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治方法。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经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NGS)诊断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1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结果 12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多数有鸟类、鸽或家禽接触史(8例),以高热(12例)、全身乏力(12例)、咳嗽(10例)、呼吸困难(9例)、头痛(7例)为起病主要表现,病情可迅速进展为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实验室检测12例患者C反应蛋白均升高,9例降钙素原升高,血常规淋巴细胞均下降,10例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9例白细胞正常。胸部CT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肺叶炎症渗出和实变。呼吸道标本或血标本mNGS检出鹦鹉热衣原体,结合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喹诺酮类对其中10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治疗有效,1例患者使用喹诺酮类无效患者,改用四环素类治疗,病情短期内仍可好转。结论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肺部症状明显,肺外症状常见,病情进展快,mNGS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检测技术,可减少诊断延迟。及时启动靶向抗菌药物治疗,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9年6月- 2021年8月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诊断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9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2 例,包含1例妊娠36+2周孕妇;年龄25~70岁,中位年龄63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9例)、咳嗽(9例)、咳痰(7例)。白细胞计数正常8例,淋巴细胞计数降低9例,CRP升高9例,ESR升高9例,PCT正常4例,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6例。9例患者胸部 CT均表现为斑片或斑片实变影。经血及肺泡灌洗液mNGS确诊后使用多西环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单药治疗方案,疗程14~21 d,均好转出院。结论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mNGS检测可以快速明确病原学诊断,有助于及时启动特异性抗感染治疗,可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非常罕见。本文报告1例以头痛起病的患者, 相继出现高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 胸部CT提示肺部感染, 采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及结合鸟禽类接触史, 诊断鹦鹉热衣原体肺炎, 经多西环素、莫西沙星等治疗后病情好转。结合文献复习, 探讨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诊治方案, 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以头痛起病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认知, 尽早诊断及治疗, 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4.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是一类临床较为少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且往往无明确的流行病学资料,增加了临床诊断的难度。本文报道1例通过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技术确诊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病例,提示mNGS技术对不明病原体的非典型肺炎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9例聚集性鹦鹉热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20年12月由密云区医院(8例)及密云中医院(1例)收治的9例聚集性发病的鹦鹉热肺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及诊疗特点。结果 9例患者发病时间集中,均有鸽子养殖区活动或居住史行为。均有不同程度发热,77.80%为高热,伴咳嗽、咳痰;白细胞计数基本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8例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6例D-二聚体升高。胸部CT表现为单肺叶片状高密度实变影,内见支气管充气征象,下肺为著,少数为双肺改变;1例死亡病例为双肺多肺叶磨玻璃影改变;8例治疗后复查,炎性改变基本完全吸收。2例行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出鹦鹉热衣原体核酸序列;7例行鹦鹉热衣原体血清抗体检测,均为阳性;6例进行呼吸道病原学检测,合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8例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或单用或联合其他药物;2例联合使用四环素类。8例治愈出院,1例临床死亡。结论面对不明原因的聚集病例,应详细询问接触史。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有利于及早确诊病原体,最终降低疾病负担。除外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在鹦鹉热肺炎的治疗中表现出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北京市2015-2019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肺炎衣原体感染者的流行特征。方法 利用北京市呼吸道病原体监测系统,收集全市35家哨点医院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流行病学资料,采集临床标本开展肺炎衣原体检测,并对阳性标本ompA基因的VD4区序列做进化分析。结果 2015-2019年,北京市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患者中肺炎衣原体总体阳性率为0.34%(129/37 460),肺炎衣原体阳性率在每年3月升高,5月达到峰值,7月回落,持续时间约5~8个月,不同年份流行季可能提前或推迟1~2个月;每年流行季肺炎衣原体月阳性率均≥ 0.30%。5~44岁人群高发,其中10~14岁组肺炎衣原体阳性率最高;<25岁患者中,随年龄增加,感染肺炎衣原体的风险增加,≥ 25岁患者,随年龄增加,感染肺炎衣原体的风险降低;男、女性患者阳性率分别为0.33%(68/20 830)和0.37%(61/16 52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6,P=0.486);普通肺炎患者中的肺炎衣原体阳性率高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与重症肺炎患者(χ2=36.797,P<0.01);40.31%(52/129)肺炎衣原体感染者标本中检出≥ 1种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排名前4位依次是:流感嗜血杆菌(15份)、肺炎链球菌(13份)、鼻病毒(8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份);129份肺炎衣原体阳性标本中的101株经测序鉴定均为A型。结论 北京市肺炎衣原体每年呈单峰流行模式,流行季一般为3-7月,流行季节特征可用于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鉴别诊断,5~44岁人群好发,基因型以A型为主;如果连续2个月肺炎衣原体核酸阳性率超过0.30%,可初步认为进入肺炎衣原体高流行期;肺炎衣原体感染发生肺炎后进展为重症肺炎的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9年9月—2021年8月经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技术(mNGS)诊断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结果 8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45~83岁.所有患者均以高热起病,可伴有咳嗽、乏力、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间普雷沃菌引起脊柱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 方法 总结某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例中间普雷沃菌引起脊柱感染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 并检索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结果 患者男性, 50岁, 因"腰痛伴双下肢疼痛2个月"入院, 取病变组织进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检测示中间普雷沃菌, 诊断为中间普雷沃菌脊柱炎, 经开放病灶清除、置管冲洗+自体骨移植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给予头孢曲松钠和甲硝唑静脉滴注, 奥硝唑冲洗治疗后感染获得控制。共检索出符合条件文献16篇, 加上本病例, 共纳入17例患者, 其中男性7例, 女性10例; 危险因素主要为糖尿病和使用皮质类固醇病史(占35.3%); 最常见的侵犯部位为腰椎(12例)、胸椎(6例)等; 病原学培养阳性13例; 分子学检测阳性3例, 染色镜检阳性1例。17例患者均接受了抗厌氧菌治疗, 其中14例联合手术治疗; 1例死亡, 病死率为5.9%, 5例存在部分神经功能损伤, 致残率为29.4%。抗厌氧菌治疗联合手术者生存率为92.8%, 3例单独抗厌氧菌治疗未行手术者均治愈。 结论 中间普雷沃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 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者, 易误诊, 建议尽早送检mNGS明确病原体, 以争取救治时机, 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2015-2017年上海地区成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7年上海地区3家不同级别医院内的发热门诊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对纳入病例进行相关信息登记和采样,进行呼吸道病原体多重PCR检测和细菌培养鉴定。结果 806例发热门诊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共检出阳性592例,总阳性率为73.45%。其中病毒阳性为538例,检出阳性率66.75%(538/806),病毒检出率前3位的病原体为甲型流感病毒(40.45%,326/806)、乙型流感病毒(14.39%,116/806)和鼻病毒/肠道病毒(4.84%,39/806);细菌阳性为130例,总检出阳性率为16.13%(130/806),仅检出肺炎克雷伯菌(11.17%,90/806)和金黄色葡萄球菌(5.71%,46/806);肺炎支原体阳性43例,检出阳性率为5.33%(43/806),肺炎衣原体阳性3例,阳性率为0.37%(3/806)。共发现150例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率18.61%(150/806),其中以二重感染(90.00%,135/150)为主,三重感染和四重感染分别占9.33%(14/150)和0.67%(1/150)。150例混合感染中,主要重复检出病原体为甲型流感病毒、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不同时间和地区的发热门诊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病原体检出情况不同(P<0.001)。结论 2015-2017年上海地区发热门诊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以流感等病毒感染为主,病原体检出的构成随着不同时间、地区、人群特征等影响因素动态变化,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医防结合,将结果用于指导临床诊疗和防治策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宏基因组学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学诊断中的意义,为合理应用该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某单位成功救治的3例重症CAP患者临床资料,分析mNGS在其病原学诊断中的作用,结合文献和自身经验,总结合理应用该技术的经验和步骤。结果 3例初始治疗失败的急危重症CAP患者留取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mNGS,结果提示3例患者分别为链球菌、腺病毒7型、鹦鹉热衣原体感染。依据mNGS结果相应调整治疗方案,患者症状迅速改善,治疗效果确切,预后好。结论 mNGS技术在重症 CAP的病原学快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其局限性,做到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流产衣原体非典型重症肺炎的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1月某院收治并诊断为流产衣原体非典型重症肺炎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面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治要点及注意事项。结果 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3~73岁,急性起病,均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3例患者有家禽接触史,1例有流产山羊接触史。4例患者从有临床症状到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的间隔时长为1~6 d,且入院时氧合指数(PaO2/FiO2)均<200 mmHg,随病情发展呈进行性下降,需积极呼吸机支持。2例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4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3例血小板计数轻度降低;4例患者中2例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2例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3例患者肌酸激酶升高,4例患者血清肌酐均升高,2例轻度低钠血症;4例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明显升高。4例患者胸部CT表现以单个或多个肺叶累及为主,渗出实变,后期累及多个肺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均检测出流产衣原体DNA序列。结合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接触史、胸部CT、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等结果,诊断为流产衣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人腺病毒55型(HAdV55型)肺炎成年患者的临床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征。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2月—2018年5月某院收治的132例成人HAdV55型感染患者,包括38例肺炎患者(肺炎组)和94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上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肺炎(31例)、上感患者(38例)及健康对照(10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动态观察肺炎(5例)和上感患者(3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与上感组比较,肺炎组患者咳痰比例更高,发热日数和住院时间更长,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和绝对计数升高(均P<0.05),胸部CT显示肺部病变主要集中于右肺(21/38,55.3%)。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表明,肺炎患者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和B细胞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与上感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分析显示,5例肺炎患者病程第3天CD3+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后逐渐升高,第18天恢复正常。结论 HAdV55型成人肺炎患者咳痰较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右肺容易受累,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动态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有助于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灰色小克银汉霉感染导致成人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 总结某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例灰色小克银汉霉感染致成人侵袭性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并检索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男性,54岁,因“反复乏力1年余,加重伴发热1周”入院,肺组织病理检查可见宽大、不规则、无分隔的菌丝,形态学鉴定为毛霉菌,肺泡灌洗液及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检测示灰色小克银汉霉,诊断为灰色小克银汉霉感染致侵袭性毛霉菌病,给予脂质体两性霉素B联合泊沙康唑、卡泊芬净治疗后感染获得控制。检索出符合条件的文献37篇,加上本病例,共纳入44例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中位年龄52.5(18~79)岁;基础疾病主要为血液系统疾病(65.9%,29例),进行造血干细胞或实体器官移植者14例;最常见的侵犯部位为肺、脑及皮肤,分别为36、9、9例;组织病理学、真菌培养、直接镜检及分子学检测阳性者分别为28、37、29、17例。41例患者接受了抗真菌治疗,其中8例联合手术治疗;30例死亡,病死率为68.2%,抗真菌治疗联合手术者生存率(62.5%,5/8)高于单独抗真菌治疗者(24.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调查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mNGS及传统病原学培养方法对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23年6月8—22日5例检出CRAB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对可能污染的环境进行微生物采样及细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mNGS结果回报所需时间短于培养所需时间[(3.92±1.05)d VS (6.24±0.25)d,P<0.001]。5例患者的标本培养分离出CRAB,mNGS检测结果显示均检出OXA-23耐药基因,经专家综合判断4例患者为医院感染,1例患者为标本污染。依据《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中的医院感染暴发定义,此事件考虑为医院感染暴发。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显示,暴发时环境中CRAB检出率为51.30%(59/115),主要集中在医务人员手与呼吸机表面,实施多学科联合感染控制措施后,医生手卫生依从率及呼吸机消毒落实率分别由40.83%(49/120)、33.33%(16/48)提高至82.61%(95/115)、83.33%(30/36)。患者预后良好,后续监...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性分析某院两例早产儿微小脲原体(UP)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两例早产儿临床症状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提示UP感染,给予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后,两例早产儿病情改善,分别随访至14、18月龄,神经行为发育与正常同龄儿童相仿。早产儿UP脑膜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当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时,脑脊液mNGS可明确病原,阿奇霉素用药效果佳,UP脑膜炎早产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