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因素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呼吸机启动48 h以后至人工气道拔管后48 h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是临床机械通气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随着呼吸机被广泛地应用到各医院的ICU和CCU后,VAP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发生率为9%~69%,机械通气每增加1 d,发生肺炎的危险性增加1%~3%[2,3].  相似文献   

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一种典型的机械通气并发症,是指接下通气治疗48h后至拔管后48h内出现的肺部感染,是医院的获得性肺炎(HAP)的重要类型,其中MV≤4d内发生的肺炎为早发性VAP,≥5d者为晚发性VAP。ICU(Intensive Care Unil)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的病人病情危重,大多需要辅助机械通气,近期有研究发现,在ICU病房中呼吸机的平均使用率为27.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16.3%,患者一旦发生VAP,易造成脱机困难,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严重者导致死亡。本文针对近年来VAP的病因、预防及护理研究发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常见并发症,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状况是VAP预防策略的重要环节之一[1].本研究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干预的重要性、护理人员对口腔护理认知、口腔护理的频次、口腔护理方法及溶液选择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4.
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救治严重呼吸衰竭的一种呼吸支持方法,是挽救呼吸衰竭患者生命十分重要的措施,且广泛适用于临床[1].然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容易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2].国外报道,VAP发病率达9%~70%,病死率高达50%~69%;国内VAP发病率为30%~55%[3].机械通气期间,镇静剂的使用抑制了患者咳嗽反射,插管和牙垫的不仅口腔分泌物增多,细菌繁殖能力增强,而且给口腔护理带来诸多不便,这些均有利于口咽部细菌定植.在加拿大16个ICU进行的前瞻性队列结果表明,吸入口咽部定植的病原菌是引发VAP的潜在、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4].本研究通过观察实施口腔护理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咽部以及肺深部菌群变化和VAP发生率改变等方面,探讨口腔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重症监护室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57,自引:17,他引:4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HAP)中最严重的类型,发病率为15%~60%,死亡率为25%~76%,是造成重症监护室(ICU)患者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应用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48 h后发生的肺炎.临床分为早发性VAP(<4 d)和晚发性VAP(≥5 d)[2].VAP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增加了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非药物性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显著延长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而且增加住院费用[1],甚至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根据不同医疗条件,其病死率约20%~71%[2].因此,预防VAP的发生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生存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是机械通气,但随着呼吸机的广泛应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ion-associated pneumonia VAP)也随之增多。VAP是指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8 h后出现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可造成撤机困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导致机械通气失  相似文献   

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气管插管/切开(人工气道)机械通气48~72 h后发生的肺炎.VAP是ICU机械通气患者中最常见的感染形式,VAP可引起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和机械通气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9.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病原菌特点,为防控措施提供 依据.[方法]对ICU 2008年7月~2009年6月419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采取前瞻性调查.结果VAP发生率 18.62%;侵入性操作的使用,机械通气时间>5d,年龄>65岁,均为VAP发生的危险因素;VAP患者分离到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9.90%,革兰阳性菌(25.81%)和真菌(4.30%).[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高,由多种高危因素引起,加强病区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手卫生规范、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措施才能有效降低VAP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临床及其对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有创机械通气1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VAP 临床诊断标准筛选出VAP组和非VAP组.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 VAP发病率34.4%,病死率49.1%,病死率明显高于非VAP组(29.7%).结论 VAP发病率、病死率高,能明显增加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有创-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序贯组29例;对照组30例。对比观察总体临床疗效及两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及住ICU时间。结果序贯组总有效率8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总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下降,住ICU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机械通气序贯疗法可明显缩短总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及患者病死率,缩短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护理人员系统化培训及综合管理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的价值。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ICU2011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干预前(2011年1-12月)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系统化培训及综合管理期间(2012年1-12月)的126例患者作为干预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VAP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2012年1-12月共有48名护理人员参与了预防VAP的系统培训,系统培训完成率95.00%;2011年1-12月接受机械通气总天数为523d,全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1.03‰,系统培训及综合干预后,2012年1-12月接受机械通气总天数为959d,全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8.3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下降了60.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护理工作人员的系统化教育能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需要呼吸系统治疗医师和ICU护理人员的共同协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呼吸机管路内细菌与下呼吸道感染时间的相关性,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入住综合ICU行机械通气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22例,于上机后在不同时间段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呼吸机湿化罐、进气口及出气口冷凝水集水杯、螺纹管呼气接口内壁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观察不同部位细菌生长情况,记录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等。结果 122例机械通气患者,共收集培养标本1 898份,呼吸机湿化罐、进气口及出气口冷凝水集水杯、螺纹管呼气接口内壁细菌生长率与机械通气时间呈正相关(r=0.8545,0.9636,0.9636,0.9394;P<0.05);出气口冷凝水集水杯细菌出现最早,呼吸机湿化罐细菌出现最晚;各部位与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全部患者中发生VAP19例,VAP发生率15.57%,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VAP发生率逐渐增加,机械通气时间<5d与>7d分组比较,VA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VAP患者中,出气口冷凝水集水杯、螺纹管呼气端接口端内壁、进气口冷凝水集水杯及呼吸机湿化罐与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一致性分别为66.48%、63.45%、40.26%及54.32%,进气口冷凝水集水杯及呼吸机湿化罐的细菌出现时间与下呼吸道病原菌的出现时间基本一致。结论呼吸机管路细菌污染状况及VAP的发生与机械通气时间均存在相关性,呼吸机管路细菌污染可能是造成VAP发生的原因之一,建议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  相似文献   

1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患者接受机械通气(MV)48 h后所并发的肺实质感染.VAP是MV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18.0%~60.0%,病死率高达30.0%~70.0%[1].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状况是VAP预防策略的重要环节之一.笔者将气管插管MV患者口腔护理干预对VAP影响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机械通气患儿气管插管使用安全气囊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 PICU内按入住时间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气管插管均使用安全气囊,对照组气管插管不使用安全气囊。比较两组X线胸片斑状阴影、痰培养阳性结果及VAP的发生率指标。结果实验组X线胸片斑状阴影、痰培养阳性结果及VAP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儿气管插管使用安全气囊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呼吸机相关肺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64,自引:17,他引:47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施行人工机械通气治疗时常见的并发症 ,因其发生与机械通气密切相关 ,故又称通气机相关肺炎 (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或呼吸机相关肺炎 [1]。 VAP发病率为 7%~ 70 % ,病死率可高达 50 % [2 ]。Jimenez[3 ]等采用精确的诊断技术和尸检 ,在机械通气 >48h患者发现 VAP发生率为 2 7%。机械通气时并发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是影响呼吸衰竭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 ,病死率为 3 0 %~ 71%。其中 ARDS患者行机械通气时并发肺炎的病死率为67% ,而无肺炎的病死率仅为 2 3 % ;其他患者行机械通气时并发肺炎的病死率为 48%…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肿瘤专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对癌症中心ICU 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并行有创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VAP定义将其筛选为VAP组和未发生VAP者为对照组,分析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果 153例肿瘤患者在ICU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中74例发生VAP,VAP发生率为48.4%;氧和指数(OI)<200、急性生理性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20、年龄≥60岁以及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S)评分>6是发生VAP的主要危险因素;VAP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258株,革兰阴性菌占62.4%,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占20.2%,主要为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占17.4%,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该肿瘤专科医院,ICU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较高,病情危重、氧合差、APACHEⅡ、CLIS评分高是重要危险因素,VAP的病原菌分布和抗菌谱有别于综合医院ICU。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影响因素和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5月ICU住院治疗的13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46例和非VAP组84例。收集病历问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ICU监测资料归纳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影响因素;统计并比较VAP组中死亡及存活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临床肺部感染((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评分。结果 VAP组患者死亡率为41.30%(19/46)高于非VAP组,呼吸机撤机成功率45.65%(21/46)低于非VAP组(P<0.001)。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抗菌药物连续使用时间,气管切开和再次插管是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影响因素(P<0.05)。VAP死亡患者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分别为(22.36±2.47)天、(27.56±2.33)天长于VAP存活患者(P<0.001);通气第5天时,VAP死亡患者APACHEⅡ、CPIS评分分别为(20.42±2.36)分、(8.84±1.36)分高于VAP存活患者(P<0.001)。VAP死亡患者死亡前APACHEⅡ、CPIS评分分别为(23.45±2.36)分、(9.63±1.47)分高于VAP存活患者转出ICU时(P<0.001)。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更易发生撤机困难且死亡率较高,致病因素较多,需加强监控,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赖翠薇 《现代医院》2012,12(4):82-84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ICU)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效果,探讨预防VAP更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我院ICU 2010年1月-12月收治的128例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集束化护理组(观察组,60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68)例),以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VAP发生率、病死率为观察指标,分析集束化护理对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VAP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较常规的护理方法临床护理效果更佳,对预防VAP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为降低VAP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4月医院收治的36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或校正χ2检验及Fisher′s精确概率法;对VAP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6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 118例,发生率为32.78%;共检出病原菌14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1株占64.08%,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7株占33.1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5株占3.52%,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5d、血清白蛋白含量30g/L、APACHEⅡ评分18分、有意识障碍、应用制酸剂、侵入性操作、留置胃管等因素是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严密监控,加强护理措施,以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