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了解女大学生医疗健康类APP利用行为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女大学生医疗健康保健行为和提升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潍坊市3所高校891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女大学生自身健康关注情况、医疗健康类APP知信行现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55.4%的女大学生使用过医疗健康类APP,且多集中在健身减肥类APP(290人次),不同学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利用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6.55,7.72,13.96,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历、年医疗花费、医疗健康类APP认知度、对APP前景态度是医疗健康类APP利用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0.44,0.69,1.36,1.23,P值均<0.05).结论 医疗健康类APP利用率一般,持续使用率较低,APP应丰富内容,增设视频推荐、互动交友等功能,使女大学生更好地利用医疗健康类APP.  相似文献   

2.
了解中小学教师流感相关知识知晓和行为形成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流感宣教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淮南市858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流感相关知识和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电视/广播是教师获取流感知识的主要途径,中小学教师分别为74.12%和80.00%.小学和中学教师流感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56.63%和58.63%,不同地区、文化程度、是否有过卫生培训中小学教师之间的流感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是否为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或兼职保健师仅小学教师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工作年限仅中学教师间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小学和中学教师流感健康行为总形成率分别为71.20%和73.00%,不同地区、文化程度、是否为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或兼职保健师、卫生培训中小学教师间健康行为形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工作年限仅中学教师间健康行为形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区和文化程度与流感知识和行为综合得分是否合格有关,工作年限6~10年、是否为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或兼职保健教师也是影响行为综合得分是否合格因素之一(P值均<0.05).结论 教师流感知识水平与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有待提高.应结合流感知识、行为综合得分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提高人群应对流感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了解大学生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该人群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在2008版《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基础上设计的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东西南北中5个地区(南京、成都、广州、北京、西安)10所高校的850名大学生进行整群抽样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健康素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15.3%,基本健康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健康技能的知晓率分别为41.9%,10.0%,55.9%,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传染病防治、科学健康观、慢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60.2%,48.4%,24.1%,20.9%,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学专业(OR=5.016)、对健康知识关心(OR=1.945)和获取健康知识容易(OR=2.547)的大学生健康知识的总体知晓率水平较高(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的健康素养尚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在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慢性病防治知识方面较差.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了解郑州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素养状况及健康教育需求,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郑州高校1 042名学生,采用“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修订后最终确定的问卷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郑州高校有24.86%(259/1042)的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知识,大学生科学健康观知晓率为64.68%(674/1 042);慢性病预防的知晓率为9.12% (95/1 042),安全与急救的知晓率为47.89% (499/1 042),基本医疗的知晓率为26.68%(278/1042).科学健康观与基本医疗男、女生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9.81,12.21,P值均<0.05);一、二年级学生的5类健康问题知晓率均高于三、四年级学生,其中科学健康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9,P<0.05);医学类大学生的健康问题知晓率高于文理科学生(x2值分别为42.24,40.85,19.22,52.59,40.95,P值均<0.01);生源地、所学专业和是否选修课是影响郑州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总体水平的因素(P值均<0.05).结论 郑州高校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较高.应继续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健康素养教育,特别是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慢性非传染疾病方面的知识培养.  相似文献   

5.
了解三亚市中小学生健康知识和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海南省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全面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3月5-6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三亚市3 364名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三亚市中小学生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5.83%,不同学段、性别、民族、籍贯、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工作地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 698.81,217.66,240.29,18.76,1 255.62,924.82,45 635.89,P值均<0.05).各年级不同维度健康知识知晓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8.06,915.00,152.72,P值均<0.05),其中一~三年级学生疾病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率最低(46.94%),四~六年级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知晓率最低(27.83%),七~九年级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相关知识知晓率最低(26.40%).中小学生健康行为总体形成率为58.24%,不同学段、民族、籍贯、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工作地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值分别为112.82,30.34,6.88,37.54,22.58,6.11,P值均<0.05).学生能经常做到的健康行为排在前3位的是饭前便后洗手(81.39%)、每天早晚都刷牙(70.36%)和咳嗽或打喷嚏时遮住口鼻(67.51%).82.52%的学生愿意接受健康教育,79.16%希望通过健康教育课程获取健康知识.学生最想学习的健康知识排在前3位的是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的知识和技能(79.85%)、心理健康知识(64.06%)和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57.46%).结论 三亚市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水平较低,健康行为有待改善;学生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较强.学校应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江苏省丹阳市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水平并评估健康促进效果.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丹阳市导墅镇8个村居民和工厂等聚集场所工作人员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并在结束后进行了2年防治知识信息宣教.结果 3次问卷调查,核心信息总知晓率分别为46.63%、65.91%、81.42%;干预后第1年总知晓率与全部知晓率的增幅分别为19.28%、9.44%,第2年增幅分别为15.51%、34.23%;5条核心信息的知晓率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379.43、8467.38、9212.60、7703.48、8101.32,P值均<0.01);3次调查男性总知晓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38.33、125.58、143.58,P值均<0.01).基线调查和第二次调查,20~<30岁年龄组总知晓率和全部知晓率最高,第三次调查30~<40岁年龄组总知晓率和全部知晓率最高,≥60岁年龄组总知晓率和全部知晓率均最低,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526.87、2376.97、4838.29,P值均<0.01).基线调查,有既往结核病史者总知晓率与无病史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7,P>0.05);第二次和第三次调查,无结核病史者总知晓率均高于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32、35.59,P值均<0.05).结论 通过健康促进活动能够提供公众对结核病核心知识的知晓率.建议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持续地开展针对社会公众和重点人群的健康促进活动,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7.
了解广州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和影响因素,为学校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0年11-12月,采用卫生部编制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整群抽取的2 200名广州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广州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为8.8%,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等素养具备率分别为22.6%,5.7%,7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医学专业、有时/经常关注健康信息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较男大学生、非医学专业、没有关注健康信息学生高,而大二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较大一学生低(OR值分别为1.795,4.619,4.131,6.083,0.355,P值均<0.05).结论 广州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加强宣传教育,使学生积极学习健康知识,尤其是男大学生,需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8.
了解吉林市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8年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内容为基础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所高校分层随机抽取的1 7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10.82%,健康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3个维度素养具备率分别为10.00%,18.53%和53.94%.医学生健康素养及其各维度具备率均高于其他类型院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女生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男生;大三学生好于大一和大二学生(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类型院校和年级是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一般.高校应当注重大学生健康素养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武汉市大学生结核病防控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与结核病防控行为形成的因素,为分类开展结核病防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参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大学生结核病防控知信行问卷调查表》,采用判断抽样法抽取武汉市22所大专院校,通过问卷星平台对15 27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核病防控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  结果  大学生结核病防控知信行总知晓率为79.69%,其中核心知识知晓率为79.28%,及格率为92.46%;正确态度持有率为89.69%,及格率为90.56%;正确行为形成率为72.11%,及格率为96.6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级、父亲学历、母亲学历、患者接触史、结核病史、核心知识知晓和态度认知情况大学生防控行为形成及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1.83,10.28,137.46,103.49,16.50,47.37,1 992.54,1 138.22,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86), 父亲学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或本科生(OR值分别为2.94,3.05,3.17,3.24),无结核病史(OR=3.32),核心知识知晓及格(OR=9.91),态度持有得分及格(OR=7.35)均与大学生结核病防控行为呈正性相关(P值均<0.05)。  结论  大学生结核病防控知信行总知晓率尚未达标且不够全面,性别、有无结核病史、防控核心知识知晓率、态度持有情况以及父亲学历是大学生结核病防控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了解重庆市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开展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重庆市6所大学1 23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如何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的知晓率最高,为91.1%;知晓率最低的是“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仅为9.2%;总知晓率为30.5%.不同性别、民族、生源地和专业的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546,0.190,2.250,1.075,P值均>0.05),而是否受过急救培训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97,P<0.05).看电视是被试者获取现场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占62.2%.文科生为“社会急救培训班”(79.6%),理科生为“自己亲身经历”(90.7%).结论 重庆市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差,亟待普及相关急救知识,提高急救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开展大学生使用健身APP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为推进全民科学健身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三阶段复合抽样方法选取中国2 171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学生使用健身软件的相关因素。  结果  大学生健身APP使用报告率为61.9%,不同年级、身体健康认知、健身观念、健身目的和运动频率学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8.01,37.15,214.12,31.23,316.21,P值均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所属年级(β=-0.31)、健身观念(β=0.46)、健身目的(提升健康:β=0.52,减肥塑形:β=0.65)、软件友善度(β=0.34)和部分运动项目(跑步类:β=1.24,持械练习:β=0.80)是健身APP使用的主要相关因素(P值均 < 0.05);性别(β=0.30)、专业(β=0.01)、运动频率(β=-0.29)等因素与大学生健身APP的使用无相关关系(P值均>0.05)。  结论  大学生对于健身APP使用程度高,年级、健身观念、健身目的、运动项目和软件设计是大学生软件使用的相关因素。健身APP需改进训练模块的个性化需求设计,以提升大学生用户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陕西高职院校女生月经及经期保健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学生生殖健康教育提供资料支持。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陕西某高职院校590名大一女生进行月经情况及月经保健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该组大学生的平均月经初潮年龄为14.11±1.42岁;89.3%的学生月经周期及75.3%的学生经期在正常范围内。在对月经的认知方面,认为在月经期可以适当运动、认为经期可以淋浴的城市来源学生要优于农村来源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0.531、45.859,均P<0.05)。有64.1%的学生在月经来潮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痛经,仅有28.8%的人在月经异常时向医护人员求助。结论针对女大学生的月经状况特点,应加强对女大学生月经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了解浙江省学生人群对肺结核病认知及信息获取途径的变化,为更加有效开展针对学生群体的健康促进工作,制定结核病健康促进策略提供有关依据.方法 于2014年4-9月、2018年9-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554名≤30岁学生人群进行结核病知晓率调查,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学生对肺结核认知的相关因素.结果 知道肺结核者440人(79.4%),其中2014年215人(85.7%)、2018年225人(7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AOR=1.60,95%CI=1.04~2.47)、文化程度[初中AOR(95% CI)=1.99(1.03~3.85)、高中AOR(95%CI)=3.27(1.57~6.81)、大专及以上AOR(95%CI)=6.73(2.55~ 17.76)]、调查时间(AOR=0.50,95%CI=0.31~0.80)是知道肺结核的相关因素.两次调查知道肺结核的学生人群对5条肺结核核心信息认知得分及格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8年知道肺结核病的学生中结核病防治知识来自网络(论坛、微信、微博)(75.10%)、社区活动(集会宣传)等(26.70%)的报告率较2014年高(36.20%,13.10%) (x2值分别为68.88,12.79,P值均<0.01).结论 2014,2018年浙江省≤30岁学生人群对肺结核及其核心信息的认知变化不大,结核病防治相关信息从网络等新媒体的信息来源比例显著提升.建议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除以传统健康教育为基础外,还需加强新媒体技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南充市在校大学生对性传播疾病(STDs)的认知情况。 方法 在2014年9-11月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川北医学院等四所高校1 675名学生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STDs种类、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获取知识的途径、期望获取知识的途径等。采用Epidata2.0进行数据录入,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一般统计描述、率的计算、χ2检验。 结果 ①大学生对AIDS(93.9%)、淋病(81.4%)、梅毒(60.2%)的知晓率均较高,但对其他STDs种类(9.1%~43.2%)了解甚少,总体看来,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STDs传播途径知晓率依次是性交(96.2%)、血液(88.7%)、母婴传播(82.2%),总体看来,男女、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STDs预防措施知晓率前3位依次为:洁身自好,遵守性道德(79.5%)、使用避孕套(73.4%)、避免共用注射器,拒绝毒品(73.0%), 总体看来,男女、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40.7%认为STDs症状只存在于生殖器方面,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STDs处理态度:90.6%的人去医院,4.5%的人去私人诊所等。 结论 南充市大学生对STDs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其深度和广度上存在很大的欠缺,应加强教育其薄弱环节,充分了解和掌握STDs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5.
了解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饮水知信行情况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开展饮水方面的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7年3月在河北省保定市某高校抽取715名学生,对大学生饮水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于每天饮水量为1 500~1 700 mL知晓率为19.0%;对于饮水方式为少量多次的知晓率为95.0%,对临睡前是适宜饮水时间的知晓率为30.1%,女生知晓率高于男生,医学专业学生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x2值分别为22.16,12.49,P值均<0.05);对饮水不足与中风、高血压、冠心病之间关系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1.3%,14.3%,2.2%,二年级学生对于饮水不足与中风之间关系知晓率高于一年级学生(x2=11.10,P<0.05).大学生理想获得饮水知识的途径比例最高为网络(60.0%),其次为校园宣传/课堂教学(48.3%).99.6%的大学生认为饮水对健康重要,98.3%愿意改变饮水习惯,93.0%愿意关注饮水宣教,女生比例均高于男生(x2值分别为5.46,6.49,8.01,P值均<0.05).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晨起空腹、临睡前饮水比例分别为48.4%和40.7%,45.5%想起来就喝水.结论 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饮水知识不足,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学生饮水知识存在差异.大学生饮水态度较好,但饮水行为存在一定问题,相关部门需根据调查对象不同特征开展相应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高校更科学地防控艾滋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取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房山区在校大学生于2019-03/06利用微信扫码功能进行线上自主填写问卷。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50名在校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0.56%,高年级大学生和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艾滋病知晓率高于低年级大学生和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23、12.504,P<0.05)。艾滋病知识“来自学校教育”、“来自网络”和“来自报纸、杂志、书籍”的大学生知晓率高于非来源于以上3条途径的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65、17.654、14.71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级(OR=1.807,95%CI:1.353~2.413)、专业(OR=2.063,95%CI:1.398~3.043)、艾滋病知识“来自网络”(OR=1.953,95%CI:1.359~2.806)、艾滋病知识“来自报纸、杂志、书籍”(OR=1.543,95%CI:1.144~2.080)对大学生艾滋病知晓率有影响。结论北京市房山区大学生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高年级、医学专业、艾滋病知识“来自网络”和艾滋病知识“来自报纸、杂志、书籍”为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职生慢性病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现状,为研究如何提高高职生的慢性病知识认知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9月随机整群抽取400名某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共完成有效调查问卷396份。调查表经查阅文献后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慢性病知识、态度、行为及教育需求等。正式调查前检验其信度和效度。在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采取无记名自填式调查,现场回收问卷后,立即进行核对、补项、整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慢性病知识知晓率为34.3%,健康态度形成率为37.5%,健康行为形成率为47.2%。95.3%学生认为高职院校有必要开展慢性病教育。"肥胖对身体健康有影响"的健康态度形成率(81.68%)最高;"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治疗能否像正常人一样健康长寿"的健康态度形成率(29.76%)最低。吸烟率男49.3%,女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08,P<0.05);"坚持体育锻炼"男56.1%,女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5,P<0.05)。慢性病防治知识实际来源途径与希望来源途径除面对面咨询外均差异均有统计学(均P<0.05)。结论高职学生慢性病知识知晓率、健康态度形成率、健康行为形成率较低,对慢性病教育有较强烈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后关爱(post-abortion care,PAC)对在校未婚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的影响,为高校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科学根据。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就诊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486例在校未婚女大学生,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既往有人工流产史248例,其中流产次数≥3次的15例;高危人工流产72例,高危因素主要为半年内再次人工流产以及人工流产次数≥3次。问卷调查显示,PAC干预后女大学生对月经及排卵知识、科学避孕的认知、性传播疾病的认知(疾病种类、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人工流产危害的认知(近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等知晓率较干预前提高(χ2值分别为21.42,69.65,71.09,52.80,63.25,187.59,356.02,P值均<0.05)。干预前仅53.7%(261/486)女大学生采取中、低效避孕措施,高效避孕措施仅占0.4%(2/486);干预后全部采取避孕措施,其中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高效避孕措施落实率分别为85.4%(415/486)和68.3%(332/486),较干预前提高(χ2=786.10,P<0.05)。结论对在校女大学生进行PAC教育可提高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术后高效避孕措施落实率,减少重复流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的健康技能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订和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北京市6所高校905名大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及健康技能调查.结果 大学生健康技能掌握率为68.95% (624/905);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及是否选修健康教育课大学生健康技能掌握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专业类型、健康知识得分对大学生健康技能水平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高.结论 大学生健康技能水平与专业因素有关.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技能方面的教育和咨询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大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湖南省部分地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面对面询问调查方法,对随机选择的5 999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地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技能掌握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为57.7%、55.4%及52.3%,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63.8%vs 51.6%,62.1%vs 48.8%,57.6%vs 4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OR=1.906)、农村地区(OR=1.835)、重体力劳动者(OR=1.550)和家庭常住人口多(OR=1.061)的居民健康素养相对较低,女性(OR=0.868)、大专/本科及以上(OR=0.089)、家庭人均月收入为5 000~9 999元(OR=0.282)的居民健康素养相对较高。结论居民健康素养较低,应重视其影响因素并采取必要的健康教育干预,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