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LVO)患者应用直接转运与溶栓后转运模式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84例LVO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转运模式分为对照组30例(溶栓后转运模式)和观察组54例(直接转运模式)。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善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不良事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病至溶栓时间、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均更长,而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入院至溶栓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总改善率为53.70%,高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RS评分预后良好率为68.52%,高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26%,低于对照组的13.33%,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溶栓后转运模式比较,LVO患者应用直接转运模式可改善预后效果,明显缩短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同时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为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由120急救车送至盛京医院治疗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因盛京医院2016年2月开展一体化急救护理工作,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一体化护理组,所有患者接诊后均给予控制血压、降脂、营养神经、抗凝、脑细胞活化剂等治疗。对照组以常规的急救护理模式为主;一体化护理组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术前护理时间、溶栓例数、住院时间、存活例数、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继发性癫痫情况,对比患者出院3个月Barther指数、Fugl-Meyer运动指数评分。用SPSS 17.0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结果一体化护理组术前护理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体化护理组溶栓例数(41例)、存活例数(86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7例、68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体化护理组发生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继发性癫痫的患者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一体化护理组Barther指数、Fugl-Meyer运动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能够及时、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工程》2019,(7):979-980
目的研究rtPA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溶栓后加用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tPA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晓波 《医疗装备》2020,(2):184-185
目的探讨急诊快捷护理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12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患者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实施急诊快捷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溶栓时间窗、溶栓率、护理满意度及溶栓前、溶栓24h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溶栓时间窗短于对照组,溶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24h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快捷护理干预可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溶栓时间,提高溶栓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探讨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自2016年1月开始实行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选取2016年1-12月实施一体化救治模式后的4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另于实施一体化救治模式前仅采取常规急救流程的2015年1-12月选取4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急诊抢救效果。结果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5.00%(34/40),低于观察组的97.50%(3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因抢救失败死亡率为15.00%(6/40),高于观察组的2.50%(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总抢救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重症患者的急诊救治中应用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可有效提高抢救效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肇庆市高要区中医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分诊、转诊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要更短,健康知识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要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7%,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急救中采用急诊护理流程效果明显,可以提高急救效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基层医院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绿色通道的构建及其效果。方法以2015年3月-2017年3月使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的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启动绿色通道管理流程,同时将rt-PA静脉溶栓地点前移到急诊重症监护室。以2013年1月-2015年2月在绿色通道管理流程实施前rt-PA静脉溶栓的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入院至开始静脉溶栓的时间(DNT)、DNT60 min比例、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溶栓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DNT较短,DNT60 min比例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溶栓后24 h与72 h,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明显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中构建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绿色通道,可有效缩短患者自就诊到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提高DNT60 min比率,提高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联合尤瑞克林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息县人民医院治疗的ACI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取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统计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肌力恢复状况,并对比治疗前后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45/48)较对照组75.00%(36/4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BI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肌力恢复状况比较,观察组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与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NIHSS评分,改善肌力恢复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中应用急诊重症监护室(ICU)一体化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1-11月收治的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ICU一体化护理路径,分别将两组患者的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入院至康复训练时间、溶栓率、致残率、死亡率、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入院至溶栓时间、入院至康复训练时间、溶栓率、致残率、死亡率、轻度神经功能损失率、中度神经功能损失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采用急诊ICU一体化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溶栓时间窗与康复训练时间窗,提高溶栓率并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具有确切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方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20年8月—2021年8月山东省高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评分,血清炎性因子、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I量表和NIHS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IL-1β、hs-CRP、GFAP、Ang-II、TNF-a和MDA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5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3,P<0.05)。结论 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提升临床疗效和日常生活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合并院内获得性肺炎后,患者血小板的变化特点及其与其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2-9月天津市海河医院收治的22例急性脑梗死伴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为A组,23例急性脑梗死不伴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为B组,20例院内获得性肺炎不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院内获得性肺炎的肺炎严重程度即CURB-65评分。结果 A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NIHSS评分、CURB-65评分与其血小板计数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90、-0.91,均P0.01);A组与B组NIHSS评分相同患者、A组与C组CURB-65评分相同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相同严重程度的脑梗死或肺炎患者,脑梗死或院内获得性肺炎病情越重,血小板计数下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多模式CT指导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效果,以期对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在多模式CT指导下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参照溶栓时间窗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溶栓后血管再通率、溶栓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为5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19,P<0.05)。溶栓前,两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溶栓后24 h、7 d、14 d NIHSS评与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9,P<0.05)。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在多模式CT指导下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且有助于患者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及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某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因原发性脑出血经绿色通道收治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急救护理路径实施前(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急救护理路径实施后(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44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绿色通道停留时间、辅助检查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于入院第7天和入院第15天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对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救治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绿色通道停留时间、辅助检查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入院第7天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入院第15天NIHSS评分均低于入院7天,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救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救护理路径能有效缩短脑出血患者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减少辅助检查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46例符合诊断和溶栓治疗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清除自由基、血小板抑制药,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6小时、24小时和7天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脑梗死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探讨院前院内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CO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常规急救组和一体化急救组,每组40例。常规急救组患者(2018年10月—2019年9月入院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一体化急救组患者(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入院患者)采用院前院内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患者急救效果,包括死亡率、好转率及治愈率。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院前院内急救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出院时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量表(NSNS)评估2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一体化急救组患者死亡率、好转率为5.00%、22.50%,低于常规急救组的22.50%、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体化急救组患者痊愈率为72.50%,高于常规急救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体化急救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89%,低于常规急救组的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体化急救组患者院前院内急救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急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体化急救组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37%,高于常规急救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院内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CO中毒患者护理中,一方面能提高急救效果,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另一方面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将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到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则采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救治时间、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接诊到确诊时间、确诊到救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急诊理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救治时间,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良好,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提升,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5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9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抛硬币方式随机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运动功能(FMA)评分和生活质量(QOL)评分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38%,低于对照组的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NIHSS、FMA和QOL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MA和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可保证护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尤瑞克林和阿加曲班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阿加曲班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14天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尤瑞克林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神经功能缺损较对照组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江门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以信封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NIHSS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NIHSS和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满意度,并缩短住院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选取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20年11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8例)、观察组(n=48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对观察组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分、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 d的NIHSS评分、治疗后7 d的NIHSS评分、治疗后14 d的NIHSS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 d、7 d、14 d的NIHSS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 d的ADL评分、治疗后7 d的ADL评分、治疗后14 d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 d、7 d、14 d的ADL评分(P<0.05);观察组临床总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效率(79.17%),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减轻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效率显著,值得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