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钙营养及运动指导对产后妇女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11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单胎孕足月健康并自愿接受指导的产妇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两组产妇产后3、30、60、90天骨密度变化及产后12个月骨密度恢复正常的产妇人数.结果:观察组骨密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后不同时期骨密度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个月两组骨密度恢复正常的产妇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营养及运动指导能够有效提高产后妇女骨密度含量,对促进骨健康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2.
运动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和骨代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运动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96例确诊为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各48例,运动组每人每天服用元素钙600mg的同时进行户外运动,对照组每人每天仅服用元素钙600mg。观察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骨钙素和尿吡叮啉/肌酐)。结果:运动组治疗12个月时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同时运动组在治疗后3个月时骨形成指标BGP上升,骨吸收指标U-Pyd/Cr下降,并且该变化一直持续到试验结束;而对照组骨代谢指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运动不仅能增加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椎和髋部的骨量,同时能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有效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积极预防跌倒和骨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多模式健康教育管理对产妇产后康复、角色转换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产妇产后健康管理方案完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10月在该院生产的12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两组产妇均由同一组产科医护人员行阴道分娩服务及常规健康管理。研究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增加多模式健康教育管理服务。两组产妇出院后均随访观察6个月,对两组产妇产前1周、产后出院前1 d分别行产妇健康素养测评并行组间比较。对两组产妇分娩后42 d行健康体检,了解产妇产后康复相关指标(子宫复旧、会阴裂伤愈合不良率、泌乳时间、泌乳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测评心理健康指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并行组间比较;两组产妇分别于产后42 d、产后3个月及产后6个月行产后角色转换量表及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测评并行组间比较。结果产后出院前1 d两组产妇健康素养评分均较产前1周有明显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产后42 d健康检查显示,研究组产妇会阴裂伤愈合不良率低于对照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及子宫复旧时间较对照组产妇短,泌乳量较对照组产妇大,EPDS评分较对照组产妇低(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42 d、产后3个月及产后6个月产后角色转换评分均较对照组产妇高(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42 d、产后3个月及产后6个月母亲角色适应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产妇高(P0.05)。结论多模式健康教育管理可有效提升初产妇产后健康素养,促进产妇产后康复质量,提升产妇角色转换及母亲角色适应能力,降低其产后并发产后抑郁风险,多角度提升初产妇产后健康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哺乳期内产妇骨密度变化的情况.方法 单胎足月分娩的144名健康产妇分为A、B、C3组,每组48例.A组产妇每日两次口服碳酸钙600 mg及牛奶250 ml,专人指导运动;B组产妇每日两次口服碳酸钙600 mg及牛奶250 ml,无运动指导.C组无专人督导其服钙片、牛奶及进行运动指导.分别于产后3d内、产后6个月、产后12个月测量左侧股骨颈骨密度.结果 ①产后3d内所有产妇骨量减少发生率为(100/130) 76.9%,A组34例,B组35例,C组31例,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3,P=0.964);产后12个月骨密度恢复正常的人数A组为33.3% (17/45),B组为20% (10/45),C组为12.5% (5/4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04,P=0.023);②产后半年内的哺乳率(110/130) 84.6%,产后1年内的哺乳率(61/130) 46.9%.所有产妇产后6个月的BMD明显低于产后3d内,也低于产后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24,P=0.006).结论 产后哺乳可造成孕期骨量减少进一步加重,停止哺乳后并没有很快恢复.但哺乳期适当的运动辅以高钙饮食可促进骨量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7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2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产后一般护理方式对产妇进行临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指导产妇进行盆底肌肉锻炼。于产后42天、六个月测定两组产妇的盆底肌肉肌力并对比,同时观察对比两组尿失禁及阴道脱垂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盆底肌肉肌力在产后42天无显著差异(均在0-2级之间);研究组产后六个月肌力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中发生尿失禁及阴道脱垂的例数较研究组多。结论从产后42天开始对盆底肌肉进行锻炼有利于减少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骨密度与骨代谢的变化及其原因。[方法]产后3~7d妇女25例,对照组30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L1~L4椎体及左髋部股骨颈、沃氏区、股骨粗隆的骨密度,测血钙(Ca)、尿钙/肌酐(Ca/Cr)比值、尿羟脯氨酸/肌酐(HY/Cr)比值,分别计算各组数值进行比较。[结果]产后早期妇女腰椎L1的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2~L4骨密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部各部位的骨密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早期妇女血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钙/肌酐(Ca/Cr)比值与尿羟脯氨酸/肌酐(HY/Cr)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1)。[结论]产后早期妇女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量降低及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在产后性交痛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7月在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妇保科接受产后复查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初产妇3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研究组于产后6~8周开始进行1个疗程(15次)的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后健康教育。统计两组产妇产后6~8周、3个月盆底肌肉压力变化,产后3、6个月及9个月性交痛发生率,评估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3个月阴道静息压(VRP)、阴道收缩压(VSP)及收缩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3、6、9个月性交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对提高盆底肌肌力、防治性交痛、促进产后盆底康复有一定的作用,值得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8.
Yu B  Li F  Gong J  Zeng J  Zhou D  Yang X  Huang Z 《卫生研究》2011,40(3):320-322
目的观察常见ER基因联合型妇女的骨密度在断奶补钙后的自我恢复状况,以及补钙对其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在湖北省武汉地区满月产妇中筛选雌激素受体(ER)基因代表型ppxx、Ppxx、PpXX和PPXx各40名,每种基因型别产妇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补钙组(每日600mg钙,碳酸钙),另一组为对照组。产后3个月时,使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定仪测量母亲腰椎和左髋基线骨密度,并通过3d、24h的膳食调查计算其平均每日钙摄入量,随即补钙(补钙组)或给予安慰剂(对照组),1年后再次测定相同部位的骨密度。结果所有产妇,无论补钙与否,1年后腰椎和左髋的骨密度都增加或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仅ppxx型产妇补钙后左髋骨密度增加率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其余型别产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产妇哺乳时间是髋部骨密度增加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尽管武汉地区产妇的钙日摄入量较少,产后3个月起的1年内其腰椎和左髋骨密度仍明显增加;补钙至少对某些ER等位基因代表型产妇有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对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影响,为初产妇分娩镇痛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义乌天祥医疗东方医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符合条件的300例阴道分娩初产妇,将其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不予以镇痛处理,研究组予以椎管内阻滞镇痛。两组产妇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种产妇各产程时间、会阴侧切、裂伤及中转剖宫产指标。采用Oxford盆底肌力评分量表测定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盆底肌力评分、采用阴道肌力表对盆底Ⅰ类纤维和Ⅱ类纤维肌力进行测评,对上述指标行组间比较。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内进行盆底肌力损伤、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等PFD评估及严重程度分级并行组间比较。结果①研究组产妇产程时间、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率及中转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②研究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Oxford评分、盆底Ⅰ类纤维和Ⅱ类纤维肌力较对照组产妇高(P<0.05);③研究组术后3个月盆底肌力损伤率及PFD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④研究组术后3个月SUI率低于对照组,SUI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⑤研究组产妇POP率低于对照组,且严重程度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管内阻滞用于阴道分娩镇痛可提高产妇分娩效率,保护产道,有效保护盆底结构、肌力等,降低产后PFD的发生率,对促进产妇产时及产后健康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措施对产后纯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于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7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喂养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根据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评价两组产妇产后3 d、产后2个月和产后6个月时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以及喂养情况。结果产后3 d时,两组B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个月和6个月时,研究组B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纯母乳喂养率为76.47%,高于对照组的4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人工喂养率为9.41%,混合喂养率为14.12%,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5.88%,3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产妇产后的喂养信心,保证纯母乳喂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孕期有效补钙对围产期妇女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整个孕期影响骨代谢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统一问卷表方式调查,入院待产后取空腹血和晨尿,测定尿钙(Ca)、肌酐(Cr)、血碱性磷酸酶(ALP),产后3天内测骨密度。根据孕期补钙及喝牛奶情况分为两组:孕20周以后补钙(元素钙500 mg/天以上)及喝牛奶(250 ml/天以上)持续16周以上的产妇为A组,59例;未有效补钙及喝牛奶的产妇为B组,58例。结果:初产年龄与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值的高低有正相关性,A组左侧股骨颈骨密度高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B组的产妇骨形成指标血ALP、骨吸收指标尿Ca/Cr高于A组的产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孕期容易发生骨量减少,有效补钙可以防治孕期骨质疏松,降低骨转换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在初产妇中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对产后抑郁的预防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0例初产妇,随机将所选产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5例初产妇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55例初产妇采用协同护理模式护理,对两组产后抑郁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入院当天与出院当天两组抑郁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产后42天研究组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入院当天与出院当天两组自我效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产后42天研究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产后42天、3个月、6个月研究组EP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初产妇中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产妇抑郁情绪,提高自我效能,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罗婷  韩阳  刘义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3):3284-3285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维爱短期(3个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利维爱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45例,剂量为1.25mg/d,持续3个月。于用药前后观察包括血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和尿Ca/Cr比值以及腰椎及股骨上端骨密度。结果:服用利维爱3个月后,腰椎及股骨上端骨密度较用药前显著增加(P<0.05),尿Ca/Cr比值显著下降(P<0.05)。结论:小剂量利维爱短期(3个月)治疗可有效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化瘀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骨量、骨代谢标志物以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一汽总医院骨质疏松诊疗中心就诊的绝经10年内骨质疏松患者1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补肾健脾化瘀组88例和对照组70例。于实验开始及6个月后检测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MD),检测尿钙/肌酐(Ca/Cr)、尿羟脯氨酸/肌酐(HYP/Cr)、骨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并分别于实验开始前、1个月、2个月、4个月、6个月及结束后2周时测定疼痛强度。结果 1补肾健脾化瘀组实验结束时,腰椎L1-4 BMD、股骨颈BMD均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两部位的BM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补肾健脾化瘀组尿Ca/Cr、尿HYP/Cr、BALP、TRAC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31个月后,补肾健脾化瘀组疼痛评分已明显下降(P0.05),在2个月、4个月及结束时疼痛评分持续下降,且停药2周后疼痛强度无明显加重。对照组疼痛程度与实验开始时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补肾健脾活血化瘀治疗可通过调节骨转换水平提高BMD,改善骨质疏松疼痛,延缓或阻断绝经后骨的流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褥期发热患者检查血清C-反应蛋白(CRP)对预防产褥感染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妇产科2012年9月~2014年5月收治的48例(研究组)产后发热产妇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分娩后未发热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前与产后48h内的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WBC)水平的差异,分析产后研究组血清CRP水平与WBC、IL-6的相关性,同时根据CRP不同水平进行分组,比较最终临床确诊感染患者数量差异。结果:产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CRP、WBC及IL-6较产前均显著升高(P<0.05);产后研究组CRP、WBC及IL-6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P<0.05);研究组48例产妇产后的CRP水平与WBC、IL-6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RP水平与WBC、IL-6均呈显著的正相关〔(r=0.457,P=0.001),(r=0.541,P=0.000)〕;CRP>5 mg/L组并发产褥感染28.57%显著高于CRP≤5 mg/L组的3.70%。结论:产后检测产妇的CRP水平,对于判断产妇并发产褥感染并采取及时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四维一体"关系支持和使用产后综合治疗仪治疗对提高初产妇混合喂养追奶情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5月在产后1~2个月,24 h内添加配方奶200 ml以上的初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方式结合自愿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1、研究组2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在孕期参加母乳喂养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并借助婴儿模型指导其正确的哺乳姿势,分娩后在病区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护理和指导母乳喂养技能,出院当天告知注意事项及发放母乳喂养宣传册,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和社区产后康复人员上门常规指导。研究组1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就诊者进行母乳喂养"四维一体"关系评估,针对个体情况进行专业指导和制定追乳计划并实施。研究组2在研究组1的基础上,配合产后综合治疗仪治疗并进行乳房按摩。比较3组产妇干预1周、产后6个月时的纯母乳喂养情况和干预1个月后的婴儿健康状况。结果 3组产妇在追奶1周和产后6个月时,研究组1和研究组2纯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2显著高于研究组1 (均P<0. 05)。3组婴儿在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1和研究组2婴儿体质量增长不良和大小便异常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2显著低于研究组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母乳喂养"四维一体"关系支持配合产后综合治疗仪治疗和乳房按摩对提高母乳喂养率和改善婴儿的健康状况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产后综合康复理疗对产妇产后泌乳的促进作用,分析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自然分娩的3 0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后接受常规干预的1 500例产妇纳入对照组,将产后接受乳房按摩的1 500例产妇纳入研究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量、首次泌乳时间、母乳喂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泌乳充足率高于对照组,泌乳不足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产妇产后首次泌乳时间为(26.45±5.92)h,研究组产妇产后首次泌乳时间为(16.68±2.44)h。研究组产妇产后首次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象征性母乳喂养率、混合母乳喂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33%,低于对照组产妇(1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综合康复理疗能促进产妇产后泌乳,增加产妇产后泌乳量,提高产妇纯母乳喂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在孕产妇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其影响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产妇及新生儿进行上门访视,按照是否接受产后访视,分为研究组120例(接受产后访视)和对照组80例(不接受产后访视)。对两组患者访视前后保健知识评分、产妇及婴儿患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访视后两组保健知识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访视后研究组保健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婴儿患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新生儿行产后访视,能显著提高产妇产后保健知识,降低产妇及新生儿患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妊娠糖尿病(GDM)患者产后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与血清淀粉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南省妇幼保健院2008年10月~ 2010年11月分娩的50例GDM产妇为研究组,同期分娩的45例未患GDM产妇为对照组,两组均随访24个月,对两组孕前、产后24个月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怀孕年龄、胎儿出生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血管病、糖尿病家族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前体重指数、体脂、腰臀比、FP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压、腰围、臀围、TG、TC、HDL-C、LDL-C、HOMA-IR、HbAlc、SAA、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个月,研究组10例发生MS,发生率为20.0%,对照组3例发生MS,发生率为6.7%,两组呈明显差异(P<0.05).产后24个月,研究组体重指数、体脂、腰围、腰臀比、FPG、TG、LDL-C、HOMA-IR、HbAlc、SAA、CRP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压、臀围、TC、HDL-C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MS的相关因素为孕前体重指数、怀孕年龄、糖尿病家族史、GDM病史,以及产后24个月的SAA、CRP (P<0.01).结论:GDM患者产后MS患病率与血清SAA、CRP具有密切关系,两者为MS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慢性炎症环境.结合产妇体重指数、怀孕年龄、GDM病史等因素,可以对将要发生的MS进行早期诊断,实施积极的预防控制方案,有利于GDM患者产后恢复,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20.
卢明霞  凌静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722-4723
目的:探讨Kegel运动联合Lamaze呼吸法产前宣教及对产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6月在该院门诊进行孕前检查与健康咨询的妇女100例,另选同期在该院进行Kegel运动联合Lamaze呼吸法训练的产妇100例,其中50例产后进行Kegel运动作为研究组。对于孕前检查与健康咨询者,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Kegel运动与Lamaze呼吸法分娩问卷调查及相关知识的宣教。对于进行Kegel运动联合Lamaze呼吸法训练的产妇,采用自制的产后性生活质量问卷表进行产后性生活质量的调查。比较分析产前咨询者宣教前后Kegel运动与Lamaze呼吸法知晓度、接受度、参与愿望的变化情况以及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妇产后性问题的影响。结果:与宣教前相比,宣教后妇女对Kegel运动与Lamaze呼吸法的知晓度、接受度以及参与愿望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与对照组产妇相比,研究组产妇产后会阴切口疼痛、阴道干涩、阴道松弛、性交疼痛、性高潮障碍以及性厌恶等性生活质量问题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孕前积极进行宣教,Kegel运动联合Lamaze呼吸法分娩训练的同时,产后采取适当的Kegel运动,能够在有效提高产妇认知度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产后性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妇女产后的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