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天津市青年男男性行为人群(YMSM)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9月至2022年12月,通过滚雪球抽样方法对16~24岁MSM开展面对面的匿名问卷调查,收集MSM主要人口学、行为学信息,并开展HIV血清学检测,通过多因素分析探索该人群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YMSM 2 919人中,47.1%(1 374/2 919)曾经使用过精神活性物质,校外YMSM曾经使用过精神活性物质的比例为51.6%(853/1 653),高于学生YMSM(41.2%,521/1 266)(χ2=31.42,P<0.001)。校外YMSM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者是不吸烟者的1.49(95%CI:1.17~1.84)倍,最近6个月发生过肛交性行为者是未发生者的4.14(95%CI:1.71~9.98)倍,最近1周肛交次数≥3次者是<3次者的1.65(95%CI:1.27~2.14)倍,最近6个月发生过同性商业性行为者是未发生者的1.99(95%CI:1.14~3.45)倍,最近1年接受过HIV检测者是未检测者的2.37(95%CI:1.90~2.94)倍,最近1年被诊断患性病者是未患性病者的1.89(95%CI:1.11~3.21)倍;首次同性性行为年龄≥20岁者是<20岁者的0.66(95%CI:0.52~0.83)倍,性取向异性恋/双性恋者是同性恋者的0.48(95%CI:0.30~0.74)倍,主要通过线下交友者是线上交友者的0.70(95%CI:0.53~0.94)倍。学生YMSM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天津市户籍是外地户籍的1.31(95%CI:1.02~1.69)倍,吸烟者是不吸烟者的1.61(95%CI:1.14~2.27)倍,最近1周肛交次数≥3次者是<3次者的1.52(95%CI:1.05~2.19)倍,最近1年被诊断患性病者是未患性病者的3.31(95%CI:1.68~6.50)倍,汉族是少数民族的0.53(95%CI:0.30~0.94)倍。结论 天津市YMSM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比例较高,校外与学生YMSM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影响因素不同,需要针对不同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乌市)男男性行为兼异性性行为者(MSMW)人口学、行为特征及HIV感染因素。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通过哨点监测系统获取乌市某区2010-2014年MSM一般人口学、性行为及血清学等资料,按其是否近6个月内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分MSMW、仅为男男性行为者(MSMO)两个亚组人群对比分析。结果 共监测MSM 2 073人,其中MSMW 216人(10.4%),MSMO 1 857人(89.6%)。MSMW年龄集中在>30岁为115人(53.2%),与MSMO相比,MSMW倾向于与同性发生商业性行为(OR=2.09,95%CI:1.35~3.21);且最近一次同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较低(OR=0.58,95%CI:0.40~0.85)。MSMW和MSMO人群HIV感染率分别为7.4%和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MW感染HIV的影响因素为最近一次同性肛交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OR=0.24,95%CI:0.09~0.71)、最近一周同性肛交性行为次数(OR=6.63,95%CI:1.47~29.90);MSMO人群感染HIV的影响因素为非汉族(OR=6.40,95%CI:1.62~25.36)、本地居住时间短(OR=7.47,95%CI:1.98~28.20)、同性商业性行为从未/有时使用安全套(OR=6.14,95%CI:1.93~19.52)。结论 乌市MSMW亚人群HIV感染状况与其影响因素较MSMO差异较大,应制定针对不同亚群体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中老年社区居民安全套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重庆市开展1项多阶段抽样的横断面调查,样本量估计数为735名。调查员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开展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信息、性行为特征、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老年社区居民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761名(男性和女性分别为476名和285名),年龄(63.8±8.2)岁,以60~69岁(44.5%)为主。中老年社区居民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中老年社区居民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的相关因素包括居住在城镇(aOR=2.34,95%CI:1.12~4.89)、月均收入为1 000~4 999元和≥5 000元(aOR=4.49,95%CI:1.31~15.41;aOR=16.33,95%CI:4.30~62.00)、性行为风险自评为很危险/比较危险(aOR=3.97,95%CI:1.40~11.31)、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aOR=0.36,95%CI:0.21~0.62)。结论 重庆市中老年社区居民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应结合中老年社区居民的特点和需求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艾滋病的风险感知,以提高安全套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重庆市≥50岁男性HIV感染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非婚性行为现状,为制定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21年7-12月,在重庆市渝北区、开州区、江津区和沙坪坝区招募≥50岁男性HIV感染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样本量800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研究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与最近1年非婚性行为的相关因素。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50岁男性HIV感染者698例中,年龄(62.5±8.6)岁。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6.91%(467/698),最近1年发生非婚性行为的比例为6.73%(47/698),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61.70%(29/47)。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aOR=0.60,95%CI:0.40~0.91)、年龄≥60岁(aOR=0.61,95%CI:0.41~0.90)和丧偶/离异/未婚者(aOR=0.70,95%CI:0.50~0.98)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aOR=5.90,95%CI:3.34~10.44)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丧偶/离异/未婚者(aOR=13.01,95%CI:6.11~27.71)和最近1年使用过助性剂者(aOR=8.72,95%CI:2.76~27.55)发生非婚性行为的比例较高。结论 重庆市≥50岁男性HIV感染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存在一定比例的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建议加强性健康知识教育,持续推广使用安全套。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人群(YMSM)偶遇性行为及相关危险行为状况,并分析影响偶遇性行为的因素,为降低该人群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风险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法 2013年5-11月在武汉市通过互联网宣传、外展活动的组织以及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招募年龄≤25岁的YMSM参加匿名式问卷调查,招募403名YMSM,收集其人口学、性行为等相关信息,分析YMSM偶遇性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 实际调查398名YMSM中,48.99%(195/398)报告最近6个月发生过偶遇性行为。与未报告偶遇性行为的YMSM比较,报告偶遇性行为的YMSM肛交、口交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均较低[34.29%(60/175)比49.08%(80/163)(χ2=7.61,P=0.01)、38.85%(61/157)比28.65%(49/171)(χ2=3.82,P=0.05)]。报告偶遇性行为的YMSM中,多性伴的比例高于未报告偶遇性行为的YMSM[76.80%(149/194)比33.15%(60/181)(χ2=77.3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常使用互联网、存在吸毒行为是YMSM发生偶遇性行为的影响因素(OR=4.89,95% CI:1.90~12.54;OR=2.72,95% CI:1.60~4.63)。结论 YMSM有过偶遇性行为者更容易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和多性伴等高危行为,应加强互联网针对YMSM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三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青岛市大龄暗娼的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方法于2014年3-6月在青岛市招募和调查35岁及以上暗娼(OFSWs)收集每名OFSWs及最近1个月5名性伴(不包括丈夫)的相关信息。拟合三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大龄暗娼工作场所、OFSWs和性伴水平分析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对420名OFSWs完成问卷调查,获得2 100名性伴的信息。结果显示,OFSWs的安全套使用情况在招揽客人的场所水平和自身水平上存在有聚集性。三水平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初中文化程度(OR=1.450,95%CI:1.054~1.994)、高中及以上(OR=2.264,95%CI:1.215~4.222)的OFSWs安全套使用率高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认为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OR=2.004,95%CI:1.273~3.154)的安全套使用率高;认为性伴之间信任不需要使用安全套(OR=0.796,95%CI:0.745~0.849)、既往感染梅毒(OR=0.657,95%CI:0.478~0.902)的安全套使用率较低。OFSWs与熟客及一般客人的安全套使用率高于和男朋友的安全套使用率(OR=15.291,95%CI:8.441~27.700;OR=29.032,95%CI:15.413~54.682)。结论 青岛市OFSWs安全套使用情况受自身及其性伴的共同影响,要对OFSWs及其性伴同时开展干预,重点关注文化程度低、与信任性伴之间、既往感染梅毒的OFSWs。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中老年人非婚性行为及HIV感染状况,为中老年人的艾滋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2017年10-12月在重庆市大足区与合川区,招募在当地居住≥1年且年龄≥50岁中老年人,样本量410人,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和HIV抗体检测。结果 调查对象408人中,男性313人,女性95人,年龄50~88(64.93±9.03)岁,HIV感染率为1.47%(6/408),其中男性HIV感染率为1.28%(4/313)、女性HIV感染率为2.11%(2/95),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37.50%(153/408)。曾发生非婚性行为的比例为18.87%(77/408),最近6个月发生非婚性行为的比例为7.60%(31/408),最近6个月非婚性行为中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19.35%(6/3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非婚性行为相关影响因素中,男性是女性的39.51倍(OR=39.51,95% CI:5.03~310.30),未婚、离异或丧偶者是已婚或同居者的4.60倍(OR=4.60,95% CI:1.50~14.05),休闲活动方式为个体活动是外出活动的2.03倍(OR=2.03,95% CI:1.08~3.81),生活状态自我评价较空虚者是较充实者的3.94倍(OR=3.94,95% CI:1.86~8.36)。结论 重庆市部分地区中老年人发生非婚性行为的比例较高,性别、婚姻状况、休闲活动方式、生活状态自我评价等是发生非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非婚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比例低,应积极探索中老年人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我国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MSM感染者)确证后婚姻及危险行为变化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预防二代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截至2012年12月31日的艾滋病网络直报病例报告卡和2013年12月31日艾滋病随访管理定时数据库,对2012年新报告MSM感染者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婚姻状况和高危行为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新报告MSM感染者中,66.1%(10 426/15 768)为未婚,69.6%(10 970/15 768)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012年随访到的MSM感染者中,1年后有96.0%(14 451/15 049)仍接受随访,其安全性行为比例从首次随访前的67.7%(9 779/14 451)上升到91.1%(13 277/14 451);发现感染HIV时已婚有配偶的MSM感染者中,64.1%在1年后仍维持有配偶状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1.540,95%CI:1.138~2.085)、职业为工人(OR=1.430,95%CI:1.131~1.808)、干部职员(OR=1.610,95%CI:1.236~2.098)和农民(OR=1.661,95%CI:1.214~2.271)相对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和职业为商业服务的MSM感染者更易采取安全性行为。始终无配偶(OR=0.563,95%CI:0.439~0.722)、有配偶变无配偶(OR=0.624,95%CI:0.448~0.870)和无配偶变有配偶(OR=0.444,95%CI:0.288~0.687)较始终有配偶的MSM感染者更易发生危险性行为。结论 规范化的随访管理有助于MSM感染者采取安全性行为,随访过程中需针对无配偶/固定性伴、低文化程度、职业为商业服务的MSM感染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HIV的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9.
新型毒品滥用对男男性行为人群高危性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新型毒品滥用对MSM高危性行为及HIV感染的影响,为制订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4-7月在山东省3个MSM监测哨点,收集当地MSM人口学特征、相关行为信息,采集血样做HIV和梅毒检测。结果 共调查MSM 1 203人,年龄(30.2±8.9)岁,未婚815人(67.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805人(66.9%);曾经使用过新型毒品的比例为54.2%(652/1 203);最近6个月发生过无保护肛交和群交行为的比例分别为62.2%(721/1 160)和16.3%(189/1 160);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37/1 203)和4.7%(56/1 2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M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性肛交的影响因素中,来自青岛市是济南市的1.59倍(95% CI:1.13~2.23)、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是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1.61倍(95% CI:1.20~2.16)、从酒吧/歌舞厅等场所寻找男性性伴的是互联网/交友软件的1.69倍(95% CI:1.06~2.69)、艾滋病知识得分<6分是≥6分的1.55倍(95% CI:1.01~2.37)、最近1周同性性伴数≥2人是<2人的1.48倍(95% CI:1.12~1.95)、最近6个月发生群交行为是无群交行为的2.43倍(95% CI:1.61~3.67),曾使用新型毒品是未使用毒品的1.46倍(95% CI:1.11~1.91)。MSM最近6个月发生群交行为的影响因素中,来自青岛市是济南市的2.21倍(95% CI:1.45~3.38)、外省户籍是本省户籍的2.13倍(95% CI:1.28~3.55)、艾滋病知识得分≥6分是<6分的3.11倍(95% CI:1.55~6.25)、最近6个月肛交未坚持使用安全套是坚持使用安全套的2.60倍(95% CI:1.71~3.96)、最近6个月有同性商业性行为是无同性商业性行为的3.38倍(95% CI:1.92~5.95)、曾经使用过新型毒品是未使用毒品的2.71倍(95% CI:1.82~4.04)、最近1年未检测HIV是检测HIV的2.66倍(95% CI:1.59~4.43)。结论 山东省MSM人群中使用新型毒品现象普遍,新型毒品滥用促进该人群无保护性行为和群交行为的发生,应重点加强对吸毒MSM监测和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北京市MSM的HIV新发感染率与高危行为及接受暴露前后预防(PrEP/PEP)用药服务情况。方法 采用Epi Info7.0软件计算参加横断面调查和队列调查样本量分别为1 227人和207人年。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手机微信公众号招募MSM参加自填式网络问卷调查,收集其社会人口学、高危行为及接受PrEP/PEP用药服务利用情况,MSM自行采集干血斑样本邮寄到指定实验室进行HIV核酸检测。建立HIV核酸阴性受检者开放式队列,随访观察至研究终点。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MSM最近1个月无保护肛交行为、最近1个月同性多性伴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招募MSM 1 147人,其中HIV核酸阴性者956人观察236人年。HIV新发感染率为1.3/100人年(3/236)。最近1个月肛交和口交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分别占50.7%(238/469)和4.9%(23/469)。最近1个月与HIV感染者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5.9%(43/723)。分别有9.8%(103/1 049)和8.7%(91/1 049)的研究对象曾接受PrEP/PEP用药服务。PrEP/PEP用药期间发生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34.3%(24/70)和72.2%(39/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PrEP/PEP用药服务者的最近1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行为和有同性多性伴的可能性均较高(aOR=3.16,95%CI:1.45~7.18;aOR=2.64,95%CI:1.19~6.30);最近1个月使用毒品或Rush Popper者的最近1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行为和有同性多性伴的可能性均较高(aOR=2.34,95%CI:1.67~3.30;aOR=2.42,95%CI:1.76~3.33)。结论 应在MSM中倡导坚持使用安全套及开展常见滥用药物危害的健康教育。在PrEP/PEP用药服务咨询中,需提示MSM坚持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与分析青岛市MSM新型毒品滥用者HIV新发感染情况,为该人群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开放式队列研究方法,从2017年3月开始,由社会组织通过滚雪球抽样招募HIV阴性的MSM新型毒品滥用者,建立开放队列,并每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调查,观察终点为2022年7月31日。按照队列研究样本量计算公式估计样本量为436人。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新型毒品滥用情况和HIV检测情况等信息。以随访中出现HIV新发感染为结局因变量,同时,以研究对象进入队列至出现HIV新发感染的时间作为时间因变量,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SM新型毒品滥用者HIV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招募MSM新型毒品滥用者987人,纳入随访队列826人。HIV新发感染者46人,队列随访累积观察时间1 960.68人年,HIV新发感染率为2.35/1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30岁(aHR=3.04,95%CI:1.62~5.71)、外省户籍(aHR=2.29,95%CI:1.20~4.39)、线下交友(aHR=4.62,95%CI:2.05~10.41)、同性性伴数>4个(aHR=3.06,95%CI:1.59~5.88)、性交时安全套破损(aHR=2.24,95%CI:1.21~4.17)和性交时出血(aHR=2.56,95%CI:1.31~5.03)的MSM新型毒品滥用者更有可能发生HIV新发感染。结论 青岛市MSM新型毒品滥用者HIV新发感染率总体较低,但该人群知行分离的现象严重,HIV感染风险较高。HIV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包括低年龄、外省户籍、线下交友、多性伴、性交时安全套发生破损和出血,应加强开展该人群行为干预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2010-2013年针对MSM人群的调查进行Meta分析,了解近年来中国MSM人群的性行为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情况、HIV/梅毒的感染状况及其随时间和地区的分布。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上已发表的2010-2013年针对中国MSM人群HIV、梅毒感染状况的文献,采用Stata 12.0软件对入选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66篇文献纳入,2010-2013年中国MSM人群中HIV合并感染率为7.7%(95%CI:7.2%~8.3%),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西南地区合并HIV感染率最高(12.0%);合并梅毒感染率为10.9%(95%CI:9.8%~12.1%),华南地区合并梅毒感染率最高(14.4%);性行为特征呈现近6个月肛交发生率偏高(84.2%),肛交坚持使用安全套率较低(44.8%)的特点,但该人群有较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88.4%)。结论 2010-2013年中国MSM人群HIV、梅毒感染疫情呈高流行态势,面对该人群“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无保护性性行为”这一普遍现象,探求有效促进MSM人群安全套使用的综合干预策略,减少“知行分离”的发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描述中国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水平。方法 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公开发表的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相关研究进行汇总和定量分析;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及合并新发感染率、发病风险比、计算发表偏倚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24篇队列研究文献。中国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为5.0/100人年; 病例报告疫情重的城市相对于其他城市HIV新发感染率较高(4.9/100人年 vs. 3.4/100人年)。文化程度低(HR=1.61,95%CI:1.21~2.15)、梅毒感染(HR=3.22,95%CI:2.21~4.70)、无保护性肛交(HR=2.92,95%CI:1.51~5.63)、少数民族(HR=4.01,95%CI:1.96~8.21)、商业性行为(HR=4.11,95%CI:1.47~11.46)和多性伴(HR=2.31,95%CI:1.60~3.34)均为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国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为5.0%,文化程度低、梅毒感染、无保护性肛交、民族、商业性行为和多性伴是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与分析影响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MSM队列研究,随访调查目标人群在随访期间HIV相关行为暴露情况,进而通过广义估计方程,分析该人群HIV新发感染影响因素。结果 2013-2015年对4 305名HIV阴性MSM进行了随访观察。网络交友的MSM发生被动插入性肛交的比例和肛交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高于会所酒吧和浴池交友的MSM。随访研究期间HIV平均阳转密度为4.3/100人年,被动接受肛交性行为者发生HIV新发感染的风险是主动插入方的2.20倍(95%CI:1.49~3.24);使用助性剂(aRR=1.55, 95%CI:1.10~2.17)、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aRR=2.24,95%CI:1.62~3.08)和梅毒感染(aRR=2.95,95%CI:2.00~4.35)是HIV新发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控制了其他因素后,3种交友方式与HIV新发感染的关联不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SM人群中造成HIV流行的因素较为复杂,亟需多角度开展研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浙江省MSM网络临时性伴的HIV感染状况知情交友(知情交友)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干预措施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6-12月在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台州市和绍兴市,由社会组织和自愿咨询与检测门诊招募符合研究对象标准的MSM,招募样本量为793人。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采用面对面方式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性行为、知情交友行为等信息。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MSM 767人中,最近6个月发生网络临时性行为302人,发生网络型临时性行为、网络/场所混合型临时性行为者分别占62.6%(189/302)和37.4%(113/302)。在网络临时性伴的知情交友中,已告知、已询问和已知晓者分别占54.6%(165/302)、49.2%(146/297)和42.9%(82/191),知晓网络临时性伴HIV阴性状况后坚持使用安全套者占75.8%(113/1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最近6个月网络临时性伴的知情交友中未询问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25~34岁(aOR=2.17,95%CI:1.20~3.91)、最近6个月网络临时性伴数>2个(aOR=2.13,95%CI:1.27~3.57)、不认为网络临时性伴HIV感染风险较高(aOR=1.96,95%CI:1.14~3.35)、既往HIV检测数>1次(aOR=0.38,95%CI:0.22~0.66)。结论 浙江省MSM网络临时性伴的知情交友的意愿较高,但知情交友行为及知晓对方HIV检测结果的比例较低,针对MSM的网络临时性伴较多、认为网络临时性伴感染风险低和HIV检测次数较少者,需加强健康教育和促进知情交友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成都市MSM对重复HIV检测阴性的反应及与危险性行为的关联。方法 2022年3-5月与成都同乐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合作,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招募研究对象610名MSM。收集研究对象社会人口学特征、对HIV检测阴性的反应和性行为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检测阴性反应与性行为的关联。结果 参加问卷调查579名(94.9%),纳入研究对象354名(61.1%),HIV检测阴性反应得分分别为强化安全(17.03±2.20)分、运气(7.50±1.87)分和低风险感知(8.87±3.62)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强化安全与发生群交呈负相关(aOR=0.80,95%CI:0.67~0.95);运气与临时性行为(aOR=1.20,95%CI:1.06~1.35)、不坚持使用安全套(aOR=1.21,95%CI:1.06~1.37)、发生群交(aOR=1.26,95%CI:1.00~1.60)和多性伴(aOR=1.24,95%CI:1.09~1.42)与危险性行为呈正相关。低风险感知仅与多性伴(aOR=1.08,95%CI:1.01~1.15)呈正相关。结论 成都市MSM对重复HIV检测阴性反应的强化安全和运气维度认可程度较高,自身风险感知良好。在提供HIV检测和咨询服务期间,干预策略和风险咨询应重视向对运气认可较高的个体倾斜,帮助其树立安全性行为意识,减少侥幸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MSM HIV/AIDS的性伴感染状况和溯源效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2018-2020年在宁波市对MSM HIV/AIDS开展性伴调查和HIV检测,并用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法判定是否新发感染。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溯源效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调查374例新确证MSM HIV/AIDS,动员479例性伴进行调查和HIV检测,性伴HIV阳性率为15.7%(75/479,95%CI:12.4%~18.9%),其中新发感染者性伴HIV阳性率为31.8%(21/66,95%CI:20.3%~43.4%)。新发感染者的性伴HIV阳性者中新发现阳性性伴的比例(76.2%)高于长期感染者(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6~45岁年龄组(与18~25岁年龄组相比,OR=3.973,95%CI:1.364~11.569)、HIV主动检测(与HIV被动检测相比,OR=1.896,95%CI:1.083~3.319)、新发感染者(与长期感染者相比,OR=3.733,95%CI:1.844~7.556)的溯源效率更高。结论 MSM HIV/AIDS性伴HIV阳性率高,其中新发感染者和HIV主动检测发现的感染者性伴溯源效率较高。建议加强MSM HIV/AIDS溯源调查,重点关注艾滋病自愿咨询与检测门诊新确证的MSM HIV/AID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主要性伴类型不同的MSM特征,分析MSM最近6个月未检测HIV的相关因素。方法 2021年4-7月在山东省9个城市招募MSM,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其社会人口学特征、高危行为和HIV检测等信息,采集血样用于HI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最近6个月发生同性肛交性行为的MSM共3 008人,将MSM根据最近6个月主要性伴类型分为固定性伴组(36.83%,1 108/3 008)、商业性伴组(3.06%,92/3 008)和临时性伴组(60.11%,1 808/3 008)。不同组别MSM的年龄、本地居住时间、文化程度、寻找男性性伴的主要场所、最近6个月新型毒品使用、肛交每次坚持使用安全套、发生群交行为、未检测HIV和最近1年患过性病、接受同伴教育、梅毒检测频率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M最近6个月未检测HIV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30岁(aOR=1.39,95%CI:1.06~1.83)、已婚/同居(aOR=1.74,95%CI:1.39~2.16)、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aOR=1.39,95%CI:1.15~1.67)、最近6个月未使用新型毒品(aOR=2.27,95%CI:1.89~2.71)、最近1年未接受同伴教育(aOR=1.59,95%CI:1.28~1.98)、从未做过梅毒检测(aOR=11.30,95%CI:8.15~15.66)、最近1年未做但以前做过梅毒检测(aOR=5.65,95%CI:4.19~7.62)、最近6个月主要性伴类型是商业性伴(aOR=1.80,95%CI:1.01~3.20)和最近6个月主要性伴类型是临时性伴(aOR=1.50,95%CI:1.26~1.80)。结论 主要性伴类型不同的MSM特征有所差异,HIV检测比例仍有待提高。今后应针对主要性伴类型不同的MSM特征,充分利用网络和同伴教育等方法扩大MSM HIV检测覆盖率。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市浴池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新发感染队列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队列研究分析天津市浴池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在MSM人群中开展HIV感染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经常光顾天津市某同性恋浴池、曾发生过男男性行为的MSM为研究对象,于2011年4月至2013年9月采用同伴推动法招募研究对象,建立MSM人群开放性队列,完成HIV检测和基线调查,并进行跟踪随访检测。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艾滋病相关行为情况等信息。以随访过程中"HIV阳转"为结局因变量,同时,将从研究对象进入队列到出现HIV阳转的时间为时间因变量,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浴池型MSM人群HIV新发感染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 调查期间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733例,共新发HIV感染59例,队列随访累积观察时间为7 384.9人月,HIV新发感染率为9.59/100人年(95%CI:7.3/100人年~11.92/100人年)。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显示,天津市浴池型MSM人群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较低者相比较年长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者(HR=1.82,95%CI:1.03~2.66)相比较知晓率高者,多性伴者(HR=1.74,95%CI:1.26~2.58)相比较固定性伴者,正在感染梅毒者(HR=2.36,95%CI:1.31~3.27),均易发生HIV的新发感染。结论 同性恋浴池MSM人群中年龄较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多性伴、梅毒感染为该人群HIV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针对危险因素加强浴池型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的监测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