题。【结果】 34.7%的儿童有饮食行为问题,其中19.0%强烈偏爱某种食物;32.6%的家长允许儿童随意选择食物,6.3%的家长通过强迫或惩罚使儿童多进食。【结论】 我国1~3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流行水平较高,应推动以家庭为单位的儿童饮食行为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南宁市社区1~3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及家庭喂养状况,为进一步开展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南宁市两个社区1岁至不满4岁健康儿童301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问卷的调查方法,内容包括儿童一般资料,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抚养人的喂养行为问题。 【结果】 65.1%的儿童存在有饮食行为问题, 饮食行为问题发生率由高到低顺位依次为进餐时间过长46.5%、进餐分心37.9%、吃得少35.9%、进餐地点不固定34.2%,对食物不感兴趣23.6%、强烈偏爱某种食物20.6%、拒绝某种食物 19.3%、不愿尝试新食物11.0%。 【结论】 南宁市社区1~3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发生率较多见,加强营养与喂养知识的健康教育,针对个性化指导和行为干预,使儿童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经过干预后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的改善效果,同时了解不良饮食行为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方法 收集157例1~4岁具有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测量身高、体重,测定末梢血血红蛋白浓度,对喂养人进行一对一喂养指导,同时发放宣教材料,对其进行6个月饮食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对同一喂养人进行饮食行为问卷调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不良饮食行为儿童中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儿童比例分别为2.55%、12.10%、4.46%;经过干预后,饮食行为总分增加3.46%(P<0.01);吃饭时间、进餐与孩子有语言和情感交流、要求孩子吃完盘里食物、孩子不高兴时给予食物、随意进食零食、进餐闲逛、吃饭时做其他事情、吃饭地点不固定到处走动、用小道具哄吃饭评分分别上升3.88%、5.63%、11.99%、6.32%、5.20%、8.26%、11.05%、9.36%、14.69%(P<0.01),吃得少、吃得慢、害怕进食评分分别增加6.18%、4.02%、4.28%(P<0.05)。结论 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改进家长的喂养观念及方法,从而促进儿童良好饮食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爱饭达(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Feeding Difficulties, IMFeD)工具对儿童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 为制定标准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对沈阳市8个社区和4所幼儿园具有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的211名儿童进行干预研究, 干预组应用爱饭达工具给予指导, 对照组应用常规门诊保健技术给予指导。结果 经过9个月5次随访, 干预组饮食行为问题综合评分下降分值较对照组高,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不同年龄组中3岁组、4岁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前后比较呈显著下降(t=21.2, P<0.01), 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下降分值逐渐增高;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比其IMFD工具的保护率为66.8%, 效果指数是3.0;单纯干预组应用IMFD工具M9与M0的对比, 其保护率为85.2%, 效果指数是6.7;NNT1.3为(95%CI:1.2~1.5)。结论 应用IMFeD工具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进行诊断、分类和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