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野战RFID医疗卡读写器的使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现RFID医疗卡信息的编辑、采集和传递,便于与野战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平台互动。方法:采用C#语言编写程序,与RFID专用读写器结合,借助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进行信息传输。结果:对基于RFID技术的医疗卡格式化,信息输入、采集、修改以及与PC无线局域网连接进行了尝试,解决了伤员信息后送问题。结论:该野战医疗卡读写器在大规模演练中投入试用,收到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制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军队干部康复疗养信息卡,实现疗养员信息存贮和共享。方法:利用带有RFID技术的U盘,设计制作该电子信息卡。结果:将疗养员的电子病历输入到疗养卡内,通过RFID读写器和计算机可以对疗养卡随时进行访问、查询及信息的修改与更新。结论:在部分医院、疗养院中对该军队干部康复疗养信息卡进行了试用,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RFID技术的战储卫生装备维护保养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战储卫生装备维护保养管理系统,为卫生装备的仓储管理和卫勤保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RFID读写器实现了对电子标签的读写,即用利射频信号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在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目标识别。结果:建立了基于RFID技术的战储卫生装备维护保养管理系统框架模型,提出了RFID应用中需要注意解决的一些问题。结论:RFID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装备分散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将RFID技术应用于战储卫生装备维护管理中,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战储卫生装备信息的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制一种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医院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系统,解决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基于RFID、计算机软件及数据库等技术,借助软件开发平台进行系统的研制与调试。结果:采用RFID技术的电子标签和手持机读写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手工记账和粘贴式设备标签,实现了医疗设备维护信息的完整记录和及时更新。结论:将RFID技术应用到医疗设备维护系统中,便于医疗设备的动态管理、效益分析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野战医疗卡的由来、意义,重点从适用对象、信息需求、功能需求和结构需求方面对野战医疗卡设计进行需求分析.在卡技术的选取上,简要分析了二维条码技术、磁卡技术、IC卡技术、光卡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和蓝牙技术,提出射频识别技术为目前可行的技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一种医院急救设备专管共用系统,解决医院专管共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方法:采用RFID、计算机软件、数据库等技术,借助软件开发平台进行系统研制与调试。结果:采用RFID技术的电子标签读写系统,实现了专管共用设备信息的完整记录和合理调配,取代了传统的手工记账和纸质设备标签。结论:将RFID技术应用到急救设备专管共用管理系统中,便于该类设备的动态管理和效益分析,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开发一种医院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系统,解决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基于RFID、计算机软件、数据库等技术,借助软件开发平台进行系统的开发与调试.结果:采用RFID技术的电子标签、手持机读写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手工记账和粘贴式设备标签,实现了医疗设备维护信息的完整记录和及时更新.结论:将RFID技术应用到医疗设备维护系统中,便于医疗设备的动态管理和效益分析,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技术原理和技术特点。野战医疗所伤员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采用了RFID技术、无线通讯技术,满足对于伤员远距离、快速识别的需求。能够保证战场伤员救治的及时性、有效性、准确性,对作战指挥、战斗力评估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实现野战条件下医疗信息采集和数字化管理,包括应急医疗分队的医务人员、装备、伤员等基本信息和伤员的救治信息等。方法:将采集的伤员信息通过无线方式传送到计算机,再采用Delphi7汇编的程序对伤员信息进行管理。结果:该系统首次在大规模演练中使用,完成了百人次伤员的基本信息和救治信息的录入及管理。结论:该信息管理系统符合野战条件使用要求,为数字化管理战伤救治信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解决目前医疗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管理混乱、查询统计不便、无法掌握具体位置信息等问题。方法:对医疗设备RFID标签的设计方案与应用形式进行研究和讨论.从软件和硬件2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设计了方案的总体结构,分析了其工作原理,采用非接触式充电的模式,有效地延长了RFID的生命期限。结果:设计了有源RFID标签方案。结论:该标签的设计大幅提高了医疗设备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医疗领域的主要应用。方法:对RFID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设计方案进行详述;列举其在医疗领域有代表性应用的7个方面。RFID系统主要由电子标签、阅读器及数据库系统3部分组成,电子标签记录存储信息,利用射频信号及蓝牙技术进行通信。结果:RFID技术可以应用于医疗领域中患者病案信息、医疗设备信息、医疗药品信息等方面。结论:RFID技术较为成熟,应用成本低廉,在医院的广泛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并可降低医疗成本,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12.
随着射频识别技术、智能技术以及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概念被提出并被认为是继计算机、Internet之后,信息产业领域的第三次发展浪潮。本文介绍了物联网基本概念及构成组件,及在医疗领域中的功能与应用,最后阐述了物联网中重要组成之一的RFID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不同方面发挥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实用的角度分析了RFID技术在医疗管理中的可行性,简要阐述了RFID的控制、存储以及通信电路,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医疗设备管理和患者信息管理的RFID技术具体应用,最后通过对上位机通信终端和医疗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构成了以RFID技术为核心的医疗管理系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医疗事故和医疗成本,保证了医疗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历城区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证管理现状。[方法]采用WHO推荐的PPS抽样方法,对济南市历城区2000年1月1日至2007年11月出生的常住儿童1762名进行预防接种证卡管理情况调查。[结果]共调查2000~2007年11月出生儿童1722名,建证、建卡率均为为100.00%;接种证卡符合率为97.77%;接种证涂改率为19.92%;填写完整率为97.44%;不同年份出生儿童接种证填写完整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1个月内办理接种证的儿童占66.23%。[结论]济南市历城区儿童建证(卡)率保持较高水平,证(卡)管理较为规范,但建证(卡)及时率未达到100%要求。今后应采用信息化等手段提高建证(卡)及时率,进一步规范接种证(卡)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海上伤员分类器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实现海上批量伤员伤情与救治信息的快速采集、存储和传输,实现对海上批量伤员的快速分类,进行伤员信息自动化管理。方法:运用PDA、Wi-Fi、射频识别、北斗卫星通讯等技术,开发研制海上伤员分类器,系统包括伤票采集、查询模块,战创伤评分模块,伤票标识模块,伤员分流模块等。结果:海上伤员分类器能够快速地进行批量伤员的战创伤评分、分类,实现教学模拟训练、综合演练等功能。结论:海上伤员分类器实现了伤员信息的智能化管理,保证了伤员救治的时效性和连续性,有效提升了军队海上伤员救护的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实时监管生物样本的运输过程,杜绝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确保社会公共安全。[方法]通过整合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全球导航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和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r Radio Service,GPRS)及温控等先进技术,建立智能化生物样本运输监管系统。[结果]该系统通过RFID电子标签技术对每个生物样本(包括来源、内容、数量、规格、运送目的、运输温度条件等)建立电子信息数据,采用GPS定位技术和GIS管理技术实时准确定位并进行监控,可为样本的安全管理和安全运输、跟踪提供有效保障。经过实际试用,能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基于RFID、GPS、GIS和GPRS技术的智能化生物样本运输监管系统符合国家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要求,属国内首创,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韩成 《医疗装备》2012,25(1):10-12
目的:为了客观实时地监控医疗信息的全过程,预防和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医疗工作的安全性。方法:在防止医疗差错的需求牵引下,考虑医院环境,具体应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与无线网络技术,实现系统架构和软件设计。结果:对医院信息管理的每一步实时检查和确认,包括患者身份、药品、血液等唯一识别。结论:系统对保证医疗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